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9)
2023(1153)
2022(1041)
2021(1014)
2020(890)
2019(2049)
2018(1913)
2017(3181)
2016(2159)
2015(2443)
2014(2282)
2013(2535)
2012(2502)
2011(2212)
2010(2352)
2009(2132)
2008(2182)
2007(1994)
2006(1728)
2005(1587)
作者
(9162)
(7603)
(7564)
(7146)
(5138)
(3901)
(3453)
(3131)
(3038)
(2765)
(2711)
(2660)
(2619)
(2552)
(2539)
(2536)
(2373)
(2313)
(2234)
(2221)
(2188)
(2159)
(2014)
(1935)
(1815)
(1714)
(1713)
(1697)
(1670)
(1647)
学科
(4986)
经济(4968)
教育(4292)
管理(3992)
(3945)
(3896)
(3838)
研究(3693)
研究生(3483)
(3306)
企业(3306)
(2807)
方法(2538)
(2308)
制度(2306)
(2148)
医疗(2146)
数学(2111)
数学方法(2090)
服务(2030)
(1890)
(1855)
(1643)
(1640)
水产(1575)
生物(1544)
(1473)
虫害(1457)
(1392)
财务(1389)
机构
大学(34308)
学院(31626)
研究(16015)
(13071)
科学(11761)
农业(10577)
(9495)
中国(9127)
业大(8884)
研究所(8749)
管理(8516)
(8468)
经济(7952)
(7869)
(7437)
理学(7083)
理学院(6899)
农业大学(6824)
(6820)
管理学(6649)
管理学院(6602)
(6384)
(6294)
实验(5887)
中心(5840)
(5730)
实验室(5694)
技术(5340)
重点(5334)
(4890)
基金
项目(22823)
科学(15931)
基金(15155)
(15007)
国家(14880)
研究(13008)
科学基金(11257)
(10180)
自然(9092)
自然科(8850)
自然科学(8835)
(8732)
自然科学基金(8690)
基金项目(7781)
教育(6905)
资助(6875)
科技(6432)
计划(6415)
社会(6115)
重点(5766)
(5685)
社会科(5671)
社会科学(5668)
专项(5052)
(4926)
科研(4918)
编号(4858)
(4848)
(4705)
(4582)
期刊
学报(11751)
(11722)
经济(11722)
(11422)
中国(10578)
研究(10457)
科学(8182)
大学(8061)
农业(7978)
学学(7732)
教育(6921)
(6565)
(4179)
业大(4114)
农业大学(3751)
(3530)
(3460)
卫生(3460)
研究生(3105)
学位(3089)
(3064)
管理(2637)
自然(2264)
林业(2229)
技术(2203)
自然科(2158)
自然科学(2158)
中国农业(2103)
水产(2069)
渔业(1889)
共检索到511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樊海平  曾占壮  林煜  钟全福  余培建  翁祖桐  
从正常养殖的鳗鲡肠道中分离得到477株细菌,通过对常见病原菌的拮抗试验和产酶能力测试筛选出47株细菌。通过对鳗鲡饲料培养基的利用能力从中筛选出19株细菌,鉴定分类后选择7株可能的益生菌进行鱼粉分解试验,筛选得到2株细菌,即A40209CDC4和A31009NA。最后测定这2株细菌对欧洲鳗鲡的毒力和对鳗鲡饲料的表观消化率。结果显示,在急性毒性试验中,试验剂量的细菌对欧洲鳗鲡无毒力,且能有效地提高对饲料的利用率,表明筛选出的2株肠道益生菌A40209CDC4和A31009NA具有良好的开发和应用前景。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樊瑞锋  王印庚  梁友  高淳仁  张正  李彬  翟介明  曲江波  
从健康的大菱鲆肠道内分离细菌,以大菱鲆致病菌鲨鱼弧菌Vibrio archariae和大菱鲆弧菌Vibrio scophthalmi为指示菌,根据拮抗作用原则,分离得到一株菌TYTG-1。根据菌株的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序列分析,菌株被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从养殖大菱鲆肠道中分离获得枯草芽孢杆菌在国内属首次报道。该株菌在4~42℃均能生长,属广温性。经过28d的投喂添加浓度为107和109CFU/g枯草芽孢杆菌的饲料,大菱鲆生长正常,未产生不良反应。该株枯草芽孢杆菌对引起大菱鲆腹水病和肠炎病的两株致病弧菌具有良好的拮抗作用,其具有较大潜力作为肠道益...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孟小亮  陈昌福  高宇  贺中华  田甜  刘振兴  
