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59)
- 2023(16165)
- 2022(13794)
- 2021(12908)
- 2020(10896)
- 2019(24687)
- 2018(24350)
- 2017(47116)
- 2016(25022)
- 2015(28060)
- 2014(27374)
- 2013(27389)
- 2012(25074)
- 2011(22426)
- 2010(22930)
- 2009(21307)
- 2008(19939)
- 2007(17562)
- 2006(15447)
- 2005(13782)
- 学科
- 济(97621)
- 经济(97506)
- 业(76076)
- 管理(74044)
- 企(63253)
- 企业(63253)
- 方法(42634)
- 数学(36208)
- 数学方法(35838)
- 中国(31696)
- 融(28882)
- 金融(28881)
- 财(27445)
- 银(26622)
- 银行(26572)
- 行(25644)
- 农(25447)
- 业经(23887)
- 制(23738)
- 地方(22584)
- 技术(21312)
- 学(19148)
- 贸(18653)
- 贸易(18634)
- 易(18129)
- 务(17929)
- 财务(17864)
- 理论(17856)
- 财务管理(17840)
- 企业财务(17041)
- 机构
- 大学(346148)
- 学院(343197)
- 济(142199)
- 管理(140052)
- 经济(138880)
- 理学(120603)
- 理学院(119278)
- 管理学(117484)
- 管理学院(116841)
- 研究(114548)
- 中国(90621)
- 京(73588)
- 科学(66825)
- 财(66079)
- 所(55833)
- 中心(53860)
- 财经(52306)
- 江(50709)
- 研究所(50486)
- 农(49285)
- 经(47548)
- 业大(47371)
- 北京(47103)
- 范(44224)
- 师范(43862)
- 经济学(42730)
- 州(41900)
- 院(41885)
- 财经大学(39038)
- 经济学院(38560)
- 基金
- 项目(232562)
- 科学(183911)
- 研究(174817)
- 基金(168405)
- 家(144710)
- 国家(143443)
- 科学基金(124619)
- 社会(111035)
- 社会科(105331)
- 社会科学(105303)
- 省(91241)
- 基金项目(89555)
- 教育(79042)
- 自然(78978)
- 自然科(77201)
- 自然科学(77181)
- 自然科学基金(75849)
- 划(75582)
- 编号(71610)
- 资助(68626)
- 成果(58419)
- 创(52224)
- 重点(51564)
- 部(51043)
- 发(50351)
- 课题(49009)
- 创新(48054)
- 国家社会(45333)
- 项目编号(45307)
- 教育部(44401)
- 期刊
- 济(157970)
- 经济(157970)
- 研究(105496)
- 中国(73111)
- 管理(52920)
- 财(49466)
- 学报(48704)
- 科学(45769)
- 农(43726)
- 融(43472)
- 金融(43472)
- 教育(40336)
- 大学(37772)
- 学学(35069)
- 农业(29986)
- 技术(29699)
- 财经(25186)
- 经济研究(24822)
- 业经(24497)
- 经(21653)
- 图书(21044)
- 问题(19478)
- 科技(17936)
- 理论(17775)
- 技术经济(17209)
- 贸(16688)
- 业(16366)
- 国际(16295)
- 实践(16237)
- 践(16237)
共检索到5211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昭昭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老龄化问题的加重,养老及大健康产业受到国家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在政府的不断重视和投资下,各个部门积极工作并且联动起来提高工作效率,调动社会各界、各产业参与解决养老问题。目前,养老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对老年人的优待政策进行不断地细化,而相关产业也在保持着快速的增长速度,养老的设施建设在稳步的推进,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养老政策体系。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何秋洁 杨晓维
通过所构建的耦合指标体系,对大健康产业与养老产业间的耦合度与协调度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①大健康产业与养老服务的耦合度一直保持在0.9以上,反映了两子系统之间的发展呈正相关关系,处于高度耦合、有序促进的状态;②大健康产业与养老服务的综合效益值不断上升,且提升幅度逐渐增强,说明两者协调发展能够有效促进它们的综合效益;③大健康产业与养老服务的耦合协调度水平呈持续上涨,但是仍处于失调阶段,总体经历了中度失调、轻度失调、濒临失调三个阶段。
关键词:
大健康 养老服务 耦合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璐
为推动养老服务供给侧改革,实现养老服务供给与需求有效对接,应当区分养老服务中生活服务和医疗服务,加强医疗服务及医疗服务前端的健康促进和后端的康复护理服务,为此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史卫东
