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691)
2023(18457)
2022(15844)
2021(14774)
2020(12447)
2019(28462)
2018(27938)
2017(53603)
2016(29017)
2015(32401)
2014(32168)
2013(31444)
2012(28716)
2011(25702)
2010(25473)
2009(23598)
2008(23000)
2007(20118)
2006(17520)
2005(15459)
作者
(82852)
(68834)
(68383)
(64993)
(44021)
(33046)
(31093)
(26917)
(26322)
(24535)
(23484)
(23401)
(21848)
(21476)
(21410)
(21357)
(20599)
(20549)
(19776)
(19746)
(16861)
(16760)
(16699)
(15821)
(15438)
(15284)
(15247)
(15113)
(13842)
(13529)
学科
(110200)
经济(110022)
管理(84898)
(83227)
(67090)
企业(67090)
方法(51321)
数学(44525)
数学方法(43881)
(33989)
(33240)
中国(31932)
业经(26711)
(25311)
(24372)
农业(23156)
地方(21202)
(20185)
财务(20103)
财务管理(20054)
(19372)
贸易(19362)
(19304)
银行(19241)
理论(19152)
企业财务(19014)
(18837)
(18225)
(18130)
金融(18126)
机构
大学(408153)
学院(404547)
管理(159084)
(159004)
经济(155475)
理学(137753)
理学院(136218)
研究(134551)
管理学(133596)
管理学院(132868)
中国(102329)
(86079)
科学(83369)
(77426)
(67177)
(66982)
中心(61843)
业大(61491)
财经(61320)
研究所(60987)
(59130)
(55782)
北京(53896)
(52813)
农业(52447)
师范(52219)
(49102)
经济学(48683)
(47581)
财经大学(45932)
基金
项目(281486)
科学(221180)
基金(205156)
研究(204447)
(179382)
国家(177882)
科学基金(152783)
社会(129352)
社会科(122338)
社会科学(122307)
(109303)
基金项目(108137)
自然(99853)
自然科(97523)
自然科学(97495)
自然科学基金(95715)
教育(94220)
(92328)
资助(84596)
编号(82794)
成果(67343)
重点(63083)
(62072)
(59022)
(58262)
课题(56884)
创新(54444)
科研(54222)
国家社会(53494)
教育部(53434)
期刊
(171251)
经济(171251)
研究(120727)
中国(78374)
学报(66821)
(62256)
科学(61144)
(59988)
管理(57823)
大学(51672)
学学(48845)
教育(44186)
农业(42543)
(37619)
金融(37619)
技术(34284)
财经(29708)
业经(28435)
经济研究(26948)
(25350)
问题(22077)
(20788)
(20626)
理论(19142)
科技(19114)
图书(19051)
技术经济(18268)
现代(17542)
业大(17529)
实践(17471)
共检索到5900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解垩  
文章基于2012和2014年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的个体面板数据,对老年人在消费、健康、生活条件(住房)、生活满意程度及未来信心程度5个维度的多维贫困和不平等进行估计,并使用消除内生性的模糊断点回归2SLS方法,检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对老年人福利的影响。结果显示,2014年的城乡多维贫困和不平等指标均比2012年有所下降。2012年对城乡多维贫困最大的贡献因素是未来信心程度,而2014年是住房状况;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不仅对老年人口多维贫困和不平等没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实  杨穗  
文章利用中国收入分配课题组2002和2007年城镇住户调查数据,分析了养老金对中国老年人健康的影响作用。结果显示,2002~2007年,随着养老金收入水平的提高,老年人自评健康状况越来越好,相比其他家庭人均收入,养老金对保障老年人健康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养老金通过家庭内部老年人口之间的再分配,发挥的作用更明显。由于收入差距的扩大和城市贫困问题的凸显,不平等对老年人的健康影响开始显现;对于单独居住老人,养老金的健康保障作用越来越重要。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齐红倩  杨燕  
