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41)
2023(8414)
2022(7238)
2021(6368)
2020(5750)
2019(13293)
2018(13004)
2017(25738)
2016(13936)
2015(15892)
2014(16194)
2013(16287)
2012(15668)
2011(14184)
2010(14575)
2009(13896)
2008(13888)
2007(12851)
2006(11386)
2005(10506)
作者
(42462)
(35922)
(35798)
(34456)
(22882)
(17189)
(16563)
(13907)
(13373)
(12721)
(12395)
(11798)
(11510)
(11377)
(11290)
(11272)
(10748)
(10583)
(10323)
(10289)
(8998)
(8900)
(8731)
(8256)
(8170)
(8109)
(7766)
(7733)
(7205)
(7134)
学科
(84924)
经济(84851)
管理(38540)
(36684)
方法(32783)
数学(29552)
数学方法(29368)
(29222)
企业(29222)
地方(19067)
(17321)
中国(16938)
(16433)
(15936)
业经(13657)
地方经济(13177)
(11743)
(11330)
贸易(11326)
(10894)
农业(10872)
(10870)
财务(10855)
财务管理(10830)
(10778)
金融(10776)
企业财务(10350)
环境(10054)
(10004)
(9969)
机构
大学(216855)
学院(215144)
(102508)
经济(100548)
管理(79464)
研究(76720)
理学(67890)
理学院(67132)
管理学(66052)
管理学院(65646)
中国(57745)
(45409)
科学(44939)
(44642)
(39912)
财经(36264)
研究所(36024)
(35795)
中心(34440)
经济学(33535)
(32728)
(32699)
业大(30581)
经济学院(30113)
北京(28427)
农业(28146)
(26775)
财经大学(26645)
(26579)
师范(26517)
基金
项目(134360)
科学(105107)
基金(98134)
研究(97033)
(84882)
国家(84180)
科学基金(71385)
社会(63487)
社会科(60091)
社会科学(60068)
(51728)
基金项目(51716)
自然(44728)
教育(44001)
自然科(43676)
自然科学(43657)
(43253)
自然科学基金(42883)
资助(41176)
编号(38603)
成果(31726)
(30542)
重点(30398)
(30037)
(27041)
国家社会(26476)
课题(26470)
教育部(26290)
科研(25816)
大学(25581)
期刊
(118875)
经济(118875)
研究(67167)
中国(38349)
(36532)
学报(33097)
(31965)
科学(29908)
管理(28499)
大学(24877)
学学(23823)
(21338)
金融(21338)
农业(21008)
经济研究(20342)
财经(19440)
技术(18503)
(16829)
业经(16064)
教育(16019)
问题(15840)
技术经济(13359)
(12967)
统计(12297)
国际(11509)
(11096)
世界(11066)
(10583)
商业(10333)
理论(10290)
共检索到3273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健明  高鹏飞  郭丽娜  张晓文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日趋加深,养老金融作为支撑养老产业发展的重要工具,发展空间巨大。然而,"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以及依靠子代赡养的养老方式,成为我国养老金融发展的制约因素。运用微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以养老金投资效用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投资养老金融市场与投资子女获得养老保障的经济效用,发现子代赡养的养老方式,其投资传导机制产生的负效应比投资养老金融市场更为显著,继而揭示养老金融市场发展的微观动力机制。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董骁  
本文从微观经济学视野出发,从外部性、规模经济以及贴现和资源跨期配置等当前阻碍循环型经济活动利益生成的微观经济问题入手,运用经济学理论和分析方法,系统地分析了外部性造成产品价格体系扭曲和资源配置低效,规模收益递增的循环型产业因缺乏足够市场规模而处于竞争劣势,以及高贴现率等因素对投资期较长的循环型产业投资与循环型耐用产品消费决策的不利影响,为相应的市场制度建立和政策制定提供了微观经济学理论分析框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秦海涛  郑垂勇  
文章主要根据微观经济学中的消费者选择理论、厂商理论、社会福利和外部环境四个部分来分析电子政务的价值,并在前人的分析基础上利用成熟度空间来构建电子政务价值的计算模型。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林承亮  
通过降低利率刺激消费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未来消费可替代,不存在消费刚性;二是消费者的预期收入至少保持不下降。在中国当前的制度环境和经济运行状况下,这两个条件都是不具备的。在这种情况下,降息不仅不能刺激消费,反而会对现期消费起到进一步的抑制作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斌  
以微观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模型为工具 ,对当前的公司加农户经营模式进行了全面的经济学分析。结果认为 ,在公司的市场势力减弱之前 ,公司加农户模式可以提高生产力 ,但对农民增加收入作用不大 ;过分地强调这种模式 ,将会加强公司的市场势力 ,使农户的利益受损 ;这一模式的健康发展必须建立在以市场为纽带、以生产要素自由流转为前提、以公司间充分竞争为保证的三大基础之上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赵卓  于冷  
