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44)
- 2023(13730)
- 2022(11260)
- 2021(10176)
- 2020(8446)
- 2019(18861)
- 2018(18494)
- 2017(35532)
- 2016(19074)
- 2015(21282)
- 2014(21184)
- 2013(21125)
- 2012(19576)
- 2011(17838)
- 2010(18413)
- 2009(17370)
- 2008(17389)
- 2007(15911)
- 2006(14521)
- 2005(13380)
- 学科
- 济(95161)
- 经济(95060)
- 业(87907)
- 企(69676)
- 企业(69676)
- 管理(65489)
- 农(47351)
- 方法(36126)
- 农业(31839)
- 业经(31365)
- 数学(28061)
- 数学方法(27696)
- 中国(25506)
- 财(24572)
- 地方(24036)
- 技术(18351)
- 制(17860)
- 务(17834)
- 财务(17804)
- 财务管理(17787)
- 企业财务(16834)
- 环境(16691)
- 策(16307)
- 和(16116)
- 划(15724)
- 贸(15664)
- 贸易(15647)
- 发(15264)
- 易(15151)
- 理论(14807)
- 机构
- 学院(285533)
- 大学(274031)
- 济(123880)
- 经济(121564)
- 管理(114486)
- 理学(97961)
- 理学院(96983)
- 研究(96521)
- 管理学(95358)
- 管理学院(94847)
- 中国(77176)
- 农(61832)
- 京(58110)
- 科学(57904)
- 财(54274)
- 所(48930)
- 农业(46825)
- 业大(46140)
- 江(45554)
- 中心(44948)
- 研究所(43921)
- 财经(42368)
- 经(38284)
- 北京(36688)
- 州(36358)
- 经济学(35772)
- 范(35209)
- 师范(34905)
- 院(34234)
- 经济管理(33568)
- 基金
- 项目(185392)
- 科学(148189)
- 研究(137560)
- 基金(134578)
- 家(116476)
- 国家(115318)
- 科学基金(100554)
- 社会(90290)
- 社会科(85337)
- 社会科学(85314)
- 省(76198)
- 基金项目(71112)
- 自然(63646)
- 自然科(62089)
- 自然科学(62075)
- 划(61278)
- 自然科学基金(60956)
- 教育(60239)
- 编号(55918)
- 资助(54139)
- 发(46052)
- 成果(42764)
- 重点(41424)
- 创(41192)
- 部(40151)
- 业(40117)
- 课题(38171)
- 创新(37721)
- 发展(37481)
- 国家社会(37197)
- 期刊
- 济(152654)
- 经济(152654)
- 研究(81734)
- 农(63900)
- 中国(60553)
- 管理(44980)
- 农业(43097)
- 财(42234)
- 科学(41220)
- 学报(40298)
- 业经(32108)
- 大学(31803)
- 学学(30679)
- 融(30508)
- 金融(30508)
- 技术(26768)
- 教育(24837)
- 业(22833)
- 经济研究(21589)
- 财经(20511)
- 问题(20359)
- 经(17720)
- 技术经济(17165)
- 世界(15333)
- 资源(15177)
- 农村(15013)
- 村(15013)
- 农业经济(14783)
- 版(14278)
- 现代(14248)
共检索到4420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冉圣宏 毛显强
本文利用分形理论对脆弱生态区的稳定性进行了定量分析 ,并据此指出了脆弱生态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最后以内蒙古翁牛特旗为例 ,提出了其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
脆弱生态区 分维 农业 可持续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金萍 李为科 郭跃
本文分析了重庆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以及社会经济脆弱性特征,提出库区走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原则和目标;根据库区气候、植被、土壤、水文等要素具有分层性和带谱性的特征,构建了库区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相协调的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和模式,并对库区生态农业发展的动力机制、技术进步机制、制度创新机制、农户参与机制等方面展开了探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袁吉有 欧阳志云 郑华 徐卫华
我国脆弱生态区分布范围广、类型多,这些地区大都地处偏远,社会环境封闭,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开展脆弱生态区的生态系统管理,是脆弱生态区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本文系统阐述了我国脆弱生态区的现状及特征、管理的目标与原则、管理的组织实施以及管理手段与措施。
关键词:
脆弱生态区 生态系统管理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志英 孙奕
从脆弱生态区的概念、特征分析入手,对中国西南高山峡谷脆弱生态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进行了研究,提出保障生态安全、适度城市化和发展生态经济是高山峡谷生态脆弱区城镇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策略。
关键词:
高山峡谷 脆弱生态区 城镇 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讯 石燕 姚思雨 王娑娑 丁波 张运林 武燕
【目的】分析贵州脆弱生态区不同龄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人工林土壤团聚体分布、稳定性及养分含量特征,并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方法】在贵州省遵义市凤冈县设置马尾松人工林中龄林样地3个、近熟林样地5个、成过熟林样地3个,用湿筛法获得不同粒径的土壤团聚体,计算其质量分数、平均质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MD),并测定团聚体中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和全磷(TP)含量。【结果】1)三个龄组马尾松人工林土壤团聚体质量分数均随粒径减小而减少(P<0.05),而MWD和GMD在不同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2)随着马尾松人工林龄组的增长,土壤团聚体SOC含量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中龄林SOC含量显著高于近熟林和成过熟林(P<0.05),TN含量逐渐积累,近熟林和成过熟林TN含量显著高于中龄林(P<0.05),而TP含量逐渐消减,中龄林TP含量显著高于近熟林和成过熟林(P<0.05);随着土壤团聚体粒径的减小,团聚体SOC含量逐渐增加,黏粉粒和微团聚体中SOC含量显著高于大团聚(P<0.05),TN含量逐渐下降,大团聚体中TN含量显著高于黏粉粒(P<0.05)。3)大团聚体SOC含量及微团聚体TP含量与大团聚体分布、黏粉粒分布、MWD、GMD均表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微团聚体SOC含量与大团聚体分布、黏粉粒分布、MWD、GMD均表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马尾松人工林龄组变化影响了土壤团聚体的分布和团聚体养分含量变化,且团聚体养分含量与团聚体分布及稳定性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本研究可获得贵州脆弱生态区马尾松人工林团聚体分布、稳定性及养分的基础数据,对于该区域人工林土壤结构和抗侵蚀功能评价与森林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甄霖 胡云锋 魏云洁 罗琦 韩月琪
