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61)
- 2023(16885)
- 2022(14265)
- 2021(13431)
- 2020(11361)
- 2019(26174)
- 2018(25633)
- 2017(49225)
- 2016(26652)
- 2015(29946)
- 2014(29517)
- 2013(29511)
- 2012(27136)
- 2011(24284)
- 2010(24384)
- 2009(22755)
- 2008(22707)
- 2007(19941)
- 2006(17665)
- 2005(16132)
- 学科
- 济(115140)
- 经济(114987)
- 业(99573)
- 管理(90159)
- 企(89084)
- 企业(89084)
- 方法(51629)
- 数学(41716)
- 数学方法(41355)
- 财(34874)
- 农(34297)
- 业经(33634)
- 中国(30809)
- 务(24933)
- 财务(24868)
- 财务管理(24838)
- 企业财务(23592)
- 农业(23560)
- 制(22519)
- 贸(21290)
- 贸易(21276)
- 技术(21181)
- 易(20745)
- 和(20373)
- 学(20008)
- 理论(19604)
- 地方(19244)
- 划(18839)
- 策(18744)
- 体(17013)
- 机构
- 大学(383982)
- 学院(383406)
- 济(163568)
- 经济(160527)
- 管理(156988)
- 理学(135023)
- 理学院(133671)
- 管理学(131882)
- 管理学院(131183)
- 研究(129112)
- 中国(100045)
- 京(82149)
- 财(76093)
- 科学(75904)
- 所(64398)
- 农(61182)
- 财经(60770)
- 研究所(58326)
- 中心(57127)
- 经(55557)
- 江(55299)
- 业大(54270)
- 北京(52579)
- 经济学(49063)
- 农业(47906)
- 范(47270)
- 师范(46870)
- 院(46418)
- 财经大学(45344)
- 经济学院(44294)
- 基金
- 项目(254837)
- 科学(202376)
- 研究(189581)
- 基金(187698)
- 家(163136)
- 国家(161541)
- 科学基金(139543)
- 社会(121849)
- 社会科(115442)
- 社会科学(115408)
- 基金项目(98972)
- 省(96646)
- 自然(89299)
- 自然科(87243)
- 自然科学(87218)
- 自然科学基金(85733)
- 教育(85465)
- 划(81381)
- 资助(77275)
- 编号(76269)
- 成果(61983)
- 部(57699)
- 重点(56454)
- 创(54682)
- 发(54224)
- 课题(51675)
- 国家社会(50746)
- 创新(50481)
- 教育部(49895)
- 人文(48722)
- 期刊
- 济(182841)
- 经济(182841)
- 研究(117777)
- 中国(72225)
- 管理(61786)
- 财(60819)
- 农(57238)
- 学报(55970)
- 科学(54375)
- 大学(43185)
- 学学(40720)
- 农业(39937)
- 教育(38455)
- 融(34470)
- 金融(34470)
- 技术(33612)
- 财经(30518)
- 业经(29682)
- 经济研究(29053)
- 经(26307)
- 问题(23794)
- 业(23372)
- 技术经济(20973)
- 贸(19994)
- 世界(19443)
- 现代(18856)
- 国际(17989)
- 科技(17796)
- 理论(17526)
- 图书(17340)
共检索到5734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王大波
近年来,养老基金开始涉足建设周期长、收益较为稳定的基础设施领域。通过对经合组织国家养老基金在基础设施投资方面的经验介绍,提出了我国企业年金基础设施投资选择及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养老基金 基础设施 企业年金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常雅楠 王松江
科学公平的利益分配是PPP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从激励视角分析,利益分配成为能有效解决公私双方不同利益诉求矛盾的激励措施之一。在考虑影响PPP项目利益分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改进的Shapley值法利益分配综合模型。通过分析亚投行支撑中国企业投资GMS国家基础设施项目,表明了该模型可以实现项目参与者利益最优分配。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涛 李红
以经合组织国家为例,本文考察了养老金投资规模对投资者保护程度和股票市场发展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养老金投资规模对包括股东和债权人在内的投资者保护程度以及股票市场效率都没有显著影响,而对以股票市场规模和流动性衡量的股票市场发展水平有着显著的推动作用。这支持了养老金投资的"股市发展论",而否定了养老金投资的"投资者保护论"。针对中国的社保基金入市问题,我们认为需要明确两点认识:首先,从大力推动股票市场发展角度分析,有关机构应当积极推动社保基金入市;其次,社保基金入市不应当承担加强市场上投资者保护的责任,如何更好地保护包括社保基金在内的投资者利益,这需要相关的立法和监管机构加以研究解决。
关键词:
养老金投资规模 投资者保护 股票市场发展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钞小静 薛志欣
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正在成为我国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全面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的重要支撑。基于2010—2019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与上市公司匹配数据的研究表明,企业升级是生产效率、组织管理与企业价值链实现转型升级的动态过程。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对企业升级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一结论在考虑内生性、样本自选择等问题进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作用机制的分析显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与融合应用会通过创新能力提升、人力资本结构优化以及网络空间集聚共同推动企业升级。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对于非国有企业、成熟期企业、市场化水平高的企业以及技术密集型企业,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在生产效率与企业价值链层面具有更加显著的激励效应,而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对技术密集型企业组织管理升级的促进作用尚未完全显现。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王巍
