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30)
2023(9459)
2022(8529)
2021(8122)
2020(6764)
2019(15666)
2018(15689)
2017(30125)
2016(16342)
2015(18264)
2014(18162)
2013(17938)
2012(16317)
2011(14517)
2010(14310)
2009(12893)
2008(12197)
2007(10292)
2006(8824)
2005(7445)
作者
(46580)
(38406)
(38137)
(36246)
(24519)
(18425)
(17323)
(15188)
(14595)
(13570)
(13354)
(12727)
(12089)
(12077)
(11831)
(11601)
(11528)
(11490)
(10856)
(10811)
(9546)
(9325)
(9139)
(8707)
(8578)
(8573)
(8567)
(8403)
(7645)
(7603)
学科
(61683)
经济(61617)
管理(45540)
(42817)
(35992)
企业(35992)
方法(29971)
数学(25827)
数学方法(25528)
(16312)
中国(15300)
(14760)
(14444)
业经(13999)
地方(12873)
理论(11155)
(11125)
贸易(11121)
农业(10912)
(10779)
(10707)
环境(10183)
技术(10002)
(9762)
(9578)
财务(9520)
财务管理(9503)
教育(9126)
企业财务(9002)
(8850)
机构
大学(225569)
学院(224167)
管理(93170)
(83824)
经济(81868)
理学(81711)
理学院(80820)
管理学(79448)
管理学院(79058)
研究(73795)
中国(52749)
(48052)
科学(47954)
(36859)
(36263)
(35059)
业大(34996)
研究所(34058)
中心(32830)
(30824)
(30380)
北京(30297)
师范(30065)
财经(29954)
(27691)
农业(27645)
(27263)
(25570)
师范大学(24442)
技术(24285)
基金
项目(161841)
科学(126322)
研究(118917)
基金(116129)
(101148)
国家(100294)
科学基金(86049)
社会(72210)
社会科(68300)
社会科学(68280)
(63542)
基金项目(62920)
自然(57310)
自然科(55933)
自然科学(55919)
自然科学基金(54876)
教育(54136)
(53654)
编号(49671)
资助(47664)
成果(39384)
重点(35763)
(35036)
(34201)
(33663)
课题(33447)
创新(31266)
科研(31189)
项目编号(30823)
大学(30087)
期刊
(88771)
经济(88771)
研究(63792)
中国(37429)
学报(36150)
科学(33389)
管理(32596)
(31221)
大学(26854)
教育(26180)
(25341)
学学(25134)
农业(22661)
技术(19143)
业经(15432)
(15398)
金融(15398)
经济研究(13797)
图书(13632)
财经(13258)
理论(12052)
科技(11817)
实践(11393)
(11393)
问题(11284)
(11073)
(11009)
情报(10524)
技术经济(10432)
现代(10316)
共检索到3115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彬  黄婷  熊建华  谢达祥  韦嫔媛  彭金霞  陈晓汉  
文蛤是重要的海洋经济贝类,随着人工养殖的发展,暴发性死亡病害频繁发生,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文章通过归纳总结分析,对养殖文蛤病毒性疾病、细菌性疾病、寄生虫性疾病等主要病害的病原体与致病症状、流行规律、组织病理学、检测与诊断、预防和治疗方法等进行综合评述,并展望其研究应用前景。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董志国  段海宝  郑汉丰  葛红星  魏敏  柳梅梅  陈义华  李晓英  
青蛤是沿海地区重要的海产经济贝类,广泛分布于中国沿海的滩涂及河口地区,在中国已开展了广泛的养殖和浅海增殖。本文从青蛤的基因组学、系统分类、种群多样性、遗传发育、苗种繁育、养殖生态、生理生化和营养及药用价值方面,系统地综述了青蛤的种质资源发掘、评价与利用研究进展,并就野生资源的保护与评估、育苗技术与良种选育、绿色高效养殖与碳汇渔业以及营养价值与深加工等方面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冯兴钱  
文蛤是一种经济价值较大的海产贝类,广泛分布于我国沿海,尤以辽宁营口和江苏南部沿海资源最为丰富。浙江沿海的四灶浦、渔寮等地沙滩有一定量的自然分布。 70年代初,浙江省开始文蛤引种(移种)放养试验。其中,普陀的田岙和温州的灵昆试养效果较好,保苗率在90%以上;而岱山沙洋和奉化洪溪、松岙等地则不太理想。70年代末,温州灵昆和苍南渔寮从江苏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樊成奇  陆亚男  缪宇平  邵盛男  郑成兴  
