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29)
2023(8773)
2022(7954)
2021(7599)
2020(6367)
2019(14914)
2018(14916)
2017(28903)
2016(15925)
2015(17869)
2014(17942)
2013(17767)
2012(16136)
2011(14479)
2010(14152)
2009(12766)
2008(12252)
2007(10382)
2006(8887)
2005(7572)
作者
(46749)
(38511)
(38333)
(36389)
(24716)
(18649)
(17364)
(15313)
(14692)
(13712)
(13366)
(12887)
(12255)
(12195)
(11924)
(11720)
(11629)
(11531)
(10957)
(10882)
(9723)
(9443)
(9241)
(8723)
(8633)
(8632)
(8627)
(8412)
(7778)
(7678)
学科
(59488)
经济(59422)
管理(44233)
(41918)
(35488)
企业(35488)
方法(30185)
数学(26037)
数学方法(25711)
(15658)
(15266)
中国(14293)
(14047)
业经(13190)
地方(12158)
理论(10856)
(10579)
(10396)
贸易(10392)
农业(10271)
(10077)
技术(9927)
环境(9736)
(9338)
财务(9279)
(9273)
财务管理(9263)
教育(8797)
企业财务(8773)
(8609)
机构
大学(222986)
学院(220207)
管理(91271)
(81079)
理学(80099)
理学院(79228)
经济(79165)
管理学(77794)
管理学院(77419)
研究(73306)
中国(51704)
科学(49233)
(47697)
(37643)
(37548)
业大(36438)
(35243)
研究所(34949)
中心(32272)
(30700)
北京(30053)
农业(29703)
财经(29213)
(29186)
师范(28846)
(27355)
(26586)
(25315)
技术(24334)
师范大学(23503)
基金
项目(160515)
科学(124566)
研究(115242)
基金(115220)
(101488)
国家(100658)
科学基金(85660)
社会(69560)
社会科(65771)
社会科学(65752)
(63213)
基金项目(62290)
自然(58030)
自然科(56656)
自然科学(56640)
自然科学基金(55597)
(53551)
教育(52217)
资助(48075)
编号(47277)
成果(37821)
重点(35566)
(34669)
(33498)
(33214)
课题(32122)
科研(31312)
创新(30898)
计划(30092)
大学(29509)
期刊
(84194)
经济(84194)
研究(61607)
学报(39206)
中国(36805)
科学(35159)
(32996)
管理(31954)
大学(28696)
学学(27015)
(24621)
教育(24568)
农业(23783)
技术(18661)
(14336)
金融(14336)
业经(14129)
图书(13605)
财经(13024)
经济研究(12829)
科技(11982)
理论(11834)
(11768)
实践(11198)
(11198)
问题(10901)
(10849)
情报(10569)
林业(10550)
业大(10521)
共检索到3049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跃环  王昭萍  喻子牛  闫喜武  
贝类的远缘杂交起源于牡蛎,至今已经有130多年研究历史,其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价值较高的巨蛎属牡蛎的种间杂交上。作者在分析同类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的研究结果,综述了国内外牡蛎种间杂交研究成果及其存在问题。具体内容包括种间配子兼容性分析、表型性状评估、杂种遗传鉴定、杂种优势估算、杂交不育格局、异源多倍体诱导及种间回交等几方面的研究进展和要点,并展望了牡蛎种间杂交的应用前景,以期为牡蛎种间杂交及遗传分析、优质苗种繁育及育种等方面研究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参考。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跃环  王昭萍  闫喜武  姚托  虞志飞  霍忠明  于瑞海  李晓喻  李雅林  郭希明  
为了评估太平洋牡蛎与近江牡蛎能否产生远缘杂种优势,于2010年5月,以成熟的两种牡蛎亲本为材料开展了2×2远缘杂交研究,由长牡蛎自繁组GG(Crassostrea gigas♀×C.gigas♂)、近江牡蛎自繁组AA(C.ariakensis♀×C.ariakensis♂)、正交组GA(Crassostreagigas♀×C.ariakensis♂)、反交组AG(C.ariakensis♀×C.gigas♂)4个实验组组成。分析了子代早期表型性状和杂种优势,并对杂交子代进行了遗传鉴定。结果表明:GA杂交组与AG组的受精强度具有不对称性。幼虫浮游期间,表型性状的中亲杂种优势几乎为0,GA组生长与...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跃环  王昭萍  闫喜武  苏家齐  张辉  姚托  霍忠明  于瑞海  杨鹏  
为测定香港巨牡蛎(Crassostrea hongkongensis♀×C.hongkongensis♂)、长牡蛎自繁家系(C.gigas♀×C.gigas♂)及其两者种间杂交家系(C.hongkongensis♀×C.gigas♂)子代的早期表型性状,评估种间杂种潜力,分析早期种间杂种优势,实验于2010年7月,采用1雄对3雌的巢式设计建立了9个香港巨牡蛎自繁家系(Crassostrea hongkongensis♀×C.hongkongensis♂)(HH11、HH12、HH13……HH33)、9个长牡蛎自繁家系(C.gigas♀×C.gigas♂)(GG11、GG12、GG13……GG3...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葛建龙  李琪  于红  孔令锋  于瑞海  
为了利用杂种优势培育长牡蛎优良新品种,实验以3种不同壳色长牡蛎家系(白色/W、黑色/B、紫色/P)为材料,采用3×3完全双列杂交法,建立了3个自交组合和6个正反杂交组合,分析了各实验组幼虫期和养成期的生长、存活以及杂交子代的杂种优势。结果表明,浮游幼虫期,杂交组PB表现出显著的生长优势;与自交组相比,各杂交组均有着较高的幼虫存活率;在幼虫存活率方面,所有杂交组均有较高的杂种优势率。在养成期,紫壳色自交组的壳高显著大于白壳色和黑壳色自交组;6个杂交组中,PB的壳高生长最快,BP次之,PW、WP的生长最慢;各杂交组与自交组的成活率差异均不显著;杂交组BP及其反交组PB的壳高、壳长、总重和存活率的杂...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郑怀平  王迪文  林清  孙泽伟  张涛  陈兴强  