农产品质量分级因其在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方面的重要意义,最近几年开始在中国得到重视。而国内关于农产品质量分级的经济学研究相关文献很少,并且主要是介绍农产品质量分级的国际经验以及讨论国际经验对中国农业标准化的借鉴意义。由于发达国家农产品质量分级的发展历史较长,国际农经学界对农产品质量分级的经济学研究成果相对较多。这些研究大多运用微观经济学分析方法,研究农产品质量分级对消费者、生产者及市场中介的福利影响,进而探讨农产品质量分等分级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价值。本文主要对国外农产品质量分级的微观经济学研究文献进行回顾,介绍并评价了该领域内的关键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然后对中国农产品质量分级的...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期陈  吴秋桐  王志明  
商品交易市场是市场经济运行的重要载体。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市商品交易市场已经高度市场化,但目前仍然存在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问题。在简要回顾上海市商品交易市场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该商品交易市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促进其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胡磊  马慧  
企业IT投资评价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其评价方法有多种。本文对基于微观经济学视角的成本——效益分析法、投入——产出分析法、实物期权法和基于效用理论的多属性决策法这4种主要的企业IT投资评价方法进行了评析。最后指出,建立一套科学的、具有较高共识度的企业IT投资评价指标(标准)集合以及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充分发挥各方法自身的优势是未来研究的两个发展方向。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顾明毅  
随着经济学与心理学及社会学的深入交叉,众多研究发现增加财富并不一定能增加幸福,以幸福最大化作为人类行为决策的最终目的成为幸福经济学最新研究对象。应用幸福经济学前沿理论,分析了效用曲线的演变发展,进而对微观个体行为决策提出措施和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尹雷  
本文依据微观经济学理论框架对最优金融结构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既定金融资源之下实现经济发展最大化的银行部门发展(间接金融)与金融市场发展(直接金融)的最优组合即金融结构最优点;金融结构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的"倒U"型关系。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守一  
讨论三个问题。一是分析了"凯恩斯革命"和"新古典综合",前者是指它推翻了资本主义制度可以实现充分就业的自由放任理论,认为这种制度存在非自愿失业,需要政府干预经济;后者是将马歇尔的微观经济学与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相结合,使经济学发生了分裂。二是对三位经济学家为统一微观与宏观经济学所作努力的评价。在评价之前,树立了统一的标准,这就是在不完全信息和不完全竞争的基础上,重建微观经济学,将它与宏观结合,创建新经济学。三位学者为统一经济学的两大部分作了一些努力,但进展不一。三是对以斯蒂格里茨为代表的新凯恩斯主义为弥合经济学两大部分所做的努力从七个方面给予了正面评价;同时指出,他们没有完成统一任务,需要继续努...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叶泽  张新华  
电力经济学并不是简单地将微观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和管制经济学等理论综合运用于电力市场的结果,与电力市场的特殊性、复杂性和多样性相对应,电力经济学提出许多新的经济理论问题。市场均衡状态假设,需求和供给刚性条件下的市场均衡机制和特征,价格机制与特殊的交易模式及市场制度,长期均衡问题及其机制设计,系统性引起的市场缺陷与市场条件下电力系统规划的作用机制等五方面的问题不仅构成了电力经济学特定的研究内容,也为一般微观经济理论提出了一些新的课题。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根荣  
农村剩余劳动力如何向城市转移是发展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面临的一个紧迫课题。以往的研究是基于“二元经济”模型下劳动力转移的宏观经济学研究,缺乏劳动力个体行为机制的经济学分析,因此不能解释我国现阶段出现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逆向”流动现象。而本文利用效用函数等基本微观经济学工具对劳动力流动的根本动力机制进行分析,提出了劳动力逆向流动的阻力模型,研究结果认为空间阻力、信息阻力、能力阻力、风险阻力、价格阻力、政策阻力、心理阻力七方面是“民工荒”的微观成因,为了妥善解决民工荒问题,我们应当完善劳动力市场信息、加强农民工的教育与培训、规范员工行为、给予农民工“市民待遇”、关爱农民工心...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培刚  张建华  方齐云  
本文从消费者行为和企业行为、博弈论及其在经济分析中的应用、市场失效和政府规制、不确定性分析和信息经济学等四大方面,论述现代微观经济学的新进展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石奇  尹伯成  
20世纪30年代以来,西方宏观经济学理论体系确立并经历了一个很快演变和发展的过程。相反,微观经济学则曾出现徘徊局面。从60年代后期起才逐渐有长足发展。众所周知,微观经济学研究市场经济中单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