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31)
- 2023(10498)
- 2022(8634)
- 2021(7707)
- 2020(6562)
- 2019(14457)
- 2018(14043)
- 2017(27157)
- 2016(14619)
- 2015(15645)
- 2014(14933)
- 2013(15019)
- 2012(13490)
- 2011(11764)
- 2010(11741)
- 2009(11078)
- 2008(11186)
- 2007(9956)
- 2006(8831)
- 2005(8040)
- 学科
- 业(78756)
- 企(70789)
- 企业(70789)
- 济(65728)
- 经济(65644)
- 管理(60671)
- 方法(31328)
- 业经(25958)
- 农(25399)
- 数学(23849)
- 财(23725)
- 数学方法(23721)
- 农业(19157)
- 务(18729)
- 财务(18723)
- 财务管理(18709)
- 企业财务(17774)
- 技术(16336)
- 制(13383)
- 中国(13292)
- 划(13081)
- 策(12379)
- 贸(11953)
- 贸易(11947)
- 和(11821)
- 易(11644)
- 技术管理(11007)
- 理论(10957)
- 企业经济(10752)
- 经营(10746)
- 机构
- 学院(216685)
- 大学(211145)
- 济(95726)
- 经济(94389)
- 管理(93224)
- 理学(81663)
- 理学院(80954)
- 管理学(80027)
- 管理学院(79666)
- 研究(66488)
- 中国(53579)
- 农(48025)
- 京(42533)
- 财(41957)
- 科学(41341)
- 农业(38292)
- 业大(37539)
- 财经(34368)
- 所(33863)
- 江(32567)
- 经(31440)
- 研究所(30984)
- 中心(30800)
- 经济学(28357)
- 经济管理(27259)
- 商学(26953)
- 商学院(26727)
- 经济学院(25890)
- 北京(25433)
- 财经大学(25402)
- 基金
- 项目(149434)
- 科学(120080)
- 基金(113090)
- 研究(103286)
- 家(100700)
- 国家(99798)
- 科学基金(87275)
- 社会(70334)
- 社会科(66857)
- 社会科学(66838)
- 基金项目(60997)
- 省(58754)
- 自然(58565)
- 自然科(57366)
- 自然科学(57345)
- 自然科学基金(56479)
- 划(48590)
- 教育(44620)
- 资助(44549)
- 编号(38724)
- 业(38588)
- 创(34950)
- 重点(33020)
- 部(32857)
- 发(31932)
- 创新(31800)
- 国家社会(30042)
- 科研(29270)
- 人文(28210)
- 计划(28191)
共检索到3065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龚已迅 杨丹
气候变化给当前中国农业生产转型带来严峻挑战,从效率视角分析农户适应气候变化行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探讨养殖户气候适应性行为与养殖业生产效率之间的逻辑关系,并基于中国五省的微观调查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与选择纠偏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Selectivity-corrected Stochastic Production Frontier model)相结合的实证思路,分析养殖户气候适应性行为对养殖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1)养殖户气候适应性行为能够提高养殖业生产效率,纠正可观测因素与不可观测因素造成的选择性偏差后,适应组养殖户平均养殖业生产效率为0.618,未适应组养殖户的平均养殖业生产效率为0.551。(2)若未考虑选择性偏差,养殖户适应性行为对养殖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将会错估。研究成果可为推进政府制定农户适应气候变化政策与推动农业生产转型提供有力支持。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袁海红 吕旖 张时婧
水产养殖是保障粮食安全、提升适应力需要关注的关键部门之一。农户层面的灾害适应性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对增强养殖户灾害适应能力,确保养殖户生计安全、海岛可持续发展和渔村振兴具有重要价值。基于海岛水产养殖户调查数据对养殖户灾害全过程适应性行为进行研究,并运用Multivariate Pr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适应性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较多地采用无悔反应和低悔战术,很少采用预先应对策略、更容易的早期策略以及未来获益策略使得大多数养殖户适应行为的成效不太显著。(2)同一因素对养殖户选择的多种适应策略有正负不同方向的显著影响,不同适应策略之间也存在着显著的互补和替代效应。(3)年龄、家庭劳动力、5年遭灾次数是养殖户适应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投入、健康状况、灾害感知强度、收入、教育程度、社会资本都对养殖户采取的适应行为有显著影响。(4)海岛地区养殖户灾害适应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方向具有特殊性。研究识别了海岛养殖户台风灾害适应行为的关键影响因子和薄弱环节,结论可为政府和养殖户灾害适应策略的优化调整提供依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桦 周志云 廖浩玲