基于CHFS数据库中个人和家庭数据,补充信息变量对中国老年人口多维贫困进行测度,对比了老年人口多维贫困的地区差异,分析了不同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障水平对老年贫困的减贫效应。实证研究表明,随着信息手段的不断深入,信息贫困呈现更显著的特征,信息维度对老年人口多维贫困的影响超过了传统贫困中的收入、资产、健康、消费和心理维度。在减贫效应方面,城乡居民养老金能够有效缓解收入和资产贫困,而城镇职工养老金对六个维度的贫困均能起到有效缓解作用;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对于老年人口资产、收入、心理维度的减贫作用显著,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则能够有效缓解六个维度的贫困。因此,随着中国老龄化的不断深入,应更加关注老年人口的物质贫困与非物质贫困的关系,尤其是扩大信息维度带来的减贫效应,同时对于城乡居民和职工两类老年群体,实施针对性的社会保障政策。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龚海婷  侯明喜  
本文利用西部省市调查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西部地区贫困县与非贫困县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认知方面对制度信任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个体特征方面,贫困县有无承包地对制度信任有显著性影响,在非贫困县中,缴费档次对制度信任有显著性影响;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认知方面,非贫困县比贫困县更关注管理环节、制度评价对制度信任的影响;贫困县比非贫困县更关注待遇支付对制度信任的影响。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龚海婷  侯明喜  
本文利用西部省市调查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西部地区贫困县与非贫困县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认知方面对制度信任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个体特征方面,贫困县有无承包地对制度信任有显著性影响,在非贫困县中,缴费档次对制度信任有显著性影响;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认知方面,非贫困县比贫困县更关注管理环节、制度评价对制度信任的影响;贫困县比非贫困县更关注待遇支付对制度信任的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薛惠元  仙蜜花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调整,关系到城乡居民年老后的基本生活和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在阐述城乡居保基础养老金调整启动机制、调整幅度的基础上,设计出了6种城乡居保基础养老金调整方案,然后对这6种调整方案进行目标替代率和财政支付能力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城乡居保基础养老金按"物价上涨率+经济增长率×40%"和"与经济增长同步调整"两种调整方案能够满足调整目标,此时既能保证城乡居民年老后的基本生活,又不会给中央财政带来压力。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郭熙保  周强  
本文利用Alkire&Foster(2011)多维贫困测度方法和Foster(2009)的持续时间分析法,构建了长期多维贫困与平均贫困持续时间指数,以CHNs数据为样本从静态和动态双重视角分析了我国的长期多维贫困程度,并通过多层回归模型探讨了致贫的宏微观因素。研究发现:长期多维贫困指数不仅能测度家庭贫困程度,还能反映贫困家庭平均贫困持续时间;相比城市家庭,农村家庭长期多维贫困发生率更高,但随着贫困持续时间的延长,城乡贫困家庭的平均被剥夺深度出现了明显的逆转,城市贫困家庭的贫困程度相对于农村更为严重;户籍制度能解释城乡家庭长期多维贫困发生率差异的43%,且能解释城乡贫困家庭的贫困不平等程度的17...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易楠  刘黎明  
文章根据2007年北京市城镇无养老保险老年居民基本情况的普查数据,运用寿险精算理论中生存年金的计算方法,估算出被调查的约13万北京市城镇无养老保险老年居民,按照现行的《北京市城乡无社会保障老年居民养老保障办法》的规定,从60周岁开始享受福利养老金,直至最终死亡,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将为此支付的精算总现值约为37亿元。但是,如果提前设立福利养老基金,通过计算仅需支付总现值约22亿元,就能解决这13万城镇无养老保险老年居民未来的福利养老金问题,从而节省资金15亿元。并提出了一整套建立福利养老基金的筹资方案。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青  刘烁  
研究目标:基于社会融合视角下探讨进城农民工多维贫困程度。研究方法:AF方法、CSPI指数、分离不平等程度测度、Logit回归。研究发现:进城农民工不存在较为严重的多维贫困,但存在不可忽略的不平等,且教育、社会融合、社会保障维度对多维贫困的贡献率较高;女性较男性贫困,老一代较新一代贫困,且男女及新老一代表现出不同的贫困特征;工作强度较强及城镇化水平越高的城市可加大多维贫困的可能性但却减缓了收入贫困。研究创新:本文基于个人层面考虑了进城农民工社会融合维度构建多维贫困指标体系,测度了不平等程度,并探讨了性别及新老一代多维贫困差异。研究价值:为进城农民工如何减少多维贫困从而更好地生活和发展提供相关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锐  刘倩  
