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10)
- 2023(9868)
- 2022(7916)
- 2021(7297)
- 2020(5854)
- 2019(13100)
- 2018(12635)
- 2017(23867)
- 2016(12941)
- 2015(14202)
- 2014(14190)
- 2013(13612)
- 2012(12397)
- 2011(11038)
- 2010(11239)
- 2009(10683)
- 2008(10478)
- 2007(9521)
- 2006(8297)
- 2005(7787)
- 学科
- 济(48475)
- 经济(48378)
- 管理(41667)
- 业(39430)
- 企(33033)
- 企业(33033)
- 方法(20154)
- 财(19007)
- 中国(17078)
- 制(16966)
- 数学(16090)
- 数学方法(15917)
- 农(14446)
- 贸(14315)
- 贸易(14306)
- 易(14132)
- 业经(14064)
- 出(11901)
- 银(11822)
- 银行(11815)
- 险(11497)
- 保险(11406)
- 行(11229)
- 务(10592)
- 体(10589)
- 财务(10569)
- 财务管理(10533)
- 融(10387)
- 金融(10384)
- 企业财务(9936)
- 机构
- 大学(174954)
- 学院(174836)
- 济(75854)
- 经济(74274)
- 管理(67364)
- 理学(56712)
- 研究(56669)
- 理学院(56158)
- 管理学(55380)
- 管理学院(55042)
- 中国(49261)
- 财(43446)
- 京(35592)
- 财经(32333)
- 科学(30012)
- 经(29325)
- 江(27537)
- 中心(27071)
- 所(26493)
- 经济学(24538)
- 财经大学(24070)
- 农(23565)
- 研究所(23259)
- 北京(22394)
- 经济学院(22104)
- 业大(21435)
- 院(21433)
- 州(21147)
- 范(20447)
- 师范(20261)
- 基金
- 项目(114044)
- 科学(91355)
- 研究(87793)
- 基金(84653)
- 家(72015)
- 国家(71378)
- 科学基金(62256)
- 社会(59320)
- 社会科(56002)
- 社会科学(55991)
- 基金项目(43671)
- 省(43311)
- 教育(40151)
- 自然(37089)
- 划(36322)
- 自然科(36220)
- 自然科学(36211)
- 自然科学基金(35588)
- 编号(35001)
- 资助(33769)
- 成果(29330)
- 制(28860)
- 部(26398)
- 重点(25515)
- 国家社会(25274)
- 课题(24825)
- 创(24163)
- 发(23908)
- 性(23821)
- 教育部(23546)
共检索到2803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刘明慧 王婷 齐海鹏
科学合理的中央与地方支出责任分担是保障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良性运行的必要举措,也是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的构成环节。秉承不断提升养老保险公平性、效率性与可持续的制度理念,我国养老保险统筹层次经历了由低到高的演进脉络,与之相应的是中央与地方的支出责任分担呈现出由高度分权到高度集中的逻辑变迁过程。基于我国推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现实约束,从初期和成熟期两个阶段构建中央与地方的支出责任分担机制是合意性的路径选项。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房连泉
自20世纪90年代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以来,统筹制度一直是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文章以资金统收统支为界定标准,考察养老保险统筹制度变迁的四个历史阶段:20世纪90年代县市级统筹的制度初创阶段,2000年以来实行省级调剂过渡制度阶段,2017年以来省级统收统支的深化改革阶段,2022年以来全国统筹制度启动实施阶段。在此过程中,养老保险统筹层次提升的动力在于国家顶层设计和地方内生需求的推动,主要的统筹政策措施包括信息化系统建设、采取激励性征收措施和实施绩效考核办法等,统筹制度运行的核心逻辑在于解决激励约束问题。2022年我国实施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以来,虽然取得一定进展,但也面临制度目标不明确、基金调剂力度受限、政策碎片化和执行难等问题。围绕解决激励约束问题这一主线,未来改革应从优化养老保险制度设计、建立全国统一信息网络、明确央地事权关系、完善激励合约和加大基金调剂力度等方面入手,最终实现全国统收统支的制度目标。
关键词:
养老保险 统筹制度 激励约束 统筹层次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郑秉文
长期以来,中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为县市级,未能实现省级和全国统筹。文章分析了统筹层次较低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着重考察历次实施省级统筹的标准、方案和全国统筹的实施路径。文章认为,直到2019年才具备实现省级统筹客观条件,实施的是统收统支意义上的省级统筹;全国统筹方案的本质是全国统筹调剂制度,相当于延续和更新了2018年实施的中央调剂制度,是全国统筹的初级阶段。这样的制度安排符合实际情况,但实现统收统支意义上的全国统筹将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文章分析了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的地方财政对养老保险投入的“长效”机制与“长期”机制的关系、地方财政负担与深挖养老保险制度潜力的关系、部分积累制与现收现付制的关系,以及统筹层次低产生的影响与历史作用。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关博 王雯
实现全国统筹是促进养老保险制度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有韧性发展的关键所在。在基本制度承重、社会支持、技术保障和国际经验借鉴方面,中国已经充分具备推动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基础条件。但在提高统筹层次和央地责任再配置过程中,将带来地方责任主体约束效应弱化、参保约束松弛、地方待遇攀比等一系列风险,有可能严重影响制度稳健运行。建议在科学界定全国统筹内涵的前提下,采用"两步走方式"推进全国统筹。用5年左右的时间,以统一制度结构和基本规定为前提,以财务风险共担为目标,以基金统一管理为准绳,以全国范围内部分基金共济为基础,形成全国统筹制度框架。再用10年左右时间,深化制度整合,清晰主体权责,推动基金统收统支,全面完成全国统筹改革。
关键词:
养老保险 全国统筹 制度梗阻 两步走战略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边恕 王子龙
提高统筹层次是养老保险制度设计的重要内容和改革的大方向。在历经县市与行业统筹并存、省级统筹、中央调剂几个阶段后,2022年我国开始正式的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此前的中央调剂制度初步确立了中央政府在调剂养老保险基金余缺中的地位和央地政府的职责分担格局,为全国统筹积累了经验。在此基础上,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还需在养老保险基金征缴及待遇给付等方面完善政策措施,进一步明确中央与地方的责任划分,构建系统性的全国统筹工作格局,以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最大效能的发挥。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晓琳
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统筹,是当前完善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和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工作。本文在系统分析当前我国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统筹难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下一步推进统筹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
