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23)
- 2023(11224)
- 2022(9280)
- 2021(8081)
- 2020(6350)
- 2019(14235)
- 2018(13689)
- 2017(25164)
- 2016(14073)
- 2015(15061)
- 2014(14815)
- 2013(14706)
- 2012(13809)
- 2011(12679)
- 2010(12534)
- 2009(11042)
- 2008(10659)
- 2007(9392)
- 2006(8384)
- 2005(7715)
- 学科
- 济(60545)
- 经济(60490)
- 管理(39223)
- 业(36607)
- 企(26150)
- 企业(26150)
- 中国(20309)
- 地方(19298)
- 方法(19192)
- 农(19171)
- 数学(16747)
- 数学方法(16631)
- 环境(15645)
- 业经(14556)
- 学(14115)
- 农业(13496)
- 财(12661)
- 贸(12439)
- 贸易(12427)
- 易(12013)
- 发(11233)
- 地方经济(10817)
- 银(10305)
- 融(10294)
- 金融(10294)
- 银行(10253)
- 技术(10043)
- 行(9951)
- 制(9699)
- 划(8917)
- 机构
- 学院(198842)
- 大学(195958)
- 济(81563)
- 经济(80000)
- 研究(76354)
- 管理(71964)
- 理学(61852)
- 理学院(61067)
- 管理学(59987)
- 管理学院(59651)
- 中国(56341)
- 科学(50046)
- 农(45985)
- 京(42582)
- 所(40495)
- 研究所(37182)
- 农业(36467)
- 业大(36107)
- 财(34740)
- 中心(33888)
- 江(30982)
- 院(28055)
- 财经(27330)
- 北京(26873)
- 范(26665)
- 师范(26184)
- 省(25861)
- 经(24852)
- 州(24460)
- 经济学(24338)
- 基金
- 项目(138781)
- 科学(108213)
- 基金(99293)
- 研究(95412)
- 家(90543)
- 国家(89751)
- 科学基金(74923)
- 社会(61197)
- 社会科(58175)
- 社会科学(58164)
- 省(56451)
- 基金项目(53041)
- 自然(49698)
- 自然科(48514)
- 自然科学(48497)
- 划(48043)
- 自然科学基金(47614)
- 教育(42433)
- 资助(39115)
- 发(36590)
- 编号(36419)
- 重点(32515)
- 创(29297)
- 部(29168)
- 计划(28277)
- 发展(28195)
- 展(27714)
- 成果(27546)
- 创新(27506)
- 科研(27130)
共检索到3029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田京雷 冯雅丽 李浩然 唐新华
以经过热处理的厌氧污泥为接种物,将鸡粪废水和米糠废水按不同体积比例混合进行发酵产氢研究,考察碳氮质量比对发酵产氢的影响;并对液相末端产物、COD去除率和产氢动力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初始pH5.0、发酵温度为36℃时,最佳碳氮质量比为40~50,最大累积生物气产量1.855L、H2产量1.128L,最大比产氢速率370.46mL/(g.d);COD去除率随发酵液碳氮质量比的增大先升高后降低,最大去除率为32.6%,液相末端产物主要转化为乙酸和丁酸等挥发性有机酸;利用Gompertz模型对鸡粪废水和米糠废水产氢过程进行模拟,实验曲线和拟合变化趋势一致,说明Gompertz模型可很好的模拟该产氢过...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欧燕 李轶冰 白洁瑞 杨改河 周子凡 任广鑫 冯永忠
【目的】研究温度对鸡粪与秸秆混合原料厌氧发酵产气特性的影响,为提高厌氧发酵产气效率提供依据。【方法】将鸡粪分别与稻秆、麦秆和玉米秆以1∶1(干物质质量比)混合作为厌氧发酵原料,采用自行设计的可控性恒温厌氧发酵装置,分别在25,30,35和40℃4个温度梯度下进行厌氧发酵,研究温度对3种混合原料发酵效果的影响。用SAS软件对各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方程,确定各种发酵原料的最优发酵条件。【结果】3种混合原料在25,30,35和40℃恒温条件下,均能在厌氧发酵开始后的5~14 d达最大产气速率,在31~48 d累积产气量均达到总产气量的90%。25℃下的产气效率最差,鸡粪与稻秆、麦秆和玉米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文静 张彤 李伟 李轶冰 杨改河
【目的】研究温度、原料配比对鸡粪与水稻秸秆混合原料厌氧发酵产气特性的影响,为提高厌氧发酵的产气效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可控性恒温沼气发酵装置,以不同配比(0.5∶1,1∶1,2∶1,3∶1)的鸡粪与水稻秸秆为发酵原料,在总固体(TS)质量分数为8%的情况下,研究各配比鸡粪与水稻秸秆在25,30,35,40℃下的厌氧发酵情况,并用SAS软件对温度、鸡粪与水稻秸秆配比和累积产气量的关系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25~40℃条件下,各配比鸡粪与水稻秸秆均能正常发酵产生沼气,发酵时间随温度上升而下降,鸡粪与水稻秸秆各配比对发酵时间无显著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除鸡粪与水稻秸秆配比为1∶1时的...
