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99)
2023(6771)
2022(5711)
2021(5057)
2020(4427)
2019(9855)
2018(9701)
2017(18616)
2016(10394)
2015(11722)
2014(11618)
2013(11568)
2012(10871)
2011(9841)
2010(9846)
2009(9543)
2008(9671)
2007(8875)
2006(8022)
2005(7697)
作者
(31712)
(26609)
(26462)
(25187)
(17070)
(12894)
(11998)
(10231)
(10055)
(9616)
(9235)
(8991)
(8913)
(8762)
(8737)
(8357)
(7981)
(7795)
(7766)
(7712)
(6776)
(6545)
(6510)
(6236)
(6076)
(5955)
(5942)
(5871)
(5476)
(5326)
学科
(37562)
经济(37454)
管理(34667)
(30764)
(26049)
企业(26049)
(15671)
方法(14831)
(14645)
数学(12440)
数学方法(12278)
(11377)
税收(10691)
(10636)
(10466)
中国(10402)
(9553)
(9411)
业经(9214)
(8567)
银行(8534)
(8467)
财务(8450)
财务管理(8423)
体制(8154)
(8138)
(8044)
金融(8042)
企业财务(8014)
(7284)
机构
大学(154822)
学院(150627)
(62373)
经济(61009)
研究(55926)
管理(54421)
理学(45901)
理学院(45364)
管理学(44632)
管理学院(44345)
中国(42831)
(35724)
(33340)
科学(33228)
(29433)
(28095)
财经(26622)
研究所(26245)
中心(25010)
(24717)
(24106)
业大(22776)
农业(22172)
北京(21291)
(20128)
经济学(20097)
财经大学(19923)
(18989)
(18730)
经济学院(17974)
基金
项目(97761)
科学(76517)
基金(71958)
研究(69678)
(64141)
国家(63611)
科学基金(53265)
社会(44863)
社会科(42342)
社会科学(42332)
(36946)
基金项目(36935)
自然(34561)
自然科(33743)
自然科学(33730)
自然科学基金(33151)
(32280)
教育(31826)
资助(30202)
编号(26636)
成果(23554)
(23523)
重点(22703)
(22609)
(20559)
(20554)
课题(19536)
创新(19492)
教育部(19238)
国家社会(19107)
期刊
(72173)
经济(72173)
研究(50759)
中国(34677)
(29142)
学报(27807)
(26076)
科学(23728)
管理(22106)
大学(20996)
学学(19857)
(17277)
金融(17277)
农业(17022)
教育(15325)
财经(13957)
(11880)
经济研究(11607)
技术(11084)
业经(9867)
(9416)
问题(9264)
(8747)
(8736)
(7962)
(7889)
税务(7699)
国际(7637)
世界(7263)
业大(7230)
共检索到2420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绍光  
养老金:现收现付制和基金制的比较李绍光(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从融资方面来说,养老金计划存在着两种制度安排,一种是现收现付制,另一种是基金制。在经济理论中,大部分文献主要沿着再分配效应和经济增长效应这两条线索,对这两种制度安排进行比较与分析。本文拟...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昌平  孙静  
在养老金制度的实施方面存在两种大的制度安排 :现收现付制和基金制。通过对这两种制度的再分配效应、经济增长效应和风险性进行对比分析 ,我们发现它们有着截然相反的优点与不足 ,这种不足并不足以完全否定哪一种制度 ,而这种优点又不足以将另一种制度推向极致。它们具有一种天然的互补性。因此 ,在改革过程中 ,应注意两种制度的搭配。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卓元  吴敬琏  杨茂春  
从现收现付到个人基金帐户──智利养老金制度改革调查报告张卓元,吴敬琏,杨茂春上世纪末期以来,不少国家建立了以社会统筹、现收现付为特征的养老金制度,为老年人安度晚年提供了安全保障。但是,这种制度也有它的问题,特别是它作为一种隔代转移支付的体系,给有关国...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熠  
文章通过连续时间模型分析了收入关联制和均等受益制这两种现收现付制养老金计划的收支平衡条件。结果表明:在面临人口老龄化时,如果替代率保持不变,收入关联制将出现收支失衡;而在一定条件下,均等受益制不会出现收支失衡,但是替代率水平将逐步下降。分析结果还表明,在人口结构变化时,两种计划的替代率都必须以相同的速度下降以维持收支平衡。相对于均等受益制,我国现行的收入关联制基础养老金计划在面临人口老龄化时缺乏替代率调整的政策工具和合理的方式,容易陷入支付危机;而采用均等受益制则有利于维持养老金计划的可持续性,同时保障老年低收入群体的利益。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孙永勇  李珍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薛惠元  王翠琴  
养老保险的制度成本是指提供一定的养老金给付所需要的缴费和管理费用。若不考虑管理费用,养老保险的制度成本就是缴费水平。本文不考虑养老保险的管理费用,运用养老保险收支平衡数理模型,来比较分析现收现付制与基金制的养老保险制度成本。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彭浩然  申曙光  
