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806)
- 2023(2726)
- 2022(2467)
- 2021(2281)
- 2020(2019)
- 2019(4718)
- 2018(4680)
- 2017(8478)
- 2016(5110)
- 2015(5718)
- 2014(5916)
- 2013(5856)
- 2012(5587)
- 2011(5179)
- 2010(5286)
- 2009(4846)
- 2008(4860)
- 2007(4328)
- 2006(3933)
- 2005(3393)
- 学科
- 济(21049)
- 经济(21028)
- 管理(12156)
- 业(11543)
- 方法(11149)
- 数学(9829)
- 企(9630)
- 企业(9630)
- 数学方法(9628)
- 学(7779)
- 农(5157)
- 中国(4296)
- 地方(4208)
- 环境(4134)
- 财(4119)
- 业经(3969)
- 和(3865)
- 农业(3528)
- 理论(3406)
- 资源(3119)
- 划(3039)
- 生态(3015)
- 贸(2821)
- 贸易(2821)
- 制(2810)
- 技术(2757)
- 易(2697)
- 融(2673)
- 金融(2671)
- 策(2585)
- 机构
- 大学(80398)
- 学院(78323)
- 研究(32174)
- 管理(28039)
- 济(27547)
- 经济(26905)
- 理学(24396)
- 科学(24396)
- 理学院(23991)
- 管理学(23318)
- 管理学院(23193)
- 中国(22562)
- 农(19059)
- 所(18813)
- 京(18269)
- 研究所(17810)
- 农业(15444)
- 业大(15329)
- 中心(13358)
- 江(12643)
- 院(12057)
- 范(12037)
- 财(11876)
- 师范(11821)
- 北京(11322)
- 室(10519)
- 科学院(10451)
- 省(10341)
- 农业大学(9807)
- 师范大学(9785)
- 基金
- 项目(57832)
- 科学(44536)
- 基金(41419)
- 家(38899)
- 国家(38644)
- 研究(36733)
- 科学基金(31255)
- 省(22885)
- 自然(22683)
- 自然科(22123)
- 自然科学(22110)
- 基金项目(22055)
- 社会(21673)
- 自然科学基金(21644)
- 划(20530)
- 社会科(20472)
- 社会科学(20460)
- 资助(17831)
- 教育(16692)
- 重点(14221)
- 编号(13613)
- 计划(13398)
- 科技(12608)
- 部(12457)
- 发(12315)
- 科研(11722)
- 创(11215)
- 成果(10823)
- 创新(10676)
- 课题(10432)
共检索到1118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建宁 王红英
从生产实际出发,在分析池塘水质动态变化的基础上,提出了池塘水质的分级评价标准,建立了池塘水质评价指标综合权重矩阵,用以对多个试验池塘的水质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与实际基本相符。这为提高池塘的科学管理水平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水产养殖 池塘 水质 分级评价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陈东兴 蔡春芳 华雪铭 杨超 曾庆飞 谷孝鸿 沈建明 张卫业
为准确估计混养鱼、青虾、河蟹养殖池塘清塘时污染物的排放强度,实验选取三种类型池塘(混养鱼塘、青虾塘、河蟹塘)各5口。混养鱼塘清塘时一边捕捞一边用潜水泵排水;青虾塘在捕捞完成后即用潜水泵排水;河蟹塘在捕捞完成后1个月左右采用自流装置从表层开始排水并滞留30 cm水于塘内。采集三类池塘清塘前塘内水样及清塘过程中排水口水样,分析总氮、总磷、化学耗氧量和悬浮物等污染物浓度。分别以塘内水质和排水口水质的监测值估算了污染物的表观排放强度和实际排放强度。结果表明,随着塘内水位下降,混养鱼塘和青虾塘排水口的污染物浓度显著提高(P<0.05)。混养鱼塘的实际污染强度显著高于其表观污染强度(P<0.05)。然而河...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郑尧 陈家长 胡庚东 赵志祥 孟顺龙 范立民 宋超 邴旭文
通过测定TOC、COD、Chl、TN、NH_4+-N、NO_2--N、NO_3--N、TP、PO_4(3-)-P等水质指标和底泥中TOC、TN、TP指标,探究"空心菜-水芹"轮作模式对不同养殖品种和养殖数量情况下养殖池塘水质和底质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轮作模式前期,空心菜(Ipomoea aquatica)种植能显著降低甘露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养殖场TOC、Chl、TN、NH_4+-N、NO_2--N、NO_3--N、PO_4(3-)-P等水质指标,能显著降低苏州经济鱼亲
