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99)
2023(12710)
2022(11161)
2021(10507)
2020(8907)
2019(20778)
2018(21008)
2017(40349)
2016(22176)
2015(24760)
2014(24992)
2013(24412)
2012(22031)
2011(19780)
2010(19764)
2009(18335)
2008(18109)
2007(15542)
2006(13877)
2005(12348)
作者
(62065)
(51553)
(51210)
(48805)
(32806)
(24693)
(23227)
(20208)
(19634)
(18384)
(17656)
(17354)
(16409)
(16291)
(15976)
(15796)
(15299)
(15231)
(14752)
(14560)
(12839)
(12760)
(12316)
(11745)
(11517)
(11510)
(11405)
(11367)
(10368)
(9999)
学科
(82665)
经济(82505)
管理(67316)
(61218)
(53160)
企业(53160)
方法(37254)
数学(31861)
数学方法(31461)
(25940)
(21942)
(21857)
中国(21853)
业经(19775)
(18147)
地方(15587)
(15439)
财务(15369)
(15362)
财务管理(15334)
理论(14909)
企业财务(14578)
(14193)
银行(14154)
(13880)
贸易(13874)
农业(13842)
(13747)
(13479)
(13440)
机构
大学(308798)
学院(305345)
管理(122785)
(120003)
经济(117275)
理学(106056)
理学院(104880)
管理学(103156)
管理学院(102578)
研究(101793)
中国(75887)
(65945)
科学(62158)
(59931)
(50697)
财经(46677)
(46426)
研究所(45787)
中心(45373)
(44926)
业大(44541)
(42343)
北京(41948)
(40445)
师范(40096)
(37193)
农业(35916)
(35914)
经济学(35578)
财经大学(34752)
基金
项目(208555)
科学(163837)
研究(154728)
基金(151194)
(130948)
国家(129848)
科学基金(111799)
社会(96888)
社会科(91652)
社会科学(91629)
(80690)
基金项目(80564)
自然(72340)
教育(71240)
自然科(70586)
自然科学(70572)
自然科学基金(69301)
(68018)
编号(63518)
资助(61895)
成果(52717)
(46328)
重点(46206)
课题(43860)
(43311)
(43220)
(41583)
创新(40316)
教育部(40112)
科研(39485)
期刊
(134797)
经济(134797)
研究(94733)
中国(61197)
学报(47123)
(47059)
管理(46071)
科学(43550)
(42309)
教育(37688)
大学(36325)
学学(33882)
农业(28782)
(27190)
金融(27190)
技术(26550)
财经(23088)
业经(21250)
经济研究(20595)
(19555)
问题(17181)
理论(15878)
图书(15669)
科技(14606)
实践(14561)
(14561)
(14373)
技术经济(14336)
(13899)
现代(13850)
共检索到4534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锐  傅小燕  向书坚  
本文借鉴Heckman和Raj的分析框架,结合苏州工业园区金保工程管理数据,构建了养老金制度由完全积累制向部分积累制变革的反事实微观评估模型。鉴于参保职工异质性,本文采用分位数分析,用"替代率增幅分布"代替"平均替代率增幅",评估制度变革的个体福利损益;引入均值回归以及分位数回归,构建"替代率增幅"与"工资"等影响因素的经济结构模型,估计Raj充分信息评估指标,评估制度变革的收入再分配效应。本文在方法上整合了精算模型和经济结构模型,拓展了传统的反事实政策评估方法,在实务上为政府充分利用金保工程管理数据、辅助决策社会保障提供了一种范式。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昌平  孙静  
在养老金制度的实施方面存在两种大的制度安排 :现收现付制和基金制。通过对这两种制度的再分配效应、经济增长效应和风险性进行对比分析 ,我们发现它们有着截然相反的优点与不足 ,这种不足并不足以完全否定哪一种制度 ,而这种优点又不足以将另一种制度推向极致。它们具有一种天然的互补性。因此 ,在改革过程中 ,应注意两种制度的搭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锐  刘倩  
利用苏州工业园区金保工程管理数据,文章构建了园区养老保险制度由公积金制向部分积累制转变的"反事实"微观评估模型,对养老保险制度变革的再分配过程进行事前评估;采用Theil-L与Theil-T指数测度公积金制及部分积累制下的再分配总体不平等,并遵照参保职工异质性特征,按子样本分解不平等,定量考察养老保险制度变革对于再分配不平等的异质效果。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童素娟  陈诗达  米红  王凯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养老金双轨制在导致收入差距方面的弊端日益凸显。文章在对养老金双轨制进行清晰界定、系统回顾养老金双轨制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以浙江省为调研对象,深入分析了养老金双轨制背景下的收入再分配现状,同时探讨了养老金双轨制和收入分配差距之间的关系以及运行机制,最后基于制度并轨的视角,提出了缩小收入差距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浙江乃至全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提供一定借鉴。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彭浩然  申曙光  
本文对改革前后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收入再分配效应进行了比较研究。首先,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不同养老保险制度对收入再分配的影响,然后基于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实际情况,利用精算方法与数据定量分析了改革前后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代内再分配和代际再分配效应,最后得到如下结论:与原养老保险制度相比,新养老保险制度明显减弱了代内再分配效应,并且可能会引起严重的代际不公平。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刘子兰  周熠  
