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99)
- 2023(12833)
- 2022(11143)
- 2021(10652)
- 2020(8826)
- 2019(20694)
- 2018(20567)
- 2017(39118)
- 2016(21758)
- 2015(24555)
- 2014(24626)
- 2013(23625)
- 2012(21658)
- 2011(19385)
- 2010(19396)
- 2009(17368)
- 2008(16883)
- 2007(14698)
- 2006(12918)
- 2005(11208)
- 学科
- 济(82002)
- 经济(81884)
- 管理(58876)
- 业(57430)
- 企(47659)
- 企业(47659)
- 方法(42177)
- 数学(37376)
- 数学方法(37025)
- 中国(25584)
- 财(22537)
- 教育(22351)
- 农(21121)
- 学(18109)
- 业经(16584)
- 理论(16214)
- 地方(15309)
- 务(14735)
- 财务(14676)
- 财务管理(14648)
- 技术(14128)
- 贸(14111)
- 贸易(14106)
- 农业(14058)
- 企业财务(14040)
- 易(13652)
- 制(12730)
- 和(12227)
- 环境(11923)
- 融(11458)
- 机构
- 大学(304226)
- 学院(296453)
- 管理(118691)
- 济(114379)
- 经济(111861)
- 理学(104147)
- 理学院(102989)
- 管理学(101260)
- 管理学院(100705)
- 研究(98056)
- 中国(66212)
- 京(64797)
- 科学(58655)
- 财(53107)
- 所(47547)
- 范(46881)
- 师范(46583)
- 财经(43646)
- 研究所(43496)
- 中心(43397)
- 江(42159)
- 业大(42066)
- 北京(41609)
- 农(41421)
- 经(39937)
- 师范大学(38390)
- 教育(37111)
- 院(35595)
- 经济学(34245)
- 州(34035)
- 基金
- 项目(206189)
- 科学(164455)
- 研究(157070)
- 基金(149326)
- 家(128713)
- 国家(127291)
- 科学基金(109958)
- 社会(98221)
- 社会科(92891)
- 社会科学(92864)
- 省(79831)
- 基金项目(79368)
- 教育(78363)
- 自然(70553)
- 划(69029)
- 自然科(68913)
- 自然科学(68899)
- 自然科学基金(67694)
- 编号(65636)
- 资助(61661)
- 成果(54951)
- 部(47870)
- 课题(46539)
- 重点(46348)
- 发(43435)
- 创(43043)
- 教育部(42283)
- 项目编号(40853)
- 人文(40537)
- 大学(40094)
- 期刊
- 济(117686)
- 经济(117686)
- 研究(94877)
- 教育(59310)
- 中国(57960)
- 学报(44091)
- 管理(41228)
- 科学(40380)
- 财(39152)
- 农(36299)
- 大学(34924)
- 学学(31510)
- 技术(28056)
- 农业(25747)
- 融(22140)
- 金融(22140)
- 财经(21254)
- 经济研究(18740)
- 业经(18092)
- 经(17955)
- 图书(15920)
- 问题(15286)
- 理论(14220)
- 职业(14179)
- 技术经济(13720)
- 科技(13467)
- 实践(13110)
- 践(13110)
- 业(13109)
- 坛(12578)
共检索到4276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廖楚晖 侯芳 于凌云
文章运用了多分类Logistic模型,就养老金待遇对家庭代际间教育投资意愿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华中地区样本显示出相对较高的教育投资意愿;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较之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参保群体、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群体以及未参保群体有更高的教育投资意愿。较之于高学历群体而言,学历较低的群体对于代际间教育投资呈现出更强的意愿。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于凌云 廖楚晖
不同的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会影响个人或家庭的养老消费决策及机构养老的意愿。基于我国华南、华中、华东、华北及西部地区城乡的抽样调查样本,本文运用多分类Logistic模型,实证研究了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差异对机构养老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之于华北和西部地区,华南地区样本显示出相对较高的机构养老意愿;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及享有机关事业单位退休金等三类群体的机构养老意愿均显著高于未参保群体;居民家庭中子女越多,其机构养老意愿越低。
关键词:
社会统筹 养老金待遇 机构养老意愿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晓琼 刘国勇 程路明
