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03)
- 2023(8374)
- 2022(6847)
- 2021(6250)
- 2020(5199)
- 2019(11740)
- 2018(11413)
- 2017(22037)
- 2016(11228)
- 2015(12792)
- 2014(12643)
- 2013(12950)
- 2012(12382)
- 2011(11459)
- 2010(11478)
- 2009(10988)
- 2008(10602)
- 2007(9380)
- 2006(8608)
- 2005(8210)
- 学科
- 济(76443)
- 经济(76377)
- 管理(28334)
- 业(28143)
- 方法(27631)
- 数学(25707)
- 数学方法(25614)
- 中国(21542)
- 企(18608)
- 企业(18608)
- 地方(16525)
- 农(14009)
- 贸(13353)
- 贸易(13343)
- 易(13025)
- 财(12632)
- 银(12402)
- 银行(12395)
- 地方经济(12349)
- 制(12191)
- 行(11939)
- 融(11806)
- 金融(11806)
- 业经(11708)
- 险(11240)
- 保险(11149)
- 学(11029)
- 农业(9396)
- 环境(9369)
- 体(8511)
- 机构
- 大学(175855)
- 学院(172556)
- 济(96985)
- 经济(95695)
- 研究(67601)
- 管理(63565)
- 中国(58002)
- 理学(53305)
- 理学院(52722)
- 管理学(52175)
- 管理学院(51836)
- 财(43644)
- 京(36929)
- 财经(34616)
- 科学(34424)
- 经济学(34083)
- 所(33438)
- 经(31775)
- 经济学院(30628)
- 研究所(30052)
- 中心(29316)
- 财经大学(25975)
- 北京(24513)
- 江(23778)
- 院(23743)
- 农(22771)
- 科学院(20929)
- 社会(19900)
- 融(19686)
- 研究中心(19471)
- 基金
- 项目(107000)
- 科学(86070)
- 基金(83293)
- 研究(78714)
- 家(71989)
- 国家(71486)
- 科学基金(61228)
- 社会(57153)
- 社会科(54426)
- 社会科学(54416)
- 基金项目(41997)
- 省(35935)
- 资助(35746)
- 自然(35663)
- 自然科(34880)
- 自然科学(34870)
- 自然科学基金(34310)
- 教育(33622)
- 划(30903)
- 编号(27657)
- 国家社会(26359)
- 部(26226)
- 中国(25063)
- 发(24242)
- 重点(24084)
- 教育部(23252)
- 成果(22624)
- 人文(22078)
- 社科(21300)
- 济(21284)
共检索到2785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华磊 章安琦 张文超
面对持续下滑的经济,为给企业减负,中国已于2019年5月1日将企业养老保险缴费率降至16%。降低企业养老保险缴费率是否以及多大程度上会影响未来中国实际潜在经济增长率呢?文章通过构建一个动态一般均衡模型,根据现实可行参数进行模拟后发现,虽然降低企业养老保险缴费率至16%无法改变未来中国经济增速下降的趋势,但是的确可以提升未来中国实际潜在经济增长率,尤其在短期较为有效。考虑到OECD国家经验后进一步模拟发现,上述结论依然稳健且提升效果更好。在实现两个百年目标期间,通过降低企业养老保险缴费率至16%将使2019-2021年、2022-2050年以及2019-2050年间的平均实际潜在经济增长率分别提升0.912%、0.132%以及0.211%;但是降低企业养老保险缴费率不是越低越好,而是存在一个最优缴费率16.454%。如果在降低企业缴费率的同时,增加个人账户养老保险缴费率,即从偏现收现付制的养老保险制度转向偏基金制的养老保险制度,不仅可减轻降低企业养老保险缴费率对劳动人口未来养老福利的负面影响,还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最终实现政策的帕累托改进。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景鹏 郑伟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包含财政支出的世代交叠模型,考察养老保险缴费率和财政支出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财政支出分为经济建设、公共教育和养老保险支出三类,前两类统称为生产性财政支出。研究发现:养老保险缴费率与财政养老保险支出占比呈U型关系;若给定生产性财政支出内部结构比,养老保险缴费率与经济增长率呈倒U型关系;若给定养老保险缴费率,生产性财政支出内部结构比与经济增长率也呈倒U型关系。从经济增长角度看,养老保险缴费率与财政支出结构的关系值得重视。中国政府在降低养老保险缴费率的同时优化生产性财政支出内部结构,提高人力资本在生产中的作用,将有助于实现维持基金长期财务平衡和促进经济增长两个政策目标。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崔小勇 卢国军 翟颖佳
