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91)
2023(6488)
2022(5523)
2021(5025)
2020(4472)
2019(9097)
2018(8573)
2017(15829)
2016(8892)
2015(9543)
2014(9196)
2013(8955)
2012(8154)
2011(7379)
2010(7159)
2009(6769)
2008(6462)
2007(5560)
2006(4850)
2005(4306)
作者
(28968)
(24272)
(24265)
(22927)
(15502)
(11873)
(10814)
(9453)
(9166)
(8475)
(8214)
(8077)
(7937)
(7650)
(7636)
(7602)
(7392)
(7370)
(7073)
(7019)
(6395)
(5991)
(5966)
(5523)
(5519)
(5355)
(5322)
(5282)
(4954)
(4890)
学科
(31045)
经济(30968)
管理(25194)
(23848)
(18577)
企业(18577)
方法(14250)
数学(12817)
数学方法(12688)
(9970)
(9685)
(9372)
中国(8363)
(7946)
(7748)
贸易(7746)
(7576)
业经(7213)
农业(6400)
技术(5540)
环境(5415)
(5403)
(5387)
银行(5348)
(5325)
财务(5316)
财务管理(5307)
(5181)
金融(5180)
企业财务(5070)
机构
大学(130570)
学院(127355)
(50740)
经济(49879)
研究(48275)
管理(46525)
理学(41352)
理学院(40846)
管理学(40122)
管理学院(39899)
中国(34380)
科学(33261)
(33040)
农业(26892)
(26565)
(26489)
业大(26208)
研究所(24916)
(22358)
中心(20891)
(18615)
财经(18205)
(18089)
农业大学(17890)
(16723)
(16076)
北京(16024)
经济学(15840)
(15293)
(15226)
基金
项目(95249)
科学(73278)
基金(70309)
(66245)
国家(65695)
研究(60483)
科学基金(53749)
社会(39678)
基金项目(37622)
社会科(37577)
社会科学(37569)
自然(37427)
(36618)
自然科(36564)
自然科学(36545)
自然科学基金(35944)
(32568)
资助(27808)
教育(26698)
重点(22278)
编号(21124)
计划(21083)
(20823)
(20096)
(19885)
科研(19705)
创新(18925)
科技(18849)
(18672)
(17258)
期刊
(51084)
经济(51084)
研究(32115)
学报(31344)
(28202)
科学(25686)
中国(23415)
大学(22015)
学学(21398)
农业(18887)
(16386)
管理(14994)
(10254)
(9915)
金融(9915)
业大(9021)
财经(8984)
经济研究(8681)
业经(8633)
教育(7969)
(7933)
农业大学(7666)
(7611)
科技(7133)
问题(7102)
技术(7006)
林业(6486)
商业(5917)
(5715)
现代(5620)
共检索到1779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王跃斌  胡成硕  胡则辉  朱云海  柴学军  
以初始体质量(7.67±0.85)g的日本黄姑鱼(Nibea japonica)为实验对象,研究了不同养殖密度对日本黄姑鱼幼鱼生长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将其随机分为5组,每缸(200 L)分别放养50、100、150、200、250ind幼鱼,密度分别相当于1.9、3.8、5.7、7.6、9.0 kg·m-3,依次记为G1、G2、G3、G4、G5,养殖时间为30 d。结果显示,G5组幼鱼增重率显著低于其它各组(P<0.05),其成活率也较低。血清溶菌酶活性、皮质醇含量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分别表现出降低、增加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薛宝贵  楼宝  徐冬冬  史会来  毛国民  程国宝  詹炜  
随机选取体质量为10.0~10.7g的黄姑鱼Nibeaalbiflora幼鱼450尾,设置4个养殖密度,依次为15尾/缸(1.49kg/m3)、30尾/缸(3.00kg/m3)、45尾/缸(4.84kg/m3)、60尾/缸(5.81kg/m3),研究密度胁迫对黄姑鱼幼鱼生长性能、代谢酶活性及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结果表明:1)养殖密度对黄姑鱼幼鱼的增重率没有显著性影响(P>0.05)。特定生长率具有与增重率相类似的变化规律。饵料系数与养殖密度呈显著的负相关性:FCR=0.02G+0.11(n=15,R2=0.983,F<0.05)。2)G60组乳酸脱氢酶活性最高并显著高于G15组、G30组(P<...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封福鲜  艾庆辉  徐玮  麦康森  张文兵  
以初始体质量(2.12±0.01)g的瓦氏黄颡鱼为研究对象,在室内流水系统中进行为期56 d的摄食生长实验,探讨饲料中精氨酸、赖氨酸水平及其交互作用对瓦氏黄颡鱼幼鱼生长和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采用3×3双因子实验设计,制作9种Arg和Lys不同配比的饲料(粗蛋白42%、粗脂肪10%),其中Arg水平为2.41%、4.86%和6.81%(饲料蛋白),在每个Arg水平分别设1.95%、5.84%和8.27%(饲料蛋白)3个Lys水平。每种饲料随机投喂3桶(养殖桶规格:40 L),每桶30尾实验鱼。实验结果表明,饲料中Arg、Lys水平对瓦氏黄颡鱼生长和头肾巨噬细胞呼吸爆发活性均有显著影响(P<0....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王锐  刘军  刘辉宇  帅继祥  
