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59)
2023(3888)
2022(3288)
2021(3015)
2020(2678)
2019(5753)
2018(5647)
2017(11280)
2016(6167)
2015(6470)
2014(6503)
2013(6434)
2012(6038)
2011(5120)
2010(5039)
2009(4604)
2008(5115)
2007(4464)
2006(3570)
2005(3357)
作者
(17235)
(14517)
(14105)
(13680)
(9244)
(7148)
(6555)
(5443)
(5348)
(5270)
(4971)
(4809)
(4689)
(4677)
(4517)
(4428)
(4325)
(4192)
(4147)
(3991)
(3525)
(3520)
(3407)
(3281)
(3229)
(3195)
(3139)
(3108)
(2933)
(2835)
学科
(22296)
管理(22168)
(19525)
经济(19469)
(19305)
企业(19305)
(14366)
(12080)
财务(12073)
财务管理(12042)
企业财务(11661)
方法(10377)
数学(9241)
数学方法(9117)
(5382)
(5082)
中国(4923)
(4668)
(4448)
银行(4442)
(4358)
金融(4358)
(3955)
(3799)
业经(3712)
国家(3541)
技术(3292)
(3261)
(3182)
(3135)
机构
大学(82263)
学院(82082)
(31905)
经济(31191)
管理(30640)
研究(27053)
理学(26361)
理学院(26046)
管理学(25592)
管理学院(25426)
中国(21694)
(20677)
科学(16758)
(16490)
财经(15515)
(14208)
(14203)
(14152)
研究所(12682)
中心(12580)
(12260)
业大(11927)
财经大学(11794)
农业(11124)
北京(10241)
经济学(10176)
(9721)
(9647)
(9263)
经济学院(9211)
基金
项目(54515)
科学(42897)
基金(41172)
研究(37505)
(36494)
国家(36169)
科学基金(30987)
社会(24739)
社会科(23452)
社会科学(23442)
基金项目(21680)
自然(20871)
(20716)
自然科(20404)
自然科学(20397)
自然科学基金(20052)
(17514)
资助(17294)
教育(16958)
编号(13876)
(12501)
(12358)
重点(12313)
成果(11594)
(11094)
科研(10937)
教育部(10703)
(10639)
国家社会(10567)
创新(10440)
期刊
(33110)
经济(33110)
研究(23709)
(20988)
中国(15706)
学报(15140)
科学(12583)
(12466)
大学(11120)
学学(10802)
(10795)
金融(10795)
管理(10423)
财经(8126)
农业(8071)
财会(7491)
(6792)
会计(6705)
经济研究(5712)
教育(5133)
(5114)
通讯(5102)
会通(5087)
技术(4730)
业经(4388)
(4359)
(4257)
问题(4017)
统计(3649)
(3637)
共检索到1222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敏  方荣军  
我国养老保险隐性债务问题源自我国的养老保险改革。此问题是否解决,关系到养老保险改革的成败。本文在对转型期养老保险隐性债务的形成和规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剖析了我国政府在偿还养老保险隐性债务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现阶段清偿我国养老保险隐性债务的途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韦玮  刘永涛  潘瑞  
我国养老保险隐性债务问题源自我国的养老保险改革。目前,养老保险隐性债务偿还在政策设计上还存在一些基础性问题需要解决:第一,责任主体的明确和法规的保障问题;第二,债务补偿标准的一致性问题;第三,补偿能力的平衡问题。作者认为,隐性债务偿还的主要措施包括:(1)逐步提高政府财政对养老保险的补助支出;(2)中央或地方政府通过发行债券来筹资;(3)通过发售社会福利彩票偿还;(4)通过国有资产变现或证券化来偿还;(5)征收特种税来偿还;(6)通过全国社会保障资金的资金运作受益来偿还等。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绍光  
划拨国有资产,偿还国有企业职工的养老金隐性债务(以下简称"划资还债"),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由国内部分经济学家提出并进行了理论上的论证,但是一直没能切实地付诸实践。2001年,中央政府曾经决定以减持上市公司国有股的办法偿还国有企业的养老金隐性债务,由新成立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负责,然而减持方案一俟出台便遭到了股市投资者的激烈反对,不得不紧急叫停。党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欣茹  赵欣彤  
面对日益严峻的老龄化趋势以及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我国养老保险金的隐性债务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困扰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难题,而我国又进入了"未老先富"的尴尬境地。如何将个人账户的"空账"做实已成为人们的思索对象,出售或划拨国有资产,发行债券,征收社会保障税,为解决隐性债务资金缺口提供了解决方案。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涛珍  郑垂勇  
