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13)
2023(9336)
2022(7853)
2021(7130)
2020(6116)
2019(12788)
2018(12578)
2017(22806)
2016(12962)
2015(14197)
2014(13922)
2013(13487)
2012(12545)
2011(11242)
2010(11224)
2009(10254)
2008(9877)
2007(8878)
2006(7699)
2005(6835)
作者
(43399)
(36032)
(35965)
(33861)
(23087)
(17631)
(16172)
(14246)
(14014)
(12659)
(12538)
(12074)
(11981)
(11683)
(11538)
(11120)
(11084)
(10845)
(10682)
(10391)
(9512)
(8930)
(8924)
(8404)
(8207)
(8140)
(7993)
(7775)
(7508)
(7459)
学科
(44501)
经济(44433)
管理(34509)
(31518)
(24619)
企业(24619)
方法(19237)
数学(16768)
数学方法(16527)
(15761)
(13941)
中国(13114)
(12914)
(10792)
业经(10067)
(9618)
贸易(9616)
(9344)
农业(9262)
(8687)
地方(8228)
(8067)
银行(7996)
(7844)
金融(7837)
理论(7731)
环境(7664)
(7639)
技术(7572)
(7372)
机构
大学(185005)
学院(182907)
研究(72260)
(67849)
经济(66327)
管理(63315)
理学(55048)
理学院(54294)
管理学(52861)
管理学院(52574)
中国(52268)
科学(51242)
(49404)
(40739)
(40392)
农业(39900)
业大(38431)
研究所(37622)
中心(31388)
(30567)
(28967)
(27197)
农业大学(26027)
(25533)
北京(25201)
财经(24177)
(23646)
技术(23093)
(23023)
师范(22456)
基金
项目(133345)
科学(101904)
基金(95956)
(90838)
国家(90116)
研究(85287)
科学基金(73314)
(52916)
社会(52457)
自然(51964)
自然科(50791)
自然科学(50766)
基金项目(50488)
自然科学基金(49887)
社会科(49521)
社会科学(49508)
(46358)
资助(39277)
教育(38548)
编号(31601)
重点(31411)
计划(29915)
(28347)
(27898)
(27607)
科技(27475)
科研(27228)
创新(25968)
(25147)
成果(24855)
期刊
(71254)
经济(71254)
研究(49255)
学报(47739)
(43506)
中国(39689)
科学(37872)
大学(33740)
学学(32468)
农业(29226)
(23253)
管理(22660)
教育(18572)
(15681)
业大(14609)
(14370)
金融(14370)
技术(13476)
经济研究(12659)
(12265)
农业大学(12256)
业经(12119)
财经(11808)
科技(10570)
林业(10545)
(10162)
问题(9534)
中国农业(8213)
自然(7762)
统计(7730)
共检索到2715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宋泰  黄艇  张晨捷  彭士明  高权新  施兆鸿  
以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为研究对象,采用慢性富集方式,测定了56 d内不同浓度梯度、不同溶解态下的铜对凡纳滨对虾体内不同器官组织所含免疫活性物质影响。实验分为5组,分别为无铜添加的对照组;两组分别使用0. 15 m~2铜板/m3和0. 30 m~2铜板/m~3的LC6911型耐腐蚀合金铜作为络合C铜源;另外两组定量添加与络合铜组释放铜量匹配的CuSO_4·5H_2O。结果表明:(1)在无养殖生物的水体中,实验用LC6911型耐腐蚀合金铜平铺2 m~3玻璃钢桶底,铜板在海水中48 h释放总铜与铜板面积呈正比关系。(2)络合铜实验组在两种浓度梯度下均能使铜蓝蛋白(CP)、还原态酚氧化酶(POX)和金属硫蛋白(MT)活性提升,且实验结束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而Cu~(2+)组的溶菌酶活性出现显著下降(P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宋泰  彭士明  史永富  席寅峰  黄艇  施兆鸿  
#N/A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衣启麟  刘瑞  孙瑞  王玲玲  刘聪辉  迟振明  宋林生  
用添加CpG寡聚核苷酸(CpG ODN)和表面展示VP28的解脂耶罗维亚酵母(VP28-yl)的饵料投喂凡纳滨对虾,进行田间中试实验。投喂30 d后进行WSSV感染实验,评估其对凡纳滨对虾的免疫保护作用。投喂实验结束后,CpG ODN投喂组对虾的相对增重率达到(65.8±7.8)%(P<0.05)。而在VP...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衣启麟  刘瑞  孙瑞  王玲玲  刘聪辉  迟振明  宋林生  