本文主要介绍了有关养老社会保险收入再分配效应的基本度量方法和相关研究论。我们首先介绍了现收现付制和基金积累制养老社会保险计划的代内和代际收入再分配效应的基本研究方法和结论,然后介绍了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评述了养老社会保险制度收入再分配效应的影响因素。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张勇  
再分配是养老保险的核心功能,本文运用终生收入法构建了我国基础养老金的精算模型,得到再分配效应的计算方法,以及与支付能力的内在关系,并根据国家城调总队的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工资收入越低者,基础养老金的再分配效应就越大;实施《国发[2005]38号》后,高收入者再分配效应的增量高于低收入者;财务上出现支付能力不足,资金缺口大幅增加,不具有内在财务可持续性。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于文广  李冰  卢舒  宋可  
推动基本养老保险由省级统筹向全国统筹过渡是我国现阶段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重心,对于实现经济的公平高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选取2006—2017年全国31个地区的面板数据,以基础养老金省级统筹过渡到全国统筹后,不同地区及不同收入群体间的收入再分配效应为研究对象,从统支视域出发,采用渐进式计发办法预测2041年统筹层次提升后,各地区不同收入群体的基础养老金待遇水平,并结合泰尔指数和离散系数进行比较静态分析,结果发现:养老金统筹层次提升存在着显著的收入再分配效应,但各地区养老金待遇差距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并无必然联系。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秀云  邵明波  
利用2012—2016年相关数据,在分析基本养老保险发展水平省际差异的基础上,测算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省际再分配的总体效应和结构效应。结果显示:(1)各省份养老保险制度在经济支撑、制度支撑和制度需求等三个维度存在显著差异。(2)中央调剂制度具有均衡地区间养老负担的省际再分配效应,随着上解比例的提高,再分配效应更强,但效应的力度在减弱。(3)贡献地区相对集中,受益地区相对分散,测算结果与养老保险发展水平的吻合度较高。(4)同时发现,中央调剂制度具有一定的"逆向调节"效应,这对该制度的社会公平性提出了挑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德浩  
文章借助于"黄金律"的概念,将养老保险计划再分配效应的效率量化,从而建立一个可操作的效率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基于代际交叠模型,对如何实现"黄金率"经济增长条件下的养老保险制度搭配进行了分析,为我国养老保险的制度选择提供了理论上的探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妥宏武  杨燕绥  
不同福利模式国家的养老金制度在建立之初就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其发展路径也有所差异,但在结构、参数、管理体系方面的改革呈现出共同的规律。各国基本都建成了多支柱体系或多层次体系;普遍采取了提高费率、延长缴费年限和延迟退休、调整待遇等方式来进行参数改革;并对养老金管理机构采取了横向整合或纵向的集中化改革,建立了养老金投资监管机构。中国逐步建成了三层次养老金体系,并在个人账户、待遇计发等方面进行了参数调整,同时在统筹层级、征缴机构、投资管理体系方面进行了改革。中国养老金制度仍存在未实现全国统筹、结构失衡、基金可持续性差等问题,可借鉴国际经验,在结构、参数、管理机构等方面进行改革。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陈太明  张扬  
本文使用中国30个省份2001-2012年间样本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采用系统GMM估计方法考察了养老金制度改革对房价的影响,从一个崭新的角度解释21世纪以来中国房价上涨过快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养老金制度改革对房价上涨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养老金缴费率每下降1%,房价将会上涨0.07%;并且对于东、中、西部地区而言,养老金制度改革对房价的推动作用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为了促进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做实养老金个人账户,提高养老保险统筹基金收益率,将是重要的政策手段。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长庚  张松彪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制度是我国重要的社会保障制度之一,收入再分配功能是养老保险制度最基本的功能之一,为此,本文基于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实际情况,分析其产生的收入再分配效应,并采用统计模拟和精算方法,分别从利率、缴费年限和参保者寿命对我国三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收入再分配效应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改革前的养老保险制度存在逆向收入转移效应,1997年改革方案具有较强的代内再分配效应,2005年的改革方案普遍提高了各收入群体的养老保险待遇,但可能加重下一代养老负担。最后对进一步完善我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使其更好地发挥收入再分配功能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文佩   林义  
在人口老龄化加剧背景下,大力发展养老金融不仅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议题。通过构建养老金融发展质量评价体系以及比较国际实践提出中国养老金融发展仍面临市场环境与政策环境亟待优化、契约型金融机构发展滞后、资本市场成熟度低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利用2010—2020年经合组织国家跨国面板数据实证探索了养老金融发展对个人养老金制度优化的影响。研究发现,养老金融发展质量提升能推动个人养老金制度完善,该促进作用在养老金制度成熟度高、国民金融素养高的国家会更加显著。进一步地,在实证分析的结果上提出养老金融创新与个人养老金制度优化路径。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孙静  
一、国际养老金市场动向(一)市场规模截至2006底,全球养老金资产的总市值已达到26万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了14%。养老金资产规模的稳步增长主要归功于由养老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