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66)
2023(13341)
2022(11048)
2021(10194)
2020(8435)
2019(18979)
2018(18807)
2017(34496)
2016(18857)
2015(20876)
2014(20560)
2013(20062)
2012(18600)
2011(17253)
2010(16974)
2009(15840)
2008(15251)
2007(13322)
2006(12152)
2005(11027)
作者
(55784)
(46861)
(46553)
(44298)
(29627)
(22318)
(20930)
(18391)
(17875)
(16422)
(16235)
(15404)
(15202)
(14863)
(14861)
(14400)
(13901)
(13436)
(13354)
(13262)
(11737)
(11700)
(11328)
(10712)
(10596)
(10333)
(10186)
(9872)
(9408)
(9236)
学科
(95408)
经济(95292)
管理(49748)
(43407)
方法(34823)
(33844)
企业(33844)
数学(31495)
数学方法(31310)
中国(25919)
(21547)
地方(20361)
(19662)
(18940)
(18225)
业经(17884)
(16730)
贸易(16723)
(16280)
(14787)
(14279)
金融(14272)
(14090)
银行(14038)
农业(13805)
(13603)
环境(13558)
地方经济(13452)
(11202)
(11136)
机构
大学(272652)
学院(269744)
(127503)
经济(125422)
研究(105096)
管理(97872)
理学(84144)
理学院(83166)
管理学(81911)
管理学院(81429)
中国(79147)
科学(61987)
(57960)
(56418)
(54158)
(51568)
研究所(49526)
中心(45196)
财经(44521)
业大(41766)
经济学(41567)
(40777)
农业(40671)
(39090)
(37381)
经济学院(37272)
北京(37075)
(33974)
师范(33508)
财经大学(33092)
基金
项目(181299)
科学(142488)
基金(134217)
研究(127797)
(120461)
国家(119503)
科学基金(100025)
社会(86184)
社会科(81739)
社会科学(81719)
基金项目(70225)
(68230)
自然(63081)
自然科(61660)
自然科学(61633)
自然科学基金(60572)
(58527)
教育(57807)
资助(54663)
编号(47284)
重点(41778)
(41144)
(40103)
成果(38243)
国家社会(37830)
(37661)
创新(35572)
教育部(35152)
科研(34670)
中国(34629)
期刊
(142585)
经济(142585)
研究(86749)
中国(56853)
学报(48686)
(46367)
科学(43214)
(42067)
管理(36925)
大学(36337)
学学(34674)
农业(30986)
(26197)
金融(26197)
经济研究(25973)
教育(25718)
财经(23716)
技术(21505)
(20683)
业经(19978)
问题(18799)
(17245)
(16656)
世界(15831)
国际(15164)
技术经济(14194)
统计(13514)
(12915)
(12061)
业大(11990)
共检索到4156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继军  张为付  张二震  
本文构建了一个开放经济条件下包括养老金因素的OLG模型,以考察养老金体系改革对中国经济动态效率的影响。基于1997—2017年省际数据,本文运用SYS-GMM方法研究发现,现收现付制向部分积累制转轨对储蓄生成了显著的"挤入"效应,助长了资本过度积累的物质基础,不利于中国经济动态无效的改善;2005年推行的养老金改革强化了养老金缴费与养老金受益之间的关系,使居民在资产结构方面对养老金缴费率的变化所做出的反应更敏感,放大了对经济动态效率的冲击。此外,本文还发现,当养老金缴费率降低,资本积累水平过高以至于损害经济动态效率时,资本的国际流动有助于缓解这一负效应。在开放条件下,中国实施养老金改革要占优于封闭状态。因此,在我国的政策制定时需要协调养老金体系改革的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实现多重目标的统一;加强养老金体系改革的顶层设计,落实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逐步放开资本市场,提高经济运行的动态效率。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杨继军  孙冬  范兆娟  
中国养老金体系改革的地区分割现象非常严重,不仅不利于实现全国统筹,而且梗阻了要素的省际流动,损害了中国经济的动态效率。本文从养老金缴费率和替代率方面梳理了中国养老金制度安排的地区差异,并利用"AMSZ法则"匡算了中国经济运行的动态无效。基于中国省际数据的研究发现,在控制了经济增长率、市场分割、政府支出、人力资本水平、技术进步等因素后,养老金缴费率系数为正,其与地区虚拟变量的交互项系数显著为负,表明现收现付向部分积累制转轨过程中,显著降低了中国经济运行的动态效率,且对中西部地区的影响大于东部地区。使用养老金财富作为解释变量,或者选择相邻省份养老金缴费率的当前期和滞后一期作为本省养老金缴费率的工具变量后,模型的符号和显著性未发生变化,表明计量结果具有稳健性。据此,本文建议养老金体系改革需要顶层设计,统筹规划;要打破养老金体系的地区分割,实现养老金全国统筹;完善养老金筹资模式,实现养老金体系改革社会目标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董克用  张栋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养老金体系有了快速发展,在覆盖面和保障水平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从长期来看,依然面临着一系列挑战。正确认识我国养老金体系的发展进程,探讨制度变迁过程中受历史及其他因素影响形成的困境与矛盾,是完善我国养老金体系的重要内容。一、中国养老金体系变迁与阶段特征(一)传统养老阶段:个人、家庭责任自给自足的个人养老和家庭养老都是非正式的制度安排,从本质上来看,并不属于养老金体系的范畴,但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段家喜  
中国养老金三支柱体系建设正在推进过程中,养老金管理体系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本文分析了目前中国养老金体系的不足,并从体系创新、职责创新、机制创新和政策创新四方面给予相关建议。十八大提出"两个一百年",即到建党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到新中国成立100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Jamie Jenkins  Malcolm Winter  