以异育银鲫幼鱼为试验对象,研究不同水平半乳甘露寡糖对其生长性能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对照组)、0.1%、0.2%和0.3%的半乳甘露寡糖,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鱼,试验鱼体初始体重为1.03 g左右,每天饱食投喂两次,饲养10周。结果表明,基础饲料中添加0.2%半乳甘露寡糖能显著提高异育银鲫幼鱼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P<0.05),降低饵料系数(P<0.05),同时能够显著提高鱼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P<0.05)。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丽鹃  龚全  权可艳  任旺  李锐  谢光美  吴国忠  
本研究探讨了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壳聚糖对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生长性能和非特异性免疫机能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对照组)、25、50和100 mg/kg的壳聚糖配成4种试验饲料,在水温(22.0±2.0)℃下,分别饲喂平均体重约为7.5 g的黄颡鱼42 d。结果表明,添加25 mg/kg壳聚糖的试验组,其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血清酸性磷酸酶活性、碱性磷酸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溶菌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饵料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因此,在黄颡鱼饲料中添加适量的壳聚糖(25 mg/k...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永宏  杨小玉  郭正龙  张玉晴  张鸿业  陈立侨  周忠良  
选取健康暗纹东方鲀(Takifugu obscures)幼鱼,体质量约50 g。根据设计项目分别进行取样分组,各组设3个重复。分别采用注射、投喂不同剂量的β-葡聚糖和注射相应浓度的-葡聚糖后于不同时间进行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的感染试验的方法,探讨β-葡聚糖对暗纹东方鲀幼鱼非特异性免疫及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腹腔注射β-葡聚糖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除C3补体外,试验组血清溶菌酶(LSZ)、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血清总蛋白(STP)的水平出现不同程度提高(P<0.05);另在腹腔注射不同剂量β-葡聚糖之后,进行嗜水气单胞菌的感染试验,...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玉全  李健  王清印  张海艳  
【目的】分析由不同放养密度引起的密度胁迫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生长和非特异性免疫因子的影响,以及主要水质因子的变化特点,探讨密度胁迫与水质因子对工厂化高密度养殖条件下对虾生长的作用机制。【方法】设置2个养殖系统,第一系统设置150、300、600和900尾/m34个养殖密度,形成密度胁迫梯度;第二系统采用较低养殖密度(30尾/m3),养殖用水来自对应的第一系统的排放废水,目的是分离水质因子与密度胁迫对对虾生长的影响。【结果】第一系统各处理凡纳滨对虾的体长增长、体重增长、存活率、SGRL和SGRW均受养殖密度的显著影响(P<0.05),表现为各项指标随养殖密度的增...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董少杰  梁拥军  孙向军  杨广  任艳  
以锦鲤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在其发育早期口服免疫迟缓爱德华氏菌和嗜水气单胞菌两种灭活菌苗,对幼鱼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自孵化第7天免疫的锦鲤生长至幼鱼后,仅嗜水气单胞菌组头肾指数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其他试验组头肾指数和脾脏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嗜水气单胞菌组白细胞吞噬指数PI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迟缓爱德华氏菌组脾脏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白细胞吞噬百分比PP和吞噬指数PI均高于对照组(P<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芹  唐洪玉  郑永华  邓丽蓉  
【目的】研究禁食后再投喂对厚颌鲂幼鱼生长、血液学、生物化学及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将厚颌鲂幼鱼分成4组,分别为对照组(正常投喂24d,F0)、禁食3d后连续投喂21d(F3组)、禁食7d后连续投喂17d(F7组)、禁食12d后连续投喂12d(F12组),在禁食前、禁食后及恢复投喂后取样,检测其生长指标(体质量、体长、肥满度、肝体指数(HSI)、脏体指数(VSI))、红细胞压积、血清皮质醇质量浓度、血糖浓度及血清、肝胰脏和头肾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溶菌酶活性。【结果】禁食后,厚颌鲂幼鱼的肥满度、肝体指数、脏体指数大多显著降低(P<0.05),恢复投喂后均能恢复至正常水平(F12组V...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廖畅宇  邵力  王旭霞  
