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47)
2023(4584)
2022(3410)
2021(3257)
2020(2821)
2019(6374)
2018(6377)
2017(12641)
2016(6666)
2015(7644)
2014(7566)
2013(7567)
2012(6852)
2011(6033)
2010(6417)
2009(6087)
2008(6129)
2007(5454)
2006(4820)
2005(4553)
作者
(18296)
(15160)
(14951)
(14398)
(9645)
(7242)
(6845)
(5941)
(5764)
(5547)
(5202)
(5072)
(4902)
(4826)
(4816)
(4642)
(4609)
(4323)
(4322)
(4267)
(3746)
(3556)
(3550)
(3473)
(3447)
(3421)
(3365)
(3364)
(2986)
(2821)
学科
(22328)
经济(22266)
(21526)
管理(18151)
(15565)
企业(15565)
(11348)
保险(11257)
中国(10329)
方法(9026)
(7958)
数学(7649)
数学方法(7559)
(7408)
(7300)
(7276)
银行(7275)
(6875)
(6219)
金融(6218)
业经(5886)
理论(5495)
农业(4998)
(4910)
财务(4894)
财务管理(4879)
各种(4870)
(4805)
贸易(4799)
类型(4788)
机构
学院(91244)
大学(89443)
管理(36104)
(35682)
经济(34693)
理学(29514)
理学院(29251)
管理学(28763)
管理学院(28609)
研究(27683)
中国(27367)
(21317)
(19192)
财经(15747)
科学(15516)
(14423)
(14283)
中心(13895)
(13400)
北京(12845)
(12529)
财经大学(11825)
研究所(11814)
(11728)
业大(11133)
经济学(10736)
(10513)
师范(10411)
(10281)
金融(10092)
基金
项目(55771)
科学(43489)
研究(42781)
基金(39575)
(33646)
国家(33319)
科学基金(28913)
社会(26575)
社会科(24953)
社会科学(24941)
(21829)
基金项目(20265)
教育(19718)
编号(18529)
自然(18257)
(18141)
自然科(17873)
自然科学(17869)
自然科学基金(17567)
资助(16978)
成果(15120)
课题(12719)
重点(12240)
(12101)
(11790)
(11775)
(11396)
项目编号(11116)
创新(10978)
(10919)
期刊
(41862)
经济(41862)
研究(31080)
中国(23691)
(17072)
(16398)
金融(16398)
管理(13611)
(12137)
教育(11508)
科学(11006)
学报(10767)
大学(8848)
技术(8537)
学学(8274)
农业(7903)
财经(7403)
业经(6989)
经济研究(6378)
(6181)
理论(4934)
财会(4812)
(4636)
问题(4606)
实践(4482)
(4482)
保险(4384)
(4384)
现代(4332)
会计(4326)
共检索到1481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曾益  陆颖  
基于精算模型分析养老金全国统筹与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对养老保险基金可持续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全国统筹政策在短期使财政负担下降100%,长期内不能有效降低财政负担。在此基础上实施“女先男后”和“男女同步”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能分别使养老保险累计财政负担降低6.68%和34.36%。为有效减轻养老保险基金支付压力和财政负担,应完善全国统筹政策,并尽快出台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方案。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刘万  
鉴于延迟退休对养老金收支有多重影响,本文假定2025年起以"每4年延迟1年"节奏,逐步将男(女)养老金正常领取年龄(NRA)从60(55)岁提高至2049年的65(60)岁,利用中国未来分年龄人口数的完整估计数据,估算了延迟退休对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收支影响的净效应。估算结果显示,延迟退休为2050年争取到了近25%的制度赡养比下降空间,养老压力高峰期大大推迟。无论延迟与否,未来养老金收支缺口规模都很大,但延迟退休对抑制缺口扩大仍有显著效果,特别是在短中期,每年的收支缺口会因此减少40%~70%,但2050年后的远期效果明显减弱。建议尽早实施渐次延迟退休,减少工作退休的强制性,尊重国情允许男女差龄退休;加强养老金财政补贴长期规划,减轻远期财政兜底压力;加强养老金缴费与受益的精算联系,大力提高基金投资效率等。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课题组  姜春力  
按照"渐进延迟全额养老金领取年龄方案设计",建议制定激励延迟领取全额养老金政策,采取措施促进大龄人员就业,进一步完善我国养老保障体系,健全养老保障法律法规,积极开展人口老龄化教育。将促进大龄人员就业、建立国民基础养老金和个人储蓄养老金二元结构制度、延迟养老金领取年龄三项政策同步施行,积极应对深度老龄社会的到来。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杨璟  
退休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是世界性难题,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以及制度不完善严重制约着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延迟退休作为缓解养老保险基金支付压力、完善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措施,被世界各国普遍采用,也开阔了我国退休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思路。当前,退休和养老保险制度运行的可持续面临诸多挑战,渐进式延迟退休改革,对养老保险制度产生正面和负面的双向影响。应扬长避短、多措并举建立弹性自选激励机制,与其他改革协同推进,促进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发展和完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晓艳  
本文将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两大焦点问题——延迟退休改革和缓解养老金支付压力有机结合,依据养老金的缴纳和发放政策,构筑未来目标期内养老保险社会统筹账户的收支精算模型,以确保统筹账户实现收支平衡为依托,宏观审视延退政策。根据国家、企业和个人共担收益和风险的原则,考虑了两种可行的延退场景,即:"男女同时延退"和"女先延男后延",分别获得男性人员、女性工人和女性干部各自最优退休年龄的动态演变轨迹,并将其拟合为切实可行的"渐进式"延退路径。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肖浩  鲁元平  
