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78)
- 2023(12180)
- 2022(10306)
- 2021(9293)
- 2020(7605)
- 2019(17281)
- 2018(16736)
- 2017(31435)
- 2016(17278)
- 2015(18737)
- 2014(18538)
- 2013(18121)
- 2012(16994)
- 2011(15693)
- 2010(15821)
- 2009(14511)
- 2008(14083)
- 2007(12378)
- 2006(11132)
- 2005(10021)
- 学科
- 济(79567)
- 经济(79501)
- 管理(46141)
- 业(44654)
- 企(33229)
- 企业(33229)
- 方法(32557)
- 数学(28256)
- 数学方法(27852)
- 地方(23056)
- 农(22266)
- 中国(22228)
- 业经(17313)
- 学(17094)
- 环境(17004)
- 农业(15894)
- 财(14705)
- 贸(14364)
- 贸易(14352)
- 易(13837)
- 地方经济(12691)
- 发(12296)
- 技术(11905)
- 融(11707)
- 金融(11705)
- 银(11447)
- 银行(11399)
- 制(11200)
- 行(11069)
- 划(10954)
- 机构
- 学院(250135)
- 大学(245943)
- 济(100141)
- 经济(98256)
- 管理(92313)
- 研究(91488)
- 理学(79987)
- 理学院(78943)
- 管理学(77166)
- 管理学院(76737)
- 中国(67025)
- 科学(61223)
- 京(53477)
- 农(53163)
- 所(48425)
- 研究所(44543)
- 业大(43311)
- 财(42182)
- 农业(41919)
- 中心(40789)
- 江(37408)
- 范(34794)
- 师范(34280)
- 北京(33972)
- 财经(33710)
- 院(32848)
- 州(30808)
- 经(30560)
- 省(30065)
- 经济学(29970)
- 基金
- 项目(174107)
- 科学(136009)
- 基金(125575)
- 研究(118331)
- 家(113550)
- 国家(112632)
- 科学基金(94880)
- 社会(76194)
- 社会科(72304)
- 社会科学(72288)
- 省(70303)
- 基金项目(66989)
- 自然(63858)
- 自然科(62331)
- 自然科学(62310)
- 自然科学基金(61163)
- 划(59258)
- 教育(53107)
- 资助(51725)
- 编号(45140)
- 发(43361)
- 重点(39890)
- 部(36298)
- 创(36120)
- 计划(34738)
- 成果(34338)
- 科研(33844)
- 创新(33822)
- 发展(33393)
- 展(32871)
- 期刊
- 济(111323)
- 经济(111323)
- 研究(67709)
- 中国(49914)
- 农(48602)
- 学报(47810)
- 科学(42840)
- 大学(34759)
- 农业(33466)
- 学学(33365)
- 管理(32793)
- 财(29523)
- 教育(23291)
- 融(21544)
- 金融(21544)
- 业经(20443)
- 技术(20043)
- 业(18389)
- 经济研究(18258)
- 财经(15727)
- 问题(14918)
- 资源(14114)
- 经(13514)
- 科技(13423)
- 业大(13316)
- 版(13009)
- 统计(12951)
- 策(12340)
- 商业(12227)
- 技术经济(12196)
共检索到3697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丽梅 吕君
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格根塔拉草原旅游中心为研究区,利用生态学中的密度、盖度、频度、重要值以及采用辛普森多样性指数(Simpson’sdiversity index)和香农-威纳指数(Shannon-Weiner index)来分析植物样方的植物种类多样性,结合样方的种类组成和盖度等来探究旅游发展对草原植被的环境影响。通过旅游活动对植物种类的影响、对植物种类多样性的影响、对群落结构的影响、对群落外貌的影响分析,得知旅游活动对植被生态安全干扰的破坏在Ⅲ级以上,群落由克氏针茅占优势转变为以冷蒿为主的草原变型,今后必须加强对草原旅游开发与规划理论以及开发模式的研究。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吕君 刘丽梅 陈田
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格根塔拉草原旅游中心为研究区,对草原旅游发展对土壤容重和含水量的影响、土壤机械组成的影响、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分别加以分析,得知旅游活动的干扰对土壤容重和含水量的影响比土壤的机械组成要明显,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干扰又比对土壤的容重影响显著;在干扰范围上,旅游者游览活动波及的区域面积比旅游经营活动的核心地段广。研究进一步构建了土壤生态安全综合指数,据此诊断出如下结果:在道路区,旅游发展对土壤的干扰极重;在敖包区,旅游发展对土壤的干扰是重度干扰;在马场区,旅游发展对土壤的干扰属于中度干扰。从而文章确立了不同旅游活动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干扰程度,提供了不同旅游活动范围对土壤理化性...
