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87)
2023(7410)
2022(6402)
2021(5852)
2020(5075)
2019(11426)
2018(11285)
2017(21535)
2016(11793)
2015(13299)
2014(13350)
2013(13335)
2012(12113)
2011(10619)
2010(10867)
2009(10511)
2008(10872)
2007(10051)
2006(9133)
2005(8631)
作者
(32434)
(27134)
(26969)
(25880)
(17350)
(12599)
(12314)
(10289)
(10264)
(9879)
(9435)
(9096)
(8964)
(8791)
(8654)
(8366)
(8060)
(7924)
(7801)
(7682)
(6801)
(6620)
(6516)
(6304)
(6191)
(6160)
(6046)
(6038)
(5456)
(5205)
学科
管理(52775)
(44704)
经济(44617)
(43797)
(39160)
企业(39160)
(21570)
方法(18277)
(18198)
数学(15149)
数学方法(15044)
(14531)
财务(14497)
财务管理(14463)
企业财务(13716)
(12543)
银行(12533)
(11870)
中国(11845)
(11758)
业经(11191)
(11084)
体制(10463)
(10295)
金融(10293)
(10087)
(9822)
税收(9619)
(9510)
(8337)
机构
大学(165017)
学院(163337)
(70687)
经济(69095)
管理(66259)
理学(53997)
理学院(53426)
管理学(52918)
管理学院(52542)
研究(52159)
中国(46328)
(42327)
(34996)
财经(30825)
(27888)
科学(27526)
(27349)
(25597)
中心(25281)
财经大学(22879)
经济学(22374)
研究所(22136)
北京(22079)
(21705)
(21180)
经济学院(20011)
业大(19683)
(18832)
(18685)
商学(18498)
基金
项目(98729)
科学(78655)
研究(74376)
基金(73542)
(62834)
国家(62345)
科学基金(54525)
社会(49269)
社会科(46793)
社会科学(46786)
基金项目(38293)
(37086)
教育(34362)
自然(33887)
自然科(33125)
自然科学(33120)
自然科学基金(32585)
(31021)
资助(30039)
编号(29196)
成果(25272)
(25255)
(23166)
重点(22168)
国家社会(20975)
(20662)
教育部(20631)
课题(20531)
(20340)
人文(19951)
期刊
(84876)
经济(84876)
研究(53842)
(39323)
中国(39306)
管理(30830)
(22609)
金融(22609)
学报(21746)
科学(20981)
(19808)
大学(17868)
财经(16890)
学学(16795)
教育(15346)
(14472)
技术(14442)
经济研究(12802)
农业(12348)
业经(11478)
财会(11134)
会计(11081)
问题(10496)
(9756)
(8255)
理论(8220)
现代(8194)
技术经济(8079)
(8023)
经济管理(7714)
共检索到2717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炳才  胡俏珊  
文章运用委托代理理论、信号传递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等对兼任高管的最终控制人增减持行为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并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分析我国中小板块2006—2012年兼任高管的最终控制人的增减持行为的统计数据,实证了兼任高管的控股股东的增减持行为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最后,提出了一些规范上市公司高管行为,促进资本市场健康、持续发展的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黄嘉成  王则斌  
文章以2006—2011年高管持股变动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高管增减持股票过程中的盈余管理行为。研究发现:高管增持上市公司股票在增持公告日前的累计超常收益率为负数,而高管减持上市公司股票在减持公告日前有显著的正累计超常收益率;高管增持上市公司倾向于提前披露坏消息,或延迟披露好消息,而高管减持上市公司则相反;高管在增持股票过程中存在负向盈余管理行为,而在减持股票过程中存在正向盈余管理行为。希望本研究结果能够为证券监管机构加强对上市公司高管行为的监督和如何保护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傅颀  邓川  
以2008-2011年度我国沪深两市的A股上市公司为对象,从管理层权力视角考察薪酬激励与盈余管理问题的内在联系。研究发现:在全流通时代公司完全有可能诱使管理层为满足激励函数而操纵会计盈余,以实现股票期权收益;在薪酬业绩挂钩的激励机制下,管理层权力大的公司其盈余管理行为更加明显,说明管理层权力的大小确实能够影响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同时,从公司和监管层的角度分别提出建立更为合理的与业绩挂钩的长效薪酬管理体系和进一步完善强制性高管薪酬披露制度等相关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高子捷  王敏  
文章利用2011—2016年A股上市公司的10 368个样本数据,实证检验高管团队特征与盈余管理的关系,以及在不同的内部控制环境下,高管团队特征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管团队规模、高管团队中女性成员占比及高管平均受教育程度与应计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高管团队平均年龄、平均任期及财务背景人员占比与应计盈余管理显著负相关。高管团队规模与真实盈余管理显著负相关,其余高管团队特征变量与真实盈余管理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弱化高管团队特征对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而低质量的内部控制只能弱化高管团队特征对应计盈余管理的影响,未对高管团队特征与真实盈余管理的关系产生影响。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合理配备高管团队、完善高管激励措施和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等相关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周雪梅  
本文以2010-2016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对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内部控制质量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程度之间显著负相关;高管激励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程度之间显著负相关;内部控制质量的提升促进了高管激励对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程度的抑制效应。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复生  丁亚楠  
