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33)
- 2023(2014)
- 2022(1745)
- 2021(1520)
- 2020(1346)
- 2019(2861)
- 2018(2929)
- 2017(4611)
- 2016(2990)
- 2015(3453)
- 2014(3316)
- 2013(3117)
- 2012(2907)
- 2011(2585)
- 2010(2592)
- 2009(2216)
- 2008(2266)
- 2007(2032)
- 2006(1794)
- 2005(1556)
- 学科
- 管理(6813)
- 业(6216)
- 济(5699)
- 经济(5691)
- 企(5259)
- 企业(5259)
- 学(4289)
- 教学(4149)
- 理论(4025)
- 学法(3011)
- 教学法(3011)
- 教育(2863)
- 学理(2737)
- 学理论(2737)
- 方法(2539)
- 中国(2265)
- 农(2259)
- 研究(2236)
- 财(2131)
- 数学(2053)
- 技术(2051)
- 数学方法(1977)
- 制(1940)
- 人事(1819)
- 人事管理(1819)
- 业经(1656)
- 水产(1575)
- 农业(1485)
- 生(1462)
- 生物(1446)
- 机构
- 学院(39730)
- 大学(39426)
- 研究(16155)
- 科学(12976)
- 农(12693)
- 管理(11075)
- 中国(11073)
- 农业(10388)
- 理学(9754)
- 所(9629)
- 理学院(9560)
- 济(9546)
- 业大(9435)
- 经济(9124)
- 管理学(9089)
- 研究所(9081)
- 管理学院(9033)
- 京(8690)
- 技术(8125)
- 江(7322)
- 中心(7228)
- 室(6937)
- 省(6900)
- 农业大学(6470)
- 院(6419)
- 实验(6339)
- 实验室(6040)
- 业(5916)
- 范(5781)
- 重点(5700)
共检索到614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齐振雄  张曼平  李德尚  赵丽英  董双林  
                                    
                                
                            
                            侧重应用乙炔还原法进行养殖池水层生物固氮作用原位测定的具体操作步骤 ,并提出了应用医用注射器作为原位培养容器和对培养后生成的气体体积进行了校正的改进措施。列出了应用该改进方法测得的、不同对虾养殖池水层生物固氮作用速率为 0 .89~ 3.90 μg (L·h) ,最后还讨论了影响测定结果的主要因素 ,包括注射器的透光度和容积大小、试验空白和气相色谱测定条件等
                            关键词:
                                
                                    
                                    
                                        固氮作用  乙炔还原法  养虾池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齐振雄  张曼平  李德尚  董双林  
                                    
                                
                            
                            1997年6~10月,以乙炔还原法进行了不同放养模式下对虾养殖实验中生物固氮作用的测定。结果表明,各围隔中,对虾单养(Y-4)和对虾+海湾扇贝(Y-5)的固氮作用较高,均值分别为2.62μgN/(L·hr)和2.65μgN/(L·hr);对虾+罗非鱼+缢蛏(T-5)的最低,为1.53μgN/(L·hr),对虾+缢蛏(Y-6)和对虾+罗非鱼(Y-7)的分别为2.30μgN/(L·hr)和1.89μgN/(L·hr)。各围隔中固氮速率较高与水体有效氮含量较低及有效氮磷比值不高有关。水层固氮蓝藻主要为蓝球藻(Chrococus)和念珠藻(Nostoc)。估算各围隔实验期间固氮作用输入分别为Y-4∶1...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郑林用  张庆玉  甘炳成  
                                    
                                
                            
                            本文阐述了水稻和小麦根际的联合固氮作用的测定方法和联合固氮量。通常认为,15N示踪法是最有效的直接测定生物固氮量的方法。每季水稻根际固氮量为10kg/ha。联合固氮作用可为小麦提供所需总氮的10% 左右。
                            关键词:
                                
                                    
                                    
                                        联合固氮  水稻  小麦  根际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吴兴旺  Saman BOWATTE  张吉宇  侯扶江  
                                    
                                
                            
                            以不同的白花草木樨(Melilotus albus)半同胞家系为试验材料,分别种植于甘肃临泽和榆中,测定其根干重、根瘤数、根瘤重、叶全氮、叶全磷和生物固氮百分率,以此评价其生物固氮能力。结果表明,白花草木樨在两个地区表现出的各项固氮指标变异系数均大于15%,主成分分析后,可将半同胞家系划分为4组,组1白花草木樨家系的根干重、根瘤数、根瘤重、叶全氮、叶全磷和生物固氮百分率分别高出对照当地白花草木樨品种(RX-02) 4%、26%、10%、17%、24%、11%,其中生物固氮百分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58%和43%。本研究筛选出的优良生物固氮性状的后代家系,可为进一步选育生物固氮能力强的新品种奠定基础。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魏琦  武海雯  刘正祥  李焕勇  杨秀艳  张华新  
                                    
