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15)
- 2023(10045)
- 2022(8581)
- 2021(7947)
- 2020(6777)
- 2019(15035)
- 2018(14746)
- 2017(28791)
- 2016(15457)
- 2015(17119)
- 2014(17135)
- 2013(16355)
- 2012(15208)
- 2011(13657)
- 2010(14129)
- 2009(13640)
- 2008(13618)
- 2007(12487)
- 2006(11358)
- 2005(10398)
- 学科
- 济(55975)
- 经济(55782)
- 管理(50585)
- 业(49339)
- 企(40977)
- 企业(40977)
- 方法(22141)
- 财(20615)
- 中国(19611)
- 制(19423)
- 农(18007)
- 数学(17577)
- 数学方法(17305)
- 业经(14961)
- 银(13956)
- 银行(13945)
- 行(13292)
- 策(12672)
- 融(12235)
- 金融(12232)
- 务(11952)
- 财务(11920)
- 财务管理(11887)
- 体(11746)
- 险(11592)
- 保险(11501)
- 企业财务(11308)
- 贸(11246)
- 贸易(11240)
- 易(11035)
- 机构
- 大学(216624)
- 学院(215808)
- 济(93361)
- 经济(91315)
- 管理(84964)
- 研究(73028)
- 理学(71410)
- 理学院(70661)
- 管理学(69615)
- 管理学院(69175)
- 中国(60705)
- 财(52028)
- 京(44890)
- 科学(39358)
- 财经(39024)
- 所(35415)
- 经(35337)
- 江(34394)
- 中心(34205)
- 研究所(31159)
- 农(29932)
- 经济学(28968)
- 财经大学(28953)
- 北京(28721)
- 范(26882)
- 师范(26688)
- 院(26432)
- 州(26423)
- 业大(26349)
- 经济学院(25780)
- 基金
- 项目(136272)
- 科学(109409)
- 研究(104752)
- 基金(101167)
- 家(86653)
- 国家(85514)
- 科学基金(74234)
- 社会(70262)
- 社会科(65534)
- 社会科学(65516)
- 基金项目(51976)
- 省(51238)
- 教育(47980)
- 自然(45511)
- 自然科(44452)
- 自然科学(44440)
- 自然科学基金(43696)
- 划(43435)
- 编号(42357)
- 资助(41557)
- 成果(36862)
- 制(32251)
- 部(31706)
- 重点(30301)
- 课题(29719)
- 国家社会(28811)
- 性(28414)
- 发(28214)
- 创(28182)
- 教育部(28120)
共检索到3466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曹园 方雨 肖淦丹 邢佳宁
在我国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持续深化的背景下,本文构建具有养育子女双重动机、不同类型养老保险制度下的城镇职工家庭生育决策的理论模型,分析最优生育率水平及生育率影响因素。研究结论表明:第一,基金制养老保险制度下生育率最高,部分积累制养老保险制度下生育率次之,现收现付制养老保险制度下生育率最低。第二,企业缴费率越高,个体得到的养老保障越充分,生育子女数量增加,含有累积性质的基金制和部分积累制模式对生育率的促进较为明显。第三,生育率同时受到人力资本投资、赡养老人费用等其他因素的影响,要实现生育率目标,除了进一步优化养老保险制度之外,还需完善其他政策的配套实施。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曹园 方雨 肖淦丹 邢佳宁
在我国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持续深化的背景下,本文构建具有养育子女双重动机、不同类型养老保险制度下的城镇职工家庭生育决策的理论模型,分析最优生育率水平及生育率影响因素。研究结论表明:第一,基金制养老保险制度下生育率最高,部分积累制养老保险制度下生育率次之,现收现付制养老保险制度下生育率最低。第二,企业缴费率越高,个体得到的养老保障越充分,生育子女数量增加,含有累积性质的基金制和部分积累制模式对生育率的促进较为明显。第三,生育率同时受到人力资本投资、赡养老人费用等其他因素的影响,要实现生育率目标,除了进一步优化养老保险制度之外,还需完善其他政策的配套实施。上述结论的政策启示:一是我国应该继续坚定推行部分积累制养老保险制度以配合人口政策的实施;二是可以适当提高个人账户缴费水平;三是为实现人口目标,应该配合加大公共教育支出,减轻家庭和企业负担。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郝春虹 赵旭东 张慧敏
中国人口老龄化加深,同时“防返贫”“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等诸多党中央战略所表达的社会福利函数的意义不断被强化,农村养老更成为社会关注的公共问题。本文基于2018年CHARLS数据,利用OLS估计、IV估计和3SLS等识别策略重新评估“新农保”对养老行为的政策效果,研究发现:“新农保”对“家庭代际养老”不再具有显著挤出效应,这与现有文献的结论有较大差异,说明在禀赋收入效应下“新农保”制度政策效应有减弱趋势,而“新农保”对“个人自我养老”则存在显著的挤出效应。与现有文献不同,本文还将“家庭代际养老”和“个人自我养老”同时作为重要解释变量进行了二者变量关系的识别,发现“家庭代际养老”显著挤出了“个人自我养老”,而后者对前者无显著影响。本文采用与现有文献不同的方法和最新数据对“新农保”政策效果进行了重新验证,得出了有差异的结论并增强了结论的稳健性,使用行为经济学解释了家庭和个人养老行为选择,揭示了研究结论蕴含的跨期选择和代际关系的经济学意义,开启了“新农保”制度效果的黑箱。
关键词:
新农保 代际经济支持 劳动供给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晓飞 臧旭恒 姚健
2015年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建立了与城镇职工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本文理论分析了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对参保家庭储蓄率及消费的影响,并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3年和2017年构成的短期面板数据,利用准实验方法(DID和PSMDID)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制度并轨改革通过改变家庭养老金收入预期和提高家庭未来养老风险,显著提升了机关事业单位参保家庭的储蓄率,降低了家庭人均消费水平,但改革的储蓄与消费效应存在一定程度的时滞性。在消费类型方面,改革主要减少了参保家庭的食品及在外就餐、衣着和教育文化娱乐类消费。异质性分析方面,此改革对低财富、女性户主、户主受教育程度较高、户主年龄为40岁~50岁和西部省份等家庭的影响更大。替换改革年份、替换实验组和替换被解释变量的安慰剂检验,以及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年、2016年和2018年数据的稳健性检验均支持了上述结论。鉴于此,我国养老金制度改革应使实施的政策更加公开透明,做好改革的事前预测及事后评估。同时,在深化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过程中,应逐步弱化个人账户作用,提升居民金融素养,加快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宁满秀