海鞘是主要海洋污损生物之一,对海洋生物多样性、海水养殖和生态环境都有不利影响。本文简述了中国东海几个主要水产养殖区7种海鞘优势种生物量、相关的次生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利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为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依据。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赵勇   段为旦   王友成   苏明   陶倩   张昭寰   潘迎捷   刘智俊  
水产养殖在全球粮食安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人类提供优质蛋白源持续稳定供应提供了重要保障。益生菌是一类可用于水产养殖的有益微生物,不仅能够提高水产动物的生长性能、免疫能力,而且具有抑制致病菌、改善养殖水质等功效。益生菌在水产养殖中的推广应用,有助于促进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首先介绍了水产养殖中益生菌的定义与来源,详细阐述了益生菌对水产可持续养殖的意义以及益生菌在水产养殖中的实际应用,并对其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益生菌在水产可持续养殖中的推广和应用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王美珍  
应用种群生长与密度关系的规律,对文蛤池塘养殖密度、产量和产品规格的关系进行了比较试验,依据密度制约方程,当养殖密度随个体增长而增大至一定程度并抑制生长速度时,分塘疏养。结果揭示在单位面积毛产量、净产量、总产值、净利润、产量/投放量比等方面,以放养密度8 840粒/m2(680 g/m2)组最好。分塘疏养以放养密度1 253粒/m2(1 724 g/m2)组为好。密度低的池塘内文蛤平均壳长、壳高、壳宽,增重量和增长率均比高密度组大。对文蛤池塘养殖产量、产品规格和产值进行比较分析,对养殖密度调控技术进行了探讨。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刘军义  陈子兰  赖卫昌  肖焕新  粟木清  
广西自80年代末开始开发文蛤养殖,由于国际市场需求的拉动,加上沿海得天独厚的优良水质条件,文蛤养殖业的发展一直十分迅猛,据统计,广西文蛤养殖已从1987年的面积不足200km~2、产量不足200t,发展到1997年的面积1.32万km~2、产量16.05t。如今,沿海几乎所有的滩涂都有文蛤养殖,文蛤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叶欢  危起伟  徐冬冬  岳华梅  竹内裕  阮瑞  杜浩  李创举  
生殖细胞移植是指将供体的生殖细胞移植到同种或异种受体体内,供体生殖细胞嵌合到受体性腺,经过增殖、分化并最终发育为功能性配子的过程。作为辅助生殖技术,它不仅为珍稀濒危动物的繁育和保护提供了新途径,同时也为生殖干细胞的功能研究提供了有效手段。鱼类生殖细胞移植研究首先在模式鱼类斑马鱼中开展,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的进展:主要包括先后建立了以胚胎、仔鱼和成鱼为受体的生殖细胞移植体系,精原和卵原干细胞的发现拓宽了供体生殖细胞的选择,受体的选择与制备方法的完善。该技术在缩短鱼类性成熟周期、性控育种、珍稀濒危鱼类保护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已成功在多种淡水和海水鱼类中开展了研究和应用。本文结合作者的研究实践和经验,系统地梳理和总结了鱼类生殖细胞移植的研究进展,指出了该技术实践应用的关键问题,并探讨了其应用前景。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李磊  戴明  赵永超  陈玉生  许呈林  王帅杰  蒋玫  
为了评估碱蓬(Suaeda glauca)、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对海水养殖池塘的综合修复效果,以文蛤(Meretrix meretrix)多年养殖池塘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模拟的实验方法,通过投放碱蓬、双齿围沙蚕开展文蛤养殖池塘水质富营养化、沉积物污染的生物综合修复研究。实验共设置8组,分别为:A1(30棵碱蓬),A2(20棵碱蓬),A3(10棵碱蓬);B(0.20 kg·m~(-2)双齿围沙蚕);C1(30棵碱蓬+0.20 kg·m~(-2)双齿围沙蚕),C2(20棵碱蓬+0.20 kg·m~(-2)双齿围沙蚕),C3(10棵碱蓬+0.20 kg·m~(-2)双齿围沙蚕);D(仅有沉积物和海水,对照组)。结果显示,综合修复条件下,碱蓬、双齿围沙蚕的生长状况良好,各复合试验组水体中溶解无机氮(DIN)浓度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C1组DIN浓度下降了14.10%,C2、C3试验组DIN分别上升了18.06%、42.89%;水体中溶解无机磷(DIP)浓度均呈现下降的趋势,分别下降了40.00%(C1)、28.57%(C2)、19.30%(C3);各复合试验组沉积物中硫化物含量均呈现下降的趋势,分别下降了26.80%(C1)、26.03%(C2)、19.30%(C3);沉积物中TOC含量均呈现下降的趋势,分别下降了48.07%(C1)、38.71%(C2)、43.47%(C3)。研究结果表明,碱蓬、双齿围沙蚕复合作用对文蛤养殖池塘水体中营养盐、沉积物中硫化物、TOC有一定的去除效果。研究结果可为海水养殖池塘水体、沉积物环境的综合修复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张冬冬  徐官根  李晓英  董志国  葛红星  董迎辉  林志华  张倩  