自2009年实施新一轮深化医改以来,江苏省各级财政按照公共财政支出要求,积极调整支出结构,加大对医药卫生事业投入,并着力创新对医疗卫生的补偿机制,投入资金重点向基层倾斜、向保基本倾斜,在大力推行医疗卫生专项补助绩效管理的基础上,实行了专项补助资金与绩效考评结果相挂钩等办法,力图通过财政补偿机制的改革,引导和促进医疗卫生运行管理、人事分配、绩效管理等制度的改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应策 俞佳立 夏梦凡
文章基于2009—2018年省域面板数据,在用熵值法评估居民健康水平和医疗卫生资源投入状况的基础上,采用协调度模型测算居民健康水平和卫生资源投入的协调度,并运用巴罗的σ收敛、绝对β收敛研究两者协调度的收敛性特征。结果表明:居民健康水平和医疗卫生资源投入的协调度呈上升趋势,2018年全国整体处于弱度协调阶段,协调度值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且与经济发展水平较为吻合。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协调度值存在σ收敛特征,西部地区不存在σ收敛特征,而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均存在绝对β收敛特征。
关键词:
居民健康 卫生资源 协调度 收敛性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徐敬惠 李鹏
本文基于最新公布的七普数据,对我国"十四五"期末的居民部门金融资产进行了示意性测算:预计到2025年,我国居民部门金融资产总规模将达286万亿(人均、户均金融资产总规模将达20.27万元/人、57.91万元/户),保险资产将以46.70万亿的总规模成为第二大居民金融资产,其中人身险资产达到32.99万亿(人均、户均人身保险资产规模为2.34万元/人、6.68万元/户)。尽管如此,通过对居民部门人身保险保障(医疗健康+养老)缺口的测算分析显示:"十四五"期末,在已实现配置上述人身险资产前提下,我国居民部门的健康养老保险保障总缺口仍高达74.51万亿元(人均5.28万元/人,户均15.08万元/户),细分来看,医疗健康保障缺口值达72.17万亿元(人均5.11万元/人,户均14.61万元/户);养老保障缺口值约为2.34万亿元(人均0.17万元/人,户均0.47万元/户)。研究发现:居民部门除保险外的其他金融资产(总金融资产减去既有的保险资产)的少量配置转移(低于20%),就能较好覆盖当前的健康养老保险保障缺口。为进一步满足我国居民健康保障及养老保障的缺口需求,需在杠杆保障和长期保底收益的基础上,持续提高商业人身保险资产配置的吸引力,大力引导居民金融资产配置向商业人身保险流入,通过商业保险来弥补社会保险的不足。
关键词:
家庭部门 金融资产 人身保险 缺口分析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红霞 陆悦
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健康中国发展战略”,将人民健康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核心内容,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医疗卫生基本公共服务是整个公共服务体系中的核心内容,人人享有均等化的医疗卫生基本公共服务是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而财政转移支付是实现各地区医疗卫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制度安排。从中国医疗卫生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现状出发,实证探究中国财政转移支付对医疗卫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效应,深入分析现阶段中国医疗卫生基本公共服务存在的突出问题,从而提出健康中国视角下医疗卫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路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廖楚晖 陈娟
在大健康产业发展背景下,推广智慧养老服务模式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实现健康养老的重要战略性议题。为探讨智慧养老服务老年用户采纳因素,基于感知质量的视角,构建一个包含六个维度感知质量因素的智慧养老服务用户满意度与采纳意愿研究模型。通过问卷调查获取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感知质量的六个维度均对用户满意度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在影响程度方面存在差异。交互质量、结果质量是对用户满意度和采纳意愿直接影响最大的两个感知质量因素;除物质环境质量和平台系统质量外,其他因素均对用户采纳意愿产生直接正向影响;满意度在交互质量、结果质量、信息质量、平台服务质量与采纳意愿之间产生部分中介效应。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丁文珺 熊斌
我国已进入并将长期处于人口老龄化社会,加快发展符合国情的健康养老产业是有效应对人口结构快速老龄化与经济社会之间发展不平衡矛盾的重要突破口。同时,健康中国战略对经济社会发展结构转变与发展模式转型提出更高要求。现阶段,我国健康养老产业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供给瓶颈与需求困境并存,需要从顶层设计角度加快构建符合发展需求的制度体系和现代规则,着力避免因缺乏均衡的供给策略及有效的主体互动使政策效应在实践中发生偏移,并通过产业政策与宏观调控的有机结合,推进健康养老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