[期刊] 生态经济(学术版)
[作者]
张文胜
现阶段我国草原畜牧业的生产由草原存量和简单劳动的投入量决定,牧户扩大生产规模和增加收入的行为会加大草原环境的负荷,必然导致简单劳动—资源掠夺式生产—牧户生产效率性下降的恶性循环局面。通过增加牧户人力资本存量来提高草原保护利用及其他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是实现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草原畜牧业 牧户人力资本 可持续发展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赵凌平 白欣 谭世图 樊文娜 王占彬 王清义
为了揭示自然恢复过程中植被动态变化规律,以黄土高原典型草原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不同年限封育(0、5、15、23和32年)对草地植被特征、物种多样性和群落演替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封育年限的增加,枯落物量和厚度呈递增趋势,群落盖度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群落密度呈递减趋势,地上生物量和禾草地上生物量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且均在封育23年草地达到了峰值。不同年限的封育对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影响不显著(P>0.05)。地上植被的物种丰富度呈先增加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慧 杜富林
面对小牧户与大市场难以实现有机衔接的现实困境,规模经营是助力乡村振兴、促进畜牧业提质增效、保障牧民增收、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举措。为了厘清综合效率、平均效益与总效益随经营规模的变动趋势,探寻这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本文用锡林郭勒盟410份牧户调研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综合效率、平均效益与总效益均表现出“倒U型”趋势。(2)综合效率在经营规模对平均效益的影响路径中发挥中介效应;总效益能够调节经营规模对综合效率水平的影响。(3)综合效率、平均效益以及总效益极大值点对应的经营规模分别为1033羊单位、775羊单位与910羊单位。最后,本文提出对策建议,期望为牧户的生产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金亚征 郑志新 常美花 贾巨才 王激清 任亮
草原旅游是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形式,越来越受到大众的青睐,随着草原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消费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本文以前人的研究为基础,总结和分析了旅游活动对草原植被及土壤的影响。分析表明,旅游活动对草原植被、土壤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由于旅游干扰,植被物种数量、植被覆盖度、丰富指数、均匀度指数、枯落物含量、土壤含水量、土壤养分及土壤微生物数量等降低,而土壤容重、pH值、紧实度等增加,且随着旅游活动干扰强度的增加,草原植被和土壤环境被影响的程度越大。以此为依据提出了建立草原植被资源数据库、现代土壤环境监测系统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孙飞达 朱灿 陈文业 刘琳 陈晓霞 高娟婷
[目的]草原旅游属于草地农业生态系统的前植物生产层,是草地资源开发利用和绿色草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方向。青藏高原草原面积巨大,具有地域特色鲜明、动植物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区位优势明显及潜在的生态风险等特点,为了满足草原旅游活动和草原生态保护的双重目的,促进高寒草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方法]运用SWOT分析法,以川西北若尔盖草原旅游资源及开发利用为例,对其草原生态旅游资源的优势(S)、劣势(W)、机遇(O)和挑战(T)进行分析。[结果]若尔盖草原旅游产业具有品牌、资源、区位和知名度四大优势,并存季节性不平衡、基础设施不完善和体验性较差三大劣势,具有国家及地方政策规划、公众追求自然回归原始需求的两大机遇,同时面临草地资源保护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余卫东 闵庆文 李湘阁
选取了黄土高原 4 1个站点 1 96 1年~ 1 990年的月降水资料 ,计算并分析了黄土高原地区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年内各个季节的降水分配比例、年降水变率和离差系数等分布特征 ,同时对黄土高原不同地区光热水资源的耦合特征和土壤水分在雨季恢复的程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森林地带分布在黄土高原东南部和立地条件好的山地 ;荒漠草原带分布在水热资源缺乏的西北部 ;森林草原过渡带和典型草原带分布在森林带和荒漠草原带之间 ,是黄土高原地区的主要植被地带。最后 ,给出了林草适宜分布区域及其受限区域 ,可为当前黄土高原植被生态恢复与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降水资源 植被分布 黄土高原 生态建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卫才
本文在乡村旅游视域下,以传统乡村文化为切入点,阐述了中原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势态,聚焦于乡村旅游中传统乡村文化重构与开发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传统乡村文化重构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路径与策略,以期为推动传统乡村文化资源的合理规范重构,促进传统乡村文化保护与开发和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乡村旅游 传统乡村文化 文化重构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文杰 乌铁红
近年来,随着内蒙古希拉穆仁草原旅游区旅游设施的不断建设和旅游活动的增加,其草原环境岛屿化现象严重。为保护草原景观和当地生态环境,探索草原旅游干扰的基本特点和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可为调控旅游干扰和实施规划与管理提供重要依据和理论支撑。在诸多的旅游干扰影响因素中,游客的活动和践踏以及车辆的碾压是草原旅游点及周边旅游环境产生变化的直接影响因素,而其影响又直接反映在该立地上的植被生长、发育和演替变化上。本文采用植物样方调查法对草原旅游点周围、不同活动区周边、不同等级道路上的植物种类构成与各种植物的相对密度、植被的总盖度、草群高度、植被地上生物量以及丰富度指数等进行了调查分析,以其相关指标变化来探...
