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35)
2023(14716)
2022(12754)
2021(11990)
2020(10024)
2019(22861)
2018(22498)
2017(43992)
2016(24281)
2015(26802)
2014(26586)
2013(26038)
2012(23852)
2011(21418)
2010(21293)
2009(19298)
2008(18780)
2007(16217)
2006(14244)
2005(12227)
作者
(70069)
(58104)
(57559)
(54788)
(36988)
(27908)
(26029)
(22879)
(22049)
(20611)
(19553)
(19512)
(18397)
(18220)
(17984)
(17790)
(17775)
(17374)
(16677)
(16416)
(14685)
(14071)
(14032)
(13196)
(13071)
(12905)
(12817)
(12698)
(11659)
(11530)
学科
(89222)
经济(89092)
管理(69270)
(67388)
(54976)
企业(54976)
方法(42093)
数学(36734)
数学方法(36318)
(26461)
(25042)
中国(24674)
业经(20406)
(19953)
(18221)
贸易(18215)
(17726)
农业(17650)
地方(17610)
(16314)
(15961)
财务(15897)
财务管理(15873)
企业财务(15089)
技术(14801)
环境(14586)
理论(14372)
(14041)
(14033)
(13792)
机构
大学(335959)
学院(335743)
管理(134815)
(131934)
经济(129114)
理学(117834)
理学院(116565)
管理学(114550)
管理学院(113968)
研究(112866)
中国(82699)
科学(71988)
(70652)
(60639)
(60253)
(56982)
业大(54491)
研究所(52392)
中心(51032)
财经(48884)
(47865)
农业(47650)
(44677)
北京(44410)
(43404)
师范(42915)
(40891)
(38608)
经济学(38569)
财经大学(36470)
基金
项目(236953)
科学(185287)
基金(171885)
研究(169642)
(151500)
国家(150196)
科学基金(128205)
社会(106221)
社会科(100564)
社会科学(100539)
(92339)
基金项目(91843)
自然(85561)
自然科(83549)
自然科学(83525)
自然科学基金(82032)
(78307)
教育(77473)
资助(70823)
编号(68942)
成果(55008)
重点(52823)
(51950)
(50115)
(49233)
课题(47059)
创新(45815)
科研(45571)
教育部(44135)
大学(43628)
期刊
(139578)
经济(139578)
研究(95953)
中国(59789)
学报(57984)
(54552)
科学(51077)
管理(47032)
(43901)
大学(43163)
学学(40972)
农业(37840)
教育(35414)
(28898)
金融(28898)
技术(26370)
业经(24133)
财经(22907)
经济研究(22848)
(19481)
(19278)
问题(18120)
科技(17254)
(16202)
图书(16151)
理论(15867)
业大(15326)
技术经济(15278)
商业(14903)
现代(14800)
共检索到4766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车翼  王元月  马驰骋  
根据养老金对劳动供给的影响理论,养老金对退休者的再就业行为会产生重要影响,相对于没有养老金的退休者,有养老金的退休者会更倾向于不再就业。本文利用青岛市就业失业抽样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养老金是否影响退休者再就业行为进行了实证检验,同时了分析了退休者个人特征变量对再就业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养老金对退休人员再就业的影响并不显著,而年龄、性别、技术证书对退休人员再就业有显著影响。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阳义南  
2011年对广东省21个地市10000名退休职工的问卷调查数据表明,退休职工的再就业率为4.6%(男4.27%,女4.54%)。Binary Logistic模型的回归结果显示,当前广东省的养老金水平对退休再就业的影响显著为负,降低了职工退休后的再就业比率。而二次项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说明当养老金水平超过某一拐点之后才会降低退休职工再就业。这是由于广东省养老金水平调整过快造成的。研究表明:教育水平、健康对退休再就业的影响显著为正,工龄的影响显著为负。职务的影响显著为正,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职工的再就业行为并没有显著差异。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杨钒  
在中国老龄人口比重不断上升的情况下,养老保险金支出将面临越来越严重的压力。本文从宏观理论模型和养老保险精算模型的角度,分析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延迟退休对中国养老金账户可持续性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社会统筹缴费率下降,养老金总额会降低,而个人账户缴费率提高,养老金总额会增加,如果实行强制的延迟退休政策,养老金总额将会增加。精算模型预测显示:现行缴费率下养老金当年结余和累计结余在2050年时都将出现亏空,养老金账户不能维持到2050年。如果统筹缴费率和个人账户缴费率分别下降2%和上升2%,则养老金当年结余和累计结余下降年份都会推迟,但在2050年养老金累计结余依然会下降为负值。而如果实行延迟退休政策,养老金累计结余将大幅上升,即使是社会统筹缴费率下降到16%,养老金累计金额到2050年依然可以保持大量盈余。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范维强  杨华磊  
基于终身现值精算模型,通过分析延迟退休对个人养老金财富的影响,以期为延迟退休和相关配套性政策的制定提供数值依据。研究发现:延迟退休会使得个人养老金净收益呈现下降趋势,甚至低于当前水平。2050年前,相比不延迟退休情景,即时退休和逐步退休分别会使个人养老金净收益平均降低39.07万元和30.86万元。为减少延迟退休对个人养老金财富的负面影响,国家在推行延迟退休方案的同时需要出台配套性政策,把延迟退休对社会福利的增加值用来弥补对个人养老金财富造成的损失。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琼  曾国安  