本文从高管控制权角度出发,以深圳证券交易所2013-2014年间主板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高管控制权、薪酬与真实盈余管理的相关性。研究表明:高管薪酬与真实盈余管理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高管薪酬对不同类型的真实盈余管理活动影响不同;高管控制权越大,高管薪酬水平越高,从而降低了真实盈余管理的程度。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复生  丁亚楠  
本文从高管控制权角度出发,以深圳证券交易所2013-2014年间主板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高管控制权、薪酬与真实盈余管理的相关性。研究表明:高管薪酬与真实盈余管理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高管薪酬对不同类型的真实盈余管理活动影响不同;高管控制权越大,高管薪酬水平越高,从而降低了真实盈余管理的程度。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苏宏伟  刘莹  
近年来,控股股东利用上市公司违规担保和占用资金现象屡禁不止,因第二类委托代理问题和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存在,采取兼任高管的手段谋取便利,严重损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基于此,文章以长春经开为例,从民营化前后控股权集中和发展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这四个表现企业绩效的指标出发,经过对控股权收益和法律成本不匹配,控股子公司多元化变化,难以区分的高管薪酬和企业经营活动四个方面的分析,发现公司利益侵蚀的动机和行为,并利用非经营性活动维持净利润增长的行为,并提出具体的建议举措。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彰  袁小利  戚拥军  
文章以上市已满三年、包括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在内的原始股份都已陆续解禁的中小板和创业板公司为样本,以2010—2015年为事件研究窗口,分析和比较其高管减持对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是在中小企业板中还是在创业板(二板市场)中,高管减持这一行为都会促进公司的盈余管理,与此同时高管们减持公司股份的规模越高,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水平就随之越高。并且在创业板中的公司整体盈余管理程度比中小板的公司更大,高管减持对其盈余管理的影响程度更显著。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游春晖  厉国威  
运用2009-2012年间我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数据,实证分析高管减持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中确实存在以配合高管减持为目的的盈余管理行为,减持事件加大了公司正向盈余管理的概率;高管减持幅度越大,公司正向盈余管理的程度也越强;进一步区分高管与董事长两职合一情况后发现,两职合一的上市公司较两职分离的上市公司,其盈余管理的程度更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彰  袁小利  戚拥军  
文章以上市已满三年、包括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在内的原始股份都已陆续解禁的中小板和创业板公司为样本,以2010—2015年为事件研究窗口,分析和比较其高管减持对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是在中小企业板中还是在创业板(二板市场)中,高管减持这一行为都会促进公司的盈余管理,与此同时高管们减持公司股份的规模越高,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水平就随之越高。并且在创业板中的公司整体盈余管理程度比中小板的公司更大,高管减持对其盈余管理的影响程度更显著。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肖万  林冰儿  郭思圻  
文章选取2006—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基于声誉理论视角,研究CFO兼任董秘与应计盈余管理、真实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CFO兼任董秘受声誉的激励约束会抑制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而真实盈余管理不受CFO兼任董秘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CFO兼任董秘和董事强化了对应计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与国有企业相比,CFO兼任董秘在非国有企业中与应计盈余管理的负相关关系更显著;董事会规模越大,CFO兼任董秘对应计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越弱。可见,我国资本市场应鼓励CFO兼任董秘的治理架构,并提高CFO及董秘在董事会中的地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仰柯羽  
文章选用2009—201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高阶梯队理论出发,考察高管团队异质性对两类盈余管理的影响。实证检验发现,高管团队异质性显著降低了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主要体现为真实盈余管理的降低。对真实盈余管理方向进行区分发现,高管团队异质性主要抑制了向上的盈余管理程度。文章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内部控制质量更低、非国有企业时,高管团队异质性对真实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更显著。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白露珍  
以2003~2005、2008~2010年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会计准则改革对实际控制人性质不同公司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会计准则改革后,中央控股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没有发生显著变化,地方控股公司和民营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均显著提高,且二者盈余管理程度提高的幅度不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澍  李明  靳清  
基于真实盈余管理的视角,利用2009~2016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检验CFO兼任董事对公司盈余质量的影响。结果发现:相对于CFO不兼任董事的企业,CFO兼任董事的企业具有更高的向上真实盈余管理水平,且上述关系只存在于非国有企业中。进一步的研究中,以CFO是否在其他公司担任董事作为工具变量,证实研究结果是稳健的;同时发现业绩压力在CFO兼任董事与向上真实盈余管理之间起到正向调节作用,支持了本文的理论研究逻辑。拓展研究发现,高比例的独立董事对非国有企业CFO董事导致的向上真实盈余管理起到了显著的抑制作用。此研究为我国CFO及董事会治理相关制度的完善提供了重要的经验证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