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40)
- 2023(6305)
- 2022(5294)
- 2021(4856)
- 2020(3977)
- 2019(9014)
- 2018(9078)
- 2017(16556)
- 2016(9291)
- 2015(10595)
- 2014(10643)
- 2013(9995)
- 2012(9412)
- 2011(8294)
- 2010(8273)
- 2009(7401)
- 2008(7016)
- 2007(6280)
- 2006(5396)
- 2005(4723)
- 学科
- 济(29337)
- 经济(29260)
- 管理(20306)
- 业(19010)
- 企(13784)
- 企业(13784)
- 农(11961)
- 中国(9844)
- 学(8999)
- 地方(8824)
- 方法(8433)
- 制(7821)
- 农业(7625)
- 财(7322)
- 数学(6948)
- 业经(6929)
- 数学方法(6839)
- 体(6684)
- 理论(5913)
- 融(5818)
- 金融(5810)
- 银(5661)
- 银行(5626)
- 行(5424)
- 教育(5058)
- 和(5041)
- 环境(4861)
- 贸(4603)
- 贸易(4600)
- 易(4400)
- 机构
- 学院(120463)
- 大学(120342)
- 研究(47526)
- 济(41302)
- 管理(40518)
- 经济(40125)
- 中国(35243)
- 理学(34028)
- 理学院(33435)
- 管理学(32693)
- 管理学院(32448)
- 科学(31710)
- 京(28045)
- 农(25816)
- 所(25042)
- 研究所(23045)
- 中心(21885)
- 财(20751)
- 业大(20464)
- 农业(20365)
- 江(20165)
- 范(19349)
- 师范(19119)
- 院(17933)
- 北京(17600)
- 财经(15705)
- 州(15576)
- 师范大学(15512)
- 省(15510)
- 技术(15460)
- 基金
- 项目(84838)
- 科学(65008)
- 研究(62340)
- 基金(58641)
- 家(53737)
- 国家(52800)
- 科学基金(42928)
- 社会(36874)
- 社会科(34362)
- 社会科学(34354)
- 省(34126)
- 基金项目(31251)
- 划(29362)
- 教育(28031)
- 自然(28021)
- 自然科(27266)
- 自然科学(27254)
- 自然科学基金(26714)
- 编号(26418)
- 资助(22957)
- 成果(22211)
- 重点(19542)
- 课题(19210)
- 发(18801)
- 部(17560)
- 创(17140)
- 计划(16318)
- 科研(16079)
- 创新(16035)
- 年(15658)
共检索到1905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胡继晔
英国养老金主要由国家养老金、职业养老金和私人养老金三大支柱组成,除第一支柱外均通过投资资本市场以保值增值。《2004年养老金法案》及其配套的一系列养老金监管指引要求独立的养老金监管局采取积极主动的事前监管方式,收集相关信息,加强了对雇主、受托人、管理人等的培训和指导。《2008年养老金法案》规定所有雇员自2012年10月起"自动加入"(事实上强制性)职业养老金计划,第二支柱、第三支柱养老金均可以加入年管理费率仅为0.3%的低成本国家职业储蓄信托以获取投资回报。中国在《社会保险法》正式实施的基础上,可以借鉴英国,通过改变独生子女人口政策,加快《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管理条例》、《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投...