关键词:
水质 底泥 轮作 原位修复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宋景华 李谷 张世羊 陶玲 张春雪
应用Biolog Eco微板技术和统计学方法,分析了循环水养殖池塘水质理化因子与微生物群落碳代谢特性的关系。结果显示:水质理化因子主成分分析表明循环塘与对照塘具有不同的水质理化特征;池塘水体总氮TN、总磷TP、细菌总数BN与微生物代谢活性正相关,TN、BN与微生物代谢多样性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McIntosh指数正相关;冗余分析表明,循环塘的微生物群落代谢活性与对照塘具有明显的差异,且TN、化学需氧量COD Mn、总溶解固体TDS、TP等环境因子对养殖池塘微生物群落代谢的差异性贡献最大。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妹 陈有光 段登选 刘梅 陈金萍 周阳
在泥鳅养殖水体中施加一定浓度梯度的沼泽红假单胞菌,测定水化学指标并观察泥鳅生长情况.结果表明:沼泽红假单胞菌能够稳定养殖水体的pH,显著提高溶氧(DO),增加速率为(1.064±0.04)g.L-1.d-1,化学耗氧量(CODMn)和氨氮(NH4+-N)去除效果明显,降解速率分别为(0.84±0.04)、(0.136±0.03)g.L-1.d-1,氮磷比值(N/P)得到了有效调节;随着施菌量的增加,停食的泥鳅体重变化减小.因此,沼泽红假单胞菌对泥鳅养殖池塘水质的改善具有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沼泽红假单胞菌 泥鳅 水质改善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爱菊 朱俊杰 蒋文枰 王中华
通过对某一套养有青鱼、鲢和草鱼的2.4 hm2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养殖池塘2011-2012年的水质和浮游植物调查,分析了浮游植物群落的时空动态,同时运用细胞密度及群落多样性指数等进行了水质综合评价。调查结果显示,浮游植物群落组成中绿藻44.07%,其次是硅藻(16.95%);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密度及生物多样性指数都具有明显的季节和月份变化特征。绿藻种类数在秋季最多,硅藻种类数在冬季和春季最多,而蓝藻种类数在夏秋季最多,隐藻种类数在秋季最多;浮游植物细胞密度秋季>春季>夏季>冬季。4月份密度最大,达21.12×106cells/L,其次是11月份,达到13.68×1...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迟爽 刘海军 刘冉 赵振军 马家好 崔龙波
通过检测刺参养殖池塘底泥的6项理化指标和8类细菌数量,研究了山东省莱州刺参养殖池塘底质的周年变化规律。实验结果显示,底泥的pH值和氧化还原电位变化趋势相同,变化范围分别为(7.15±0.40)~(7.80±0.21)和(42.8±85.5)~(-351.0±61.5)mV。硫化物的变化趋势与pH值和氧化还原电位相反,其含量变化范围为(47.66±47.01)~(496.12±418.57)μg/g(干重)。总氮、总磷和有机碳含量变化范围分别为(457.42±103.40)~(865.83±187.85)、(166.83±17.12)~(241.32±27.21)μg/g和0.27%±0.08%...
关键词:
刺参池塘 底泥 理化指标 细菌数量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戴恒鑫 李应森 马旭洲 王武 朱欣云 李祖军
在晴天、强风和阴雨天等不同天气,对高温季节河蟹生态养殖池塘水草稀疏区和水草密集区的水体溶解氧进行昼夜测定,并对强风天,池塘上下风处溶解氧进行测定。测定结果显示,池塘水体溶解氧14:00~16:00最高,4:00~6:00最低。高温季节无风晴天10:00~16:00河蟹池塘上下水层存在热阻力现象,导致上下层溶解氧存在显著差异(P
关键词:
河蟹 溶解氧 水温 生态养殖 水草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寿兵 程力日见 刘兴国
为建立关于大口黑鲈养殖池塘溶解氧适宜性的评价系统,为普通养殖户提供更为科学的池塘溶解氧管理和调节指导,本研究初步建立了面向大口黑鲈养殖池塘溶解氧浓度的适宜性分级及其分值,并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荟萃分析,确定了不同适宜度等级的评价基准和评分方法。大口黑鲈池塘溶解氧适宜度等级及相应浓度范围确定为:最适期≥8.20 mg/L,正常期8.20~5.50 mg/L,影响期5.50~1.20 mg/L,危险期1.20~0.80 mg/L以及死亡期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旭娜 江敏 钟锐 缪一恒 吴涵长 余苗苗 吴丹