基于我国新疆农村地区352户农户家庭内部的调查数据,探析农户农业代际传承意愿发生逻辑,以农地流转行为、农业禀赋、个体特征以及社会认知特征为切入点分析其对农户家庭内农业代际传承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家庭内农地流转行为会降低农户农业代际传承意愿;家庭内耕地质量越好且种植经济作物会提高农户农业代际传承意愿。农地确权机制检验结果显示:土地权益在初步强化阶段农户家庭内农业代际传承意愿较低,随着农地产权稳定性加强,家庭内务农人口参与农业生产越充分,农户农业代际传承意愿越高。因此,积极改变乡村整体环境,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成为体面的居所对提高农户家庭农业代际传承意愿尤为重要。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王翌秋 陈青霞
使用2011和2013年CHARLS数据,采用模糊断点回归方法(FRD)分析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对农村家庭老年人与成年子女、老年人与孙子女之间的双向代际经济转移和照料时间转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村老年人领取新农保养老金"挤入"了成年子女对老年人的经济支持,增加了老年人对孙子女的经济支持和时间照料,这一结论证明了新农保公共政策促进了农村家庭代际之间的经济转移和交往活动,有利于家庭经济资源和时间资源的配置和流动。相关结论说明新农保政策和城乡养老保险政策缓解了农村家庭养老压力和老年贫困,对于发挥社会养老和家庭养老的共同作用具有积极意义。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王翌秋 陈青霞
使用2011和2013年CHARLS数据,采用模糊断点回归方法(FRD)分析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对农村家庭老年人与成年子女、老年人与孙子女之间的双向代际经济转移和照料时间转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村老年人领取新农保养老金"挤入"了成年子女对老年人的经济支持,增加了老年人对孙子女的经济支持和时间照料,这一结论证明了新农保公共政策促进了农村家庭代际之间的经济转移和交往活动,有利于家庭经济资源和时间资源的配置和流动。相关结论说明新农保政策和城乡养老保险政策缓解了农村家庭养老压力和老年贫困,对于发挥社会养老和家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纪竞垚
本文基于2014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LASS)数据,利用联立方程模型探讨了家庭照料对老年人机构养老意愿的影响。结果显示,有31.95%的老年人具有机构养老意愿,且健康状况下降是导致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的主要原因。在控制其他条件下,家庭照料会显著降低老年人的机构养老意愿,成为替代制度性照护服务的主要途径,支持家庭养老或成为降低长期照护支出的有效手段。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张晖 张琳 张红伟
农业高等教育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进程,关系到国家的繁荣与稳定。研究选取了中国农业大学农科专业学生的家庭作为调查分析的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对居民家庭投资农业高等教育的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解,并对所获数据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农业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
居民家庭投资 农业高等教育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田北海 雷华 钟涨宝
本文基于对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横店街和咸宁市崇阳县青山镇农村老年人的问卷调查,实证分析了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意愿及其生活境遇对其家庭养老偏好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意愿虽然呈现出多元化特征,但他们中的多数人仍然具有家庭养老偏好。生活境遇对其家庭养老偏好影响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反映个体客观状态与特征的年龄和个人年收入水平、反映经济支持境遇的生活开支的主要来源、反映生活照料境遇的是否与子女居住在一起以及反映情感慰藉境遇的心情烦恼时家人的反应,都对农村老年人家庭养老偏好有显著影响。具体而言,年龄越大、个人年收入水平越低的农村老年人,越可能有家庭养老偏好;生活开支的主要来源为子女供...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郭秀云 朱浩
公共养老金待遇调整机制对保障退休者基本生活和分享经济发展成果具有积极作用。在少子化老龄化背景下,德国和日本分别以“工资增长率”和“物价指数”为依据,纳入反映人口结构变化的修正因子,以内化制度赡养结构老化的风险。代际分担机制的总体趋势表现为:在职者在化解养老金缺口方面承担更多责任,但在职者承担比例下降、退休者承担比例提高;通过准DB型养老金待遇调整模式实现代际利益均衡。借鉴德国和日本经验,我国应尽快建立养老金指数化调整机制,以准DB型模式平衡代际利益。同时,完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适当下调公共养老金目标替代率,并兼顾政府财政承受能力。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范之瑜 张福明
