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00)
2023(8018)
2022(6845)
2021(6377)
2020(5544)
2019(12883)
2018(12489)
2017(25009)
2016(13617)
2015(15563)
2014(15473)
2013(15332)
2012(14367)
2011(12888)
2010(13024)
2009(12374)
2008(12768)
2007(11751)
2006(10049)
2005(8999)
作者
(39672)
(33340)
(33293)
(31937)
(21257)
(16197)
(15299)
(12970)
(12445)
(11747)
(11286)
(11093)
(10663)
(10543)
(10443)
(10391)
(10310)
(9882)
(9747)
(9681)
(8275)
(8222)
(8063)
(7628)
(7591)
(7483)
(7476)
(7222)
(6744)
(6618)
学科
(60044)
经济(59953)
(45173)
管理(44231)
(38703)
企业(38703)
方法(32550)
数学(29355)
数学方法(29165)
(22183)
(16397)
财务(16384)
财务管理(16350)
企业财务(15765)
(15496)
中国(13287)
(12545)
业经(11572)
(10964)
(10388)
贸易(10386)
(10081)
地方(9707)
农业(9654)
(9045)
(8638)
(8483)
金融(8481)
(8127)
环境(8116)
机构
大学(204643)
学院(202549)
(86278)
经济(84654)
管理(79824)
理学(69374)
理学院(68685)
管理学(67680)
管理学院(67296)
研究(64507)
中国(49775)
(43490)
(41418)
科学(38392)
财经(34904)
(33511)
(32841)
(31828)
中心(30112)
研究所(29605)
(29289)
业大(29172)
经济学(27649)
农业(26453)
财经大学(26313)
北京(25963)
经济学院(25262)
(24081)
师范(23848)
(23018)
基金
项目(131745)
科学(104089)
基金(97844)
研究(94521)
(84725)
国家(84031)
科学基金(72284)
社会(62025)
社会科(58625)
社会科学(58604)
基金项目(52131)
(50255)
自然(46864)
自然科(45797)
自然科学(45783)
自然科学基金(45026)
教育(43961)
(42613)
资助(40275)
编号(37619)
成果(30904)
(30740)
重点(29633)
(27138)
(26851)
教育部(26721)
科研(26015)
人文(25830)
国家社会(25594)
创新(25451)
期刊
(90938)
经济(90938)
研究(57876)
(37851)
中国(34107)
学报(32350)
(29852)
科学(28603)
管理(27257)
大学(24420)
学学(23300)
(20001)
金融(20001)
农业(19624)
财经(18403)
教育(15745)
(15662)
经济研究(15335)
技术(15305)
业经(13917)
问题(12431)
财会(11187)
(10862)
技术经济(10429)
(10273)
(10236)
统计(9985)
理论(9970)
会计(9667)
商业(9400)
共检索到2907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子兰  刘万  
本文主要讨论了美国以养老基金为代表的股东积极主义效应,这对中国的养老基金如何参与公司治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吴三强  
在欧美等国表现活跃的外国对冲基金进入日本并推行股东积极主义已有10多年的历史,然而这些对冲基金在日本发展的历程及其所取得的成效等与在美国大相径庭,这些对冲基金由活跃转为安静,对日本企业的影响也非常有限。研究指出,全球公司治理结构趋同下欧美以"股东利益至上"为代表的公司治理模式与日本"以企业为核心"的治理模式之间的巨大摩擦与碰撞,是深层次的原因所在。而这种碰撞由于两种模式下企业属性、发展基础以及政治法律的路径不同,导致短期内难以调和。这些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各国公司治理有其自身特点,在推行"股东优先"理念的时候需要因地制宜,同时也要积极引导。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孙容  刘殿国  
国外关于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及绩效影响的研究已经达到了相当深度和维度,相关理论也日趋成熟。国内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加之国内资本市场的特殊性以及国内上市公司尚处于股份有限公司初级阶段的特点,国外成熟的理论尚不能完全适合于中国情况,尤其是对特定行业和特定地区而言。中国各经济区上市公司发展水平迥异,公司治理和业绩表现大相径庭。对于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从而降低交易成本、改善公司决策、提高上市公司业绩的分析尚不深入,尤其缺乏严谨的实证分析。本文试图在回顾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运用wind数据库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俊英  
机构投资者积极主义是否能改善公司治理这一问题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争议形成了正反两方面的观点。研究结果大多趋向于机构投资者的股东积极主义可以改善公司治理。本文认为机构投资者的股东积极主义在恰当的制度环境中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成为一种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同时,还应该认识到这种监督机制并不完美,也存在一定的负面效应和潜在风险。机构股东的监督有时是一种补充,有时是一种替代,有时又会强化其他方法。我们需要将这种风险与监管的潜在收益和当前体制下必然存在的公司管理者滥用职权之间进行权衡。寻求在一定的监督、一定的机构投资者滥用权力的风险和一定的上市公司管理者的滥用职权之间找到一个大致的"最佳"组合。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邵勇  李季刚  
