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67)
2023(4707)
2022(4035)
2021(3601)
2020(2992)
2019(7203)
2018(7347)
2017(14518)
2016(7889)
2015(8913)
2014(9040)
2013(8853)
2012(7830)
2011(7137)
2010(7200)
2009(6240)
2008(5933)
2007(5010)
2006(4381)
2005(3821)
作者
(21650)
(17880)
(17873)
(17121)
(11264)
(8545)
(8192)
(7047)
(6781)
(6397)
(6224)
(6087)
(5771)
(5576)
(5558)
(5553)
(5462)
(5239)
(5072)
(5014)
(4418)
(4400)
(4343)
(4187)
(4054)
(3992)
(3939)
(3767)
(3590)
(3424)
学科
(36683)
经济(36653)
管理(27245)
(22155)
方法(21282)
数学(19892)
数学方法(19397)
(19197)
企业(19197)
环境(10934)
(8867)
中国(7600)
(7338)
(7304)
(6884)
业经(6522)
理论(6013)
(5632)
(5535)
贸易(5532)
(5404)
(5367)
资源(4980)
地方(4927)
(4847)
财务(4817)
财务管理(4809)
技术(4719)
(4646)
银行(4640)
机构
学院(110755)
大学(109891)
(47350)
管理(47227)
经济(46517)
理学(41521)
理学院(41181)
管理学(40216)
管理学院(40045)
研究(32450)
中国(25270)
(22381)
(20463)
科学(19854)
财经(16712)
业大(16180)
(15530)
(15352)
中心(15299)
(15227)
(15128)
经济学(14587)
研究所(14183)
北京(13957)
经济学院(13105)
(12930)
经济管理(12911)
师范(12811)
财经大学(12522)
(12264)
基金
项目(77391)
科学(62171)
基金(57735)
研究(54959)
(49977)
国家(49674)
科学基金(44050)
社会(35776)
社会科(34194)
社会科学(34186)
(30850)
基金项目(30083)
自然(29616)
自然科(28995)
自然科学(28992)
自然科学基金(28469)
教育(26257)
(25713)
资助(24825)
编号(21597)
重点(17410)
(17093)
(16449)
(16160)
成果(15787)
创新(15454)
科研(15140)
教育部(14975)
人文(14829)
国家社会(14760)
期刊
(46364)
经济(46364)
研究(29761)
中国(19330)
管理(17437)
(15663)
科学(15064)
学报(14378)
(12447)
技术(11777)
大学(11516)
教育(10931)
学学(10881)
统计(8696)
(8695)
金融(8695)
农业(8556)
经济研究(8152)
财经(7980)
业经(7863)
(7797)
决策(7163)
(6811)
技术经济(6601)
商业(5579)
问题(5551)
(5151)
资源(5138)
科技(4944)
理论(4707)
共检索到1528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荧  
定期根据各省、市、自治区的节能减排效率以及相关的公平标准对减排责任进行重新分配,一是可以激励各省、市、自治区提高节能减排效率,二是对碳排放额分配的政策推行也更具可行性。本文构建了多目标导向的DEA模型解决这个问题,该模型在6个硬性目标约束下,分四个步骤分别解决4个求解的软性目标:最大化期望总产出、最小化非期望总排放、最小化资源投入和各DMU非期望产出额尽可能接近公平分配下应得的非期望产出分配额。该DEA模型的优势在于管理者不仅可以增减硬软性目标的个数、改变硬性目标的参数值以及调整软性目标的优先顺序,而且还可以在每个步骤潜力评估的基础上,根据节能减排潜力通过改变软性目标参数,进一步设定合理的期望...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郑胜强  舒欢  徐丹  
依据一定的收益分配原则,结合投标联合体运作实际,提炼了投标联合体收益分配的影响因素。引入DEA效率评价的相关理论及方法,构建了基于效率的联合体经济收益分配初始DEA模型,并以公平为视角得到了经修正的收益分配规划模型。通过算例分析,展示了所构建的收益分配模型的科学性及合理性。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高升   胡梦柳   杨丰潞  
区域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分配方案的确定是关系到区域间公平协调、经济高效发展的关键。为兼顾效率与公平,取效率最优解集中距理想公平方案最小的解为最终方案,构建排污总量分配模型,测算江苏省各地级市“十四五”COD排污总量分配方案。结果表明:(1)COD历史排放量较大的盐城、徐州分配到了江苏省14.2%、12.1%的排污比例,是历史公平、发展公平的体现,二者承担全省18.5%、10.8%的减排任务,应证了“谁污染谁治理”的公平原则;(2)经济水平较高、单位排污产出较高的无锡、常州等地区排污分配量最终方案>公平方案,符合效率优先的要求。基于此,以COD排放削减率和人均GDP为依据将江苏省地级市划分为四类,分类探讨论可持续发展道路。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谢适汀  刘凤芹  
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谢适汀,刘凤芹一、效率与公平的一般关系1.效率、公平的含义效率具有双重含义。一效率是指在资源(劳动、资本、土地等)既定条件下生产出最大的产量或是指在产量既定条件下使用最少的资源;二只有所有资源被充分利用井里产品能够满足社会需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程承坪  罗栋  
近年来,我国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分配的两极化问题越来越严重。在微观企业层面上,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在于,我国企业长期受英美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奉行"股东至上主义"的企业治理模式,导致初次分配中的资本收益与劳动收益失衡问题日益严重。因此,当前的初次分配制度改革中,我国企业应适时转变"股东至上主义"的企业治理模式为"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特别是劳动者作为企业的重要利益相关者应当拥有企业的治理权利,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企业初次分配的公平与效率的兼顾。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罗知  万广华  张勋  李敬  
现有城市经济学理论大多基于效率考虑,相关的目标往往表示为生产率、人均收入、效用的最大化或成本最小化。首先,本文创建了两个城镇化理论模型,一个是只考虑效用最大化或自由市场状况下的一般均衡模型,另一个则兼顾效率与(收入分配)公平。结果表明,当城镇内部的不均等足够小,或当移民成本足够大时,兼顾公平的城镇化水平高于自由市场均衡下的城镇化水平。接着,本文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对理论模型的预测进行检验,证实了理论模型的结论:其他条件不变,关注收入分配(即兼顾公平)的省市,其城镇化水平比不关注的要高两个百分点左右。最后,本文探讨从政府关注收入分配到城镇化水平的传导机制,发现关注收入分配问题,一方面促进了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从而减少了移民成本,另一方面带来了工业贷款的增加,从而通过工业化增加了移民的就业机会。二者都有助于推进城镇化。本文的理论和实证发现,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应改变阻碍城镇化的观点和举措,以扭转效率和公平双输的结局。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宇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期,为了克服平均主义的弊端和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我们确立了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但是,在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经济改革进入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和以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的新的阶段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提法的局限性日益明显,需要及时加以调整。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加以说明。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晓亮  