                                
                            
                            [目的]应用15N自然丰度法研究盐胁迫条件下沙枣的生物固氮能力,并探讨几个耐盐树种的氮素分配情况。[方法]通过耐盐树种的室内砂培试验,确定盐渍生境条件下以空气氮为唯一氮源的沙枣15N相对丰度B值及其适宜的参比植物;估测室内和野外盐渍生境中沙枣的生物固氮能力;并通过测定碳、氮、磷元素含量探讨了几种耐盐树种的氮素分配情况。[结果]室内盐胁迫砂培试验条件下,沙枣的B值为-1.41‰;柽柳和白蜡可作为沙枣的参比植物;沙枣的生物固氮百分率为55.03%。野外中度盐渍环境中,沙枣生物固氮百分率为69.69%。试验条件
                            关键词:
                                
                                    
                                    
                                        盐胁迫  沙枣  生物固氮  耐盐树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吴永成  李梦颖  杨云飞  刘士山  曾祥忠  
                                    
                                
                            
                            为探明豆科绿肥光叶紫花苕的生物固氮能力以及还田绿肥氮素对后茬玉米的当季有效性,采用~(15)N自然丰度法和~(15)N同位素标记稀释法,测定了大田不同施氮处理下(N0、N75、N150、N225)光叶紫花苕的生物固氮效率和生物固氮量;采用盆栽试验方法,测定了光叶紫花苕不同翻压还田量下春玉米的产量、氮肥利用率以及还田绿肥~(15)N的当季回收率。结果表明,施氮量(N0、N75、N150、N225)对光叶紫花苕生物量(5 233. 71~6 659. 86 kg/hm~2)、氮素产量(218.61~278.58 kg/hm~2)及生物固氮量(156.81~189.66 kg/hm~2)均无显著影响,但对生物固氮效率(56.35%~85.63%)有显著影响。同等施氮量(N75或N150)下,~(15)N自然丰度法和~(15)N同位素稀释法测定的生物固氮效率并无显著差异。光叶紫花苕翻压还田量显著影响玉米地上部~(15)N吸收量(0. 51~0. 94 mg/株)和氮肥农学利用率(40. 13~51. 28 g/g),但对还田绿肥~(15)N的当季回收率并无显著影响。本试验条件下,豆科绿肥光叶紫花苕大田种植时可以不追施氮肥,以全量翻压还田为宜。本研究结果为豆科绿肥种植的合理施氮和翻压还田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秋芬  辛福言  邹玉霞  袁有宪  
                                    
                                
                            
                            采用吖啶橙荧光染色计数法和吸光度法,测定了不同温度、盐度、初始pH、溶解氧、接种量及不同培养基配方对虾池环境生物修复作用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部分作用菌在16-40℃、盐度0-40、pH6.6-9.0的范围内有氧或微氧条件下均可生长,能适应一般虾池的环境条件,培养基中磷酸盐是必不可少的。在28-34℃、盐度20-30、pH7.4-8.2的有氧条件下生长最好;可作为大规模生产时的培养条件。为增加菌体产量和活力,可适当增加接种量,提高蛋白陈和酵母膏的浓度至2216E配方浓度的五倍,培养时间以18-20h为宜.
                            关键词:
                                
                                    
                                    
                                        养殖环境  生物修复  作用菌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高尚德  陈旭仁  吴以平  
                                    
                                
                            
                            中国对虾养成期间虾池水体和底质中细菌含量的变化高尚德,陈旭仁,吴以平(青岛海洋大学,266003)(青岛教育学院,266001)关键词养虾池,细菌数量,变化VARIATIONOFTOTALBACTERIANUMBERINSHRIMPPONDWATER...
                            关键词:
                                
                                    
                                    
                                        养虾池,细菌数量,变化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戴习林  郭印  钱辉仁  胡伟国  陈薇  
                                    
                                
                            
                            以对虾养殖池水为培植水,采用3种浮植方式水培水芹、水蕹菜和生菜,通过对蔬菜的生长、氮磷的吸收及对虾池水化学状况的比较,探讨3种蔬菜对虾池水的净化效果以及适合水培蔬菜的浮植方式,以解决养殖期间虾池水体氮磷积累的问题。结果表明,水蕹菜日增重量与吸收氮磷能力显著高于水芹与生菜,且存活率最高。3种蔬菜对虾池水水质均有净化效果,其中水蕹菜效果最为明显,20 d后种植水蕹菜的水体中总氨氮、硝态氮、总氮、总磷以及化学需氧量分别下降55.0%、78.6%、52.6%、44.2%和41.3%,水芹次之。3种浮植方式对水芹和水蕹菜生物量的增加和氮磷的吸收无显著影响,生菜则以浮板种植最佳。研究认为,在3种蔬菜中水蕹...
                            关键词:
                                