关键词:
英国 养老金改革 监管立法 监管指引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Jamie Jenkins Malcolm Winter
引言近年来,英国进行的养老金制度改革涉及层面甚广。这既出于制度设计的需要,也出于现实需要。很多人认为,新出台的干预性政策在制度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促使民众为日后养老作充足储备。但也有不少人表示,这些政策姗姗来迟。诚然,除了那些曾受惠于"固定收益计划"的人士及现在正加入"固定缴费计划"的人士外,还有一些人们并未加入任何计划,不知该如何选择。就大多数英国就业人口而言,想要有足够的养老金退休,还需很多年的时间。不过制度框架已经就位,收获指日可待。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汪泓
中国个人养老金制度自2022年11月25日实施,在相关部门的大力宣传和协同推动下,总体运行平稳,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诸多困境。本文基于个人养老金的金融属性在养老保险三支柱中的体现,分析了社会保障对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作用。然而,我国个人养老金的目标人群没有完全锁定和激发出来,相对于庞大的金融市场,个人养老金产品不够丰富,参与者的边际效应没有体现出来。中国个人养老金制度需更大范围激发个人养老金目标人群,借鉴国际经验促进养老二、三支柱打通,引入默认定投机制;加强政策宣传,扩大养老金政策影响力;加强产品功能设计,实现未来收益可期;做好制度监管、信用风险防范。我国要从多个方面优化个人养老金制度,助力推进共同富裕。
关键词:
共同富裕 个人养老金 实施困境 对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娟娟 郭春娜
农村养老保险是我国政府为保障农村老年居民基本生活而制定的保险制度。“新农保”与农村低保制度、五保制度等并行,为农村低收入家庭提供生活保障。通过收集2017-2020年某市189个村庄低收入家庭数据,以户主年龄作为精确断点进行回归估计,发现领取“新农保”对低收入家庭产生14%的增收保障效应;女性户主的低收入家庭比男性户主的低收入家庭领取“新农保”的获得效应更显著。低收入家庭通过“新农保”增强共同富裕获得感。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沈费伟 戴辰
农业农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从目标体系来看,农业农村共同富裕的内涵由目标层、核心层和保障层构成,具有制度性、相对性、阶段性和发展性的特征。在遵循指标的全面性与综合性、针对性、可操作性、可比性的基础上,浙江省农业农村共同富裕的指标体系体现为三大维度的测量指标,其中发展维度是测量农业农村共同富裕的基础性指标,设置产业发展、生活发展、区域均衡发展、文明发展4个二级指标,31个三级指标;分配维度是测量农业农村共同富裕的关键指标,设置群体分配均衡、地区分配均衡、再分配均衡3个二级指标,22个三级指标;保障维度是测量农业农村共同富裕的兜底性指标,也是体现以人为核心的现代化的基本指标,设置基本生存保障、生存质量保障、权益质量保障3个二级指标,36个三级指标。应用指标体系助推浙江省共同富裕示范区高质量建设,应建立专班化工作机制、全面细化“三维一体”指标评价体系、用好指标体系、创新指标体系数字化管理模式、做好点线面结合,及时向全国复制推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定祥 杜雨潼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已经走在世界前列。本文首先理论分析了大数据体系建设对共同富裕的作用机理,然后基于2013—2020年284个地级市面板数据,构建共同富裕指标,利用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设立提供的准自然实验,实证检验了大数据体系建设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样本期间,大数据体系建设尚未发挥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处于“先导”阶段,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调节效应检验表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提升有助于加快大数据体系建设对共同富裕的正向作用进程。拓展性分析表明,大数据体系建设降低了企业劳动收入份额,扩大了企业劳动收入差距。大数据体系建设是一项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的政策措施,在大数据体系带来的数字红利惠及全体人民之前,还需做好反垄断、物质与人力资本积累以及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准备工作。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孙博
文章根据"去商品化"的分析框架,对2000年以后三种福利模式国家的养老金体系发展趋势进行了考察。研究发现,社会民主主义福利模式国家的养老金体系表现出去商品化的趋势,体现了社会民主主义福利模式对社会权利及普惠主义思想的回归;自由主义福利模式国家的养老金体系呈现出继续商品化的趋势,是对1990~2000年间再商品化趋势的继续和发展,体现了自由主义福利模式对市场作用的信奉;保守主义福利模式国家的养老金体系同样表现出一定的商品化趋势,但这是各个社会群体博弈后,选择商品化手段对养老金体系进行调整的过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冯苑 聂长飞