本文运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项目2011年全国基线调查数据,采用异质性处理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框架中的"家庭捆绑"机制对家庭代际经济转移的"挤出"效应及其程度,由此评价"家庭捆绑"制度安排对老人收入再分配的效果。在控制了选择性偏差和不可观测异质性因素以后,研究发现: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初期,"家庭捆绑"机制并没有对传统家庭养老产生强烈的"挤出"效应。②不可观测的异质性因素导致最有可能被"家庭捆绑"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覆盖的老人获得成年子女经济转移净额最少,相反,那些没多大积极性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老人却能获得比较多的子女经济转移净额。由...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马广博 赵丽江
将家庭因素融入社会保险,使社会财富再分配考虑家庭因素、惠及家庭成员,应该成为社会保险改革的一项指导原则。家庭劳动供给、家庭生产和劳动供给生命周期等理论为这一原则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贝弗里奇和吉登斯积极提倡将家庭因素融入社会保险,实现家庭责任在全社会范围以及在家庭范围的合理分担。我国今后的社会保险改革应融入更多的家庭因素,将针对职工的社会保险扩展到其家庭成员,并对符合计划生育政策家庭实施社会保险优待。
关键词:
家庭 家庭成员 社会保险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赵志刚 祖海芹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郑伟
养老保险制度选择对于任何国家或地区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分别从总体福利和分代福利两个角度 ,对具有代表性的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了经济福利的比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 ,不同的养老保险制度究竟孰优孰劣并不是绝对的 ,它取决于一些具体的参数条件。本文给出了这些参数条件 ,并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养老保险制度选择悖论”的问题。最后提出了两个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
养老保险 制度选择 福利比较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方华 臧敦刚
论文基于2020年对全国200户家庭的调研数据,利用ivprobit模型进行实证处理,重点研究养子防老与家庭购买商业养老保险意愿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养子防老与家庭购买商业养老保险意愿之间存在替代关系;(2)性别和职业类型对家庭购买商业养老保险具有负向作用;(3)收入水平和长期居住地点正向影响商业养老保险购买意愿。在结论基础上提出了有利于促进我国商业养老保险发展和丰富养老事业理论的政策建议,以期为后续研究和相关政策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詹皓婧
德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养老金制度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已有120多年的历史。德国养老保险制度健全,但是,随着德国老龄化的加剧和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德国的养老保险制度面临一系列挑战。德国养老保险制度面临困境德国的养老保险分别由法定养老保险、私人养老保险和企业养老保险组成,其中私人养老保险和企业养老保险为补充养老保险。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德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已经非常全面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晓云
文章通过分析农民工养老保险现状,认为目前构建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核心问题是:第一,如何让制度覆盖大部份农民工,解决农民工无社会养老保险的问题;第二,现行农民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如何具有可达性。并进一步提出了构建零支柱的普享型养老保险平台和统一定位第一支柱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目标框架是解决农民工养老保险问题的关键。
关键词:
农民工 养老保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赵伟书 荣伏林 高志远
1.加强宣传营造氛围。新农保是一项全新的政策,要让农民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自觉踊跃参加新农保,做好宣传工作是关键。要利用广播、电视、宣传手册、板报、专栏、标语等形式,采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苟兴朝
近年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双轨或多轨运行所引致的社会不公和经济社会发展效率损失日益受到广泛关注,制度并轨改革的呼声也不断高涨。本文基于福利经济学补偿原理对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并轨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探索,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并轨 补偿原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