在异质性企业理论框架下,引入教育供给因素,将其视为社会型基础设施与交通基础设施进行比较研究;通过合并基础设施数据与工业企业数据分析两类基础设施对企业出口的异质性影响。实证研究显示:不同类型基础设施对企业出口产生不同影响,其中地区教育供给对企业出口促进作用显著,交通基础设施对企业出口作用并不稳健;不同基础设施对沿海和内陆地区企业出口有差异化影响;在产业特征框架下,基础设施供给对密集使用某类基础设施的企业出口促进作用明显。地方政府应重视社会型基础设施的贸易促进作用,调整地区基础设施投资结构。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金花 朱承亮
当前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微观企业创新的赋能效应日益凸显,逐步成为促进企业创新的重要力量。本文基于2010—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考察了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创新具有明显的赋能效应,进一步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显著促进了企业创新提质增效。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主要通过强化企业数字化投资和数字技术应用双重路径促进企业创新;且企业人力资本水平越高越有利于发挥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而企业融资约束水平越高越不利于发挥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异质性检验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制造业企业创新提质增效和非制造业企业创新增效;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成熟期企业创新提质增效,而对初创期和成长期企业创新提质增效的影响不显著。研究结论拓展了数字基础设施微观经济后果的相关研究,对加快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其对企业创新提质增效的赋能效应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沈铭辉
基础设施可以提高区域间互联互通,降低运输成本,有效地拉动经济增长,尤其在当前全球经济缓慢复苏背景下,基础设施投资更成为各国摆脱经济低迷状态、恢复长期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本文从G20国家视角,以基础设施投资为研究对象,分析当前G20国家特别是其中新兴经济体的基础设施投资现状和特征,指出以G20为代表的全球基础设施发展不平衡,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面临着巨大的基础设施供需缺口以及融资机制的制约。当下不少国家财政投入有限的背景下,进一步充实完善G20基础设施合作框架、整合全球基础设施基金、推动多边投资协定倡议成为2016年G20基础设施合作的重要方向。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郭宏 葛顺奇
中国与东盟在基础设施领域开展合作,有利于促进各自发展和区域经济合作。本文在考察东盟基础设施投资需求的基础上,分析中国对东盟基础设施投资的现状和特征,指出东盟日益显现的投资机会、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动机、从海外合同获得收入增长的战略以及中国政府的鼓励措施,促进了中国对东盟基础设施投资的迅猛增长;中国企业对东盟基础设施投资的重要特征体现为多样化的投资动机、非股权安排为主导、"点式"和分散的投资形式。未来需要通过强化政治互信、完善投资合作机制、整合国际国内资源,进一步推进中国与东盟基础设施投资合作。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海外工程承包 东盟基础设施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任吉蕾
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出的美国基础设施建设计划目标宏大,称在未来十年联邦政府将投入2000亿美元来撬动总共1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投资,来促进美国经济增长和拉动就业,并计划通过取消基建领域部分私人投资的限制以及缩短项目审批时间等一系列措施来促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尽快启动。这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机遇,但企业在美投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面临竞争力不足和美国政策法规限制等挑战,要真正开拓美国基建市场,必须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与风险规划,开阔思路,以多种方式参与其中。
关键词:
基础设施建设 对美投资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任吉蕾
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出的美国基础设施建设计划目标宏大,称在未来十年联邦政府将投入2000亿美元来撬动总共1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投资,来促进美国经济增长和拉动就业,并计划通过取消基建领域部分私人投资的限制以及缩短项目审批时间等一系列措施来促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尽快启动。这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机遇,但企业在美投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面临竞争力不足和美国政策法规限制等挑战,要真正开拓美国基建市场,必须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与风险规划,开阔思路,以多种方式参与其中。
关键词:
基础设施建设 对美投资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泽宇 刘刚 梁晗
