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61)
- 2023(6068)
- 2022(5078)
- 2021(4591)
- 2020(3845)
- 2019(8427)
- 2018(8103)
- 2017(15239)
- 2016(8659)
- 2015(8836)
- 2014(8410)
- 2013(8205)
- 2012(7518)
- 2011(6756)
- 2010(6577)
- 2009(5935)
- 2008(5713)
- 2007(4907)
- 2006(4108)
- 2005(3497)
- 学科
- 济(31618)
- 经济(31588)
- 业(23015)
- 管理(22143)
- 企(17749)
- 企业(17749)
- 方法(15353)
- 数学(14034)
- 数学方法(13951)
- 学(9949)
- 农(9576)
- 财(9167)
- 中国(7721)
- 贸(7539)
- 贸易(7538)
- 易(7367)
- 业经(7048)
- 产业(6707)
- 农业(6486)
- 制(6309)
- 务(5877)
- 财务(5876)
- 财务管理(5868)
- 结构(5789)
- 企业财务(5650)
- 地方(5457)
- 技术(5357)
- 环境(5309)
- 体(4820)
- 银(4663)
- 机构
- 大学(122805)
- 学院(122232)
- 济(47945)
- 经济(47240)
- 研究(46422)
- 管理(43532)
- 理学(39339)
- 理学院(38780)
- 农(38080)
- 管理学(37977)
- 管理学院(37792)
- 科学(34566)
- 中国(31818)
- 农业(31171)
- 业大(29202)
- 所(26592)
- 研究所(25247)
- 京(25244)
- 农业大学(20938)
- 中心(19534)
- 财(19246)
- 江(17623)
- 省(16885)
- 室(16878)
- 业(16563)
- 院(16464)
- 财经(16391)
- 实验(16123)
- 科学院(15998)
- 实验室(15457)
- 基金
- 项目(95503)
- 科学(73433)
- 基金(70899)
- 家(67658)
- 国家(67161)
- 研究(56445)
- 科学基金(55221)
- 自然(40104)
- 自然科(39222)
- 自然科学(39198)
- 自然科学基金(38567)
- 基金项目(38539)
- 省(38111)
- 社会(36992)
- 社会科(35243)
- 社会科学(35234)
- 划(33069)
- 资助(28335)
- 教育(25085)
- 重点(22663)
- 计划(22654)
- 科技(21075)
- 发(20399)
- 创(20366)
- 部(20158)
- 科研(19688)
- 业(19460)
- 创新(19273)
- 编号(18886)
- 农(17815)
共检索到1601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罗衡 赵良杰 李丰 郭海松 沈竑 刘其根
农业—水产复合生产体系(integrated agri-aquaculture system,IAAS)因其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效应及能生产满足市场对食品安全需求的绿色稻米而成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了解这种农水复合系统中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特征对于种养工艺的改进和生态调控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实验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稻鳖共作(R-T)和稻田单作(R-M)2种模式下稻田表层和根系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旨在为稻鳖种养生态学积累资料和为稻鳖综合种养的生产技术优化提供理论依据。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两种模式下稻田表层及根系土壤中主要细菌门类为变形菌门、酸杆菌门、拟杆菌门、硝化螺旋菌门和绿弯菌门。与R-M相比,R-T表层土壤中绿弯菌门、硝化螺旋菌门和酸杆菌门的相对丰度增加,变形菌门和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减少;而其根系土壤硝化螺旋菌门、拟杆菌门和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增加,绿弯菌门和酸杆菌门的相对丰度减少。主要优势菌属为酸杆菌属、亚硝化单胞菌属、硝化螺旋菌属、地杆菌属、芽单胞菌属、黄单胞菌属6类。其中亚硝化单胞菌属、硝化螺旋菌属、芽单胞菌属和酸杆菌属在两种模式的表层土壤中的相对丰度存在显著差异;硝化螺旋菌属和地杆菌属在根系土壤中的相对丰度存在显著差异。引入养殖鳖(R-T)后,稻田根系和表层土壤的细菌Chao指数及Shannon指数均增加。PCA以及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养殖鳖引入后,稻田表层土壤的细菌群落结构产生明显变化,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水稻根系的菌群产生了影响。研究初步揭示了稻鳖共作复合生态系统优于稻田单作系统的微生物生态基础。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宋亚娜 吴明基 林艳
【目的】基于水稻田间定位试验,利用nirS功能基因研究不同氮肥水平对稻田土壤反硝化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方法】运用PCR-DGGE(聚合酶链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结合DNA克隆测序和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技术对反硝化细菌nirS基因进行检测,分析田间定位试验第4年不同氮肥水平下稻田nirS型反硝化细菌群落结构和丰度的变化。【结果】依据DGGE图谱计算的群落多样性指数显示,与不施肥对照处理(CK)比较,施用氮肥处理(N1:75 kg N.hm-2,N2:150 kg N.hm-2和N3:225 kg N.hm-2)可促进稻田土壤nirS型反硝化细菌群落多样性指数提高,尤...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赵翔刚 罗衡 刘其根 赵良杰 蔡林荣 戴亮亮 张真