关键词:
健康养老产业 老龄化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燕妮
从目前到2020年以至本世纪中叶的"新时代",由于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不断加剧,健康养老产业的发展备受关注。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使命下,以及国家制定政策以支持社会资本投资健康养老产业的背景下,保险业与健康养老产业的融合对保险业和健康养老产业的发展均有重要作用。通过与健康、养老、医养相结合,保险公司可以在保险事故发生前后降低自身的赔付成本,并能够为医院带来稳定的现金流、降低消费者的支出;可以通过运营养老社区获取服务费、房屋月费、保险费、理财产品收费等,实现更多盈利。在保险公司的支持下,健康养老产业也将进一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保险业 健康管理 养老社区
[期刊] 征信
[作者]
刘艺戈
2018年10月20日,由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起草的《中国养老金融发展报告(2018)》在北京发布。报告内容显示,目前我国正在经历覆盖面最广、持续时间最长、发展速度最快的老龄化发展阶段,传统养老模式已无法适应新时期我国的人口发展规模。国家高层也意识到积极构建养老、敬老等一体化发展体系,推动我国养老产业的有序进行是当务之急。借鉴养老产业发达国家的经验模式,加快推进我国养老金融体系的一体化建设,对保障老年人合法正当生活权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徐虹 于海波
一、大健康时代与康养旅游消费潜力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到2030年,中国的健康产业将达到16万亿。我国已进入大健康时代,大健康时代催生康养旅游需求不断增长。原国家旅游局推出的《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标准,将康养旅游定义为"通过养颜健体、营养膳食、修心养性、关爱环境等各种手段,使人在身体、心智和精神上都达到自然和谐的优良状态的各种旅游活动的总和",其中,
关键词:
康养产业 社会福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樊敏杰 杨蕊 刘源 张祎萌
发挥政府投入激励作用、强化政府兜底责任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一环。基于2012—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政府多维医疗卫生支出的健康促进效应及健康平等效应。研究发现:政府医疗卫生总支出具有显著的健康提升效应,且对生理健康的影响效应超过了心理健康;各维度政府医疗卫生支出通过不同渠道缩小了居民健康差距;政府医疗卫生支出在户籍、地区、年龄、收入方面存在异质性;机制分析结果表明,政府医疗卫生支出对于居民健康水平及健康差距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疾病预防、疾病负担、医疗服务利用和医疗服务供给等渠道实现的。研究结论为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投入模式、推进“健康中国”战略提供了政策依据。
关键词:
政府医疗卫生支出 健康水平 健康差距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龚三乐 吴定伟 温雪 李瑞红
当前广西健康养老养生产业发展获国家财政政策支持,运营环境逐渐优化,消费人口逐年递增,相关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形成一定规模。但当前广西健康养老养生产业投资环境仍存在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包括土地和用房供应不足、医养结合政策支持力度不够、部门协调不畅;投资与运营成本较高,主要是土地成本较高、养老机构税费负担较重;产业发展要素不充分,养老人才队伍建设水平较低,信息化程度较低;民营养老企业融资困难等问题。要改善广西健康养老养生产业投资环境应补齐政策短板,强化政策支持力度;减轻养老机构负担,降低运营成本;完善市场建设,为养老机构提供配套要素资源;创新投融资机制,激发社会投资动力与活力。
关键词:
健康养老养生 投资环境 政策支持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于新亮 张文瑞 李倩 伊扬
本文利用2003年SARS疫情在全国蔓延这一典型公共卫生冲击事件,选用地市级SARS疫情病例报告与城镇住户调查数据,建立连续性双重差分的Tobit模型系统检验了公共卫生冲击对家庭医疗服务利用的影响。结果发现:公共卫生冲击显著降低了家庭医疗服务利用,对医疗服务利用较少的家庭和卫生融资约束较高的地区产生了更高的剥夺,从而加深了医疗服务利用集中程度。在系统内部,公共卫生冲击主要通过挤兑医疗资源、降低家庭收入水平、加剧心理恐慌与提升个人防护等路径减少了家庭医疗服务利用,且受到医疗保险调节,即医疗保险覆盖家庭受公共卫生冲击的影响更强烈。研究表明,如果有限的健康卫生资源在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之间发生结构性扭曲配置,将导致公共卫生冲击下医疗服务健康绩效的恶化,影响社会经济长远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