通过投喂维生素C含量为0~2000.0mg/kg的饲料,对七彩神仙鱼仔幼鱼非特异性免疫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饲料中维生素C的添加量达到500.0mg/kg(Ⅴ组)以上时,七彩神仙鱼仔幼鱼血清替代补体活力、溶菌酶活力和白细胞吞噬活性均开始显著高于对照组(P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明明  文华  蒋明  吴凡  刘伟  仲维玮  孙立威  
分别用15.0%(对照组)、30.0%、45.0%、60.0%、75.0%的菜粕配制5种等氮(粗蛋白质为34.0%)等能(总能为19.2 kJ/g)饲料,饲养吉富罗非鱼幼鱼[初始体质量(4.82±0.46)g]10周,考察饲料中不同菜粕水平对吉富罗非鱼生长、肝脏组织结构和部分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吉富罗非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随着菜粕水平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且60.0%和75.0%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处理组之间的肝体比、脏体比和成活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吉富罗非鱼全鱼营养成分...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郑建明  严俊丽  陈四清  常青  王贞杰  赵捷杰  刘长琳  胡建成  
为研究脱脂磷虾粉替代鱼粉对圆斑星鲽(Verasper variegatus)幼鱼生长性能、非特异性免疫力和血清生理代谢指标的影响,实验以鱼粉和脱脂磷虾粉为蛋白源,鱼油为脂肪源,分别以脱脂磷虾粉蛋白替代基础饲料中0、10%、20%、30%、40%、50%和100%的鱼粉蛋白制成7种等氮、等脂的饲料(分别记为R0、R10、R20、R30、R40、R50、R100),投喂初始体重为(60.11±0.13)g、体长为(14.12±0.25)cm的圆斑星鲽幼鱼8周,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鱼。结果显示,R10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杨程  高权新  张晨捷  彭士明  施兆鸿  
以银鲳(Pampus argenteus)幼鱼为研究对象,设置4组不同南极磷虾粉替代鱼粉水平(0%、10%、20%、40%,其中0%为对照组)的饲料,进行60 d的饲养实验,探讨饲料中添加南极磷虾粉对银鲳幼鱼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南极磷虾粉的处理组银鲳增重率与特定生长率(SGR)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性提高(P 0.05)。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及溶菌酶(LZM) 20%饲料组活性均为最高,但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肝脏AKP活性、肾脏LZM活性10%饲料组均分别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 0.05);添加南极磷虾粉的饲料组血清和肌肉中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均高于对照组,其中40%饲料组血清和肌肉CAT的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果表明,本实验条件下,结合银鲳幼鱼生长性能、非特异性免疫及抗氧化能力的分析,南极磷虾粉替代饲料中鱼粉的适宜比例建议控制在10%~2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施永海  张根玉  张海明  刘永士  严银龙  谢永德  陆根海  徐嘉波  刘建忠  
为了解配合饲料和活饵料对刀鲚幼鱼生长、存活和几种酶活性的影响,对用配合饲料和活饵料喂养178 d的刀鲚幼鱼的生长、存活和消化酶、非特异性免疫酶、代谢酶以及抗氧化酶活性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显示,配合饲料组的最终体长、体质量、成活率、鱼体肥满度和肝指数(分别为125.17 mm、6.27 g、65.73%、0.31 g/cm3和1.4%)显著低于活饵料组(分别为150.66 mm、12.39 g、85.59%、0.36 g/cm3和1.9%),两组鱼的肠长和体长比无显著差异(分别为25.3%和23.6%);两组鱼的肝脏中均未检测出蛋白酶,配合饲料组的幽门盲囊中碱性蛋白酶的活性(43.49 U/mg...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刘勇  冷向军  李小勤  李惠  刘爱君  
以含9%鱼粉的基础饲料为对照组,以0%,4.8%,9.6%,14.4%混合发酵蛋白(鲜杂鱼∶豆粕=1∶1)分别替代饲料中0%,3%,6%,9%鱼粉(相当于鱼粉用量的0/3,1/3,2/3,3/3)配制四组等氮、等能饲料,饲养奥尼罗非鱼,考察混合发酵蛋白替代鱼粉对鱼体生长、营养物质消化率、体组成及血清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共进行3个试验,试验Ⅰ、Ⅱ分别以奥尼罗非鱼稚鱼[(1.00±0.05)g]、鱼种[(17.57±1.06)g]为试验对象,分别进行为期8周和4周的饲养试验;试验Ⅲ测定了奥尼罗非鱼鱼种对饲料干物质及蛋白质消化率。结果表明:试验Ⅰ中,混合发酵蛋白替代鱼粉用量1/3、2/3时,奥尼罗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