本文认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是我们建国以来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我国方针政策的组成部分,是对计划经济体制下强调平均分配的沉痛教训的明确纠正,符合马克思的基本观点和列宁的思想。文章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就是要把发展生产力放在第一位,把追求效率放在第一位,在效率优先的前提下兼顾公平合理分配;效率优先不是不要公平,而是不能把公平放在首位和并提;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个指导思想不能变,“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不能变;缓解收入差距扩大,构建公平、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体系,必须与体制改革相结合,必须联系实际、深化改革。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段西宁  郑爱文  
目前,学界对“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提法颇多争议,那么现时期应把公平放在第一位,效率放在第二位吗?笔者认为,效率是基础,社会公平是效率持续增长的保证。效率与公平在微观和宏观领域各自较好的把握,将有助于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立忠  丁春福  
公平与效率是一对矛盾关系。既相互对立、相互限制 ,又相互统一和相互促进 ,是一种辩证的统一。同时二者又是历史的统一。我国目前的“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原则就是这种辩证历史统一性的现实表现。公平与效率关系在现实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三种 :一是完全一致 ,二是完全对立 ,三是处于中间的状态。我们要全面、动态地把握这一原则。要在公平与效率之间寻找平衡 ,避免矛盾激化。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张旭伟  
在现代税收的两个重要原则——效率与公平原则中,我国强调的是前者,主张“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当前,我国税收制度、税收政策的选择就是这一指导思想的具体表现。1994年的税制改革选择增值税为主体税种,体现了效率优先;而税收调节收入功能的弱化则说明我们对税收公平原则的背离;我国宏观税负水平的下降和强调效率原则有关。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洪银兴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围绕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处理展开的。富起来时代的收入分配改革重在效率,改革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各种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后形成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分配制度;二是实施允许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大政策,并产生了明显的提高效率、充分动员了各种创造财富的要素的效果。进入强起来时代,面对的是人民收入普遍提高的同时,存在收入差距扩大和收入分配秩序不规范问题。这就需要继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尤其是要根据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要求,偏重于公平正义。改革应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完善按要素分配;二是缩小收入差距,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40年中,两个时代的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是一个整体,体现公平与效率的兼顾和统一,是邓小平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实践。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梁喜  李东连  王秀模  
如何兼顾效率与公平,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主题和难题之一。针对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效率与公平问题,基于SUP-CCR-DEA模型,在保证整体效率最优的同时,增加政府进行区域补贴后的居民收入区域差异最小化的约束条件,建立区域经济效率与公平兼顾模型,对中国东、中、西、东北四大区域进行实证分析,并用锡尔系数进行验证。分析表明,通过政府补贴改变区域间居民的收入分配,可以改善区域经济公平性,也可增进整体经济效率;西部和中部地区应获得更多的政府补贴;在缩小四大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同时,也要积极改善各大区域内部的经济公平性。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曾丽雅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发展经济的一个重要原则,它带来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在发展中也积累了必须解决的问题。党的十六大之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提出和实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任务的过程中,在发展的指导思想上实现了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正义"的重大转变,并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作了周密的战略部署和大量卓有成效的实际工作。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覃予  傅元略  杨隽萍  
薪酬激励的效率与公平问题一直广受关注。文章实证研究了公平分配对中国上市公司业绩及高管薪酬激励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虽然高管薪酬激励能够促进企业业绩增长,但是企业薪酬差距过大(产生正向不公平)会阻滞企业业绩提升,降低高管薪酬激励效率。而且,宏观经济从上升期转向回落期会引发企业员工对薪酬正向不公平更加敏感,从而使正向不公平对企业业绩的阻滞作用增强,对高管薪酬激励效率的减弱作用更加明显,这突出体现在更为偏好公平的国有企业中。(2)薪酬差距过小(产生负向不公平)则有助于提升企业业绩,而且不受宏观经济波动和企业公平偏好强度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