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农村水利的健康持续发展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基于农村水利发展的关键问题是资金匮乏的观点,文章从分析农村水利存在问题入手,探讨了建立农村水利补偿基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从农村水利固有属性和我国基本国情出发,从财政拨款、农业水权转让收益、工业和城市生活用水水价附加、资源水价等方面,研究了农村水利补偿基金的筹集途径。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郭永斌  
现阶段我国已经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养老保险隐性债务将制约我国未来财政的可持续发展,准确全面的估计我国的养老保险隐性债务将会指导我国的财政可持续发展,本文立足于此,建立了人口估计模型和养老保险隐性债务的估计模型,利用Matlab软件估计了我国未来90年现收现付制下每年养老保险隐性债务的规模。并利用敏感性分析,分析了我国养老保险隐性债务的可持续性,并提出了养老保险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卢文鹏  尹晨  
为保证渐进式改革顺利向深层次推进,同时维持财政预算平衡,我国政府以隐性担保这样的准财政补偿活动替代政府预算内的财政补偿活动,从而使我国财政表现出了较低的显性负债水平。但这种补偿替代策略的实施使政府积累了越来越多的隐性负债和或有负债,同时由于隐性担保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道德风险的蔓延将进一步提高我国的财政风险。为有效控制财政风险,政府必须进行财政创新并对传统的隐性担保机制进行彻底的改造。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丹  刘钻石  章娅玲  
随着我国养老保险体制的转轨,现收现付制下形成的隐性债务开始显性化,形成了庞大的统筹资金缺口。而解决养老金隐性债务的基本前提是要准确测算债务规模。本文在分析隐性债务来源的基础上,将我国参保职工分为五类,采取个体成本法精算出2008年初的养老金隐性债务规模。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梁君林  蔡慧  宋言奇  
养老保险隐性债务是现收现付制养老金制度的固有特征;养老保险隐性债务的显性化问题是源于现收现付制养老保险向基金制的转轨。养老保险制度的转轨成本源于隐性债务,但在量上并不等于隐性债务,只有在制度转轨过程中显性化出来的那部分隐性债务才是转轨成本。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目标是部分基金制,因而只是部分旧制度下的隐性债务会显性化。隐性债务的显性化是一个复杂的动态变化过程,作者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进行模拟测算,得出中国未来各期的政府清偿隐性债务的估测量值,以供决策部门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莉  梁明星  李超  
文章采用给付配置精算成本法测算了我国2010年现收现付制度下的隐性债务,在一系列精算假设下,估算出我国2010年隐性公共养老金债务(IPD)总额为33.4万亿元,占当年GDP比重为101.8%,并进一步将隐性公共养老金债务对利率和工资增长率的敏感性做了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晓  
为解决我国基本养老保险隐性债务的测算问题,基于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的有关政策规定,运用社会保障精算的方法,建立了债务精算估计模型。运用此模型可以对2005年我国隐性债务的规模进行测算。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贾康  张晓云  王敏  段学仲  
自1997年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开始实行"统账结合"的新制度以来,隐性债务问题一直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不少业内人士认为隐性债务是影响我国养老保险新制度正常运转的重要问题。本文将隐性债务定义为支付给"老人"的基本养老金和"中人"的过渡性养老金,假设1997年底为旧制度的终止年份,计算出2007年的隐性债务为1.08万亿。同时,为考察养老保险债务分年度的偿还情况,该报告在假设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为静态(即没有新人加入)的情况下,计算了2007—2042年期间每一年应当支付的债务量,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宜勇  温鹏莉  王赓宇  
养老保险制度通常可以看作一种政府对民众权益的承诺,该制度的转变必然会带来相关人员保障权益的改变甚至减损。因此,养老保险制度在转变过程中能够稳妥处理其隐性债务,是推动制度变革的前提条件。本文主要选取智利、波兰和阿根廷作为典型样本国家,考察它们养老保险制度隐性债务的处理方式,并提出了具有一般意义的养老金转制成本通常处理方法,以期为我国处理隐性债务提供有益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