关键词:
鸡粪 水稻秸秆 厌氧发酵 温度 配比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常国璋 席新明 郭康权 杨秀生
【目的】探索不同原料配比对餐饮废弃物高温厌氧发酵的影响,为餐饮废弃物最大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环境监测布点法检测陕西杨凌餐饮废弃物的有机成分含量,根据检测结果,采用农业部西北沼气分中心自行设计的厌氧发酵装置,选取产气量和甲烷含量作为指标,于55℃下考察不同原料配比对餐饮废弃物厌氧发酵的影响。【结果】各处理组产气特征差异明显。发酵第1~3天,第6组(m(米饭)∶m(餐巾纸)∶m(熟肉)=3∶4∶3)累计产气量最高,为5 410mL,第11组最低,为3 150mL;发酵第2天,第3组(m(米饭)∶m(餐巾纸)∶m(熟肉)=2∶4∶4)甲烷含量最高,为16.7%,第29组最低,为1.3%...
关键词:
餐饮废弃物 配比 高温厌氧发酵 产气特性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牛耕芜 倪哲
厌氧发酵是目前禽畜粪便等有机废物处理、同时获取能源的一种重要处理技术。发酵反应器中物料的流动与混合状况直接影响底物的转化效率,物料的流态类型是决定反应进行的重要工程因素。为探讨鸡粪和污泥联合厌氧发酵过程中的流态特征,以鸡粪为底物开展了流变特性的研究。通过测定鸡粪和接种污泥混合液粘度系数,并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厌氧发酵过程中鸡粪和污泥联合底物的流变参数及其在发酵过程中各阶段的变化情况,探讨流变参数与物化参数之间的潜在联系。试验结果表明:含固率是影响鸡粪污泥料液流态的主要因素。在TS=5%~12%范围内,鸡粪料液含固率对于稠度系数的影响符合幂率方程,拟合度大于0.992。温度对鸡粪流变特性影响显著。随着温度的增加,表观黏度、稠度系数随之降低。厌氧发酵过程中,鸡粪混合液的流变特性变化剧烈,水解反应对物料流变特性的影响极为显著。可溶性化学需氧量(SCOD)和总有机碳(TOC)的变化与稠度系数之间符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2和0.88。由结果可以看出,水解阶段是鸡粪污泥联合发酵液粘度变化的主要阶段,针对推流式的厌氧反应器,在反应器前端采取加密的搅拌装置,后端搅拌装置逐渐减少,从而使反应器搅拌设计与颗粒态物料厌氧降解的基本规律相适宜,可以在保证物料充分混合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设备运行能耗。
关键词:
鸡粪 流变特性 厌氧发酵 水解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永平 庞震鹏 朱教宁 汤昀 张晓晨
[目的]研究牛粪与玉米秸秆不同配比混合厌氧发酵的产气性能,为提高厌氧发酵产气效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的1 L厌氧反应器,以牛粪和玉米秸秆为发酵原料,设置牛粪与玉米秸秆干物质质量比分别为10:0(对照),8:2,6:4,4:6,2:8和0:10共6个处理,在物料总干物质质量分数8%、发酵温度(35±1)℃条件下进行厌氧发酵产气试验,分析不同产气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在产气方面,牛粪与玉米秸秆按不同比例混合厌氧发酵的4个处理日产气量变化趋势为先快速升高后平稳下降,发酵第2~3天达到产气峰值,较对照提前2~3 d;当牛粪与玉米秸秆的干物质质量比为2:8时,累积产气量、甲烷总产量及挥发性固体产甲烷量均高于其他处理,分别达13 061.7 mL、6 911.4 mL和0.170 L/g,较单一牛粪发酵处理(对照)分别提高52.47%,41.48%和34.92%。在发酵系统稳定性方面,牛粪与玉米秸秆不同比例混合厌氧发酵的4个处理均在发酵第5天pH值达到最低,挥发性脂肪酸质量浓度达到最高,较对照提前2 d达到极值;发酵5 d时,牛粪与玉米秸秆干物质质量比为2:8的处理pH值低于其他处理,为5.75,较对照降低了7.70%;挥发性脂肪酸质量浓度高于其他处理,为1 675.6 mg/L,较对照提高了59.04%。[结论]牛粪与玉米秸秆混合厌氧发酵产气效果优于单一原料发酵,且二者干物质质量比为2:8时厌氧发酵具有较好的产气特性和发酵潜力。