本文选择CHARLS调查数据,运用ORdeRed PRObit模型和OLS模型,基于幸福感的两个层面(生活满意感和快乐感)考察了我国现行制度下退休及其养老金收入带来的幸福感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退休从总体上显著地增加了居民的快乐感;其中,正常退休对生活满意感和快乐感的影响最为明显,提前退休和内退不显著。同时,不仅退休对幸福感的影响存在群体异质性,而且退休过渡中的关键因素(收入和闲暇变化)对不同群体的影响也具有较大差异。此外,在养老金类型差异带来的幸福感差异中,养老金的相对水平而非绝对数量起到更为关键的作用。由此,退休制度调整应在总体延迟的基础上包容差异性,应与劳动力市场制度完善同步推进。而养老金...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丁怀富  王公全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谢予昭  阳义南  刘德浩  
开发老年人力资源是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和"未富先老"经济风险的重要途径。对老年职工就业理论和世界主要国家的政策实践及经验证据进行了梳理,并以老年职工的实际退休年龄和老年人就业率两个指标作为依据对政策效果进行了评价。分析发现,延迟退休年龄、养老金激励与鼓励就业配套政策及服务是三项最主要、也最有效的老年人就业促进政策。三项政策组合总体上是积极有效的,并具有较好的普遍适用性,但政策也存在一定的时滞性和效果不稳定性。最后结合我国城市化的发展现状和目标,提出逐渐延迟退休年龄、发挥养老金激励作用、严格管理提前退休行为、加强配套政策与服务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车翼  王元月  
经济因素是影响劳动者退休决策的重要变量,而劳动者退休后主要的经济来源是养老金,因此养老金成为研究劳动者退休行为必须考虑的因素。目前美国已经发展起比较成熟的经验模型来检验养老金对退休行为的影响,如非线性预算约束模型、Option Value模型、动态规划模型、Probit模型与Logistic模型、风险模型,文章主要对以上5种模型进行介绍总结,以期对中国的经验研究有所借鉴。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林宝  
延迟中国法定退休年龄已经势在必行。本文提出延迟退休年龄应该统筹考虑养老保障和就业状况,统筹考虑不同群体利益,统筹考虑短期和长期影响。退休年龄方案设计主要包括目标退休年龄的确定、延迟时机的选择和延迟方式的制定等内容。本文根据林宝2001年提出的方案测算了延迟退休年龄对养老金资金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按照推荐方案延迟退休年龄将有效改善职工养老保险的资金平衡状况,改变现行制度下将出现资金缺口的情况,实现资金盈余且大幅度降低实现资金平衡所需的缴费率。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林宝  
退休年龄作为养老金足额给付的起始年龄,对养老金隐性债务有着直接的影响。文章通过测算表明,按照笔者推荐的方案改革退休年龄将使2020年中国养老金隐性债务减少11 561.93亿元,减少约12%。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孙娜娜  
本文以北京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策为研究对象,以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建立人口测算模型、养老金收入和支出测算模型,测算了2017—2050年北京市城镇人口结构、养老金收入和支出情况。在此基础上,对延迟退休年龄方案进行了政策模拟,测算了养老金收支变化情况。笔者通过分析得出,延迟退休年龄能够明显增加每年的养老金收入,减少养老金支出,既能增加每年的收支结余,也能延迟"收不抵支"现象的来临,从而有更充分的结余和时间制定措施,应对"白发浪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孙娜娜  
本文以北京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策为研究对象,以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建立人口测算模型、养老金收入和支出测算模型,测算了2017—2050年北京市城镇人口结构、养老金收入和支出情况。在此基础上,对延迟退休年龄方案进行了政策模拟,测算了养老金收支变化情况。笔者通过分析得出,延迟退休年龄能够明显增加每年的养老金收入,减少养老金支出,既能增加每年的收支结余,也能延迟"收不抵支"现象的来临,从而有更充分的结余和时间制定措施,应对"白发浪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茶香  罗良清  
为解决我国日益严重的老龄化问题和养老金空账运行问题,延迟退休年龄是专家学者提出的众多举措之一;人社部制定的渐进式延迟退休(延五用十)政策使得延迟退休年龄已成定局,社会上对此质疑声一片,认为此举会使退休职工的养老金财富受损。文章从定量的角度探讨了人社部制定的该政策不但不会使男女职工的养老金财富受损,反而能一定程度上增进其养老金权益。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忠厚  
随着我国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确保和社会化发放工作的全面发展,企业对离退休人员生存认证的职能逐步弱化,养老保险待遇支付方面的虚报、冒领行为也日渐显现,尽管国家和地方各级部门也采取了相应的防范措施,但冒领现象仍较普遍,这不仅严重干扰了社会保障制度的正常运行,而且损害了养老保险制度的公平性与公正性,威胁着社保基金的支撑能力。为此,《社会保险稽核办法》的出台、举报制度的建立,对我们进一步开展资格认证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据。对防止养老保险基金的"跑、冒、滴、漏",维护基金的安全,增强基金的支撑能力,切实做好离退休人员资格认证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于文广   何畏   黄玉娟  
以城镇人口结构预测为基础构建精算模型,对多种情况下养老金的收支平衡进行测算并设计两种优化政策,研究不同的优化政策实施力度与延迟退休落实效果之间的关系,测算两种政策对养老金收支平衡的影响。结果显示:两种优化政策对于推进延迟退休进程均有积极作用,对于养老金收支平衡的影响存在差异。基于此,建议尽快推行延迟退休政策,增加相关配套的激励性政策;针对财政收支状况和老龄化程度实施不同的收入端和支出端优化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