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78)
- 2023(9559)
- 2022(8060)
- 2021(7238)
- 2020(6122)
- 2019(13527)
- 2018(13152)
- 2017(25307)
- 2016(13769)
- 2015(15210)
- 2014(15112)
- 2013(14645)
- 2012(13036)
- 2011(11783)
- 2010(11494)
- 2009(10938)
- 2008(10567)
- 2007(9340)
- 2006(8257)
- 2005(7448)
- 学科
- 济(52829)
- 经济(52712)
- 管理(44791)
- 业(41523)
- 企(33221)
- 企业(33221)
- 方法(22819)
- 数学(20341)
- 数学方法(20211)
- 财(19610)
- 农(16244)
- 制(15440)
- 中国(15361)
- 业经(12425)
- 贸(10654)
- 贸易(10652)
- 农业(10557)
- 务(10371)
- 易(10364)
- 体(10354)
- 财务(10350)
- 财务管理(10328)
- 银(9891)
- 银行(9850)
- 企业财务(9840)
- 学(9788)
- 行(9350)
- 融(9156)
- 金融(9153)
- 环境(8986)
- 机构
- 大学(196863)
- 学院(196276)
- 济(84433)
- 经济(82869)
- 管理(75335)
- 研究(66200)
- 理学(65859)
- 理学院(65175)
- 管理学(64231)
- 管理学院(63879)
- 中国(49951)
- 财(41398)
- 科学(40085)
- 京(39597)
- 农(38341)
- 所(33438)
- 财经(32588)
- 业大(32281)
- 研究所(30358)
- 农业(30267)
- 中心(29922)
- 经(29679)
- 江(28987)
- 经济学(27072)
- 经济学院(24505)
- 财经大学(24321)
- 北京(24213)
- 院(23713)
- 范(22558)
- 师范(22201)
- 基金
- 项目(136849)
- 科学(108252)
- 基金(102679)
- 研究(94454)
- 家(91482)
- 国家(90696)
- 科学基金(77625)
- 社会(64651)
- 社会科(61287)
- 社会科学(61275)
- 基金项目(54870)
- 省(52769)
- 自然(50555)
- 自然科(49427)
- 自然科学(49409)
- 自然科学基金(48590)
- 划(44628)
- 教育(42476)
- 资助(40498)
- 编号(35351)
- 重点(30783)
- 部(30699)
- 制(30000)
- 创(28817)
- 发(28262)
- 国家社会(27995)
- 成果(27505)
- 创新(27164)
- 科研(26615)
- 教育部(26371)
共检索到2853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徐舒 赵绍阳
本文建立了一个异质性经济人的生命周期模型以刻画经济个体的动态消费决策,进而采用似然矩方法(Method of Simulated Moment)估计出模型的结构参数。在此基础上,通过反事实模拟考察当前养老金"双轨制"对公务员和城镇企业职工生命周期消费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考虑了公务员与企业职工不同的收入增速、收入风险以及异质性偏好后,养老金"双轨制"引起的替代率差异能解释公务员与企业职工生命周期中24.3%的消费差距。享有与公务员相同的养老金替代率水平将促使企业职工生命周期的平均消费增加4.84%,并且对于财富水平越低的企业职工,该促进效应越明显。
关键词:
养老金“双轨制” 生命周期模型 结构估计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小龙 唐龙
本文从养老双轨制视角出发,基于城镇家庭异质性从实证角度研究了养老双轨制对我国城镇居民总消费的影响。研究表明,养老双轨制对依赖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模式家庭的人均教育支出和人均消费支出存在显著的抑制效应,进而也抑制了城镇居民总需求。另外,研究还表明,城镇家庭社保模式并轨改革对城镇居民消费有很强的释放效应。
关键词:
养老保障 家庭异质性 消费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慧娴
张鹏去年刚刚加入公务员队伍。他觉得和企业相比,公务员工作稳定,而且退休金也高出很多。可是,《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出台,公务员也要和企业职工一样缴纳养老保险了。高退休金的预期可能落空,张鹏很是郁闷。他不明白为什么实行了那么多年的退休金制度要改成养老保险,缴纳保险是不是意味着本就不高的收入又要减少,自己退休后的养老待遇是不是会下降?和张鹏同一办公室的李明已经在机关工作了15年,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勇
基于"消费-年龄"曲线的生命周期特征,本文研究了寿命不确定条件下的个人账户养老金调整机制。首先分析了消费、死亡率与年龄的内在关系,构建了养老金调整模型,使"养老金-年龄"曲线与"消费-年龄"曲线相匹配,这不仅增强了养老资金的保障功能,而且可缓解人口老龄化对社会总需求的不利影响。最后,本文构建了具有政府补贴的养老金调整模型,在引致效应的作用下,可提高缴费用于支付养老金的比例,增强资金的使用效率。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郑芳 赵翠萍
粮价作为"百价之基",其波动不仅影响着国民经济的运行,而且还直接影响着城镇居民生活。本文通过若干指标分析了1985-2007年粮价增长高峰对城镇居民生活消费支出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增长高峰时,粮价对城镇居民生活确实有影响,其中以处于最低收入层的居民所受影响最大。为了维持社会公平,建议政府对低收入层给以补贴,以减少粮价上涨对人民生活的影响。
关键词:
粮价波动 城镇居民生活消费 消费承受能力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晏艳阳 宋美喆
本文基于中国1978~200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将失业率分解为结构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两部分,分别考察其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关系。结果表明:结构性失业率上升使得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拉大,而周期性失业率对其影响微弱。进一步的稳健性分析表明,结构性失业的直接受损群体为低收入阶层。对于城镇高收入阶层,无论是周期性失业率还是结构性失业率,都不对其收入水平构成显著性影响。
关键词:
结构性失业 周期性失业 城镇居民收入差距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勇
