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51)
- 2023(8797)
- 2022(7568)
- 2021(6917)
- 2020(5985)
- 2019(12807)
- 2018(12229)
- 2017(22754)
- 2016(12551)
- 2015(13880)
- 2014(13318)
- 2013(13072)
- 2012(12170)
- 2011(11085)
- 2010(10950)
- 2009(10374)
- 2008(10062)
- 2007(8949)
- 2006(7963)
- 2005(7309)
- 学科
- 济(48428)
- 经济(48327)
- 管理(40499)
- 业(36080)
- 企(29605)
- 企业(29605)
- 方法(22179)
- 数学(19124)
- 数学方法(18931)
- 财(14103)
- 学(13988)
- 农(13950)
- 中国(12613)
- 环境(12543)
- 制(11315)
- 贸(11168)
- 贸易(11161)
- 业经(11150)
- 易(10902)
- 划(9663)
- 农业(9123)
- 务(8308)
- 财务(8296)
- 财务管理(8276)
- 地方(8274)
- 银(8032)
- 银行(7982)
- 企业财务(7923)
- 技术(7899)
- 体(7795)
- 机构
- 大学(188570)
- 学院(184869)
- 济(75223)
- 经济(73840)
- 管理(70085)
- 研究(67371)
- 理学(61659)
- 理学院(60931)
- 管理学(59847)
- 管理学院(59550)
- 中国(50002)
- 科学(45060)
- 农(42534)
- 京(39806)
- 所(35959)
- 业大(34517)
- 农业(34257)
- 财(33561)
- 研究所(33287)
- 中心(29967)
- 江(27633)
- 财经(26975)
- 院(24744)
- 经(24663)
- 北京(24504)
- 经济学(23182)
- 农业大学(22585)
- 范(22554)
- 师范(22071)
- 省(21600)
- 基金
- 项目(133143)
- 科学(104187)
- 基金(99378)
- 家(91668)
- 国家(90950)
- 研究(87133)
- 科学基金(76123)
- 社会(57515)
- 社会科(54461)
- 社会科学(54446)
- 基金项目(52965)
- 自然(52637)
- 自然科(51422)
- 自然科学(51400)
- 自然科学基金(50537)
- 省(50520)
- 划(44406)
- 资助(39961)
- 教育(38684)
- 编号(31736)
- 重点(30557)
- 部(29280)
- 创(27658)
- 发(27607)
- 计划(27424)
- 科研(26876)
- 创新(25968)
- 国家社会(24786)
- 业(24712)
- 成果(24397)
共检索到2663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晓雁 李罗新 危起伟 张先锋 沈丽 张艳珍 杨道明 栾钢 刘健伟
以北京海洋馆驯养的野生和子一代中华鲟为对象,研究了养殖密度对中华鲟行为、免疫力和养殖环境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养殖密度分别为2.7、2.4、2.0kg/m3的循环水环境中,中华鲟的泳层分布改变,体型小的中华鲟变化最大。3种密度环境对中华鲟食欲未有明显影响,对野生中华鲟和F1-1998的泳速和呼吸频率也未有明显影响。2.7kg/m3的密度下,F1-1998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值下降,而丙二醛水平上升。在养殖密度为2.7和2.4kg/m3的水环境时,水体悬浮总细菌数量持续大于8 000cfu/100mL,年龄大的中华鲟,包括野生中华鲟和F1-1998中...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郑乐云 杨求华 黄种持 吴精灵 陈新明
选取平均体重为146.3 g/尾的斜带石斑鱼450尾分成3个密度组进行饲养,分别为低密度组D1(100尾/m3,14.6 kg/m3)、中密度组D2(150尾/m3,21.7 kg/m3)和高密度组D3(200尾/m3,29.5 kg/m3),比较不同养殖密度引起的水质变化对斜带石斑鱼的生长性能、摄食率和免疫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水体中氨氮含量随斜带石斑鱼养殖密度的增加而增加(P<0.05);斜带石斑鱼的摄食率随水体中氨氮浓度的增加而显著下降(P<0.05)。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斜带石斑鱼的生长速度呈现负相关性,各试验组的特定生长率分别为1.07、0.66、0.47;各实验组斜带石斑鱼体重也出现...
