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26)
2023(14334)
2022(12461)
2021(11598)
2020(9817)
2019(22435)
2018(22048)
2017(42461)
2016(23650)
2015(26365)
2014(26169)
2013(25839)
2012(23644)
2011(21342)
2010(21229)
2009(19291)
2008(19015)
2007(16613)
2006(14651)
2005(12752)
作者
(72075)
(59605)
(59496)
(56365)
(37907)
(28756)
(26828)
(23446)
(22897)
(21218)
(20427)
(20297)
(19159)
(18698)
(18527)
(18373)
(18238)
(17757)
(17108)
(16984)
(15197)
(14563)
(14559)
(13643)
(13388)
(13270)
(13238)
(13051)
(12096)
(11986)
学科
(88997)
经济(88870)
管理(65648)
(63004)
(51312)
企业(51312)
方法(42378)
数学(36753)
数学方法(36217)
(25762)
中国(23308)
(22960)
(22781)
业经(20274)
(17520)
贸易(17516)
地方(17364)
农业(17088)
(17001)
(16122)
理论(15262)
(14547)
财务(14469)
财务管理(14440)
技术(14381)
环境(14372)
(14143)
企业财务(13651)
(13465)
银行(13387)
机构
大学(339672)
学院(336694)
管理(130788)
(126854)
经济(124008)
研究(115373)
理学(114065)
理学院(112719)
管理学(110410)
管理学院(109835)
中国(83428)
科学(77378)
(72608)
(65385)
(60495)
业大(57847)
(57422)
研究所(55770)
农业(51900)
中心(51498)
(48797)
财经(46678)
北京(45661)
(45106)
师范(44538)
(42435)
(41189)
(39768)
经济学(37350)
技术(36497)
基金
项目(237324)
科学(184215)
基金(171195)
研究(165636)
(152966)
国家(151681)
科学基金(127896)
社会(102470)
社会科(96874)
社会科学(96845)
(93452)
基金项目(91501)
自然(86829)
自然科(84792)
自然科学(84764)
自然科学基金(83225)
(79892)
教育(76095)
资助(70778)
编号(66454)
重点(53628)
成果(53555)
(51174)
(49969)
(49061)
科研(46225)
计划(46123)
课题(46074)
创新(45812)
大学(43060)
期刊
(135940)
经济(135940)
研究(95553)
学报(64942)
中国(60017)
(59196)
科学(55830)
大学(47342)
管理(45538)
学学(44845)
(41964)
农业(40721)
教育(35918)
技术(26801)
(26201)
金融(26201)
业经(23032)
财经(22039)
经济研究(21602)
(20239)
(18743)
问题(18160)
(18008)
科技(17897)
业大(17889)
图书(17887)
理论(16051)
技术经济(15763)
资源(15008)
实践(14706)
共检索到4798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周延  吴晔鲜  
近年来,我国养老金替代率逐年走低,如何在不增加国家和企业负担的情况下,破解养老金替代率提高之困局?鉴于影响养老金替代率的因素众多,本文在深入分析各影响因素后,通过构建数学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增加缴费年限、延迟退休和提高记账利率均为不增加国家和企业负担情况下提高养老金替代率的可行之策,尤其是在记账利率大于等于5%时,其养老金替代率的提高程度最为明显;反之,增加缴费年限和延迟退休对替代率的影响程度较大。本文最后根据实证结果给出了提高养老金替代率的优化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周延  吴晔鲜  
近年来,我国养老金替代率逐年走低,如何在不增加国家和企业负担的情况下,破解养老金替代率提高之困局?鉴于影响养老金替代率的因素众多,本文在深入分析各影响因素后,通过构建数学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增加缴费年限、延迟退休和提高记账利率均为不增加国家和企业负担情况下提高养老金替代率的可行之策,尤其是在记账利率大于等于5%时,其养老金替代率的提高程度最为明显;反之,增加缴费年限和延迟退休对替代率的影响程度较大。本文最后根据实证结果给出了提高养老金替代率的优化建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邱东  李东阳  张向达  
一、养老金替代率水平研究(1)养老金替代率的内含养老金替代率是指退休者领取的养老金占其退休前工资收入的百分比。养老金替代率的高低反映了养老保险金同劳动者退休前收入的某种关联,反映了养老保险的保障水平,但在客观上却体现了退休职工与在职职工的收入关系,并...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彬  
本文通过对我国养老金替代率的现状论述,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探究何种因素影响养老金替代率,并进一步提出我国应增强养老基金的运作及监测预警机制和基金回报率,构建多种方式的养老保险体系,推迟退休年龄、增加缴费年限,进一步放宽计划生育、适度提高生育率等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秋香  张彦周  
依据我国现行养老金计发办法,在1978年到2010年郑州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数据的基础上,拟合逻辑斯蒂(Logistic)阻滞增长工资模型,预测未来工资,从而建立了养老金平均替代率模型,并就不同缴费年限、退休年龄对未来替代率进行了计算、分析与评价。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未来养老金替代率减少趋势令人担忧,预计到2045年前后将稳定,最后给出了防止替代率过度降低政策意见。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晓军  米海杰  