关键词:
旅游干扰 草原旅游点 植被 影响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闫伟兄 陈素华 乌兰巴特尔 魏玉蓉 杨丽萍
研究植被生产力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是理解陆地生态系统与气候变化相互作用的重要基础,论文利用近45 a内蒙古典型草原区55个气象台站的气象数据,采用Holdridge生命地带的气候指标和NPP区域估算模型,研究了内蒙古典型草原区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NPP)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960—2004年间,内蒙古典型草原区域内,发生了以生物温度升高和湿润度降低为代表的生物气候明显变化;典型草原区年NPP和春、夏、秋3个季节的NPP均呈现增加趋势,其中夏季是NPP增加速率最快,增加量最大的季节;在区域上,年NPP呈现由东北至西南的递减态势,不同区域年NPP均有增加趋势,其中以中部区最为明显。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石强 廖科 钟林生
综述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有关旅游活动对植被影响的研究文献,指出旅游活动对植被的影响主要包括:影响种子发芽及苗木的成活,影响植物的生理及形态,降低植物高度及阻碍成长,影响植物的健康与活力,影响开花及结实,影响植物的更新和侵移,影响植物种类的多样性和植物群落的结构。分析了旅游活动对植物影响效应的因子,主要有:植物的生活型、生境条件、演替阶段及适应性,以及游客数量和游憩使用方式等。参76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程占红
旅游对植被影响的指标计量有两种不同的方法.第1种方法是利用传统生态学上植物的重要值来计量;第2种方法是利用敏感水平、景观重要值、物种多样性信息指数、阴生种比值和旅游影响系数来计量.该文以山西省芦芽山为例,采用TWINSPAN和DCA对两种计量方法进行了比较,它们的结果反映了不同的生态信息.在TWINSPAN中,第1种方法的结果主要反映了不同种群和群落的生态特性;第2种方法的结果主要反映了旅游开发与植被景观之间的生态关系.在DCA中,第1种方法的结果主要反映了不同植物群落类型与自然地理因子之间的生态关系以及不同类型之间的空间格局;第2种方法的结果主要反映了不同植被景观类型与旅游影响因子之间的格局...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吕君 刘丽梅
本文从旅游环境知识、旅游环境态度、旅游环境评价和旅游环境行为四个方面考察了草原旅游发展中社区居民的环境意识水平,发现草原旅游发展中社区居民的环境意识是"环境知识制约+环境行为制约"模式,带有明显的经济利益驱动色彩。社区居民认识到发展草原旅游对环境存在威胁,具有保护环境的认知倾向和情感倾向,但重视程度远远不够。他们对环境知识的掌握程度比较低,对自己的要求低于对别人的要求,对科学技术解决环境问题的依赖性还比较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继前
黄土高原地区介于太行山和祁连山东端、秦岭和阴山之间,包括晋、宁两省区和陕、甘、青、豫及内蒙古等省区的部分地区。全区土地总面积约67万平方公里,人口8400多万。 黄土高原地区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古文化的发祥地,地上地下遣存着多如繁星、价值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