从正常养殖的黄颡鱼肠道中分离得到218株细菌,通过产酶能力测试,对常见病原菌体外拮抗作用以及对抗生素敏感性试验筛选出1株益生菌HS140菌株。通过测定HS140菌株对黄颡鱼的致病性,并结合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和16SrRNA部分序列分析,对HS140菌株进行了分类鉴定。结果显示:HS140菌株具有很强的分泌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的能力,能够抑制温和气单胞菌、迟缓爱德华菌和鳗弧菌的生长。HS140菌株对氨苄青霉素、磺胺异恶唑、先锋霉素VI等3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对另外13种抗生素均敏感或中度敏感。急性毒性试验表明,浓度为1.0×108cfu/mL的HS140菌悬液对黄颡鱼没有致病性。HS140...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姜燕  李存玉  徐永江  柳学周  于超勇  王滨  郑伟  史宝  
为研究益生菌制剂对池塘养殖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肠道及环境菌群结构的调控效果,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手段构建牙鲆肠道、养殖水体、饵料和池塘底泥的16S rDNA基因测序文库,分析不同样品中菌群组成和多样性在益生菌制剂调控过程中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添加益生菌制剂后,池塘底泥和牙鲆肠道的菌群多样性升高,且池塘底泥的依然是最高的;而养殖水体的菌群多样性明显下降,并低于牙鲆肠道的。牙鲆肠道中的肠杆菌属(Enterobacter)、芽孢杆菌属(Bacillus)相对丰度呈上升趋势,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发光杆菌属(Photobacterium)相对丰度先上升后下降;池塘养殖水体中NS3a_marine_group代表的菌属相对丰度先下降后上升;底泥中芽孢杆菌属相对丰度变化最为明显,由最初的3.78%增加到33.64%。养殖牙鲆肠道、养殖水体和底泥中的弧菌属(Vibrio)相对丰度在益生菌制剂添加后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而在水产养殖中,不动杆菌属和弧菌属中的部分菌株通常被认为是重要病原菌。说明益生菌制剂的添加能够一定程度优化鱼体肠道和环境(养殖水体和池塘底泥)菌群结构。相似性分析发现,在饵料不变的条件下,牙鲆肠道与底泥的菌群结构与底泥的更相近;且益生菌产品对池塘底泥和牙鲆肠道菌群的影响较为明显。本研究结果可为池塘养殖过程中微生态制剂筛选和使用提供参考。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窦春萌  左志晗  刘逸尘  张亦陈  耿绪云  孙金生  
为获得具有消化酶活性且安全的益生菌,从凡纳滨对虾肠道中初步分离得到576株细菌,对菌株进行产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能力的定性及定量测试,筛选出产酶种类多且产酶能力强的菌株11株。对筛选出的11株菌进行了幼虾浸浴实验、药敏性实验和溶血性实验,以评价其生物安全性。将11株菌的菌悬液添加到凡纳滨对虾幼虾的养殖水体中进行浸浴实验,浸浴结束后用鳗弧菌进行刺激,测定不同浸浴组幼虾相关免疫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以确定其对幼虾的保护效果。综合消化酶活性、菌株对幼虾的保护效果及生物安全性,筛选得到4株效果较好的菌株。菌株的16S r DNA分子鉴定结果表明,细菌1号、2号和4号分别与芽孢杆菌(BAcilluS Sp...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林煜  
用正交试验法,通过研究培养基基础成分、主要添加成分和无机盐对养殖鳗鲡(Anguilla japonica)肠道益生菌枯草芽孢杆菌(A40209CDC4)和少动鞘氨醇单胞菌(A31009NA)的生长影响,确定了优化的培养基。菌株A31009NA的优化配方为:蛋白胨1.0%,牛肉膏0.1%,食盐0.5%,酵母膏0.5%,葡萄糖1.0%,硫酸铵0.05%,MgSO4.7H2O 0.1 g/L,CuSO4.5 H2O 0.15 mg/L,MnSO4.H2O 1.5 mg/L,CoCl.H2O 0.15 mg/L;A40209CDC4优化培养基配方为:蛋白胨1.0%,牛肉膏0.1%,食盐1.0%,酵母膏...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姚国成  