[目的]代际传承是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农业代际传承意愿低是阻碍我国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水平提升的主要因素之一。论证代际传承意愿对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为政府制定家庭农场支持政策提供了决策参考,有利于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法]基于山东省家庭农场的实地调研数据,运用Tobit、Logit、OLS等计量分析方法,实证检验了代际传承意愿对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家庭农场的农业代际传承意愿偏低。父代期望子女务农且子代愿意务农的家庭农场的占比仅为7.5%。家庭农场的农业代际传承意愿对家庭农场的高质量发展有显著正影响。同时,代际传承意愿能够通过分别促进农场主的农业培训参与率、家庭农场的农业技术应用水平及收益水平显著提升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水平,另外,经营者受教育水平高、规模较大、发展水平处于中等及以下的家庭农场,其代际传承意愿对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升作用更加明显。[结论]提高农业代际传承意愿是促进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的主要路径之一。而提高家庭农场代际传承意愿首先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确保家庭农场土地经营权的稳定,夯实家庭农场农业经营代际传承的制度保障;二是让农民成为一个令人羡慕的职业,营造利于家庭农场农业经营代际传承的社会环境。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晓飞 臧旭恒
我国“多轨制”养老金与消费不平等特征共存。本文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2013年、2015年和2017年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多轨制”养老金对家庭消费相对剥夺的影响。研究发现,“多轨制”养老金不平衡显著加剧了家庭消费相对剥夺。影响机制为:不同养老保险制度降低家庭收入相对剥夺的程度存在较大差异,进而加剧了家庭消费相对剥夺。这种影响在食品、生活用品及服务和医疗保健等消费类型上更显著。异质性分析表明,“多轨制”养老金对女性户主、养老金依赖度高、农村和中西部地区的家庭消费相对剥夺影响更大。扩展分析结果显示,“多轨制”养老金通过预期效应加剧了未退休家庭的消费相对剥夺,养老金制度并轨改革通过调节效应减弱了未退休家庭的预期效应。因此,应加快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的多层次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徐景峰 田存志
养老金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是社会保障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我国的宏观经济时间序列,用多种最新计量分析方法,考察了养老金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养老金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正效应,但还不是十分显著;养老金投资对产出的贡献要远小于固定资产投资的贡献。
关键词:
养老金 单位根检验 协整 长期均衡关系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邹海峰 沈鹏远
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关乎人民的福祉,而随着中国步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金制度显然成为社保体系的关键一环。本文基于微观视角,采用2011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利用基于反事实框架的PSM模型,分析了养老金制度对居民家庭消费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养老金制度对居民家庭消费平均处理效应(ATE)正向显著,城镇样本与农村样本估计结果也都是ATE正向显著,并且结果稳健。不同特征的家庭ATE呈现出异质性,不含退休成员家庭的ATE高于全样本数据;户主年龄小于45岁的家庭ATE最大;低收入家庭的ATE最大,而高收入家庭的ATE不显著;东部地区家庭的ATE要高于中西部地区。
关键词:
养老金制度 居民家庭消费 PSM模型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江林 李志兰
家庭结构是影响家庭消费意愿和消费行为的一个关键因素,家庭结构类型不同,家庭的消费意向、消费结构和水平就会呈现不同的特点。本研究重点关注家庭消费的心理倾向而非消费行为的结果性因素,致力于从消费行为学的角度来探索家庭结构对我国居民消费意愿不同层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不同类型的家庭在消费数量、所消费产品和服务类型以及消费档次等方面的意愿上,都会呈现不同的特点。本研究对于企业的营销决策和国家消费政策的制定都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家庭结构 消费意愿 产品/服务类型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靳振忠 李子联 严斌剑
家庭在中小学阶段展开的“教育军备竞赛”是我国教育乃至经济社会的重要话题。本文基于2017年中国教育财政家庭调查的中小学阶段微观家庭校外教育支出数据,并利用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估算的省级代际流动指标,考察了地区代际流动对家庭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地区代际流动会影响中小学阶段家庭校外教育支出,二者存在倒U型关系,且这一结论不因子辈的性别、所处教育阶段、户籍、家庭经济状况以及校外教育支出类型而改变。(2)教育回报是地区代际流动影响中小学阶段家庭校外教育支出的重要渠道,其会随着地区代际流动的提高,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本文的研究结论可以为合理引导家庭校外教育支出、规范“影子教育”发展提供新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