为了研究养殖沙塘鳢(Odontobutis obscurus)对稻田水体及底泥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2015年于浙江海盐江南四阡现代农业公司进行了沙塘鳢的稻田养殖实验,利用DGGE(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技术对养殖过程中的稻田水体及底泥中细菌的16S r DNA片段进行指纹图谱分析。DGGE条带测序分析结果显示:稻田水体及底泥共检测到包括α-变形菌亚门(Alphaproteobacteria)、β-变形菌亚门(Betaproteobact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陶玲 李晓丽 朱建强 李谷
为利用稻田生态工程对精养池塘尾水进行循环利用,采用Illumina Mi Seq第二代测序技术比较分析了稻田生态工程进出水中浮游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差异,以探讨稻田生态工程净化回用水中浮游细菌群落变化对池塘养殖的影响。结果显示,稻田生态工程进出水中优势浮游细菌在门水平上的组成相同,均为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但优势门类的相对丰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娜 徐嘉翼 叶鑫 隋世江 张鑫 牛世伟
【目的】有效控制土壤氮素损失是维持稻田生产力和降低氮肥施用引发环境污染的重要管理措施。【方法】本文以聚天门冬氨酸钙盐(PASP-Ca)与常规尿素复配为供试材料,利用成对大田施肥试验(尿素-T1和PASP-Ca尿素-T2),研究PASP-Ca尿素对稻田土壤细菌群落及土壤N素硝化作用的影响。【结果】施肥后第3天,NH~+_4-N是影响细菌群落组成的关键环境因子。Nitrosomonadales(亚硝化单胞菌)、Nitrospiraceae(硝化螺旋菌)为T2处理的优势菌,且T2处理的Nitrospiraceae丰度显著高于T1处理,土壤NH~+_4-N浓度较T1处理降低了19.47%。施肥后第5、10天,NO~-_3-N是影响细菌群落组成的关键环境因子。Nitrosomonadales和Nitrospiraceae为T1处理的优势菌,且T2处理的Nitrosomonadales丰度显著低于T1处理,土壤NO~-_3-N浓度较T1处理降低了3.80%~9.58%。【结论】本试验初步表明,PASP-Ca尿素通过调控参与N素硝化的土壤细菌丰度,改变了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影响N素的硝化过程,对降低氮素流失风险和提高氮肥利用率具有潜在作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远平 罗文娇 周平 王琼 郭华春
【目的】探究马铃薯茎叶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和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方法】基于土壤理化分析和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比分析马铃薯茎叶还田(处理组R)与不还田(处理组NR)土壤理化指标和细菌群落结构的差异。【结果】与处理CK相比,马铃薯茎叶还田提高了土壤pH值及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其中速效钾含量增幅最大,达42.36~141.53 mg/kg。马铃薯茎叶还田显著影响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在第45、90 天时,还田处理土壤中12个细菌类群丰度显著提高,且还田处理较不还田处理土壤细菌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显著提高。各处理土壤细菌群落的种间互作关系主要发生在酸杆菌门、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和变形菌门,且马铃薯茎叶还田处理较不还田处理,土壤细菌群落种间互作强度显著提高。相关性分析表明,Latescibacterota、脱硫菌门(Desulfobacterota)与有效磷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碱解氮、有机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粘球菌门(Myxococcota)、Bdellovibrionota、髌骨菌门(Patescibacteria)、肠杆菌门(Entotheonellaeota)、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ota)、硝化螺旋菌门(Nitrospirot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与速效钾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结论】马铃薯茎叶还田处理可以提高土壤养分含量、显著提高土壤细菌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及群落物种互作强度,土壤速效钾、有效磷、碱解氮及有机质含量等理化指标与土壤细菌群落物种组成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宋宇 王鹏 韦月平