为研究凡纳滨对虾养殖过程中水质变化特征及其与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之间的相关性,本实验于2016年4月至9月在上海市奉贤区某养殖场开展凡纳滨对虾养殖池塘中水质及浮游植物的监测,分析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与水质因子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凡纳滨对虾养殖池塘中共鉴定出113种浮游植物(包含20个未定种),分别属于7个门、59个属别,从种的数量上来看,绿藻门>硅藻门>蓝藻门>裸藻门>黄藻门>金藻门>甲藻门,18种(含3个未定种)优势种,第一批次共鉴定出10种(含1个未定种)优势种,第二批次共鉴定出14种(含2未定种)优势种,养殖初期优势种为硅藻门,之后是绿藻门,最终以蓝藻门为优势种。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水质因子进行典范对应分析可知,绿藻门主要受pH、无机氮的影响(包括总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蓝藻门主要受磷含量的影响(总磷和活性磷),硅藻门主要受温度的影响,因此在养殖过程中要格外关注温度、pH以及氮磷含量的变化。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水质 浮游植物 典范对应分析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赵旭斌 王广军 郁二蒙 龚望宝 余德光 谢骏
本试验研究了珠海市之山水产养殖基地的3个浅水池塘(1.3±0.1)m和3个深水池塘(2.2±0.1)m中的浮游藻类的种类组成、分布和群落结构特点以及理化指标的变化,以探讨两种不同深度池塘的水质和浮游藻类多样性之间的差异,为传统池塘挖深改造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浮游藻类密度、藻类组成及藻类优势种群在两种不同深度池塘中存在明显的差异,深水池塘的藻类密度、丰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显著低于浅水池塘(P<0.05)。总磷(TP)和总氮(TN)浓度在两种不同深度池塘中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深水池塘中的总磷(TP)和总氮(TN)浓度显著高于浅水池塘(P<0.05)。深水池塘中的藻类密度与TN和TP...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白小丽 梁旭方 李卫芬 何珊 安皓
采用一种芽孢杆菌制剂(Bacillus)对鳜(Siniperca chuatsi)及饵料鱼池塘进行水质调控。通过测定池塘水体的氨氮、亚硝酸盐、透明度及pH值等水质指标和池塘中浮游生物量,评价芽孢杆菌制剂对鳜及饵料鱼池塘水质和浮游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芽孢杆菌制剂能够提高水质透明度,降解水体中氨氮和亚硝酸盐的含量,其中,亚硝酸盐的最大降解率为77.5%。投喂芽孢杆菌后,实验池塘和对照池塘浮游生物组成均变化不大,表明该制剂对池塘的浮游生物组成没有影响。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吴会民 姜巨峰 李春艳 蔡超 张韦 刘肖莲 白晓慧 冯守明
研究了养殖泥鳅、翘嘴红鲌和青虾池塘的水质变化特点,并用VIKOR算法比较了三种养殖品种的池塘水环境质量。结果表明:三种养殖品种池塘的水质变化特点基本相同,但是三种池塘中,青虾养殖池塘水质最优,泥鳅池塘次之,翘嘴红鲌池塘最差。
关键词:
养殖品种 池塘 水质 VIKOR算法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蔡惠凤 陆开宏 金春华 王扬才 吴科峰
在实验室模拟生态条件下,运用投放复合微生物、微生物合酶菌液、添加营养促生剂、水底界面曝气等不同方法对养殖池塘污染底泥进行生物-生态修复;检测底泥及上覆水在不同生物修复技术作用下溶氧、氨氮、硝态氮、CODcr、TOC、底泥生物降解能力(G值)、异养细菌数量和反硫化细菌数量等指标的动态变化,据此评价不同修复技术的生态效应。结果表明,4种不同的生物生态方法均对污染底泥产生了一定的修复作用,其中以VB997底泥营养促生剂组的综合修复效果最为理想,在为期60 d的实验中,底表水CODcr消除率达70.00%,底泥生物降解能力(G值)从12.00 kg/(kg.h)提高至45.60 kg/(kg.h),底...
关键词:
底泥 有机污染 生物修复 曝气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齐振雄 李德尚 张曼平 董双林
用六个面积25m2,不同对虾放养水平:52000、60000、75200尾/hm2的池塘围隔进行了本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实验中投放的饵料、肥料分别占氮总输入的49.7%~54.5%和47.5%~50.1%;占磷总输入的30.0%~34.7%和65.1%~69.9%。在支出项目中,收获对虾占氮磷总输入百分比分别为9.06%~11.5%和3.02%~3.94%。沉积氮磷量为其主要支出项目,分别占总输入的19.4%~64.6%和21.7%~95.9%。底泥中氮磷的渗漏只占其支出的很小部分,分别占其输入的5.0%和0.5%左右。
关键词:
氮磷收支,对虾养殖池塘,围隔实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