用添加CpG寡聚核苷酸(CpG ODN)和表面展示Vp28的解脂耶罗维亚酵母(Vp28-yl)的饵料投喂凡纳滨对虾,进行田间中试实验。投喂30 D后进行WSSV感染实验,评估其对凡纳滨对虾的免疫保护作用。投喂实验结束后,CpG ODN投喂组对虾的相对增重率达到(65.8±7.8)%(p<0.05)。而在Vp...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国霞  周晔  黄文庆  黄燕华  刘襄河  董尚智  
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在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浓度的低聚木糖,分别为0(对照组)、0.01%、0.03%、0.05%,共4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饲养56 d,研究了低聚木糖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体组成和非特异免疫的影响。结果显示:低聚木糖对对虾末重、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试验组对虾末重、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饵料系数均较对照组下降,其中0.03%组饵料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饲料效率较对照组均有提高,其中0.03%组获得显著提高(P<0.05);血清免疫指标过氧化物酶(POD)、超氧...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伍代勇  叶元土  张宝彤  郑石轩  
在使用30%鱼粉的基础上,分别添加27%豆粕、24%花生粕、24%棉粕、31%菜粕,以一高鱼粉组(含鱼粉46%)和商品饲料作参照,挑选初均重(0.60±0.02)g凡纳滨对虾,在室内养殖系统中饲养8周后,比较4种植物蛋白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和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豆粕组、花生粕组南美白对虾的生长性能与鱼粉组和商品饲料无显著差异(P>0.05);棉粕组对虾生长显著低于鱼粉组(P0.05);菜粕组对虾生长最差,显著低于其余各试验组(P<0.05)。(2)4种植物蛋白组与鱼粉组相比,对虾血清蛋白含量、血清PO活性、血清和肝胰腺的SOD活性均没...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玉全  李健  王清印  刘德月  
研究溶解氧(DO)含量、养殖密度及两者交互作用对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生长、存活率、蜕皮率、摄食量及饵料转化率(FCE)的影响,同时通过生产试验探讨中国对虾工厂化养殖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养殖密度显著影响中国对虾的体重增长量、存活率和体长增长量,影响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50尾/m3组(LSD,0.032 8 g.d-1,91%和0.041 5 cm.d-1)、200尾/m3组(MSD,0.030 0 g.d-1,61%和0.040 3 cm.d-1)、600尾/m3组(HSD,0.021 0 g.d-1,39%和0.034 8 cm.d-1)。养殖密度对中国对...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葛红星  尼倩  陈钊  李健  常志强  赵法箴  
设置26、28和30℃3个水温处理组,研究温度对凡纳滨对虾工厂化养殖水体中浮游微藻优势种演替的影响.结果表明:(1)28℃处理组虾池水体中的无机氮含量与30℃处理组的差异不显著(P>0.05),3个水温处理组间的活性磷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2)养殖前期(5月15日—29日),3个水温处理组虾池水体中浮游微藻的密度呈增大的趋势;5月29日之后,26和28℃处理组的微藻密度相对稳定,而30℃处理组呈上下波动的趋势.26、28和30℃处理组分别检测出浮游微藻3门15种、3门16种和4门17种.(3)试验期间,各水温处理组虾池水体中均未检测出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等浮游动物.(4)26℃处理组虾池水体中浮游微藻的优势种为绿藻门的普通小球藻、卵形衣藻及硅藻门的牟氏角毛藻、新月菱形藻;普通小球藻始终处于主导地位.28℃处理组的浮游微藻总密度呈升高的趋势;优势种为绿藻门的普通小球藻、卵形衣藻及硅藻门的牟氏角毛藻;普通小球藻始终处于主导地位.30℃处理组的浮游微藻密度呈"M"型趋势;前期优势种较少,以普通小球藻和牟氏角毛藻为主,普通小球藻的优势度最高;中期之后,牟氏角毛藻取代普通小球藻,成为最主要的优势种;养殖中期,铜绿微囊藻也演替为优势种;随着养殖的进行,牟氏角毛藻逐渐成为优势种,优势度逐渐增大,在养殖的后期演替为唯一优势种.