关键词:
牛粪 玉米秸秆 混合厌氧发酵 产气性能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裕荣 刘永霞 赵泽英 李莉婕 彭志良 孙长青 岳延滨 童倩倩 Nantakorn Boonkerd Sodchol Wonprasaid
为弄清不同畜禽粪便的产气特点及其发酵物养分含量的变化,利用高效曲流布料发酵池厌氧发酵,对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猪粪、鸡粪和牛粪干粪便的产气时间分别为150、90和90 d,产气量分别为250、150和70 m3,最大甲烷含量分别为76.1%、79.9%和62.0%。发酵物养分含量变化,3种粪便厌氧发酵后养分含量的变化趋势一致,发酵物中大多数氮以氨态氮形式存在,NH4+浓度在水解阶段后随着发酵进程递增,NO3-浓度呈下降趋势。发酵过程中养分不断被消化和溶解,沼液中所有养分含量呈增加趋势,而沼渣中养分含量呈减少趋势,但沼液中的磷含量较低。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罗涛 邱凌 石勇 邵艳秋 邓媛方
【目的】探索添加景观植物聚合草对沼气厌氧发酵的影响。【方法】以猪粪为发酵原料,添加不同量聚合草,于(35±1)℃条件下,用自行设计的发酵装置进行发酵试验,通过对发酵液的CH4含量、pH和产气量的监测,研究聚合草添加量对猪粪中温厌氧发酵过程的影响,并以接种物和接种物加猪粪为参比。【结果】在聚合草与猪粪总固体含量比分别为1∶10、2∶10、3∶10、4∶10的试验组中,1∶10、2∶10试验组的甲烷含量率先达到40%(体积分数),其pH分别为6.6~7.7和6.6~7.6,总体优于其他试验组及空白参比组;且以1∶10试验组的日均产气量最高(756.20mL),2∶10试验组的总产气量最高(43 5...
关键词:
聚合草 猪粪 沼气发酵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建华 杜光明 刘瑞元 夏焜
为获得可再生清洁能源氢气,以棉花秸秆为发酵产氢底物,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为产氢菌源,通过厌氧发酵产生可再生能源氢气。主要研究发酵底物质量浓度、发酵初始pH、预处理盐酸和氢氧化钠的浓度对棉花秸秆产氢性能的影响,同时探讨棉花秸秆发酵产氢气的类型。结果表明:底物质量浓度为10g/L,初始发酵pH为7.0时,用0.4mol/L盐酸在90℃下浸泡棉花秸秆2h,底物发酵产氢潜势最高,其累积产氢量为76.78mL/g,最大平均产氢速率为4.79mL/(g·h),混合气中氢气摩尔分数达63.38%,棉花秸秆产氢类型为乙醇型发酵产氢。
关键词:
氢气 厌氧发酵 棉花秸秆 活性污泥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白志高 罗雅莹 计思贵 陈发荣 乔志新 刘庆光 洪丽芳 付利波
为加快云南烟草不适用鲜烟叶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进程,试验研究了EM菌不同用量预处理后,不适用鲜烟叶田间固液分流、厌氧发酵过程中全氮、铵态氮、硝态氮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自然堆肥,烟叶氮素的损失较大。添加不同用量的EM菌剂处理都可以加快有机氮的矿化,促进NH+4-N向NO-3-N的转化,减少氮的挥发性损失;其中,添加EM 6.67 mL/kg处理效果最好。
关键词:
不适用鲜烟叶 堆肥 EM菌剂 氮转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楚莉莉 冯永忠 李轶冰 杨改河 任广鑫
【目的】研究不同配比猪粪与小麦秸秆混合厌氧发酵的产气特性,为提高小麦秸秆利用率和产气效率提供依据。【方法】选取猪粪、小麦秸秆及其不同配比(干物质质量比1∶1,2∶1,3∶1)的混合物为发酵原料,以沼液为接种物,研究不同发酵原料厌氧发酵过程中pH值、日产气量、累积产气量、气体成分和干物质产气率的变化。【结果】仅以猪粪为原料进行厌氧发酵时,日产气量的峰值(2 142.2 mL/d)、累积产气量(70.36 L)和干物质产气率(351.8 mL/g)明显高于其他4种发酵原料;在3种混合发酵原料中,猪粪与小麦秸秆配比为3∶1时,其日产气量的峰值(2 011.7 mL/d)、累积产气量(49.08 L)...