城乡基本养老保险 养老制度统筹 转移接续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吴利明 李超 张慧
统筹城乡养老保险制度是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城乡一体化的必然要求。本文分析了统筹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差异现状,并进一步提出完善制度建设,加快扩大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面,加强筹资和待遇发放管理,积极推进养老保险管理信息化建设等实现统筹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路径。
关键词:
养老保险制度 城乡统筹 路径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边恕 李东阳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尽快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是一项系统工程,尽快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需要把握全国统筹的内在要求,同时选择阻力较小的统筹方案。在统筹方案选择上,应考虑渐进式方案带来的政策固化风险与调整成本,以统筹实施时点划分不同的保险待遇计发办法,不失为一种可行的路径。在分析地方政府利益博弈、合理制度参数与给付标准设定等统筹难点的基础上,提出从多途径分担历史债务、建设垂直化管理的社保经办机构、建设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等方面入手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向达 刘儒婷 胡鹏 吕珊珊
2010年10月,全国人民翘首期盼的《社会保险法》终获通过。该法案中明确规定了在全国要逐步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统筹层次。全国统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被赋予了法律效力。目前,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统筹层次参差不齐给基本养老保险政策的全面实施带来诸多问题,逐步提高统筹层次势在必行。但实现全国统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还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结合当前中国实际情况基础上,提出了一个通过三个步骤最终实现全国统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可行性方案。
关键词:
基本养老保险 基金 全国统筹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杨良初 赵大全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尽快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这表明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不仅必要而且具有紧迫性。但是目前基本养老保险统筹与央地支出责任划分还存在一些问题。笔者建议按照公平与效率相结合、权利与义务相对应、改革前与改革后待遇水平相衔接的原则,构建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卢驰文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涉及时间跨度很长,故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可以被看成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补充。统筹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与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制度,可以避免重复提取日常备用金、应对经济危机的风险备用金,从而扩大了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社会保险战略储备基金规模。战略储备基金可用于长期投资,即使用于存银行和购买国债,也会大大提高投资收益率。为了提高投资收益率,还可把一部分战略储备基金用于股权投资,参与国家发展战略性的产业投资。不过,这要制订风险防范的措施。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曾益 陆颖
2022年1月我国实施以余缺调剂为目标的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全国统筹调剂制度能否可持续运转?会产生多少财政责任?这关系着养老保险乃至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可持续发展。本文运用计量和精算模型分五种情况研究全国统筹调剂制度的可持续性:第一,不引入任何政策干预;第二,实施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提高征缴率等参量改革;第三,划转中央企业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第四,全国统筹调剂制度调整为上缴累计结余;第五,实施所有参量改革、划转中央企业国有资本并上缴累计结余。研究结果表明,当养老保险参量改革、划转中央企业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实施全国统筹调剂制度上缴累计结余等改革政策协同实施,全国统筹调剂制度可实现可持续发展,财政压力将大大减轻。
关键词:
养老保险 全国统筹 结余上缴 财政责任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连芬 刘德伟
全国统筹是基本养老保险统筹的最高层次。基本养老保险从省级统筹过渡到全国统筹,是解决省级统筹中诸多弊端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和完善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在分析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指出相比省级统筹,全国统筹更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缓解政府财政压力、促进劳动力自由流动和增强抗风险能力,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指出了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路径选择。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穆怀中 张文晓 沈毅
随着城市化及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现有养老保险制度并未取得预期效果,其关键在于加快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对不同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方案进行选择的重要依据之一是财政支付的可行性。文章在省级统筹计发方案基础上,设计了养老保险分层平均全国统筹与分比例全国统筹两大类型及六种具体实施方案,提出全国统筹财政"双补贴"机制(收支缺口补贴与福利损失补贴),构建了养老保险财政支出适度水平模型,选择财政负担可行的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实施方案。研究发现,分比例全国统筹类型(替代率10%中央统筹,替代率20%省级统筹)具有财政支付的长期可持续性。随着财政实力的提升和地区间收入差距的缩小,可以逐步提高中央统筹的比例,最终自动实...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信
农民工是城市化进程中一个比较特殊的人群,大多数农民工由于自身条件的原因都没有养老保险,因此农民工的参保率非常的低。这样的现状极大的影响到养老保险收入再分配的实现。本文详细的分析了农民工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存在的问题,也分析了农民工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合理性,并提出了实现全国统筹的路径,希望能够推动我国农民工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实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