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97)
2023(11164)
2022(9512)
2021(8493)
2020(7601)
2019(17238)
2018(16781)
2017(32594)
2016(17928)
2015(19854)
2014(19884)
2013(19793)
2012(18521)
2011(16675)
2010(16672)
2009(15931)
2008(16029)
2007(14630)
2006(12546)
2005(11258)
作者
(56487)
(47177)
(47100)
(44811)
(29919)
(22948)
(21544)
(18566)
(17852)
(16629)
(16032)
(15665)
(15078)
(14975)
(14907)
(14820)
(14785)
(14056)
(13657)
(13626)
(12016)
(11782)
(11230)
(10924)
(10711)
(10467)
(10406)
(10364)
(9556)
(9555)
学科
(73444)
经济(73343)
(52971)
管理(50843)
(41062)
企业(41062)
方法(37680)
数学(33979)
数学方法(33702)
(22390)
中国(19710)
(19545)
(16381)
(15536)
贸易(15534)
(15137)
(15109)
(14943)
财务(14922)
财务管理(14884)
业经(14342)
企业财务(14191)
(14022)
银行(13964)
(13161)
金融(13159)
(13144)
农业(12853)
地方(12216)
(11501)
机构
大学(266799)
学院(262742)
(109381)
经济(107207)
管理(100073)
研究(91077)
理学(86443)
理学院(85460)
管理学(83906)
管理学院(83451)
中国(71813)
科学(58600)
(56013)
(55474)
(51959)
(48446)
业大(45569)
农业(44618)
研究所(44389)
中心(42169)
财经(41548)
(39143)
(37843)
北京(35181)
经济学(34172)
(32380)
经济学院(31281)
财经大学(31206)
(30707)
(30575)
基金
项目(178259)
科学(138575)
基金(131475)
研究(119821)
(118449)
国家(117455)
科学基金(98620)
社会(76761)
社会科(72728)
社会科学(72700)
基金项目(70031)
(68603)
自然(67565)
自然科(66034)
自然科学(66004)
自然科学基金(64883)
(59397)
教育(54507)
资助(54506)
编号(45998)
重点(40598)
(39620)
(36985)
(36758)
成果(36296)
科研(35998)
计划(35864)
创新(34526)
教育部(33214)
大学(32688)
期刊
(112807)
经济(112807)
研究(75015)
学报(51451)
(48440)
中国(47360)
科学(43559)
(40877)
大学(37254)
学学(35761)
管理(33632)
农业(32036)
(29501)
金融(29501)
财经(20587)
技术(19631)
经济研究(19300)
教育(18334)
(17735)
(17494)
业经(17272)
问题(15415)
(14373)
(13772)
技术经济(13460)
业大(13378)
理论(12672)
统计(12652)
国际(12643)
科技(12058)
共检索到3825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岳远斌  韩海容  
养老保险基金对储蓄和投资的影响分析○岳远斌韩海容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与偿付,是整个养老保险制度的核心和基础。我国对于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方式已经达成共识,那就是采取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部分积累式。虽然,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采取收费方式,但由于...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石阳  
人口老龄化如何影响居民储蓄,养老保险在其中作用重要。本文将现收现付养老保险纳入老龄化影响居民储蓄的作用机制中,根据世代交叠模型提出老龄化对居民储蓄存在着倒U型影响的命题,并使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验证。分析发现我国正在跨越储蓄由升至降的倒U型的拐点,养老保险制度是导致老龄化与居民储蓄的关系异于生命周期假说的重要原因。因此,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中国未来储蓄率很可能持续降低,政府应当及早采取措施。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孟庆平  
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社会养老保险会影响和改变居民的储蓄与消费模式,二者之间有较强的相关性。我们的研究发现,我国城镇居民储蓄与我国社会养老保险水平之间也存在比较强的相关性,社会养老保险供给不足是影响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居民储蓄持续走高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我们认为,既然居民储蓄中很大一部分是为养老准备的,政府就可以通过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设计和创新,发掘居民养老储蓄的公共价值。将其转化为强制性的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计划,这既能缓解政府社会养老保险改革面临的资金困境,也能保证居民退休后有较高的收入来源。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石阳  
人口老龄化如何影响居民储蓄,养老保险在其中作用重要。本文将现收现付养老保险纳入老龄化影响居民储蓄的作用机制中,根据世代交叠模型提出老龄化对居民储蓄存在着倒U型影响的命题,并使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验证。分析发现我国正在跨越储蓄由升至降的倒U型的拐点,养老保险制度是导致老龄化与居民储蓄的关系异于生命周期假说的重要原因。因此,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中国未来储蓄率很可能持续降低,政府应当及早采取措施。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白茹  
