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466)
- 2023(18004)
- 2022(15652)
- 2021(14493)
- 2020(12543)
- 2019(28729)
- 2018(28612)
- 2017(55806)
- 2016(30768)
- 2015(34163)
- 2014(34398)
- 2013(34068)
- 2012(31390)
- 2011(28396)
- 2010(28290)
- 2009(26564)
- 2008(26422)
- 2007(23642)
- 2006(20547)
- 2005(18294)
- 学科
- 济(117933)
- 经济(117769)
- 管理(89012)
- 业(86740)
- 企(70215)
- 企业(70215)
- 方法(56549)
- 数学(49423)
- 数学方法(48886)
- 财(34090)
- 农(32994)
- 中国(32206)
- 学(27199)
- 制(27005)
- 业经(26003)
- 贸(22919)
- 贸易(22912)
- 地方(22444)
- 易(22251)
- 农业(21777)
- 务(21595)
- 财务(21514)
- 财务管理(21464)
- 银(20676)
- 银行(20590)
- 企业财务(20307)
- 行(19462)
- 理论(19098)
- 融(19025)
- 金融(19020)
- 机构
- 大学(441543)
- 学院(438432)
- 济(172567)
- 管理(169877)
- 经济(168760)
- 研究(147694)
- 理学(146957)
- 理学院(145267)
- 管理学(142614)
- 管理学院(141833)
- 中国(111681)
- 科学(95236)
- 京(93572)
- 财(82281)
- 农(81580)
- 所(76505)
- 业大(71762)
- 研究所(69971)
- 中心(67160)
- 财经(65463)
- 江(64831)
- 农业(64760)
- 经(59350)
- 北京(58839)
- 范(55623)
- 师范(54933)
- 院(53007)
- 经济学(52255)
- 州(51886)
- 财经大学(48651)
- 基金
- 项目(300050)
- 科学(233001)
- 基金(216907)
- 研究(211577)
- 家(191893)
- 国家(190323)
- 科学基金(161142)
- 社会(132164)
- 社会科(125066)
- 社会科学(125031)
- 省(117880)
- 基金项目(115838)
- 自然(107582)
- 自然科(105005)
- 自然科学(104969)
- 自然科学基金(103084)
- 划(99832)
- 教育(96747)
- 资助(89503)
- 编号(85431)
- 成果(69098)
- 重点(67583)
- 部(65381)
- 发(62917)
- 创(61853)
- 课题(58833)
- 科研(58389)
- 创新(57915)
- 计划(56728)
- 教育部(55214)
- 期刊
- 济(185817)
- 经济(185817)
- 研究(126114)
- 中国(83274)
- 学报(79078)
- 农(73580)
- 科学(68462)
- 财(63889)
- 管理(59395)
- 大学(58109)
- 学学(55262)
- 农业(49474)
- 教育(42296)
- 融(40287)
- 金融(40287)
- 技术(35431)
- 财经(31986)
- 业经(30315)
- 经济研究(29513)
- 经(27192)
- 业(25637)
- 问题(24628)
- 版(22790)
- 科技(21691)
- 理论(21000)
- 技术经济(20956)
- 业大(20472)
- 图书(20080)
- 商业(19272)
- 实践(19141)
共检索到6355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石佳弋
养老保险制度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体现在其对劳动力的供给数量、供给质量以及劳动力流动等方面。由此,本文通过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具体的分析,提出了完善退休政策、保持合理的养老金替代率水平以及废除养老金双轨制等针对性措施。
关键词:
养老保险制度 劳动力供给 弹性退休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文太林
劳动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劳动力的有效配置离不开完善的劳动力市场。养老保险制度对劳动力市场有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劳动力供给、劳动力需求和劳动力流动性方面。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导致老年劳动参与率低、企业供款率高不利于其竞争力的提高和对劳动力的吸纳、劳动力跨统筹区域流动难。需从这三个方面进行政策完善。
关键词:
养老保险 劳动力市场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晓玲
在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中,劳动是影响生产函数或产出的重要因素。生产过程中劳动投入的多少取决于劳动的供给。养老保险的缴费与给付是否关联以及两者之间的比较必然会影响个人的劳动供给决策。研究养老保险制度选择对劳动供给的影响,主要是考察不同的养老保险制度是如何影响劳动者的退休决策和在职期间劳动者的劳动供给决策的。
关键词:
养老保险制度 劳动供给 退休决策
[期刊] 改革
[作者]
程杰 高文书
人口结构变化和经济增长放缓对于现收现付制的养老保险体系构成重大挑战,制度的可持续性、公平性与效率损失问题将在"十三五"期间凸显。养老保险体系暴露出的复杂问题既有体制转型不彻底的原因,也有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亦有制度设计自身的缺陷。改革的顶层设计不能仅仅局限于制度体系内部调整,应该置于劳动力市场和整体经济框架之中。制度长期稳定运行始终要依靠持续的生产率提升和经济发展,改革方向是建立与劳动力市场相适应的养老保险体系,实现养老保障与经济增长的双赢。
关键词:
养老保险制度 劳动力市场 社会保障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林永春
人口老龄化以及由此导致的老年人赡养问题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 ,而我国农民长期以来形成的“养儿防老”的封建意识使其对“养老储蓄”、社会养老保险既没有认识也不积极参加 ,因此社会养老保险只覆盖了农村人口的10 % ,并且迁移到城镇就业和居住的农民处于边缘化境地 ,更是得不到任何保障。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 ,农村工业化、城市化步伐的加快 ,我国农村耕地面积在减少 ,土地产出的比较效益也在下降 ,几千年来土地对农民生活和养老的保障功能也肯定会弱化 ,由此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
关键词:
剩余劳动力 农村 养老保险 制度构想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郑圆
作为劳动保障和福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医疗保险能够帮助职工和企业抵御疾病风险和吸纳就业,也有可能对劳动力市场产生一定的锁定效应,所以,它对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双方都可能会产生影响。随着我国基本医疗保险的发展,它对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供给和流动都会造成复杂的交互作用。理清医疗保险和劳动力市场作用机理,能够帮助决策者对未来就业市场的发展趋势做出清醒的判断,有利于中国的现行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颖