本文基于2019年中国养老保险缴费率下调的准自然实验,利用2016—2020年全国税收调查数据,测算并分解了政策缴费率下调的宏观就业与产出效应。理论分析表明,政策缴费率下调的激励效应和配置效应是促进宏观就业与产出增长的两个重要机制。实证分析表明,2019年政策缴费率下调显著促进宏观就业增长约5.1%,宏观产出增长约11.4%,并且宏观就业与产出的增长主要来源于配置效应。对微观企业的行为分析表明,政策缴费率下调显著降低企业的实际社保缴费率和劳动力成本,同时提升员工工资,促进企业雇佣和产出规模的扩张。进一步分析表明,缴费率下调的宏观经济效应在行业和地区之间存在异质性,在制造业和中东部地区的激励效应和配置效应同时显著。最后,缴费率下调显著改善了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宏观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约2.4%,但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来源于地区—行业内的资源配置效率改进。
关键词:
社保缴费率 就业 经济增长 资源错配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万春 许莉
资本是经济增长的要素之一,向养老保险系统缴费会影响储蓄和资本,进而影响经济增长。利用叠代模型、个人效用函数结合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构建相应模型,研究由个人帐户和社会统筹帐户组成的中国混合制养老保险系统缴费率变动的经济增长效应。测算表明,个人帐户缴费率变动的经济增长效应比较微弱,而社会统筹帐户缴费率的增加会导致显著的经济增长负效应。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郭晗 任保平
构建了一个结构型时变弹性生产函数,将劳动投入结构、资本投入结构和人力资本结构纳入经济增长分析框架,运用1997~201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估计了这一时期要素产出弹性的动态特征,并估算出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变化。研究表明:近年来潜在增长率下降,主要由资本存量增速下降所导致,但人力资本结构升级减缓了这一趋势。近10年来实际增长率变化主要受潜在增长率变化影响,2010年以来的经济增速减缓,是由于潜在增长率下降所致,未来政策重心应从需求管理过渡到供给管理,着力开发经济增长的潜力,保证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关键词:
时变弹性 生产函数 经济增长率 产出弹性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高彦 杨再贵 王斌
本文在一般均衡模型框架内,运用OLG模型全面评估降低缴费率和延迟退休带来的经济影响,并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角度估计中国不同养老保险缴费率和不同就业人口增长率下的最优退休年龄。结果显示:降低企业缴费率比降低个人缴费率更具有优势;延迟退休政策需要结合降低缴费率的政策共同实施;就业人口增长率上升会提高最优退休年龄。因此,在制定退休年龄时要综合考虑不同缴费率水平和就业人口增长率。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高彦 杨再贵 王斌
本文在一般均衡模型框架内,运用OLG模型全面评估降低缴费率和延迟退休带来的经济影响,并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角度估计中国不同养老保险缴费率和不同就业人口增长率下的最优退休年龄。结果显示:降低企业缴费率比降低个人缴费率更具有优势;延迟退休政策需要结合降低缴费率的政策共同实施;就业人口增长率上升会提高最优退休年龄。因此,在制定退休年龄时要综合考虑不同缴费率水平和就业人口增长率。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雅君 田依民
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型的关键期,经济增长面临较大波动的考验,因此探究经济波动率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影响,分析二者之间的联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建立四变量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TVP-VAR)模型,从时间维度和时点维度分析变量之间的动态反应,得到如下结论:宏观经济风险的经济波动率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影响效果具有短期和长期的差异性,即经济波动率冲击对潜在经济增长率在短期内的影响是正向的,在长期内影响则变为负向。故当整体宏观经济的风险不确定性出现暂时性增加,国家应侧重实施旨在长期降低经济波动率的政策,而不仅仅是着眼于短期内的政策效果。
关键词:
潜在经济增长 经济波动 TVP-VAR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董旭 吴传清
