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35)
- 2023(3462)
- 2022(3063)
- 2021(2804)
- 2020(2437)
- 2019(5535)
- 2018(5363)
- 2017(10592)
- 2016(5960)
- 2015(6833)
- 2014(6734)
- 2013(6814)
- 2012(6540)
- 2011(5917)
- 2010(6094)
- 2009(5710)
- 2008(5774)
- 2007(5483)
- 2006(5189)
- 2005(4999)
- 学科
- 济(22882)
- 经济(22820)
- 管理(15677)
- 业(15413)
- 企(11544)
- 企业(11544)
- 方法(9205)
- 农(7969)
- 数学(7936)
- 数学方法(7749)
- 中国(7608)
- 财(6951)
- 学(6912)
- 制(6054)
- 农业(5040)
- 业经(4946)
- 银(4578)
- 银行(4552)
- 贸(4508)
- 贸易(4504)
- 易(4382)
- 行(4328)
- 税(4180)
- 融(4080)
- 金融(4080)
- 地方(3986)
- 务(3841)
- 税收(3830)
- 财务(3827)
- 财务管理(3810)
- 机构
- 大学(89591)
- 学院(87694)
- 研究(36600)
- 济(34985)
- 经济(34148)
- 中国(28983)
- 管理(28909)
- 科学(23728)
- 理学(23591)
- 理学院(23271)
- 管理学(22671)
- 管理学院(22534)
- 所(21022)
- 农(20903)
- 京(20667)
- 研究所(18783)
- 财(18356)
- 农业(16531)
- 中心(16325)
- 江(15340)
- 业大(15107)
- 北京(13870)
- 财经(13570)
- 省(13394)
- 院(12902)
- 经(12251)
- 州(11885)
- 范(11524)
- 师范(11302)
- 科学院(11244)
- 基金
- 项目(54058)
- 科学(41031)
- 基金(38670)
- 研究(36238)
- 家(35866)
- 国家(35525)
- 科学基金(28460)
- 社会(22186)
- 省(20747)
- 社会科(20740)
- 社会科学(20732)
- 自然(19612)
- 基金项目(19192)
- 自然科(19141)
- 自然科学(19131)
- 自然科学基金(18789)
- 划(18471)
- 资助(17807)
- 教育(16399)
- 编号(13606)
- 重点(12871)
- 成果(12285)
- 部(11948)
- 发(11840)
- 计划(11361)
- 科研(10756)
- 课题(10682)
- 创(10508)
- 科技(10079)
- 创新(9920)
共检索到1494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严成樑
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延迟退休和财政支出的跨期叠代模型,考察延迟退休和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对养老金替代率的影响。本文的研究表明,延迟退休和财政支出中社会保障支出比例上升使得养老金替代率上升。相应的传导机制是,延迟退休使得储蓄减少,这又使得均衡状态的资本和工资收入下降。延迟退休通过工资收入下降的渠道对社保收入具有负面影响,通过增加社保缴纳人数渠道对社保收入具有正面影响。财政支出中社会保障支出增加使得生产性财政支出减少,这降低了资本回报率,使得均衡状态的资本和工资水平下降。社会保障支出对社保收入具有直接的正向影响,但又会通过工资水平下降渠道对社保收入具有负面影响。本文认为,在实施延迟退休政策和增加社会保障支出比例的同时,应从宏观视角和微观视角采取经济增长刺激计划,以实现福利改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严成樑
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延迟退休和财政支出的跨期叠代模型,考察延迟退休和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对养老金替代率的影响。本文的研究表明,延迟退休和财政支出中社会保障支出比例上升使得养老金替代率上升。相应的传导机制是,延迟退休使得储蓄减少,这又使得均衡状态的资本和工资收入下降。延迟退休通过工资收入下降的渠道对社保收入具有负面影响,通过增加社保缴纳人数渠道对社保收入具有正面影响。财政支出中社会保障支出增加使得生产性财政支出减少,这降低了资本回报率,使得均衡状态的资本和工资水平下降。社会保障支出对社保收入具有直接的正向影响,但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俞自由 陈正阳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曾益 叶琪茂
现阶段,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面临灵活就业人员与私营企业职工达到最低缴费年限后不再缴费的挑战,即“参而不缴”难题。本文基于基金可持续性与养老金替代率视角,运用精算模型模拟适度最低缴费年限。研究发现:提高最低缴费年限能增加养老金替代率,但会扩大未来养老保险基金累计赤字;在不延迟退休年龄的情况下,兼顾基金可持续性和养老金替代率的适度最低缴费年限为21~22年;延迟退休年龄能减少未来基金累计赤字并提高养老金替代率,当女性退休年龄延迟至60岁,适度最低缴费年限为26~27年,当男女退休年龄延迟至65岁,适度最低缴费年限为30~31年。上述结论均通过敏感性测试。因此,本研究建议最低缴费年限在现行15年的基础上延长5年,并根据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再逐步延长5~10年,实施25~30年的最低缴费年限政策,以促进养老保险基金可持续运行并提高养老金替代率。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晓军 米海杰