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政策的推动下"走出去",形成了不同投资区位的多元化格局。本文整合制度和组织学习理论视角,通过区分初始投资和后续投资构筑对外投资双阶段模型,并基于2538家中国企业的11599条对外投资数据,对地区制度环境、行业不确定性和企业生命周期多层面因素如何影响企业对外投资区位和路径选择,以及不同的投资区位如何影响企业绩效等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初始投资时,企业所在地区制度治理水平、所处行业不确定性程度和所在生命周期阶段均与投资目的地国家制度治理水平显著正相关;后续投资时,企业所在地区制度治理水平越高、所处行业不确定性程度越大、越处于企业生命周期后期,越会推动企业由向单一制度治理水平国家投资到同时向两类制度治理水平国家投资转型。此外,本文根据投资收益率和生产力水平两个绩效维度,提出了对外投资区位和路径选择的决策路线图。当企业仅向低制度治理水平国家投资时,能够获得更高的投资收益率,但并未显著提升其生产力水平;而仅向高制度治理水平国家投资,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的生产力水平,却对其投资收益率的影响不显著;只有同时向两类制度治理水平国家投资,才能同时提升企业的投资收益率和生产力水平。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盛丹 包群 王永进
本文运用中国工业部门1998~2001年的企业数据,采用Heck-man两阶段选择模型考察了基础设施对中国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除网络基础设施外,其他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中国企业的出口决策和出口数量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且从标准化系数来看,基础设施的建设对出口决策的影响相对较大。这说明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中国贸易增长的影响更多体现在扩展的边际,不是集约的边际。此外,我们还发现:(1)基础设施的建设能够促进内资企业的出口决策和出口数量的增加,但对外资企业却起到了相反的作用。(2)研发投入对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存在明显的所有制差异。研发投入能够促进外资企业的出口决策和出口数量,而对内资企业...
关键词:
基础设施 出口决策 贸易增长模式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梦婷 鲍子文
作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硬件支持,数字基础设施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已得到了日益广泛的论证。日趋严峻的国际形势对出口产品质量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要求,那么,数字基础设施发展能否有效促进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本文首先从信息基础设施与融合基础设施两个维度对城市数字基础设施发展水平进行综合测度,全面准确刻画了数字基础设施中“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与融合应用情况,然后基于中国海关数据库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匹配数据,从微观企业层面系统考察了数字基础设施发展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实证结果显示,数字基础设施发展显著促进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且该结论在独立样本(2016—2020年)、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处理内生性问题后始终成立;机制探究结果显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便利了要素流通和降低了交易成本,是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促进效应的两个作用机制;异质性分析发现,这种促进效应在非国有、融资约束水平较低及位于外围城市的企业中更为显著。在数字经济迅猛发展背景下,本文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政府更好地规划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助推外贸高质量发展等提供了证据支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潘素昆 杨雅琳
东道国基础设施是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文章将基础设施划分为通讯基础设施、运输基础设施及能源基础设施,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别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和不同地理位置视角,对“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基础设施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通讯基础设施是影响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发达国家和转型经济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中东欧国家、南亚、中亚和蒙俄地区国家的通讯基础设施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正相关;东南亚地区国家的通讯基础设施和能源基础设施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负相关。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光南 李小瑛 陈广汉
基于跨期利润函数和动态分析框架,本文利用中国1998~2006年各省工业企业面板数据,采用SUR方法实证分析基础设施投资短期和长期的就业效应、产出弹性和投资弹性。研究发现:基础设施的就业效应在全国各地区短期和长期均显著为正;但其产出弹性只在东部省份显著为正,而且长期的就业和产出效应均小于短期;资本投入效应则表现为长期高于短期、东部高于中西部和地区资本趋同。通过实证检验,发现中西部基础设施短期投资较充足和长期投资不足,而东部存在一定程度的过度投资,此外,基础设施存在网络效应等非线性特征。
关键词:
基础设施 就业 产出 投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