【目的】本文探讨了不同稻田栽培模式下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变化。【方法】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河蟹共作稻田(SDHXZ)、非洲雁共作稻田(SDFYZ)和单作稻田(SDKBZ)3种栽培模式表层土壤细菌进行高通量测序及分析。【结果】测序共获得240 070个有效序列,3157个OTU,48个门,115个纲,224个目,391个科,721个属和1343个种。Venn图显示3个处理组共有的细菌OTU数是1525个,SDFYZ特有OUT数最多为357个,SDHXZ的ace指数和shannon指数均高于SDFYZ和SDKBZ,说明SDHXZ土壤细菌多样性和丰富度高于其他2个处理。稻田土壤细菌多样性与pH和氨态氮相关性较大,丰富度则与硝态氮呈正相关。3个处理的优势菌门和优势菌属基本相同。PCoA分析图显示3个处理的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差异较大。【结论】SDHXZ表层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和丰度最高,具有更好的土壤细菌生态基础。该研究可为合理选择水稻栽培模式提供一定理论支持。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侯建伟 邢存芳 邓晓梅 陈芬
【目的】研究不同pH花椒园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其与土壤化学性质的关系,为提高土壤质量及促进花椒生长提供依据。【方法】在300 hm~2花椒园中,分别采集低pH区(pH≤5.5)、中pH区(5.5碱解N>有效P>速效K。相关性分析表明,花椒根区土壤pH与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相对丰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蓝藻菌门(Cyan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相对丰度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C/N与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蓝藻菌门(Cyan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相对丰度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碱解N与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绿弯菌门(Chloroflexi)相对丰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速效K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相对丰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有效P与蓝藻菌门(Cyan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相对丰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土壤pH、C/N、碱解N、有效P和速效K对细菌群落结构变化的影响较大,土壤pH改变了花椒根区土壤细菌的群落构成和多样性,是决定花椒根区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首要因子。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苏艳秋 罗国强 顾继锐 陶勇
为了解光合细菌(Photosynthetic bacteria)在水产养殖应用中的作用机制,采用PCR-DGGE技术研究不同浓度光合细菌对养殖水体和底泥两个微环境细菌群落的影响。结果显示:水样菌群和底泥菌群有显著差异,各聚为一簇,水样菌群多样性比底泥丰富且波动性更大,泥样菌群则相对稳定,受外源菌群影响较小;添加光合细菌可显著增加水体菌群多样性,促使SAR11族未培养α-变形菌等固有菌群数量增加,从而影响水样菌群结构;同一阶段不同处理水样菌群多聚在一起,显示出较高结构相似性,不同处理并未造成组间菌群结构明显差异;光合细菌投加12 d后出现浓度减少。鉴定分析发现水样中46个菌群归属21个属,底泥1...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肖娴 桂一峰 朱艳 符菁 朱雪松 朱显 赵远
【目的】探究单一及复合微生物菌群对水稻产量及土壤细菌群落产生的影响。【方法】基于盆栽试验,通过设置空白对照、施用单一沼泽红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及其混合菌群4个处理,分析水稻产量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差异。【结果】微生物菌肥的施用可以有效提升水稻产量,其中混合菌群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产量提高了约17.71%。施用微生物菌肥有效提高了土壤微生物酶活性。通过对土壤细菌16S rDNA扩增子测序分析发现,微生物菌肥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并不明显,但显著改变了土壤群落组成。结构方程模型表明,土壤氮素对土壤酶活性(r=0.771,P<0.05)存在显著影响。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α-多样性通过影响参与土壤碳、磷循环的微生物酶活性间接的影响水稻的产量。【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微生物菌肥在水稻生产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
水稻 微生物菌肥 微生物群落 产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宋宇 杨清海 曲贵伟