气候适应性技术采用率低下已成为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数字金融可能影响农户的气候适应性行为。基于河南、陕西、山西三省1 384份农户微观调查数据,运用内生转换回归模型构建反事实分析框架,实证分析数字金融使用对农户气候适应性行为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使用数字金融能显著促进农户气候适应性技术采纳行为,具体表现为在反事实假设下,使用数字金融的农户若未使用其气候适应性技术采纳程度将下降;未使用数字金融的农户如果使用了,其气候适应性技术采纳程度将上升。机制分析表明,数字金融能够提高借贷易得性与信息易得性,进而促进农户采纳气候适应性行为,农户对于金融包容性的认知能够正向增强数字金融对农户气候适应性行为的影响效应。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金融使用对于资本型适应性行为影响的边际效应最大,在反事实假设下也表现为数字金融使用对农户资本型适应性行为提升效果最强;数字金融对农业收入占家庭收入比率较高、接受过培训的农户采纳气候适应性技术促进效应更高。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何安华 郭铖 陈洁
基于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监测的池塘养殖户调查数据,本文以池塘的亩均产量、亩均产值表示土地生产率,以长期劳动力的劳均产量、劳均产值表示劳动生产率,分别从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角度考察了池塘养殖户的资金、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流入与其养殖效率的关系。研究发现:融资对以单位产值衡量的养殖效率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但对以单位产量衡量的养殖效率不产生显著的影响;雇佣长期工对以单位产值衡量的养殖效率不产生显著的影响;承租村外池塘对以单位产值和单位产量衡量的养殖效率都不产生显著的影响。进一步分析认为,池塘养殖业"融资低效"可能是融资成本显性化、还款时限硬约束和池塘养殖保险发展滞后所致。劳动力投入的强可替代性使得养殖效率与雇佣长期工无关。池塘租赁市场打破了村组边界,促使不同区位池塘的养殖环境改善并趋近,进而引致养殖效率与池塘区位无关。
关键词:
淡水养殖 养殖户 要素流动 养殖效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铮 王波 周静 欧文影 刘杰
基于辽宁省和山东省肉鸡养殖户的调查数据,运用Logit模型分析了影响肉鸡养殖户低碳生产行为实施意愿的影响因素。根据研究结果,从政府、专业合作组织和养殖户三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贵荣 陈彤 杨江涛
本文依据2008年新疆奶牛养殖情况问卷调查,对新疆奶牛养殖现状及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奶牛养殖业要向规模化、区域化、标准化、产业化、市场化方向发展的若干政策主张。
关键词:
奶牛养殖 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娟 赵一夫
针对兼业经营背景下我国蛋鸡养殖户生产效率异质性的问题,采用DEA-CLAD研究方法对兼业型蛋鸡养殖户的生产效率进行测算,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忽视蛋鸡养殖农户的兼业经营活动会高估蛋鸡养殖户的技术效率和配置效率,低估其规模效率;2)要素配置效率损失是我国蛋鸡规模养殖户效率损失的关键;3)从区域角度,东北地区蛋鸡养殖农户的技术效率和配置效率最高,西部地区的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配置效率都处于较低水平;4)标准化养殖场,蛋鸡养殖户参加培训,户主受教育程度及养殖年限是影响蛋鸡养殖户技术效率的主要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沈鑫琪 乔娟 王萌
为识别生猪生产效率提升的有效路径,在厘清生产效率影响因素作用机理的基础上,以河北、辽宁、北京自繁自养型养猪场户调研数据为依据,采用稳健OLS回归对我国生猪养殖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提高场主受教育水平、加强养殖技术培训、推进专业化和规模化养殖、重视养殖环境控制和疫病防控能显著促进生猪生产效率提升,而自配饲料、自繁母猪的要素投入方式和养殖雇工会产生效率损失;2)目前生猪养殖组织化程度普遍偏低,且合作组织因社会化服务体系构建尚不健全还无法有效发挥作用;3)与北京相比,河北和辽宁养猪场户在生产效率及种养结合方面均具有比较优势,但辽宁养猪场户在养殖规范性上仍有更大改进空间。据此提出应加快构建生猪产业职业教育体系、发展适度规模家庭农场、提高养殖标准化水平、推进生猪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疏解约束发展区劣势生猪产能而着重发展重点发展区和潜力增长区等政策建议。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丁志超 徐翔
基于对广东省茂名市201份罗非鱼养殖户的调查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农户罗非鱼养殖的成本效率进行评估,并从养殖户人力资本和生产特征方面选取16个变量,使用TobiT分析方法对罗非鱼养殖成本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罗非鱼养殖户成本效率普遍低下,主要原因是要素投入远未达到要素配比的最佳水平;人力资本水平可以通过改进技术效率帮助养殖户实现成本效率;成本效率与规模呈倒"U"型关系;不同生产技术对成本效率的影响具有明显差异;罗非鱼产业链在提升养殖成本效率方面没有发挥积极作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汪凤桂 林建峰