利用山东青岛养殖的太平洋牡蛎(N)与汕头本地养殖的葡萄牙牡蛎(S)两个近缘种为亲本,采用正交设计建立了杂种组NS(N♂×S♀)和SN(S♂×N♀)与纯种组NN(N♂×N♀)和SS(S♂×S♀)4个不同的遗传组合,通过比较不同阶段(幼虫期、稚贝期、养成阶段)的生长和存活数据,研究了牡蛎近缘种间的杂种优势,目的为改良牡蛎的生产性状。结果表明,这两个近缘种之间杂交能够产生显著的杂种优势,杂交后代的生长与存活两个表型性状都得到改良。杂交组比近交组生长得快,杂种优势在幼虫期为37.44%,稚贝期为42.47%。杂交组也比近交组存活率高,8日龄幼虫存活率的杂种优势为76.80%、14日龄幼虫存活率的杂种优...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宋丰景  
从失业的性质和原因、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经济增长、失业统计和失业现状、缓解失业的对策措施等四个方面介绍了当前国内理论界对我国失业问题研究的最新进展 ,并进行了简要评述。本文认为 ,当前我国对失业问题的理论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 ,为促进就业奠定了理论基础。但和我国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相比 ,失业理论的研究总体滞后 ,创新不够。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徐元栋  刘思峰  
行为金融与传统金融理论都对动量现象进行了解释,但一直存在争论,并且这两种解释思路都存在缺陷,也不能合理地解释中国大陆股市的动量现象。国内外有些学者开始从奈特不确定性角度来研究动量现象,它可以合理地解释中国股市的动量效应。本文对这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述,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翟立宏  付巍伟  
近年来国外声誉理论研究一方面围绕声誉的保持、交易、消费这一声誉运行机制的主线在充实完善,另一方面也在扩展声誉对产品价格的影响、不同市场特征下的声誉机制、网上交易中的声誉机制等新的研究领域。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声誉保持和声誉消费;金融市场上声誉对产品价格的影响;市场宽度、市场密度、顾客特征、网络结构等市场特征对声誉机制的影响;检验网上交易声誉体系对产品质量和价格影响的实证研究,以及网上交易声誉体系收集和报告信息的方式研究。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朱少醒  吴冲锋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行喜欢  王方华  
一、引言 自从20世纪50年代初期计算机商业化应用以来,人们就开始对信息技术投资产出问题进行研究。早期的学者认为信息技术投资有利于提高生产率,能够增加企业竞争优势。然而,摩根集团经济学家罗奇(Roach)在其1987年的一份研究中发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肖利平  
本文评述了追赶理论研究近十余年来的最新进展。研究表明,落后国家可以利用后发优势追赶先进国家,但其追赶能力受到吸收能力、制度质量、地理位置、金融约束等因素的影响。今后的追赶研究将集中在追赶假说的检验、制度质量对追赶的影响、吸收能力与制度质量指标体系的构建以及人文追赶等方面。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志鸿  徐现祥  
近10多年来,趋同分析是实证宏观经济学中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这是因为,从理论的角度看, 趋同是新古典增长理论的一个重要推论;而新增长理论,特别是早期的AK类型经济增长理论,预言的是趋异。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是否存在趋同就成了实证检验新古典增长理论和新增长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从实证分析的角度看,到了20世纪80年代,人们已具有两个大型的跨国数据库,即Maddison 跨国数据(Maddison,1982)和Heston-Summers跨国数据(Heston & Summers,1991),这为趋同分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阎钢军  
作为产业经济学中一部分的产业组织学在中国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但对产业组织学研究的内容、方法,国内学术界往往仍停留在哈佛学派和博弈论的讨论上。本文通过最近几年西方产业组织学权威杂志《国际产业组织学》所发表文章,对国际产业组织学的研究方法进行归纳。通过对研究方法的探讨,另辟蹊径对产业组织学最新发展作一总结。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陈百明,刘新卫,杨红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UCC)是全球环境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原因之一,进入新世纪以来,LUCC研究一直是地理学研究的前沿与热点。本文综述了2002年8月在南非德班国际地理学联合会(IGU)"2002年区域地理大会"上有关LUCC的主要研究成果,认为国际上LUCC研究在应用RS、GIS技术开展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监测、评价与制图;农村与农业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分析;城市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分析;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动力学;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与生态环境等五个方面取得最新进展,反映出LUCC研究范围在进一步拓展,研究内容在进一步深化。
[期刊] 资源与环境  [作者] 倪绍祥  
本文扼要说明了近年来国外土地评价研究的若干进展:1.信息系统在土地评价中的应用;2.潜力评价的深化与扩展;3.对土地性质的动态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