改革前,由于个体所有制长期受到否定,个体劳动者一直被置于社会保险之外。改革后,个体经济作为公有制经济的有益补充在理论上得到确认,在实践中得到发展。据统计,1991年城镇个体劳动者达760万人。然而个体劳动者的社会保险问题依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个体劳动者面临的风险大.不稳定性高,一旦因经营上的挫折或年老、病伤等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杨俊 龚六堂
随着我国养老保险事业改革的不断推进,统筹层次不断提高和覆盖范围的逐渐扩大,养老保险制度会对宏观经济的均衡工资率水平产生何种程度的影响是亟待研究的重大问题。本文选择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在1997年和2005年的改革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一般均衡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我国养老保险改革对工资总额增长率的影响,并结合来自《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客观全面地评估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工资增长率之间的关系。本文研究结论为:1997年的改革提高了缴费率水平,降低了国有企业的工资总额增长率;而2005年的改革加大了养老金计发工资基数的激励系数,提高了国有企业工资总额的增长率。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陈中飞 杜伟岸
本文通过数据比较以及援引文献中已论证过的相关观点阐释社会养老制度与高储蓄率的联系,并借助EViews软件分析城乡居民定期存款余额同比增长率与股市交易额同比增长率的变化趋势,揭示出居民储蓄与股市走高也存在着很强的联系。基于分析结果,本文认为,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不健全是推动中国股市走高的重要深层原因之一。
关键词:
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养老基金 股市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赵建国 韩军平
本文针对影响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需求的主要因素,根据公共政策分析理论,采取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弹性分析等方法,结合分省份统计数据,实证分析了各变量之间的关系及其对目标变量的影响程度,并以实证分析结果为依据提出了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养老保险 制度需求 实证分析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巴曙松 李羽翔
近年来,针对不同参保群体,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一直呈现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两种制度共存的局面。在同一框架内,以总替代率、净替代率、总相对水平、净相对水平四个指标为工具,利用精算模型测算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结果显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存在性别差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存在城乡差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待遇水平高于城乡居民。对影响待遇水平的退休年龄、投资收益率和待遇增长机制三项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发现这三项因素对两种制度的待遇水平都具有重要影响,对城镇职工养老制度影响大于城乡居民。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巴曙松 李羽翔
近年来,针对不同参保群体,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一直呈现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两种制度共存的局面。在同一框架内,以总替代率、净替代率、总相对水平、净相对水平四个指标为工具,利用精算模型测算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结果显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存在性别差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存在城乡差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待遇水平高于城乡居民。对影响待遇水平的退休年龄、投资收益率和待遇增长机制三项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发现这三项因素对两种制度的待遇水平都具有重要影响,对城镇职工养老制度影响大于城乡居民。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捷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从制度机制层面破除了“双轨制”养老模式的矛盾,对缓解财政资金压力、缩小体制内外不同群体间养老保险差距、优化人才配置具有重要意义,体现了公平公正原则,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在养老保险“单轨制”背景下,中学人事、薪酬工作以及长远发展必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关键词:
养老保险 人事改革 薪酬待遇 教师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宁晓玲 朱水成
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目前实施的是“统账结合”模式 ,实行该模式的初衷是力图在公平与效率之间形成均衡 ,然而从养老保险制度贯彻实施的结果来考察 ,却既未能实现效率也没有确保公平。因此 ,中国现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政策取向应是 :( 1)从体制上完善———变“混账”管理为“分账”管理 ;( 2 )填补基金缺口 ,变空账运行为实账运行 ;( 3 )建立真正的三支柱养老保险制度 ;( 4 )加强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 ;( 5 )放松政府规制 ,拓宽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手段 ,实行全方位投资组合
关键词:
基本养老保险 统账结合 困境 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万兆 卢闯 王春平 刘海亮
养老保险是国家通过法律法规形式对因年老而丧失劳动能力的劳动者提供最基本生活保障的一项措施。本文针对目前建立“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的必要性,结合建立我国“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体系的特征,提出了多元化策略,并对我国“失地农民”养老保险资金的筹集做了分析,以求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失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才能切实提高“失地农民”的福利水平,使“失地农民”过上一种更有保障、质量更高的生活。
关键词:
养老保险 失地农民 养老基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