(5)26、28和30℃处理组虾池水体中浮游微藻的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20~1.64、1.07~1.69和1.26~1.83;随着养殖的进行,26和28℃处理组的多样性指数呈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30℃处理组呈先增大后降低再增大的趋势.(6)随着养殖的进行,各处理组水体中的Simpson优势集中性指数均呈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整个养殖期间,26、28和30℃处理组Simpson优势集中性指数的平均值分别为0.32、0.32和0.28.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凡纳滨对虾工厂化养殖水体中浮游微藻优势种演替的主要原因.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何润端  宁为民  温崇庆  闵冠杰  朱锋  王成桂  薛明  
为探索糖蜜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及其水体菌群的影响,本研究利用16S rDNA扩增子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了添加糖蜜调节水体碳氮比的处理组(C/N = 16.0)与无添加的对照组(C/N = 8.5) 2种模式下第4、13和34天时水体菌群结构差异,并通过PICRUSt2对菌群功能进行预测。结果显示,糖蜜添加尽管对对虾体长和体质量无显著性影响,但可显著提高对虾存活率;第4天时水体菌群Shannon多样性与均匀度均显著上升,但第13与34天时均显著下降。添加糖蜜后,处理组α-变形菌纲和放线菌门丰度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蓝细菌门和γ-变形菌纲丰度则显著低于对照组,β-变形菌纲丰度在第4和34天时也显著低于对照组,拟杆菌门丰度在第4和13天时分别显著高于和低于对照组。科水平上,处理组第4、13和34天时微杆菌科相对丰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第4天时红杆菌科、黄杆菌科和海仙菌科丰度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德沃斯氏菌科、产碱菌科和束缚杆菌科丰度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第13天时海仙菌科和环杆菌科丰度分别极显著高于和低于对照组,脱醌菌科丰度在第34天时显著高于对照组。添加糖蜜后处理组芽殖杆菌属和脱醌菌属等优势属的丰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海仙菌属等丰度则显著下降。菌群功能预测结果显示,第34天时,丰度前20的代谢功能项在处理组的富集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尤其糖酵解/糖异生等8项属于碳水化合物代谢或能量代谢的功能均高度富集。以上结果表明,糖蜜添加可显著影响凡纳滨对虾养殖水体优势菌群相对丰度,优化水体菌群结构,并增强其碳水化合物和能量代谢通路功能,从而提高对虾存活率。本研究为糖蜜作为有机碳源应用于对虾生物絮团养殖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闫明磊  王鑫磊  黄旭雄  李松林  汪毅  姜德田  李来强  
为探究饲料中胆固醇含量对淡水养殖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免疫相关基因表达及耐低温低溶解氧胁迫能力的影响,在鱼粉含量为10%的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1.0、2.0、3.0、4.0 g/kg的胆固醇,制成5组等氮等能饲料(C0、C1、C2、C3和C4,实测胆固醇含量依次为0.78、1.57、2.45、3.43和4.18 mg/g)投喂初始体质量为(0.14±0.03) g的凡纳滨对虾。养殖8周后检测对虾耐低温和低溶解氧胁迫的能力以及急性感染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后免疫相关基因(Toll受体、IMD和溶菌酶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饲料胆固醇含量显著影响弧菌急性感染后对虾鳃组织Toll受体、IMD和溶菌酶mRNA相对表达量。在弧菌感染进程中,C2组对虾Toll受体和溶菌酶的mRNA表达量表现出最大的变化幅度;而IMD mRNA表达量最大变化幅度出现在C1组,其次为C2组。急性感染弧菌后各组对虾Toll受体和溶菌酶mRNA相对表达量峰值均出现在感染后24 h;C2、C3和C4组IMD mRNA表达量峰值出现在感染后24 h,而C0和C1组IMD mRNA表达量峰值出现在感染后42 h。急性程序降温胁迫下,C0和C4组对虾100%死亡的温度为15℃;而其他组对虾100%死亡的温度为14℃。急性低溶解氧胁迫下各组对虾的耗氧量和致死溶氧浓度无显著性差异。综上所述:在淡水养殖条件下,饲料中2.45 mg/g的胆固醇含量可以提高凡纳滨对虾的免疫灵敏性,而饲料中胆固醇含量为(1.57~3.43) mg/g时凡纳滨对虾表现出较好的抗低温胁迫能力。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林仕梅  毛述宏  关勇  林鑫  