与农业龙头企业合作有助于水产养殖农户生产行为安全水平的提高。对171个合作养殖农户的问卷调查表明,企业产品质量认证、企业为农户统一提供农资供应、对养殖农户的培训指导以及对生产过程的监督对养殖农户的安全行为均为正向影响且影响显著。其中产品质量认证与统一提供农资供应影响最大,对生产过程的监督影响最小。同时,农户的养殖规模越大、农户受教育程度越高、政府监管力度越强,农户越倾向于采取安全生产行为。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杰 胡向东 王玉斌
近年生猪产业受环境和资源要素的双重约束,提高养殖生产效率、准确把握养殖效率的关键影响因素对破解环境及资源制约、推动生猪产业供给侧改革、保证生猪市场的健康稳定运行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利用我国生猪大省277户生猪养殖户调研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我国不同养殖区域生猪养殖户养殖效率进行测算,并对影响养殖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进行深入探讨。研究发现:(1)我国生猪养殖规模效率、技术效率相对较高,配置效率、经济效率整体水平低下,亟待提高;生猪养殖重点发展区技术效率具有明显优势,而潜力发展区在养殖规模效率、配置效率、经济效率方面优势显著。(2)提高养殖户户主受教育水平、推动生猪养殖机械化发展、降低预混料投入比例、增加饲料利用率对提升生猪养殖效率具有积极作用,养殖集约化程度存在最优水平,纯自繁自育养殖模式和纯育肥养殖模式的技术效率高于两者兼顾的养殖模式。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成 张伟华 高志平
本文采用2006—2012年我国29个省份水产养殖业相关投入产出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结合Malmquist指数,对我国水产养殖业综合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的技术进步、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进行测算。结果表明,我国水产养殖业综合技术效率不高,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都相对偏低;全国水产养殖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有所下降,其中,由技术创新所决定的技术进步呈现下降趋势,规模效率得到一定改进,由技术推广所决定的纯技术效率有所下降;全国有近2/3省份的全要素生产率呈上升趋势,1/3省份全要素生产率呈下降趋势,其中,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主要归因于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共同改进,全要素生产率下降主要是由...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微微 胡浩 周力
为研究基于碳排放约束的生猪养殖业生产效率,本文借助江苏省调研数据,根据绿色创新思想,将碳排放量纳入生产效率模型,对生猪养殖的绿色生产效率进行探究,并借助影响因素回归模型,对比传统生产效率,探讨影响生猪养殖绿色生产效率的主要因素。结论如下:①南京和无锡的生猪养殖绿色生产效率水平高于盐城,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绿色生产效率较高;②受不同养殖规模及粪污处理方式的影响,散养模式的绿色生产效率最高,中大规模其次,小规模最低;③风险偏好、养殖经验、养猪培训和低碳关注对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显著为正,养猪收入占比对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显著为负。建议中国应加强生猪养殖技术培训、提倡适度养殖以及提高养殖户对低碳养殖的关...
关键词:
碳排放 绿色创新 绿色生产效率 生猪养殖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童庆蒙 张露 张俊飚
基于对湖北省10个地区农户微观调研数据的实证分析,重点探讨了家庭禀赋特征对于农户不同的气候变化适应行为及其响应强度的影响作用。结论表明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的提升能够通过改善农户信息和技术可获得性来增加适应气候变化的可能性;经济资本能够为购买农业保险、调整灌溉等行为提供支持;地理和环境禀赋则主要通过降低实施成本和门槛来提高农户的适应能力以及可能性。此外,是否接受技术培训、获取气候信息是否容易、户主健康状况、是否加入合作社、土壤质量、细碎化程度、地理因素等均对农户气候变化适应的响应强度产生显著影响。
关键词:
气候变化 适应性行为 家庭禀赋 农户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泽颖 王晨 王济民 周蕊
免疫档案是动物防疫的重要环节,做好免疫档案,有利于改善农村的免疫工作。通过收集全国331个肉鸡养殖户的调查问卷,发现目前仍有15%的养殖户缺乏执行免疫档案的自觉性。采用Logit模型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建立档案的因素很多,但养殖规模、饲养模式、是否为政府规划过的养殖小区、地区因素、禽流感联防联控系统参与意愿等因素的影响显著,当养殖户的养殖规模越大、采取全进全出饲养模式、为政府规划过的养殖小区、处在南方、参加禽流感联防联控系统意愿越大,越倾向于建立免疫档案。基于此,提出推行规模化养殖、提倡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规划养殖小区、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等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