利用世代交叠内生增长模型,本文考察了现收现付制与生育率、储蓄率、人力资本投资、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与前人研究不同的是,本文将子女的人力资本引入父母的效用函数。理论模型表明,现收现付制会促进人口增长,降低储蓄率,对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但对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并不确定。本文利用中国31个地区的数据进行经验研究的结果表明,现收现付制养老保险降低了居民储蓄率以及人力资本投资占居民收入的份额,不利于经济增长。利用制度外资金来解决中国养老保险改革的转轨成本问题和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将有助于降低养老保险缴费率,从而对经济增长有利。另外,提高养老保险统筹层次将有利于缩小地区差距。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何林  
现收现付制养老保险是一种代际转移的制度,其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基础为生产力、工资和人口三者的综合增长因素能够维持代际转移,从而保证人们退休后能够维持稳定的工资替代率。这三种因素的波动形成了一定的风险。如何量化和管理这些风险是本文的研究主题。本文将给出代际人口比例和代际工资比例满足的随机微分方程。基于此,考虑在给定缴费比例和工资替代率条件下,养老保险计划出现支付危机的概率分布。进而,为了寻找风险与收益的平衡,研究现收现付制养老保险的VaR。最后,利用中国的实际统计数据,对本文的理论结果给予实证阐述,并提出应对的策略。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炅宇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康书隆  
近年来,随着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剧,我国养老金体系出现了一系列危及自身支付能力的问题,引发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而老龄化被认为是造成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本文通过国际和国内相关因素的比较研究发现,影响我国当前养老金制度偿付能力的主要因素并非人口结构的老龄化,制度潜在的缺陷导致制度费率过高,给付水平较低,覆盖面无法有效拓展,制度内赡养比居高不下,且统筹层次低下无法有效分散风险等问题,使我国当前较为有利的人口结构无法被充分利用,养老金制度的偿付能力遭到极大的削弱。因此,增强制度的精算激励、提高统筹层次以及对个人账户的改革是确保我国养老金制度安全运行的有效改革途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邵挺  
人口老龄化进程中的养老保险体系选择是我国在未来几十年内将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从长期来看,以基金制为核心的养老保险制度可以维持整个体系可持续的均衡运行,但在省级统筹的前提下各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会显著地影响到基金制运行的市场效率。本文通过构建一个简单的理论模型,推断出一个重要的命题:如果各地的财政能力相差过大,基金制改革只会进一步拉大各地养老基金运行效率的差距。最后,本文认为,目前尚处在省级统筹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还不具备从现收现付制向基金制转变的条件,只有提高统筹层次,尽快建立起全国统筹的养老保险体系,才能为如此重大的制度转轨奠定坚实的基础。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庞凤喜  潘孝珍  
养老保险筹资模式的选择在我国迄今仍存在较大争议。实际上,现收现付制和完全积累制作为养老保险的两种基本筹资模式,尽管在对储蓄率和成本的影响上存在较大差异,但在养老保险功能的发挥上却具有等效性。在我国当前储蓄率较高的情况下,成本应成为养老保险筹资模式选择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现收现付制应成为养老保险筹资模式的基本选择。在当前我国养老保险采行"统账结合"模式的情况下,名义账户制可作为我国养老保险模式的现实选择。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石阳  王满仓  
本文计算了我国养老保险现收现付制部分财富价值,并运用中国30个省份2002~2007年的相关面板数据考察了我国现收现付制养老保险对于储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现收现付制养老保险对我国居民消费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存在对储蓄的"挤出";养老保险财富对消费的影响小于收入对消费的影响;我国养老保险对储蓄的"挤出"效应并不小,同时在不断扩大。因此,针对我国储蓄率过高的问题,可以通过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等方法增加养老保险财富,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刘永涛  
养老金基金运营模式主要有直接投资管理模式、部分委托管理模式、全部委托管理模式以及集合管理模式等类型。通过对各国养老金基金运营模式的比较发现,其运营模式事实上呈现了养老金基金当事人的捆绑程度。捆绑程度越深,越可以提供更为综合的服务,同时还可以节省管理成本,但也会增加基金的运营风险和道德风险。相对而言,部分委托管理模式较好地平衡了风险、收益的关系,得到了最为广泛的应用。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孙静  
一、国际养老金市场动向(一)市场规模截至2006底,全球养老金资产的总市值已达到26万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了14%。养老金资产规模的稳步增长主要归功于由养老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