关键词:
斜带石斑鱼 水质 生长 摄食 免疫指标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管敏 张德志 舒德斌 朱欣
为探究养殖密度对中华鲟(Acipensersinensis)成鱼生长性能、生化指标及性腺发育的影响,本研究设置低、中、高3个密度梯度,初始密度分别为(6.12±0.04) kg/m~3、(8.92±0.19) kg/m~3和(11.75±0.29) kg/m~3,密度养殖实验周期12个月,实验结束后将鱼转入恢复池进行低密度[(4.11±0.03) kg/m~3]恢复实验(6个月),分别在0、12个月和18个月时测定实验鱼的生长、血液生化和性激素水平等指标。结果表明,密度养殖实验结束后,低、中、高密度组分别达到(10.99±0.21) kg/m~3、(13.59±0.10) kg/m~3和(17.78±0.28) kg/m~3;随着设计密度的增加,实验鱼体重、特定生长率(SGR)、增重率(WGR)、日增重率(DWGR)显著降低(P<0.05);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总蛋白(TP)浓度随设计密度的增加呈逐渐递减的趋势,高密度组血糖(GLU)浓度高于中、低密度组,各密度组间白蛋白(ALB)浓度无显著性差异;各密度组17α,20β-双羟孕酮(17α,20β-DHP)和睾酮(T)浓度无显著性差异,但其浓度比实验开始时略有升高;高密度组雌二醇(E2)、卵黄蛋白原(VTG)和孕酮(P)浓度水平显著低于低、中密度组(P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大鹏 庄平 严安生 王明学 章龙珍
研究了光照强度和周期,水流速度,养殖密度对史氏鲟摄食、生长和行为的影响。光照周期在一定的照度和时间范围内对史氏鲟稚鱼的摄食和生长没有显著影响。水流和养殖密度对史氏鲟的生长有着显著的影响。高水流速度和低养殖密度对史氏鲟的生长有着积极的影响,生长效率、特定生长率和日增重都随流速的增大和养殖密度的降低而增大,条件系数随密度的增大而减小,而净增重随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各密度组的史氏鲟稚鱼的生长离散没有加剧。在流速为0.06m·s~(-1)和0.18m·s~(-1)范围内,稚鱼的生长效率(GE)与流速(V)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关系式为GE=46.106+142.04V(r=0.5216)。特定生...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戴习林 杨展昆 朱其建
采用正交表L20(51×28)安排5种水平放养密度(50、100、170、260、340个/m~2),与增氧方式、是否换水、是否使用微生物制剂和消毒剂4种简易水质调控措施开展室内水泥池凡纳滨对虾养殖实验。通过比较分析水质演变规律、消化酶比活力与养殖效果,综合探讨凡纳滨对虾室内养殖密度及简易水质调控措施效果。结果显示:放养密度显著影响温室水泥池养殖水体水质、对虾生长及产量(P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宋志飞 温海深 李吉方 倪蒙 张墨 步艳 任源远 丁厚猛 来长青 刘传忠
为研究流水养殖系统中不同养殖密度对俄罗斯鲟幼鱼生长的影响,实验将初始体质量为(29.70±1.32)g的俄罗斯鲟幼鱼分置于2.5(SD1)、3.6(SD2)和4.7 kg/m3(SD3)3个养殖密度进行流水池塘(4.4 m×4.4 m×0.45 m)养殖,每个密度设3个重复,实验周期为90 d。结果显示:低密度组(SD1)幼鱼增重率(WG)、体长增长率(LG)、特定生长率(SGR)和饵料转化率(FCR)分别为362.01%±15.87%、55.88%±4.77%、(1.79±0.03)%d、114.95%±4.52%,显著高于高密度组(SD3)的272.30%±2.74%、46.34%±6.2...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晓雁 李罗新 张燕珍 危起伟 张先锋 刘建伟
以养殖的子一代(n=21)中华鲟为对象,研究了性腺发育及年龄对其抗氧化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1998年生子一代雌性(未达性成熟,性腺处于慢速发育阶段)和雄性(接近性成熟,性腺处于开始快速发育阶段)的睾酮和雌二醇/睾酮差异显著,雌性血清丙二醛水平显著低于雄性,而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酶的活力及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值虽高于雄性,但二者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雌性和雄性的丙二醛与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之间相关性极显著(r=-0.915,-0.818,P<0.05),...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罗江 杜浩 冷小茜 乔新美 熊伟 吴金平 危起伟
为了解不同养殖密度对长江鲟(Acipenser dabryanus)稚鱼生长的影响,设置初始密度为0.27(D 200)、0.46(D 350)、0.66(D 500)和0.87(D 650)kg/m2的4种养殖密度,对初始体重3.38 g和体长7.79 cm的2月龄长江鲟稚鱼进行4周的养殖实验。结果表明:养殖密度对体重、体长、变异系数(CV)、日增重(DWG)、净增重(NY)、特定生长率(SGR)和饵料系数(FCR)有显著影响,对存活率和肥满度无显著影响;D 200组的生长速度最快,与D 350组差异不显著,D 650组生长速度最慢;D 200组的体重、体长、特定生长率、日增重均最大,与D 350组无显著差异,但D 350组的变异系数和饵料系数均较D 200组要小;特定生长率与养殖密度(D)呈负相关关系:SGR=-1.171 5D+6.331 5(R2=0.484 5);变异系数与养殖密度呈正相关关系:CV=3.989 1D+13.533(R2=0.480 5)。此阶段长江鲟稚鱼最适养殖密度为D350(0.46 kg/m~2)。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柳敏海 彭志兰 张凤萍 罗海忠 傅荣兵 李来国
在水温23~24℃的条件下,研究了养殖密度对条石鲷生长、摄食和行为的影响。试验设置D1、D2、D3和D4共4个养殖密度组,初始密度分别为1、2、3、4 kg/m3。结果表明:长期的密度胁迫导致条石鲷幼鱼死亡率急剧升高,长期高密度养殖不利于条石鲷的存活。低密度条件下,条石鲷幼鱼生长迅速。长期高密度的胁迫下生长非常缓慢,特殊生长率显著下降(PD2>D3>D4。条石鲷最适宜养殖密度在6 kg/m3左右,密度达到9 kg/m3后不适宜条石鲷的生长。研究亮点:目前国内外有...