资本市场投资主体的机构化带来了对机构投资者股东积极主义的思考。文章对影响机构投资者股东积极主义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中国机构投资者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亭立  王志华  杨松令  
从关系角度出发,以社会资本理论为依托,梳理我国A股上市公司2011—2015年前十大股东间的关系,度量股东社会资本,通过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明确大股东社会资本在公司治理中的角色和经济效应。研究发现:大股东社会资本具有抑制关联交易的积极效应;大股东社会资本对关联交易的抑制最终会导致公司盈余质量的提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彭洋  
文章针对创业板公司治理中的投资人代理问题,运用博弈模型分析机构投资者与不同投资人之间的行为,找出促进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因素,量化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相应的持股比例,提出在创业板中有选择性的放宽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限制的政策建议,从而推动机构股东积极主义在我国创业板中首先实现。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婉君  罗威  
以2004~2006年度我国沪深证券市场A股上市公司为对象,研究了中国上市公司机构投资者股东积极治理机制是否会对其股权融资成本产生影响。结果发现,机构投资者股东积极治理机制对股权融资成本产生了高度显著的负向影响。此外,进一步从股权融资成本视角考察控股股东性质、治理环境对机构股东积极治理效应的影响发现:国有控股抑制了机构投资者作用的发挥;相对于中央控股公司,地方控股公司进一步降低了机构投资者的积极作用;市场化程度、法治水平对机构投资者的公司治理效应能够产生重要影响。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袁蓉丽  何鑫  李百兴  杨志慧  
本文重点分析了格力电器股东大会在董事选举中以机构投资者为代表的小股东利用累积投票制选举了由机构投资者提名的董事候选人为董事,成功否决大股东提名的董事候选人的动机和原因,并得到以下启示:以机构投资者为代表的小股东可以借助一定的法律制度保护自身的利益;机构投资者的带头作用对公司治理起到积极作用;股权结构较分散、非"一股独大"的公司更能吸引机构投资者持股,从而更能促使机构投资者积极行为的发生。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马永强   陈伟忠  
随着中小股东保护制度的日益完善,中小股东积极主义方兴未艾,积极主义的经济后果值得重点关注。本文实证检验了中小股东积极主义对分析师盈余预测质量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中小股东积极主义能够显著降低分析师盈余预测偏差和乐观偏差,有效改善了分析师盈余预测质量,上述结论经过系列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检验发现,中小股东积极主义通过提高企业信息披露质量和降低企业财务重述可能性起到信息“提质效应”,从而降低分析师盈余预测偏差;通过吸引更多媒体关注和增强分析师同行竞争起到信息“纠偏效应”,从而降低分析师盈余预测乐观偏差。横截面检验发现,上述作用在公司治理水平差、市场关注度低的情况下更大。最后,研究还发现在信息“提质效应”和“纠偏效应”的作用下,中小股东积极主义还显著降低了分析师盈余预测分歧度。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郝继伦  
中国设立证券投资基金的初衷是培育中国证券市场理性机构投资主体,构建市场“稳定器”,同时拓宽社会投资渠道,优化储蓄转向投资机制。可以说,这是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有益尝试,将对证券市场的深化、完善产生积极影响。但从国际证券市场机构投资者的行为演进看,机构投...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黎静雯  
本文以2014~2022年间发行公司债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股东大会有关债券发行议案的中小股东投票数据,深入探究中小股东积极主义对债券信用利差的作用。研究发现,中小股东积极主义能够显著降低企业债券信用利差。机制检验表明,中小股东积极主义可以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和减轻代理问题,从而降低债券信用利差。本文不仅检验了中小股东在债券市场上的治理作用,同时也为完善公司治理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卢圣亮  
传统上机构投资者不参与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但是,1987年以来,越来越多的美国机构投资者开始积极参与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他们认为,"好"的公司治理可以改善公司的长期业绩。美国机构投资者是如何参与上市公司股权管理的,其效果如何,本文进行了实证研究。目前,我国资本市场正处于发展过程中,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还存在诸多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是否可行?是否有效?本文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余晓东  杨治南  
股东积极主义是近年来欧、美成熟证券市场上兴起的公司治理方面的新现象 ,也是机构投资者主导证券市场的产物。本文对机构投资者长期持股 ,进而积极参加公司治理给出了一个博弈论的解释 ;并且结合我国机构投资者超常规发展的趋势 ,展望了股东积极主义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俊英  
本文通过对国外机构股东积极主义的变迁以及我国机构股东积极主义实践的分析,认为推动机构投资者的股东积极主义有利于遏止我国严重的"内部人控制"问题,推动资本市场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理念的形成,在恰当的制度环境中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成为一种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