Zn、Mn、Cu按相同的比例,分别以无机微量元素、氨基酸微量元素(Zn、Mn、Cu的添加量为无机微量元素的50%)和氨基酸微量元素组合体(Zn、Mn、Cu的添加量为无机微量元素的50%)形式添加到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的基础饲料中,组成3种实验饲料,以不添加微量元素Zn、Mn、Cu为对照饲料,投喂平均体重为0.69 g的凡纳滨对虾56 d,研究不同来源微量元素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和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饲料中补充微量元素Zn、Mn、Cu可以显著改善凡纳滨对虾的生长、饲料效率和非特异性免疫力(P<0.05)。氨基酸微量元素组和氨基酸微量元素组合体组凡纳滨对...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乃松  魏涛涛  廖奕招  
设计了5种等氮、等能的实验饲料(D1~D5)以评定添加蝇蛆粉和β-葡聚糖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和免疫力的影响。以实用饲料D1作为对照组,D2和D3是在D1的基础上,分别以5%和3%的蝇蛆粉替代鱼粉,D4和D5是在D1的基础上,分别以0.5%和1%的β-葡聚糖产品(含β-1,3-葡聚糖25%)替代面粉。用上述5种饲料进行了一个为期8周的养殖试验。每种饲料处理设置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了体长为1.5 cm的幼虾60尾。每个重复被置于一个大小为33 cm×80 cm×100 cm的网箱中养殖,网箱被放置于一个12 m~3水体的室内循环水池中随机编组。试验期间每天投喂饲料4次,为表观饱食投喂。养殖试验结束后...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谢剑  戴习林  臧维玲  王家伟  丁福江  
试验设计6个凡纳滨对虾幼虾养殖密度:10、20、30、40、50、60 ind/m2,通过比较60 d养殖周期内的水环境因子、幼虾生长状况与消化酶活性,分析研究凡纳滨对虾幼虾低盐度粗养水体的养殖容量。结果表明:各试验组水质均符合凡纳滨对虾幼虾生长要求,单位水体载虾量主要影响pH、非离子氨氮(NH3-Nm)、溶解氧(DO)等水化指标;不同试验组水体pH、NH3-Nm含量、DO含量、总氮(TN)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浊度、总磷(TP)含量差异显著(P<0.05);不同试验组对虾中肠腺蛋白酶活性差异显著(P<0.05),表现出单位水体载虾量越高,对虾体内蛋白消化酶活性和氮利用率越低的规律,...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孙真   刘一萌   高鹏程   周凯   么宗利   来琦芳  
为了解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可能的微生物致病原因,通过对养殖水体环境细菌16S rRNA基因进行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比较了健康虾塘(HSP)、少量死虾塘(MinUH)和大量死虾塘(MajUH)水体细菌群落组成。结果表明,MajUH氨氮、亚硝酸盐、细菌总数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HSP细菌群落香农指数显著高于MajUH(P<0.05)。养殖水体中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蓝藻门、放线菌门、拟杆菌门、绿菌门,其丰度在3类虾塘中有很大差异,其中,蓝藻门在HSP、MinUH、MajUH的丰度分别为6.17%、5.94%、46.85%。对虾的大量死亡伴随着细菌群落的变化,RDA分析表明,细菌群落的分布主要由亚硝酸盐氮和氧化还原电位决定。通过文献检索和方差分析对HSP与MajUH进行比较后发现,当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下降时,其对高pH的抑制和调控作用将会减弱,从而影响对虾健康状况。此外,研究还确定了24个可区分健康和大量死亡虾塘主要细菌指示物,明确了水体细菌群落结构作为虾类健康状态指示指标的可行性。研究结果可为凡纳滨对虾养殖过程中的病害防治及新微生物资源开发提供基础数据。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杨福刚  周洪琪  黄旭雄  
基础饲料中添加七种β-葡聚糖产品(以下简称B1-B7),B1-B6的添加量分别为0.075%,B7的添加量为0.200%,饲养凡纳滨对虾虾苗(体重0.062±0.007 g)33 d,测定其生长及免疫功能。结果表明,七种β-葡聚糖产品不同程度的提高了凡纳滨对虾的存活率,其中以B5组存活率最高,为72.0%(P<0.05),对照组成活率最低,为22%。不同β-葡聚糖产品对增重率影响显著,以B4和B5组(P<0.05)的增重最快,分别为691.4%和802.4%。其次为B3组,为544.1%。其余各组增重率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β-葡聚糖对凡纳滨对虾溶菌酶活力、抗菌活力以及SOD活力有显著影响,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