鳗鲡养殖技术姚国成(广东省水产局,510222)一、鳗苗的采捕和运输1.鳗苗的采捕我国东南沿海都有鳗苗生产,汛期从1月开始,自南向北转移,到5月结束。在沿海采集鳗苗的主要方法有:(1)灯光诱捕:利用鳗苗的趋光习性,在岸边安置灯光,诱导鳗苗游集。生产者...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蒋启欢  叶应旺  胡王  江河  陆剑锋  
从养殖的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肠道中分离纯化得到60株具有不同特征的菌株,以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为指示菌,点种法初筛得到12株菌株,再通过牛津杯实验筛选出4株对嗜水气单胞菌有明显抑制作用(抑菌圈直径在14 mm以上)的益生菌疑似株,并进行了耐热试验、耐酸试验和人工肠液耐受试验,筛选出最符合益生菌功能特性的菌株YJ-9。该菌株在90℃高温水浴30 min后相对存活率为1.51%,在pH3的液体培养基中4 h内相对存活率为8.37%,活菌数都保持在106 CFU/mL以上,并且可以在人工模拟肠液中缓慢生长。在急性毒力实验中,1...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多年来,课题组一直从事益生菌资源保护及在食品和人体肠道中的作用机理研究,经过课题组所有成员多年来的共同努力和工作,取得的创新成果为:(1)利用传统纯培养结合宏基因组学、宏转录组学、宏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等技术方法,从辽宁、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等省区103个不同地区,采集的563份自然发酵的酸菜、豆酱、辣白菜、锦州小菜、玉米发酵面团、酸马奶、酱腌菜中,分离、鉴定并保藏了1128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徐晨  李烨  孙启睿  张明明  王资生  叶仕根  乔帼  李强  
前期研究表明,生物絮团技术(biofloc technology,BFT)适于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养殖。为进一步优化BFT养殖模式,本研究设置3个实验组:BFT模式下EM菌添加组(BB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添加组(BI组)和BFT对照组(B组),以均体重(1.60±0.50)g的异育银鲫为研究对象,探讨BFT模式下外源添加益生菌对养殖动物生长、消化酶活性及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1)益生菌添加组异育银鲫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益生菌添加组(BB组和BI组)的消化酶(淀粉酶、脂肪酶和胃蛋白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B组)(P<0.05)。益生菌添加组间,BB组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BI组(P0.05);(3)益生菌添加组肠道肌层厚度和黏膜下层厚度显著高于对照组(B组)(P0.05)。研究表明,BFT养殖模式下外源添加益生菌可以更好地促进异育银鲫生长。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娜  商志伟  赵敏  
选用50头体重相近的三元杂交断奶健康仔猪,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全程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试验1、2、3、4组在试验第1天到第28天分别饲喂基础日粮+蜡样芽孢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和戊糖乳杆菌(质量比为1∶1∶1、1∶2∶1、2∶1∶2、1∶1∶2)的混合益生菌制剂,在第29天到第42天饲喂基础日粮。饲喂28 d后计算各组仔猪日增重、料重比、腹泻率。结果表明:4个试验组仔猪的日增重均高于对照组,料重比均低于对照组,腹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1、3组仔猪的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试验1组仔猪的日增重又稍高于试验3组;试验1、3组仔猪的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试验1组仔猪的料重比又稍低于试验3组;试...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贺中华  陈昌福  高宇  孟小亮  田甜  