关键词:
条石鲷 养殖密度 生长 摄食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刘永士 臧维玲 侯文杰 张煜 杨明 戴习林 丁福江
通过室内60 d罗氏沼虾幼虾养殖试验,研究了不同养殖密度(150 ind/m3、400 ind/m3、550 ind/m3、800 ind/m3)对水质与幼虾生长特点的影响。试验发现,各密度组水质指标pH、DO、TAN、NH3-N、NO2--N和CODMn均控制在罗氏沼虾生长的适合范围之内,密度对主要水质指标未产生显著性影响;不同养殖密度对幼虾生长指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最低密度组成活率和增长率与其他各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次低密度组增长率与最高密度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最低密度组的增重率与其他各组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4种密度组的罗氏沼虾幼虾体重(w)和体长...
关键词:
罗氏沼虾 密度 水质 成活率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黄宁宇 夏连军 么宗利
研究了养殖密度和温度对白斑狗鱼稚鱼在设施养殖中生长的影响。经过30d的养殖试验发现养殖密度和温度对白斑狗鱼稚鱼在设施养殖中的摄食和生长都有显著影响。日增重、特定增长率、生长效率、摄食效率随密度的增大而减小,净增重24ind·m-3和16ind·m-3密度组最高;随着温度的升高,日增重、特定增长率、生长效率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其中24℃组生长最快,摄食效率则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特定生长率与密度之间存在显著直线回归关系,其回归方程为SGR=7.30-0.122SD(r2=0.9927);养殖温度和特定增长率之间存在显著二次函数关系,其回归方程为SGR=-0.047T2+2.169T-19.5...
关键词:
白斑狗鱼 稚鱼 养殖密度 温度 设施养殖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王跃斌 胡成硕 胡则辉 朱云海 柴学军
以初始体质量(7.67±0.85)g的日本黄姑鱼(Nibea japonica)为实验对象,研究了不同养殖密度对日本黄姑鱼幼鱼生长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将其随机分为5组,每缸(200 L)分别放养50、100、150、200、250ind幼鱼,密度分别相当于1.9、3.8、5.7、7.6、9.0 kg·m-3,依次记为G1、G2、G3、G4、G5,养殖时间为30 d。结果显示,G5组幼鱼增重率显著低于其它各组(P<0.05),其成活率也较低。血清溶菌酶活性、皮质醇含量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分别表现出降低、增加
关键词:
日本黄姑鱼 养殖密度 生长 非特异性免疫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程佳佳 李吉方 温海深 倪蒙 任源远 丁厚猛 宋志飞 刘明源 来长青 刘传忠
工厂化流水养殖条件下进行为期90 d的饲养试验,探讨养殖密度对杂交鲟[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i)(♀)×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幼鱼生长性能、肌肉组分含量和血液生理指标的影响。杂交鲟初始体重为(251.11±0.59)g,养殖密度分别设置为5.50 kg/m3、8.27 kg/m3、11.01 kg/m3、13.80 kg/m3。结果表明,养殖密度对杂交鲟幼鱼的生长和存活影响显著(P<0.05),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幼鱼的终末体重、特定生长率、肥满度和存活率呈下降趋势,而饲料系数则呈上升趋势;实验结束时,杂交鲟幼鱼肌肉中水分含量随养殖密度的...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涛 苏兴雪 章龙珍 侯俊利 许式见 李伟杰 高露姣 王斌 庄平
以体重6.31 kg俄罗斯鲟(Acipenser gueldenstaedtii)为研究对象,研究了25、50、75、100 kg/m24种网箱放养密度对俄罗斯鲟生长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放养密度对俄罗斯鲟生长具有显著影响,各组的生长表现出显著差异,生长效率、特定生长率、日增重和增重率均随密度的增大而降低,而饵料转化率和净增重随密度的增大而增大,但生长离散没有加剧。特定生长率和利润率与放养密度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盈亏平衡点为90 kg/m2。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