关键词:
沼气 混合发酵 猪粪 小麦秸秆 产气效率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灿 何腾兵 杨志勇 袁昌权 陈瑞应 付天岭
【目的】针对养殖粪污资源化使用过程中存在部分重金属超标的关键问题,探讨猪粪重金属污染的解决途径,对于畜禽排泄物无害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遵义地区养殖猪鲜粪为研究对象,进行好氧堆肥和厌氧发酵模拟实验,采用石墨消解仪对猪粪进行消解,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以及原子吸收(Ice 3000)实验室测定猪粪Cd(镉)、Cu(铜)、Zn(锌)全量及有效态含量。使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好氧堆肥后和厌氧发酵过程中猪粪(Cd、Cu、Zn)全量及其有效态含量变化,并开展相关性分析。【结果】好氧堆肥和厌氧发酵处理均可增加猪粪中典型有害重金属Cu、Zn、Cd含量,均呈现出“浓缩效应”。好氧堆肥能显著降低猪粪Zn的有效性,使有效态Zn从39.64%降至24.23%,但对Cu、Cd钝化效果不明显;厌氧发酵后可以显著(P<0.05,下同)抑制猪粪中Cu、Zn、Cd有效性,使有效态Cu从25.21%降至8.72%,有效态Zn从39.64%降至28.37%,有效态Cd从56.31%降至42.63%。厌氧发酵处理对不同Cd污染程度的猪粪,其有效态Cd含量及其比例均随着厌氧发酵时间的延长显著降低(P<0.05)。【结论】不同粪肥处理方式对猪粪中重金属Cu、Zn、Cd有效性的影响有明显差异,尤以厌氧发酵处理可明显钝化猪粪中重金属Cu、Zn、Cd,是一种较为有效的粪便重金属处理方式。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广银 常志州 叶小梅 杜静 张建英 徐跃定
互花米草是国家环保总局首批公布的十大外来生物入侵物种之一,也是唯一的海岸盐沼植物。由于生长速度快、繁殖能力强、生物量大以及不占用耕地等特点,是发展生物质能源的优良物种。通过厌氧发酵将其转化为沼气,不但可以控制互花米草过度生长繁殖,解决其资源化问题,每年还可获得数量不菲的沼气,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将近年来互花米草厌氧发酵产沼气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主要包括互花米草特性、厌氧发酵产沼气的优劣势、可行性及相关研究进展以及今后的研究重点和展望,厌氧发酵产沼气研究进展包括直接发酵、过程控制、预处理、混合发酵和深度气化利用。互花米草中钠抑制的消除、机械收割、厌氧发酵工艺、相关工程技术设备以及能源化...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轶 李磊 熊菊元 温耀华 伦晓中 张玉龙
在中温37℃条件下,通过序批式厌氧发酵,研究餐厨垃圾与牛粪质量比、污泥体积与发酵原料质量比对餐厨垃圾和牛粪混合厌氧发酵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餐厨垃圾与牛粪质量比为2.5∶1时,厌氧发酵效果最佳,其单位产气量为588.02mL.g-1VS,甲烷体积分数最高达62.8%,有机物去除率为65.5%;污泥体积与发酵原料质量比为4.5∶1时,厌氧发酵效果最佳,其单位产气量为721.36mL.g-1VS,甲烷体积分数最高达62.1%,有机物去除率为67.5%。
关键词:
餐厨垃圾 牛粪 混合厌氧发酵 最佳配比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华生 邵一奇 颜成 梁剑茹 王电站 周立祥
[目的]本文旨在了解厌氧消化时间对猪场粪污废水性质及其后续生物沥浸(包括pH值和脱水性能)的影响。[方法]研究猪场粪污废水在厌氧消化期间的理化性质变化,包括pH、化学需氧量、氨氮含量和总磷含量,并利用生物沥浸法处理不同厌氧消化时间(0~60 d)的沼液。[结果]厌氧消化会导致粪污废水pH值和总碱度的升高,pH值从起始的6.5升高至7.5,总碱度升高54.6%。有机物和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68.9%和28.6%,但对氨氮含量无明显影响,导致C/N值大幅降低,从15.3降至4.4。猪场粪污废水经厌养消化后,其EPS含量增加。研究发现厌氧消化0~15 d的沼液,其生物沥浸效果较好,体系pH值降至4.5左右,过滤比阻(SRF)降至5×10~(11)m·kg~(-1)以下,脱水性能提高95.1%以上。厌氧消化30~60 d的沼液,其生物沥浸效果变差,pH值维持在6.5~8.0,过滤比阻逐渐升高。[结论]为便于生物沥浸处理,猪场粪污废水可不经厌氧消化,或者厌氧消化时间不宜超过2周。厌氧消化时间过长,体系碱度增加,对酸缓冲性能增强,同时胞外聚合物(EPS)含量也增加,可能是导致粪污废水经较长时间厌氧消化后生物沥浸效果变差的原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