利用苏州工业园区金保工程管理数据,文章构建了园区养老保险制度由公积金制向部分积累制转变的"反事实"微观评估模型,对养老保险制度变革的再分配过程进行事前评估;采用Theil-L与Theil-T指数测度公积金制及部分积累制下的再分配总体不平等,并遵照参保职工异质性特征,按子样本分解不平等,定量考察养老保险制度变革对于再分配不平等的异质效果。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呙玉红  彭浩然  
本文综合考虑代表性男性和女性的缴费工资、退休年龄和预期寿命差异,主要从养老保险替代率和内含报酬率两方面研究了中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性别不平等问题。根据测算结果,在现行制度规定下,女性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所获得的替代率水平会低于男性,但是内含报酬率却高于男性。延长女性退休年龄可以提高其养老保险替代率水平,但同时也会降低其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内含报酬率,并会带来闲暇的损失。中国政府除了可以考虑适当延长女性退休年龄以外,还要重视减轻劳动力市场上的性别歧视,以实现养老金性别利益的平等。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呙玉红  彭浩然  
本文综合考虑代表性男性和女性的缴费工资、退休年龄和预期寿命差异,主要从养老保险替代率和内含报酬率两方面研究了中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性别不平等问题。根据测算结果,在现行制度规定下,女性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所获得的替代率水平会低于男性,但是内含报酬率却高于男性。延长女性退休年龄可以提高其养老保险替代率水平,但同时也会降低其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内含报酬率,并会带来闲暇的损失。中国政府除了可以考虑适当延长女性退休年龄以外,还要重视减轻劳动力市场上的性别歧视,以实现养老金性别利益的平等。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欧阳鑫  张应良  
本文利用2012—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四期平衡面板数据,参考Maasoumi个体福利函数以及Kakwani指数的构造方法,构建了老年人福利不平等指数,使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及工具变量模型分析了养老金对农村老年人福利不平等的影响。发现养老金能显著缓解老年人福利不平等状况,考虑内生性问题后,结论依然稳健。机制分析表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处于混同均衡,养老金通过缩小收入差距缓解了农村老年人福利不平等状况。本文的政策含义是,应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目标任务,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基础养老金及缴费补贴等进行相应的设计与安排。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罗浩  周延  
消费不平等问题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难点。养老保险降费政策作为调节收入再分配的主要手段,可以有效减轻企业负担并提升低收入群体收入,从而减缓消费不平等,推进实现全民共同富裕。文章基于2012-2018年CFPS四期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养老保险降费会显著降低家庭消费不平等;对于不同的消费不平等类型而言,养老保险降费均可减缓其不平等程度,但对发展型消费不平等的减缓作用更明显;进一步的研究检验了养老保险降费通过减缓家庭收入不平等进而减缓消费不平等的作用机制;此外,异质性分析发现,养老保险降费对户主年龄较小群体、家庭养老保险参保率较高群体、中低收入群体、家庭不健康率较低群体的消费不平等有显著减缓效果。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蓝浩歌   赵桂芹  
本文构建一个世代交叠一般均衡模型,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探究基本养老保险与个人养老金的联合作用对重要经济变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基本养老保险与个人养老金缴费率的合理组合可以在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提高养老金待遇水平;个人养老金缴费率对经济总产出的影响取决于领取期税率的大小,仅当领取期税率较低时,才可能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个体异质性分析表明,与低收入群体相比,降低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率和提高个人养老金缴费率对高收入群体的私人储蓄影响更大。此外,降低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率会导致低收入群体的养老金总和替代率下降更为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