基于1990—2016年历史数据,文章采用生产函数法对国内39个主要中心城市经济增长进行核算,并预测其未来十年的潜在经济增长率。结果显示:1990—2016年,国内中心城市经济总量年均增长13.04%,与同期潜在经济增长率非常接近,但经济增速呈现出随时间逐步下降的特点;过去二十多年,国内中心城市经济增长属于典型的资本驱动模式,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小;行政等级越高的中心城市潜在经济增长率越低,但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也越大。预计2017—2025年国内中心城市潜在经济增长率仍能达到8%,但长期增速回落的趋势不会改变。
关键词:
潜在经济增长率 中心城市 生产函数法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张桂文 孙亚南
工业化进程中经济增长速度呈倒U型演变的根源在于,二元转型不同阶段的结构转换效率及技术进步后发优势的不同。中国刘易斯转折阶段大致发生在2005~2020年,根据HP滤波法测算的1978~2014年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和中国农业劳动力占比的变动情况,以及中国与发达国家经济、技术水平的差距,在参考日、韩两国二元转型中经济增长速度变化情况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得出,"十三五"期间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应该在7%~9%之间。要把潜在经济增长率转变为现实经济增长率,从二元转型角度看,还需在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促进产业与区域结构协调发展,调整收入分配结构,促进政府治理模式转变,以及深化二元经济体制改革等方面做出不...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谢太峰 王子博
为研究中国经济周期拐点预测问题,考虑体制变革、通货膨胀预期、货币政策、国际贸易与投资等因素,本文构建一个状态空间形式的多参数动态系统,应用Kalman滤波估算中国1978-2011年潜在经济增长率等变量并用VAR模型进行检验,结合对中国经济周期特征和规律的经验判断形成预测思路:当经济运行超过可接受产出缺口区间阈值时,根据扩张期长而收缩期短的新特征,判断拐点的大致位置,若此时监测到潜在经济增长率趋势变动,则可对拐点做出预测。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袁晓玲 张宝山 杨万平
潜在增长率的测算与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紧密相连,是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从现实情况看,潜在增长率的估算,在短期可以评估通货膨胀的压力;在中期可以反映出经济发展所处的状态,有利于决策者确认可持续实际经济增长的空间;在长期可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和发展趋势做出判断,从而为政府制定长期发展战略提供依据。
关键词:
潜在增长率 HP滤波 区域经济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连城 韩蓓
本文首先概括介绍了潜在产出的测算方法,然后结合1952~2007年中国年度产出数据特征,讨论了应用HP滤波方法测算潜在产出时的平滑参数选择问题。平滑参数取100时的HP滤波器能更准确地刻画长期增长路径,平滑参数取6.25时的HP滤波器能更好地捕捉潜在产出的波动特点。对中国这样潜在经济增长路径波动较大的转轨经济国家,必须从经济理论和实际经济运行情况判断是否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动,两滤波器结合使用。最后,本文对中国1952~2007年特别是1982~2007年的潜在经济增长率进行了测算,并对未来潜在经济增长率的水平及适度增长区间做了初步预测。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郭学能 卢盛荣
本文在理论阐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影响机理的基础上,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因素,例如制度变革、结构调整、产能过剩、人口结构等嵌入模型的分析框架,在对1993—2015年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进行测算的基础上,进一步对2016—2040年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进行预测。研究表明,2010年以来中国经济持续走低的原因主要是潜在增长率本身的下降,应该从供给侧进行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潜在增长率;在基准情景和悲观情景下,2016—2020年的平均潜在增长率分别为6.9%、6.5%;2021—2025年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