养老金替代率是养老金与工资的比例,是国际上通用的衡量养老金待遇水平的指标,常用于对制度待遇充足性的评估和国际比较研究。在我国,相关文献和实践中常用平均替代率衡量替代率的平均水平,基本观点是:我国养老金替代率持续降低,已低于国际警戒水平和制度设定的目标替代水平,从而建议持续提高养老金待遇。本文对养老金替代率的内涵、口径和计算方法做了系统梳理和对比分析,通过随机模拟,给出了在我国社会养老保险下,不同类型人群替代率的分布以及替代率高于临界值的概率,澄清了当前对平均替代率存在的误解,运用因素分解法探讨了平均替代率的影响因素,分析了平均替代率在度量替代率平均水平时存在的偏差,指出中位替代率是更合适的替代率平均水平度量指标。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贾洪波,温源  
最优养老金替代率的确定是养老保险领域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同时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经济和实践问题。文章分析了基本养老金合意替代率、潜在替代率和实际替代率,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本养老金替代率的优化条件,分析了基本养老金实际替代率、合意替代率和潜在替代率的对接。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飚  李航  乔丹  
2015年初,在我国实行20余年的养老金"双轨制"被正式废除。通过构建"并轨"后新入职职员的养老金替代率精算模型,测算其退休后的基本养老金替代率、职业年金替代率和总养老金替代率,以此探究养老金"并轨"对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待遇的影响。测算结果表明: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新人"的基本养老金替代率,但由于职业年金的补充作用,总养老金替代率水平仍然可以维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改革后"新人"的养老金替代率不仅与缴费年限相关,而且受到缴费基数、个人账户投资收益率以及职业年金投资收益率的影响,更加具有激励性。据此,提出要统一养老保险体制、完善养老金筹资模式、采取"保低限高"的养老金调节机制、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政策等建议来提高机关事业单位退休职员的养老金替代率、维持养老待遇,并促进养老体制公平性。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社环  
根据国际公认的合适的70%养老金总替代率,在我国现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框架下,企业年金或者其他形式补充养老保险的替代率的合适水平应在35%左右。由此推断,我国企业年金的总缴费率应设定在15%左右;政府关于企业年金或者其他私人形式的补充养老保险总缴费的税惠额度应该设定在缴费工资的15%左右,或者企业缴费的税惠额度应设定在工资总额的7.5%左右,而非4%。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柳清瑞  
在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过程中,应该根据经济和人口的特征以及变化趋势,对养老金替代率、缴费率、退休年龄等参数进行调整,以保证养老保险制度的合意性。文章对辽宁省试点“统账”模式的养老金给付水平进行了分析,针对养老金替代率的逐年下降,提出了建立养老金替代率调整机制的必要性。同时,建立根据工资增长率、物价指数等参数进行养老金替代率的自动调整机制并做了实证分析,给出了结论和政策建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翠迎  郭光芝  
依据《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中规定的各项标准,构建现行政策下新农保养老金目标替代率的模型,分析影响替代率的不同因素、评估替代率总体水平,并提出养老金替代率的合意区间,基于此寻求各地方基础养老金和缴费档次及补贴标准的调整方案。研究发现,各地缴费档次及补贴标准的提高速度应与当地农民上一年人均收入的增长率保持相当,而基础养老金的提高则应略高于收入的增长,各地方应有所差异。为平衡不同年龄参保者的养老金替代率,在制度推进期间东部九省市还需增加非满期缴费者的补缴年限,这也可减少因参保先后而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珍  王海东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运行十多年来,其养老金的社会平均工资替代率不断下滑,且已低于60%的目标水平。究其原因,在于缴费基数缩水、缴费年限门槛过低、退休年龄过低(尤其是女性)、个人账户收益率太低等。这不仅导致个人养老金保障不足,也不利于制度自身的收支平衡与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从制度架构与参数设置两个方面出发,将个人账户分离出来进行市场化投资运营,同时改革有关制度参数,特别是缴费基数、缴费年限、退休年龄(尤其女性)和个人账户收益率等等,尤其不能以过分降低门槛来换取广覆盖的目标。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阳义南  
通过对我国的实证数据分析得知,1996-1999年间我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的全国平均替代率稳定在75%左右,2000年以后逐年下降,到2010年下降为45.1%。通过设定个人账户投资收益率、工资增长率等不同假设,预测得出1998年以后参保"新人"的基本养老金预期替代率为43.4%~52.36%。为避免替代率过低和下降过快,本文提出为保障退休职工的基本养老金水平,应制定科学制度化的养老金待遇调整机制、设置最低养老金保底线等措施;对"新人",应采取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和进行市场化投资等措施。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彭浩然  申曙光  
国内很多学者主张参考商业年金产品的设计改革我国现行强制性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发办法。针对这种提法,借鉴商业年金产品的设计,结合个人账户的积累和发放过程,对我国强制性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替代率水平作了实证研究。通过精算模型和定量分析,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在合意的假设条件下,按照商业年金产品的设计改革现行计发办法可以使个人账户养老金替代率达到合适水平。2.延迟退休和提高投资回报率对提高个人账户养老金替代率有显著作用。3.对投资回报率的随机模拟结果表明个人账户基金的投资渠道理应放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