                                    
                                    
                                        蔬菜  浮植方式  水质净化  对虾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臧维玲  侯文杰  戴习林  杨明  刘永士  张煜  丁福江  
                                    
                                
                            
                            采用低频率运转循环水处理系统(含粗滤器、臭氧仪、气液混合器,蛋白分离器、暗沉淀池等)联用池内设施(微泡曝气增氧机与净水网)开展凡纳滨对虾室内集约化养殖实验。研究了养虾池以水处理系统调控水质效果及氮磷收支。结果表明,养虾水经系统处理后,NO2-N(53.4%~64.5%)、COD Mn(53.4%~94.4%)与TAN(31.6%~40.4%)被显著去除,有效改进虾池水质;养殖周期内未换水与用药,虾池主要水化指标均控制在对虾生长安全范围,7号实验池(100 d)与8号对照池(80 d)主要水化指标变化范围:DO分别为5.07~6.70 mg/L和4.38~6.94 mg/L,TAN 0.248~...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熊伟  梁运祥  戴经元  李学雄  
                                    
                                
                            
                            将枯草芽胞杆菌 (Bacillussubtilis)制剂施放于斑节对虾 (Penaeusmonodon)饲养池 ,利用血清学鉴定和TCBS培养基平板计数 ,分别监测养殖池水中B .subtilis和弧菌 (Vibrio)的消长情况 ,并定期测定养殖水体的pH值、总碱度、COD值和亚硝酸盐、H2 S浓度等水化学指标 ,研究了B .subtilis制剂对斑节对虾饲养池水水质的净化作用。结果表明 ,在饲养池中添加B .subtilis制剂后 ,池水的COD值、亚硝酸盐、H2 S浓度比对照池有显著降低 ,而总碱度显著上升 ,pH值维持在 8.0 2~ 8.6 0之间 ,表明B .subtilis制剂对...
                            关键词:
                                
                                    
                                    
                                        枯草芽胞杆菌  斑节对虾  水质  净化作用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卢静  李德尚  董双林  
                                    
                                
                            
                            于 1 998年 7~ 9月在山东海阳养虾场运用陆基围隔实验生态学方法 ,研究了对虾与罗非鱼在五种放养密度下浮游生物群落的变动情况。结果表明 :可能浮游动物的摄食对浮游植物产生影响 ,二者数量的消长在大多数围隔都呈负相关 ;纤毛虫的数量与浮游植物的总生物量呈负相关 ;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 ,浮游植物生物量减少 ,而浮游动物却有所增加 ,前者的优势类群由硅藻变为甲藻、蓝藻和隐藻 ,后者的种类组成中镖水蚤数量减少而剑水蚤、无节幼体、轮虫和原生动物等小型种类有所增加 ;纤毛虫在高密度围隔中大量繁殖 ,说明水质已逐渐恶化
                            关键词:
                                
                                    
                                    
                                        对虾池  浮游生物  放养密度  陆基围隔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周聃  刘梅  房伟平  倪蒙  邹松保  原居林  
                                    
                                
                            
                            为揭示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sis)-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池塘内套养不同密度的大规格罗氏沼虾(M.rosenbergii)的氮磷收支变化及养殖效果,评价其生态和经济效益,确定最佳套养密度,本研究在中华绒螯蟹(10kg/667 m~2)-日本沼虾(15kg/667 m~2)套养池塘内每667 m~2分别投放规格为75~80只/kg的罗氏沼虾5kg(T1)、15kg(T2)和25 kg(T3),并定期监测罗氏沼虾生长情况,计算池塘氮磷收支,分析成本和收益。结果显示:T1罗氏沼虾生长速度要快于T2和T3;饲料为池塘氮、磷输入的主要来源,分别占T1、T2和T3氮输入的(81.99±2.14)%、(81.94±2.20)%和(81.91±2.21)%,磷输入的(85.16±2.33)%、(84.99±2.31)%和(84.85±2.40)%;水生植物是主要支出方式,分别占T1、T2和T3氮支出的(61.21±1.93)%、(56.99±2.03)%和(52.05±1.89)%,磷支出的(38.90±1.34)%、(37.72±1.36)%和(33.75±1.33)%;T1和T2的氮、磷相对和绝对利用率差异不显著,均显著高于T3;T1和T2的氮、磷排污系数差异不大,均显著低于T3;T2的单位面积效益要高于T1和T3。结果表明,T2密度套养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最佳套养密度为每667 m~2投放中华绒螯蟹10 kg,日本沼虾15 kg和罗氏沼虾15 kg。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