引言近年来,英国进行的养老金制度改革涉及层面甚广。这既出于制度设计的需要,也出于现实需要。很多人认为,新出台的干预性政策在制度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促使民众为日后养老作充足储备。但也有不少人表示,这些政策姗姗来迟。诚然,除了那些曾受惠于"固定收益计划"的人士及现在正加入"固定缴费计划"的人士外,还有一些人们并未加入任何计划,不知该如何选择。就大多数英国就业人口而言,想要有足够的养老金退休,还需很多年的时间。不过制度框架已经就位,收获指日可待。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施嘉芙  
政府如何确保公共养老金体系在财务上可持续?国民如何能够自信他们将会有足够的退休收入?这些都是与养老金相关的问题。世界各国拥有不同的养老金体系,却面临着类似的挑战。尽管目前没有一种体系能够带来完美的解决方案,但在美国不断演变的体系中存在很多值得借鉴的方面。这种多层次的体系提供了一个渐进式的、税收支持的社会保障养老金体系,同时提供有力的税收激励,鼓励雇员参加雇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罗艳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在研究扎实推进共同富裕问题时明确提出,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在经济发展和财力可持续的基础之上,重点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设"。会议精神为我们研究养老金融体系建设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琳   张栋  
作为多支柱养老金体系结构相对均衡、保障水平较为充分的典范,加拿大养老金体系改革的核心经验在于多管齐下、循序渐进。一方面,加拿大通过优化缴费基数和征缴方案,以及建立早减晚增的领取退休金年龄机制为第一支柱公共养老金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另一方面,加拿大通过税收优惠等缴费激励机制、灵活的账户制等参与机制、多元化投资等运营机制设计,极大地提升了二三支柱私人养老金的参保水平和保障水平。未来中国养老金体系改革首先需要明确不同支柱养老金制度在整个养老金体系中的定位,同时要重视私人养老金制度参与者内生动力培育和政府激励机制建设,此外还需要重视制度设计的灵活性和投资效率的提升。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韩燕  曾令波  
理论上,投资回报率的高低是我国养老金体系转轨能否成功的关键。本文指出,我国建立基金制养老金体系面临极为特殊的背景——高工资增长率和低投资回报率。基于这个背景,本文认为现阶段进行体制转轨的时机还不成熟,当前需要大力提高我国养老基金的投资回报率或者为提高投资回报率创造条件。本文最后提出了关于提高我国养老基金投资回报率的几点建议。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袁志刚  张冰莹  
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发展与国家治理都提出了新的挑战,叠加基本养老体系存在的多元性、持续性危机、区域与城乡的严重失衡以及由此带来的养老资源的碎片化和养老资产总体上低收益的问题,成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健康运行必须解决的问题。养老金融能够缓解老龄人口收入与支出的缺口问题,提升养老体系的财务可持续性。个人养老金融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养老体系碎片化和城乡区域不平衡的问题。养老金融还可以通过国内国际双循环,提升养老资产保值增值的能力。本文认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与养老模式转型是一个系统工程,两者相互促进的前提是金融机构资源配置能力和财富管理能力的不断提升。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肖潇  
当前中国"三支柱"的养老金体系加快建立,但第二、三支柱仍处于起步阶段,规模和占比都还较小。"十四五"时期,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加重,财政收支矛盾凸显,养老保险收支平衡压力增大,同时还需要破解存在的各类制度性问题。未来一个时期,应积极构建多层次养老金体系,抓住重要的改革窗口期,在阻力较小时加快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建立更加公平、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养老金体系,促进人民生活更加美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曾菊新  
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在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中,高师用中国经济地理教材的体系、内容均亟待改革与创新。本期刊登曾菊新同志的文章,就是为引起关心中国经济地理学科建设同志们的兴趣,希望就中国经济地理的基础理论、体系结构、内容选取等方面展开讨论,促进学科的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路锦非  
文章从世界银行的养老金制度评价体系入手,并根据该评价体系,从充足性、可负担性、可持续性和稳健性等几个方面对我国养老金制度进行了分析,通过若干数据比较,得出我国养老金制度在这几个国际通行的指标方面都不令人满意,有些是根本的制度性问题,需要对养老保障体系进行系统化的深入改革,并从制度设计和市场运行两个层面给出了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栋   张琳  
近年来,我国不断深化养老金体系改革,初步建立起了三支柱养老金体系的基本框架。但由于三支柱养老金体系发展不均衡,加之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当前我国养老金体系仍在公平性、可持续性和待遇充足性方面面临着挑战。作为多支柱养老金体系结构相对均衡、保障水平较为充分的典范,加拿大养老金体系在结构性改革方面积累了诸多经验,尤其是其税收优惠等缴费激励机制、制度的灵活安排等参与机制、多元化投资等运营机制设计,极大地提升了二三支柱私人养老金的参保水平和保障水平,同时其第一支柱公共养老金缴费端和待遇端的参量改革也为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未来,中国养老金体系改革需在明确不同支柱养老金制度在整个养老金体系中定位的基础上,通过激励机制设计、灵活性安排、投资效率提升等方式促进三支柱养老金体系的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马雷克·戈拉  米哈伊·茹特科夫斯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