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文章在界定共同富裕基本内涵的基础上,从“富裕”和“共同”两个方面构建了共同富裕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值法测度了中国2001—2019年的共同富裕指数,进一步分析了其变化趋势和驱动因素。研究结果显示,2001年以来,中国共同富裕水平虽然出现过小幅波动,但总体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共同富裕水平年均增长率为6.58%;同时,从内部构成来看,富裕水平和共同水平以及各分项水平总体均有提升,共同推动了共同富裕状况的改善;此外,从驱动中国共同富裕水平变化的主次因素来看,样本期内富裕水平的贡献率高达65.61%,远高于共同水平的34.39%,说明在研究期间,中国共同富裕水平的提升有将近三分之二的贡献来自富裕水平的改善,且不同时期、不同分项指标的贡献率存在差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吕锡月 吴俊杰
文章利用2012—2022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新基建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及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数字新基建可正向推动共同富裕发展,且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及内生性处理后该结论仍成立。数字新基建可通过推动现代产业体系构建间接促进共同富裕的实现。数字新基建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在东部地区及高信息化程度地区更强。进一步检验发现,数字新基建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存在基于数字新基建水平的单一门槛效应,即伴随数字新基建水平的不断提高,数字新基建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呈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罗植 刘烨 李晓壮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应有之义。研究科学的共同富裕评价指标体系,能够更加明确地回答共同富裕“是什么”“水平如何”“如何做”等问题。文章基于新发展理念,从财富创造与积累、财富分配、均衡发展、宜居水平和精神富裕5个维度构建了包含32项指标的共同富裕评价指标体系,并使用公开统计数据对我国30个省份2020年的共同富裕水平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显示:在区域特征方面,我国共同富裕水平从东向西整体得分呈下降趋势,但各区域共同富裕维度得分各具特点,浙江更符合共同富裕“优等生”画像。在维度特征方面,大部分省份的财富创造与积累低于全国平均线,财富创造与积累仍是推动共同富裕的关键。在推动共同富裕过程中,必须处理好财富创造与积累和均衡发展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共同富裕 评价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罗艳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在研究扎实推进共同富裕问题时明确提出,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在经济发展和财力可持续的基础之上,重点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设"。会议精神为我们研究养老金融体系建设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施嘉芙
政府如何确保公共养老金体系在财务上可持续?国民如何能够自信他们将会有足够的退休收入?这些都是与养老金相关的问题。世界各国拥有不同的养老金体系,却面临着类似的挑战。尽管目前没有一种体系能够带来完美的解决方案,但在美国不断演变的体系中存在很多值得借鉴的方面。这种多层次的体系提供了一个渐进式的、税收支持的社会保障养老金体系,同时提供有力的税收激励,鼓励雇员参加雇主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继军 张为付 张二震
本文构建了一个开放经济条件下包括养老金因素的OLG模型,以考察养老金体系改革对中国经济动态效率的影响。基于1997—2017年省际数据,本文运用SYS-GMM方法研究发现,现收现付制向部分积累制转轨对储蓄生成了显著的"挤入"效应,助长了资本过度积累的物质基础,不利于中国经济动态无效的改善;2005年推行的养老金改革强化了养老金缴费与养老金受益之间的关系,使居民在资产结构方面对养老金缴费率的变化所做出的反应更敏感,放大了对经济动态效率的冲击。此外,本文还发现,当养老金缴费率降低,资本积累水平过高以至于损害经济动态效率时,资本的国际流动有助于缓解这一负效应。在开放条件下,中国实施养老金改革要占优于封闭状态。因此,在我国的政策制定时需要协调养老金体系改革的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实现多重目标的统一;加强养老金体系改革的顶层设计,落实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逐步放开资本市场,提高经济运行的动态效率。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董克用 张栋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养老金体系有了快速发展,在覆盖面和保障水平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从长期来看,依然面临着一系列挑战。正确认识我国养老金体系的发展进程,探讨制度变迁过程中受历史及其他因素影响形成的困境与矛盾,是完善我国养老金体系的重要内容。一、中国养老金体系变迁与阶段特征(一)传统养老阶段:个人、家庭责任自给自足的个人养老和家庭养老都是非正式的制度安排,从本质上来看,并不属于养老金体系的范畴,但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