为筛选适宜在连云港推广的文蛤(Meretrix meretrix Linnaeus)新品种,课题组引进了文蛤"万里红"系列新品种(系)。通过前期的成贝试养殖,预选出"万里红"与"万里2号"的池塘养殖性能更优,但稚贝到幼贝阶段生长尚不清楚。进一步比较研究了这两种文蛤稚贝在池塘中生长性能以及季节性差异。经过1年的生长比较(2016年12月10日-2017年12月10日),结果表明,稚贝在160~220 d养殖期间,"万里2号"的壳长、壳高、壳宽和体质量都显著大于"万里红"(P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松林  
The current status and importance of preserving fish germplasm resources were described. The basic principle of cryobi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 potentials in preservation of aquatic germplasm resources were examined. The mechanism of cryodamage was discussed. The recent advances and major problems ...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沙珍霞  陈松林  刘洋  唐启升  
细胞核移植技术是目前生物技术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其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重大。本文介绍了中国和世界上鱼类细胞核移植的研究成果及其最新进展;综述了鱼类细胞核移植的基本程序、方法和影响因素,包括胞质受体的准备、核供体的制备、核移植和核质杂种的培养。并对鱼类细胞核移植的应用、现存问题及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学耕  余杰  苗玉涛  麦康森  汪蕾  
云斑尖塘鳢原产于东南亚地区,自20世纪80年代末引进我国,并实现人工繁育和养殖,已发展成为重要的名特优水产鱼类品种。随着养殖规模快速扩大,原有引进品种已经无法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因此迫切需要加快云斑尖塘鳢种质资源研究,培育出能够适应人工配合饲料、生长速度快、抗寒、抗病能力强的适宜本土养殖新品种。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半个世纪以来云斑尖塘鳢相关的研究进展;首先阐述了云斑尖塘鳢生殖和生长发育等生物学特征及研究进展,探讨了温度、盐度、溶氧等环境条件对云斑尖塘鳢的影响;然后进一步总结和探讨了云斑尖塘鳢人工养殖领域的进展和面临的饲料、种质资源开发、病害防治等问题;同时也探讨了云斑尖塘鳢未来发展方向。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戈贤平   刘波   缪凌鸿   赵永锋   林艳   路思悦   姜文强   钱琳洁  
团头鲂是我国主要的淡水养殖鱼类之一,其具有食性广、养殖成本低、生长快、成活率高、易捕捞、易繁殖等特点,且具有味美、头小、含肉率高、体形好、规格适中等优点,深受消费者欢迎,在增加优质水产动物蛋白供应、提高全民营养健康水平、保障我国食物安全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综述了团头鲂全产业链技术研究进展,包括新品种培育及育种技术、饲料营养需求调控及投喂技术、养殖应激与病害的生态防控技术、新型养殖模式、营养品质及加工技术等,提出了具有生产性能优、抗病抗逆性强和适于加工的团头鲂种质资源的挖掘,集约化健康养殖模式建立及精准营养供给、生态防控和高品质加工调理技术的研发等产业发展需求和研究方向,以期为团头鲂全产业链的绿色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李长松  房斌  王慧  庄平  周凯  么宗利  
近年来国内的贝类养殖产业出现大规模的病害事故,就其本质看是由于养殖区域生态环境平衡遭到破坏。本文从生态学角度出发,归纳国内外对于养殖容量概念的发展,比较各种概念的适用情况;对于养殖容量数学模型的建立和估算,介绍了目前国内外相对成熟,应用较广的模型,并且评价各种模型的优缺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