我国较高的储蓄率影响了经济的健康发展,降息等一系列的调控措施收效甚微。近年来,我国养老保险的迅速发展对居民个人储蓄的影响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本文从相关理论和我国实际出发,合理选择相关变量构建计量模型。实证研究表明,养老保险发展对居民储蓄存在一定的"挤出效应",由于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健全,这种"挤出效应"还不明显,同时认为储蓄的增长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随淑敏  彭小兵  肖云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是否发挥了养老保险的"财富替代效应"和"风险分担效应",对居民家庭消费和储蓄产生影响,目前还缺乏相关研究。故文章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6)数据,从预防性储蓄视角,实证分析统筹之后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城乡居保显著提高了居民储蓄率;在考虑遗漏变量、自选择等内生性问题后,结论依然稳健。进一步分析表明,一方面受消费惯性的影响,居民往往倾向于将城乡居保(预期)增加的家庭收入结余下来而转化为储蓄,导致储蓄率增加;另一方面,受不确定性因素和城乡居保"低保障"水平的交互影响,居民在面对收入波动、医疗、教育和婚姻等不确定性事件时仍倾向于增加家庭储蓄。异质性分析表明,城乡居保对低收入家庭、45岁以上的参保居民以及农村家庭储蓄率提高的促进效应更大。本研究为政策制定者评估城乡居保制度对居民消费的拉动效应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孟艳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演进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实行企业退休职工单位养老制度,退休职工领取的退休金由退休前所在单位(相应的国有企业)承担。1993年,我国开始探索养老保险制度的社会化改革,并于1997年建立"统账结合"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赵昕东  王昊  刘婷  
本文首先构建了人口老龄化条件下包含中国现收现付模式与个人账户模式相结合的社会保险制度的OLG模型,并利用2001-201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和养老保险对居民储蓄的影响是显著的。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剧,老年人口比例上升,将导致储蓄率的下降。同时,社会统筹模式的养老保险将较大程度的挤占消费,原因是当前我国的养老保险还不够健全,并不能提供很好的保障,人们即使缴纳了养老保险仍然缺少安全感。最后本文提出了灵活延迟退休、完善养老保险制度等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赵昕东  王昊  刘婷  
本文首先构建了人口老龄化条件下包含中国现收现付模式与个人账户模式相结合的社会保险制度的OLG模型,并利用2001-201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和养老保险对居民储蓄的影响是显著的。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剧,老年人口比例上升,将导致储蓄率的下降。同时,社会统筹模式的养老保险将较大程度的挤占消费,原因是当前我国的养老保险还不够健全,并不能提供很好的保障,人们即使缴纳了养老保险仍然缺少安全感。最后本文提出了灵活延迟退休、完善养老保险制度等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徐敏丽  曹艳春  
本文首先运用生命周期模型来推导养老保险制度对私人储蓄的资产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关系,并进行实证分析,从而得出结论: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可降低我国城镇居民边际储蓄倾向和城镇居民储蓄率,老年人口抚养比的提高则会提高城镇居民储蓄率。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黄莹  
针对目前很多学者关于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应尽快向基金制转轨的观点,本文通过利用戴蒙德模型比较分析现收现付制和基金制对储蓄的影响,发现现收现付制一定程度上能降低储蓄,而基金制则无任何积极影响。本文的实证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此外,文章又在此基础上根据黄金律提出,中国目前的储蓄水平一直高于最优经济增长下的储蓄量,盲目推行基金制改革必然导致中国储蓄水平居高不下,进而不利于经济持续增长。因此,目前中国不适宜向基金制转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路萌  杨丽梅  
一、教育融资方式比较分析自1988年我国开始施行教育收费改革,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比下降,生均须支付的教育费用上升。为解决子女教育负担越来越重的问题,多种教育金融产品相继出现,其中教育保险或教育储蓄最为社会大众所熟知。(一)教育保险教育保险是指投保人通过保险公司为子女筹集教育费用的一种储蓄型险种。教育保险最先在新加坡风行。新加坡联总英康保险公司推出教育保险计划后仅两年时间,教育保险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何立新  封进  佐藤宏  
本文利用1995年和1999年城镇住户调查数据(CHIPS)分析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对家庭储蓄率的影响,从一个新的角度解释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家庭储蓄率上升的原因。1995—1997年间中国对城镇企业职工进行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使得企业职工养老金财富发生变化,这种养老金财富的变化具有外生性,因而这项改革可以作为一项政策实验用来识别养老金财富对家庭储蓄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储蓄行为可以由生命周期模型解释;养老金财富对于家庭储蓄存在显著的替代效应,这一效应平均为-0.4—-0.3左右;但不同家庭这种替代效应有明显差异,户主年龄在35—49岁的家庭,储蓄率会显著受到养老金财富的影响,其他...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马光荣  周广肃  
本文使用2010年和2012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考察了新农保对家庭储蓄和消费的影响并发现,对于60岁以下的参保居民,新农保并没有显著影响他们的储蓄率。由于大多数居民的新农保缴费额仅为100元,预期未来能领取的养老金数额较低,因此无法通过财富替代和降低风险的渠道减少家庭储蓄。与此同时,本文发现,新农保显著降低了60岁以上居民的储蓄率,这些老年人不需要缴纳保险费而直接可以领取基本养老金,养老金领取额(约每年660元)占收入的比重平均达到了22.4%,直接为老年人提供了稳定的经济保障。新农保要更大程度地起到促进居民消费的效果,需要采取措施激励人们缴纳更高的保费,提高新农保的养老金替代...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石阳  王满仓  
本文计算了我国养老保险现收现付制部分财富价值,并运用中国30个省份2002~2007年的相关面板数据考察了我国现收现付制养老保险对于储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现收现付制养老保险对我国居民消费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存在对储蓄的"挤出";养老保险财富对消费的影响小于收入对消费的影响;我国养老保险对储蓄的"挤出"效应并不小,同时在不断扩大。因此,针对我国储蓄率过高的问题,可以通过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等方法增加养老保险财富,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