本文从生命周期的角度,把养老保险基金的偿付能力作为内生变量,直接引入到养老金调整模型,使之能够自我反馈信息和修正预测偏差,并能根据偿付能力的变化对养老金进行动态调整,最终使养老保障能力与偿付能力实现了内在统一。情景分析表明:(1)在人口出生率和经济增速持续放缓的趋势下,如果不优化当前的养老金调整模式,偿付能力不足的程度将持续加剧;(2)与现行政策和现有模型相比,基于偿付能力构建的调整模型,能有效缓解偿付能力不足的程度,而且降低了养老金大幅波动的风险;(3)结合生命周期理论来调整养老金,不仅偿付能力的提升效果优于其它模式,而且延长了参保人员应对风险的时间,更加符合风险承受能力变化的生命周期特征,提高了抵抗风险的能力;(4)在制定延迟退休年龄等政策时,要综合考虑调整模式、养老金增长率和人口出生率等多方面因素,养老保险基金才可能持久地保持充足的偿付能力。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何林 梁宗霞
近年来,DC型养老金在我国得到了长足发展。DC型养老金的积累期长达数十年,如何通过有效的资产配置,实现参保人更高的养老效用是理论界和实务界都关注的问题。本文在默顿(Merton)连续时间最优投资—消费问题框架下,建立了DC型养老金最优资产配置问题的随机优化模型。以此为基础,本文研究了生命周期、风险偏好和积累水平对养老金积累期最优资产配置策略的影响。进而,通过Monte Carlo模拟,本文研究了最优资产配置策略与恒定资产配置比例策略下养老金积累效果的优劣。本文的结论证明,在放开DC型养老金投资限制的条件下,引入"生命周期基金"和"生命特征基金",引导最优资产配置很有必要。
[期刊] 改革
[作者]
童素娟 郭林
养老金双轨制的收入再分配效应可从功利主义收入再分配、自由主义分配正义论、机会平等主义论、福利经济学四个理论视角予以阐释。养老金并轨制改革的制度设计要体现公平性和效率性,基金筹集要体现强制财政参与性。在短期内要解决好新旧制度的过渡问题,中期要强制建立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制度,长期则要整合基本养老保险,健全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养老金双轨制改革的重难点包括:新旧养老保险制度如何衔接,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待遇差距如何缩小,退休制度与养老制度冲突如何协调。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董克用
<正>2023年10月底结束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这也是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第一次提及“养老金融”。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胡继晔新近出版的这本《全生命周期养老金融》(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北京,2023年)是养老金融领域的少有的个人专著,正好为做好养老金融这篇大文章增添力作。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万晴瑶 卓志 成德义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把商业养老保险建成社会保障的一个重要支柱,这为商业年金保险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强有力的政策指引。本文基于影响消费者养老金年金化需求的理论逻辑,在国内外有关研究基础上,通过开展《中国城镇居民养老金年金化需求》的问卷调查,研究分析影响我国城市消费居民养老金年金化需求的核心行为要素。研究发现,影响我国城市消费居民年金化需求的行为因素主要包括:较弱的保险意识和年金意识;对保险公司的不信任;储蓄的赠与动机与预防动机的影响;对长寿风险的忽视和短视;对年金产品的误解;婚姻和家庭对个人年金化需求影响也较大。
关键词:
年金化 需求 行为影响因素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丁蕾
通过对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对消费需求产生影响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本文发现: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与消费需求呈负相关关系,高收入群体的收入占比增加会降低平均消费倾向,中、低收入组群体的收入占比增加会提高平均消费倾向,其中,中等收入群体收入占比变化对平均消费倾向的影响程度最大。
关键词:
收入差距 消费需求 平均消费倾向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雷怀英 吕小宁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逐渐扩大 ,从而对居民的消费支出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借助于回归模型 ,利用山西城镇居民的收入与消费资料进行分析 ,发现收入差距的扩大 ,一方面可提高居民消费水平 ,使消费结构趋于合理 ;另一方面又使居民的风险预期增大 ,整体消费倾向下降。
关键词:
收入差距 消费水平 消费倾向: 消费结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新华 伍再华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宾 马九杰
在讨论了学界关于劳动力流动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争议之后,通过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生命周期的观察,将城镇化过程中的劳动力流动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农村非农产业就业阶段,第二个阶段为进入城镇常住就业阶段,第三个阶段为迁移取得城镇户籍阶段,并结合其他控制变量建立了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多元回归模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第一阶段劳动力流动能够明显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第二阶段劳动力流动不明显地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第三阶段劳动力流动也能够明显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三个阶段劳动力流动的综合影响是能够明显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而我国现实中的城乡收入差距并没有随着大规模的劳动力流动逐步缩小,主要原因在于工业化、城市偏向的科教文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