【目的】探讨河蟹对水稻不同生育期根际土壤的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方法】设置生物有机肥田和河蟹生物有机肥复合种养稻田的水稻大田实验,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别对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的稻田土壤进行16S rRNA基因分析,并解析土壤理化因子对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河蟹引入生物有机肥田后,水稻的不同生育期根际土壤的pH和速效磷含量均提高,同时促进了分蘖期、拔节期和成熟期的Shannon指数及拔节期和抽穗期Ace和Chao指数的提升。两种稻田的优势菌门相近,均为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绿弯菌门(Chloroflexi)、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ota)。但生物有机田相对丰度最大的菌门是放线菌门,而河蟹田的则为绿弯菌门(Chloroflexi)。PCoA分析显示河蟹有机稻田各时期的群落结构与同时期的有机田群落结构差异显著。2种稻田不同生育期根际土壤细菌群落与土壤理化因子RDA分析显示放线菌门首要影响因子是全氮,绿弯菌门首要控制因子则是速效磷。【结论】河蟹引入生物有机肥稻田后土壤细菌的群落结构会随着生育期发生一定变化,而这种变化和土壤理化因子密切相关。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成立文 周雅心 曾庆淞 周明炀 许旭萍 郑毅 王维奇
【目的】探究滨海湿地围垦养殖前后土壤铁还原菌群落的结构变化、功能演变及其影响因素,了解湿地微生物多样性的变化。【方法】以我国黄河口碱蓬湿地、九龙江口桐花树湿地、东寨港木榄湿地为样地,利用高通量技术分析铁还原菌的群落结构,并采用盐酸浸提—邻菲罗啉比色法测定土壤中Fe(Ⅲ)、Fe(Ⅱ)含量。【结果】(1)围垦养殖后,黄河口围垦区的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为优势菌门,九龙江口围垦区和东寨港围垦区的优势菌门均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黄河口围垦区的拟杆菌属(Bacteroides)为优势菌属,九龙江口围垦区的弧菌属(Vibrio)、脱硫单胞菌属(Desulfuromonas)、硫杆菌属(Thiobacillus)为优势菌属,东寨港围垦区的气单胞菌属(Aeromonas)和硫杆菌属为优势菌属。(2)围垦养殖后,黄河口围垦区微生物化能异养、发酵功能的相对丰度升高;东寨港围垦区微生物化能异养、有氧化能异养、发酵以及硝酸盐还原功能的相对丰度升高;九龙江口围垦区微生物有氧化能异养、硝酸盐还原功能的相对丰度升高。(3)冗余分析结果显示:土壤pH值对铁还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最大;Fe(Ⅱ)含量对土壤铁还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比Fe(Ⅲ)含量大。【结论】围垦养殖后,土壤理化性质以及Fe(Ⅲ)、Fe(Ⅱ)含量会对铁还原菌产生影响,其中,pH值的影响最大;铁还原菌群落的适应性强,有利于养殖。
关键词:
围垦养殖 铁还原菌 群落结构 滨海湿地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徐玲 张杨珠 曾希柏 周卫军 周清 夏海螯
为探明长期不同施肥结构对湖南省稻田土壤肥力的影响,通过野外调查采样和室内测定,研究了湖南省土肥站1986年冬季在全省各地建立的、持续了18年的6个土壤肥力与施肥效益监测长期定位试验点不同施肥处理对稻田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肥处理相比,长期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能全面提高土壤氮、磷、钾、有机质以及CEC含量,能有效调节土壤pH.秸秆还田和施用NK肥都能显著提高土壤速效钾的含量,施用NK肥的处理比NPK肥处理平均高48.4%;秸秆还田处理比NPK肥处理平均高32.3%.施用NP肥能显著提高土壤的速效磷含量;各化肥处理的有机质含量总体上较为稳定,而施用有机肥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最有效途径,有...
关键词:
施肥结构 长期定位试验 土壤肥力 稻田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周红敏 彭辉 陈杏林 王宏翔 张弓乔
【目的】研究杉木林转为油茶林后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为油茶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杉木林转为油茶林后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关系。【结果】杉木林和油茶林中共有OUT 2 845个,30个门,88个纲,195个目,295个科和887个属。2种林分类型中主要细菌群落有变形菌门、酸杆菌门、绿弯菌门、放线菌门、浮霉菌门和Myxococcota,其中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酸杆菌门和绿弯菌门,3个优势菌门的丰度占细菌总量的69.5%~73.9%。杉木林土壤中的变形菌门显著高于油茶林(P <0.01)。【结论】以上结论表明林地植被类型转变对土壤细菌群落有显著影响,为了解杉木林转为油茶林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提供理论依据,对于营造可持续发展的油茶林有重要参考价值。
关键词:
土壤细菌 土壤养分 杉木 油茶 群落结构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吴昌明 范少辉 冯云 申景昕 刘广路
【目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对外界环境变化敏感,不同的植被类型、气候类型、经营管理措施、土地利用方式、地形梯度等显著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本研究采用新的采伐模式对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林进行带状采伐(采伐宽度为3、6、9、12 m,长20 m的采伐带),探究带状采伐措施对毛竹林土壤细菌群落物种组成、多样性及系统发育学特征的影响,以评估毛竹林带状采伐经营技术的适用性与合理配置方式。【方法】利用Illumina HiSeq 2500测序平台,采用16S rRNA的V3-V4区段引物对土壤细菌进行高通量测序。【结果】毛竹林带状采伐后,土壤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的相对丰度在3 m采伐带显著增加(P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