养老金替代率是养老金与工资的比例,是国际上通用的衡量养老金待遇水平的指标,常用于对制度待遇充足性的评估和国际比较研究。在我国,相关文献和实践中常用平均替代率衡量替代率的平均水平,基本观点是:我国养老金替代率持续降低,已低于国际警戒水平和制度设定的目标替代水平,从而建议持续提高养老金待遇。本文对养老金替代率的内涵、口径和计算方法做了系统梳理和对比分析,通过随机模拟,给出了在我国社会养老保险下,不同类型人群替代率的分布以及替代率高于临界值的概率,澄清了当前对平均替代率存在的误解,运用因素分解法探讨了平均替代率的影响因素,分析了平均替代率在度量替代率平均水平时存在的偏差,指出中位替代率是更合适的替代率平均水平度量指标。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周延 吴晔鲜
近年来,我国养老金替代率逐年走低,如何在不增加国家和企业负担的情况下,破解养老金替代率提高之困局?鉴于影响养老金替代率的因素众多,本文在深入分析各影响因素后,通过构建数学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增加缴费年限、延迟退休和提高记账利率均为不增加国家和企业负担情况下提高养老金替代率的可行之策,尤其是在记账利率大于等于5%时,其养老金替代率的提高程度最为明显;反之,增加缴费年限和延迟退休对替代率的影响程度较大。本文最后根据实证结果给出了提高养老金替代率的优化建议。
关键词:
养老金替代率 影响因素 优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周延 吴晔鲜
近年来,我国养老金替代率逐年走低,如何在不增加国家和企业负担的情况下,破解养老金替代率提高之困局?鉴于影响养老金替代率的因素众多,本文在深入分析各影响因素后,通过构建数学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增加缴费年限、延迟退休和提高记账利率均为不增加国家和企业负担情况下提高养老金替代率的可行之策,尤其是在记账利率大于等于5%时,其养老金替代率的提高程度最为明显;反之,增加缴费年限和延迟退休对替代率的影响程度较大。本文最后根据实证结果给出了提高养老金替代率的优化建议。
关键词:
养老金替代率 影响因素 优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蒲晓红
非正常“提前退休”会加重养老保险金的支出负担、加剧养老基金入不敷出、侵害在职职工的权益。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是 :( 1)要认真执行国家制定的提前退休的政策 ,严禁搭车办理“提前退休” ;( 2 )逐步延长个人缴纳养老金时间 ,严格遵循法定退休年龄 ;( 3)社会保障制度要综合考虑 ,不能顾此失彼。
关键词:
“提前退休” 养老保险制度 措施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余洋 李国杨
养老金替代率对于养老机制的绩效评价和社会福利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指示意义。本文以养老金替代率为切入点,根据现有政策进一步细化养老金替代率精算模型,测算不同退休年龄下的养老金替代率和养老金久期缺口,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建议。提高养老金替代率应以提高退休年龄为主,同时兼顾投资预设收益;应采用延迟退休和弹性退休协调并重的政策,并落实《劳动法》、《社会保障法》及有关退休、养老金支付计算方面的相关制度、规定。
关键词:
养老金替代率 退休年龄 养老资金缺口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廖泉文 姚世华
作为企业裁员的替代手段之一的提前退休政策,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促进改革和创新的重要工具。虽然这一手段对员工、企业和社会的不利影响远小于裁员,但是它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的困难和问题。尽管如此,它仍不失为企业在创新之路上扫清障碍最好的方式之一,因此,是否采用这种手段已不是企业要讨论的关键,关键应该是如何使用好这一工具。本文从提前退休政策的特点出发,对其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建议。
关键词:
提前退休政策 裁员 问题 对策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忠厚
随着我国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确保和社会化发放工作的全面发展,企业对离退休人员生存认证的职能逐步弱化,养老保险待遇支付方面的虚报、冒领行为也日渐显现,尽管国家和地方各级部门也采取了相应的防范措施,但冒领现象仍较普遍,这不仅严重干扰了社会保障制度的正常运行,而且损害了养老保险制度的公平性与公正性,威胁着社保基金的支撑能力。为此,《社会保险稽核办法》的出台、举报制度的建立,对我们进一步开展资格认证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据。对防止养老保险基金的"跑、冒、滴、漏",维护基金的安全,增强基金的支撑能力,切实做好离退休人员资格认证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离退休人员 养老金 资格认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