对分离自健康黄鳝肠道118株菌进行点种法病原菌拮抗试验,结合产酶能力分析试验结果,得到了对病原菌拮抗作用显著和产酶能力较强的拟选菌株HY-136。通过对该菌株进行形态观察,常规生理生化鉴定和应用API 50 CHB鉴定盒鉴定,结果表明该菌与枯草芽孢杆菌属的形态及生理生化特征相似;进一步利用PCR技术对该菌株16S rRNA序列作测定与分析,序列结果在GenBank中进行Blast同源序列检索,并用Mage4.0软件与芽孢杆菌属的其它菌种进行序列分析比对,结果表明其与已报道的枯草芽孢杆菌序列(登录号为EU346662)具有99.8%的同源性,且二者在所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上处于同一个分支。确定菌株H...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妥强   杨慧超   李瑞国   高巧仙   杨晓斌   辛国省  
为了研究细菌素协同益生菌不同添加组合对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肠道组织形态及肠道菌群的影响。选取一日龄爱拔益加(AA)肉公雏300只,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A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B组(细菌素50+益生菌50)在基础饲粮中添加细菌素2.57 mL/kg、益生菌0.84 g/kg, C组(细菌素100+益生菌100)在基础饲粮中添加细菌素5.13 mL/kg、益生菌1.68 g/kg, D组(细菌素150+益生菌150)在基础饲粮中添加细菌素7.7 mL/kg、益生菌2.52 g/kg, E组(抗生素50)在基础饲粮中添加金霉素50 mg/kg。试验分为第1阶段(1~21日龄)和第2阶段(22~42日龄),试验期为42 d。结果发现,在22~42日龄和1~42日龄,D组平均日增质量显著高于A组(P<0.05),料质量比显著降低(P<0.05)。D组心脏质量显著高于A组(P<0.05),C组肝脏质量显著高于A组(P<0.05)。与A组相比,C、D、E组十二指肠绒毛高度显著提高(P<0.05)。与A组相比,D组厚壁菌门相对丰度有所提高,拟杆菌门相对丰度有所降低,C、D、E组变形菌门相对丰度均高于B组。在属水平上,D组瘤胃球菌属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饲粮中细菌素协同益生菌的添加提高了白羽肉鸡生长性能、改善了肉鸡肠道菌群结构、促进了肠道的健康发育、提高了肉鸡心脏、肝脏质量,以D组(细菌素150+益生菌150组)添加水平为宜。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林建城  王国玲  闵志勇  
【目的】从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肠道中分离纯化蛋白酶并分析其酶学性质,为日本鳗鲡饲料的科学研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硫酸铵沉淀分级分离及Sephadex G-100和Sephadex G-75两级凝胶柱层析纯化日本鳗鲡肠道蛋白酶,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和SDS-PAGE鉴定蛋白酶纯度和亚基分子质量,利用凝胶层析法测定酶的分子质量,用等电聚焦电泳法测定酶的等电点,并研究以酪蛋白为底物时蛋白酶催化反应的动力学参数及pH、温度、金属离子和修饰剂对蛋白酶活力的影响。【结果】日本鳗鲡肠道蛋白酶亚基分子质量为65.3ku,酶分子质量为260.3ku,等电点为8.23;...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胡毅  谭北平  麦康森  艾庆辉  郑石轩  程开敏  
以初体质量为(0.11±0.00)g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为研究对象,在室外水泥池进行10周饲喂实验,研究饲料中添加单一益生菌和复合益生菌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消化酶、肠道和粪便菌群及部分免疫指标的影响。以基础饲料为对照组,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虾乐333(复合益生菌)、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1∶1)、虾乐333+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1∶1∶1)各1g/kg,配制5种实验饲料。实验结果显示,复合益生菌饲喂组对虾的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