本文构建了一个中国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D-CGE),分析中国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的经济效应。研究发现:延迟退休年龄对促进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起到重要的作用,对经济的刺激效果明显;延迟退休年龄对刺激国内需求和优化产业结构能够产生积极作用;不同延迟退休方案对经济的刺激效果有较大差异,时间跨度短的方案在短期内刺激效果更佳,而时间跨度较长的方案则相对平滑且对产业发展更加有利。鉴于此,政策制定者应该根据对未来经济形势的判断选择适合的实施方案。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子木  
近日,国务院批转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2016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该文件明确表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方案(以下简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将在年内出台。可以说,这是近期继"延迟退休"之后第二大养老政策改革。然而,两项改革执行顺序的前后值得探讨。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目前处于"碎片化"。有分析指出,拥有较多流动人口的地区的养老金收入远大于支出,社保结余较大。而部分劳务输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课题组  姜春力  
发达国家养老体制主要有大陆模式、盎格鲁·撒克逊模式和个人积累市场模式三种,其共同特点是政府提供基本养老金、雇主提供职业养老金和个人储蓄养老金。提高养老金领取年龄的做法是,根据国民平均预期寿命调整法定养老金领取年龄,允许提前退休领取部分养老金,调整男女退休年龄逐步到相同,建立弹性退休工作激励机制。发达国家养老制度改革的经验是,调整养老金结构与促进大龄人员就业并行,循序渐进地提高法定养老金领取年龄,男女领取养老金年龄逐步趋于一致,推行弹性退休制度,完善退休年龄改革配套措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成刚  
文章以湖北省为例,在参保率、失业率、劳动参与率等基础数据不变的条件下,通过调整退休年龄,预测养老保险基金的发展趋势,发现延迟退休年龄可有效缓解养老保险基金支付压力。实施延迟退休政策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应采用提高养老保险统筹层次、加强基金扩面征缴等"组合拳",配合发挥延迟退休政策的功能。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课题组  姜春力  
我国已进入老龄社会,延迟养老金领取年龄,已势在必行。建议自2016年开始采取渐进方案推进延迟退休年龄改革,先女后男,先自选,后强制,分步走。2031年以后统一实行男女65岁和累计缴费35年领取全额基础养老金政策。具体措施包括推迟全额基础养老金领取年龄,增加养老金缴费年限,早领扣减部分养老金,晚领奖励养老金等。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维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受到极大挑战,部分省份陆续出现累计结余赤字。提高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性,也就是要在尽量长的时间内让基金收入可以覆盖支出。从制度设计角度来看,实现全国统筹可以在全国范围内调节基金收支是现阶段提高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性的根本办法,而推进省级统筹、建立中央调剂制度、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是推动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国统筹的重要"渐进式"改革措施,笔者在客观评价分析上述改革措施实施进展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完善的政策建议和配套改革措施,包括合理划分政府间基本养老保险中事权与支出责任、健全省以下基金收支责任考核、加强划转后国有资本投资运营等。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熊婧  粟芳  
本文基于养老保险的相关政策及"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的现实背景,针对我国统账结合的养老保险基金运行形式,构建了社会统筹部分的收支模型,模拟了延迟退休政策对养老保险收支平衡的影响。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延迟退休政策的实施确实能立刻有效缓解养老保险基金缺口。但随着时间流逝,基金的缺口压力仍会再次出现并逐步提升。故延迟退休政策在长期内无法根本解决养老金的缺口问题,只是推迟了养老金缺口的形成时间而已。因此,在实施延迟退休政策的同时,还需采取一些其他措施缓解基金压力。提高投资回报率能在短期内立刻产生效果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课题组  姜春力  
我国退休制度自创立以来,经历了创建、调整和改革创新三个历史时期,在制度框架和具体规定方面逐步完善。当前退休制度面临的主要挑战是:法定退休年龄偏低,提前退休现象普遍,养老金收支陷入困境,退休权利义务不对等,退休制度缺乏弹性,退休年龄存在较大差异,退休制度法制化程度低,非正规退休现象屡禁不止,国民缺乏老龄化和养老金教育,大龄人员就业服务准备不足。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于文广  王琦  黄玉娟  崔超然  田立芳  
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对解决我国养老保险基金严重失衡问题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建立延迟退休影响度指标,对延迟退休制度实施后对企业职工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影响度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延迟退休和养老金并轨两项改革措施共同作用的现实效果。结果表明,延迟退休制度对于缓解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压力具有重要影响,从影响程度来看,对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影响要小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影响。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于文广  王琦  黄玉娟  崔超然  田立芳  
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对解决我国养老保险基金严重失衡问题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建立延迟退休影响度指标,对延迟退休制度实施后对企业职工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影响度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延迟退休和养老金并轨两项改革措施共同作用的现实效果。结果表明,延迟退休制度对于缓解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压力具有重要影响,从影响程度来看,对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影响要小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