近百年来,全球典型脆弱生态区生态退化日趋严峻,针对这一问题,国内外在生态治理和修复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积累了数量众多的生态技术,对遏制和缓解生态退化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然而,生态技术常常由于缺乏对具体治理需求的考量而影响了其效果的发挥。本文旨在刻画全球典型生态脆弱区生态退化趋势的基础上,基于利益相关者问卷调查和权威国际组织评估报告,梳理和分析针对主要退化问题和区域的生态技术需求。分析表明,脆弱生态区生态退化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荒漠化、石漠化与生态系统退化,2000—2014年间,全球和中国大部分退化区退化趋势出现持衡或逆转,但仍然有约22%(全球)和11%(中国)的退化区退化程度加重。在不同的退化区,生态技术需求的类型和数量各具特点,主要表现为对复合技术或技术模式需求的增加。生态技术的甄选和应用应当针对具体的退化问题、退化阶段和机理、以及当地的社会经济和政策体制,因此,技术需求评估是选择适宜的治理技术的重要方面,有助于找出技术的输出和引进的区域,促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
关键词:
生态退化 技术需求 脆弱生态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高旺盛,刘巽浩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苏维词,朱文孝
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脆弱 ,缺土少水 ,农业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本文阐述了贵州喀斯特生态脆弱区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性 ,探讨了该地区可持续农业发展的目标与内涵 ,指出保护、改善和重建生态环境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并编绘了贵州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类型图。最后提出了适合喀斯特生态脆弱区地域特征的持续农业发展的原则、产业化模式与战略对策。
关键词:
农业可持续发展 喀斯特生态脆弱区 贵州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冷疏影 刘燕华
本文分析了我国脆弱生态区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矛盾,探讨了我国典型脆弱生态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建立的指导原则和方法,提出了我国典型脆弱生态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关键词:
脆弱生态区 可持续发展 指标体系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利顶,王军,傅伯杰
我国西南干热河谷地区,由于其独特的气候和生态环境特征,严重地制约着该区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本文在分析该区生态环境基本特征的基础上,阐述了制约该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限制因子,包括:气候干旱、水资源分配不均、自然灾害发生频繁、水土流失严重、土壤性质差与土地退化严重等几个方面。同时,结合该区的生态环境特征和资源优势,提出了该区经济发展方向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军涛 傅小锋
生态脆弱区是经济落后、人民生活较为贫困的地区,是可持续发展领域重点研究地区之一。实现生态脆弱区可持续发展管理的重要基础之一是对其发展现状进行综合测度。以我国典型生态脆弱区—东北农牧交错区为例,运用所建立的指标体系对阜新、通辽、赤峰等典型样点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现状进行评估,对引致区域可持续发展现状的主要原因进行剖析;对1990年和2002年两个不同时段的可持续发展状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资源与环境状况是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子,经济发展是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根本保证,社会、人口、科技子系统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基于对上述问题的分析,提出东北农牧交错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几点对策。
关键词:
生态脆弱区 可持续发展 农牧交错区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冉圣宏 金建君 薛纪渝
由于脆弱生态区的脆弱性不仅表现为其内部结构的不稳定,而且还表现在它对外界干扰反应的敏感上,脆弱生态区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其稳定性都是其脆弱性固有属性的表现形式,因此,脆弱生态区的评价也就应该包括脆弱生态区的现状评价、趋势评价和稳定性评价等。论文在对脆弱生态区重新界定的基础上,以模糊评价理论对脆弱生态区的现状、以灰色预测和趋势函数法对脆弱生态区的发展趋势、以非线性理论对脆弱生态区的稳定性进行评价。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亚萍 刘秀霜 王萍 薛淑慧
以山东省东营市、德州市典型盐渍化区为案例区,采用问卷调查为主、走访与观察为辅的方法对农民的环境意识与行为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农民环境认知程度较高,了解盐碱地利用、秸秆和地膜处理的一些常识;环境理念综合得分不高,农民不熟悉环境污染的专业名词,不认可化肥、农药给农业环境带来污染。(2)农民环境行为综合得分偏高,处理生活垃圾、动物粪便以及秸秆的行为较为合理,能够综合利用有机肥和各种盐碱地的改良技术。(3)农民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之间存在不一致性,环境行为水平的高低还受到农村基础条件和国家政策等的综合影响。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冉圣宏 唐国平 薛纪渝
脆弱生态区是指对环境因素的改变反映敏感、而维持自身稳定的可塑性较小的生态环境系统 ,内部结构的不稳定性和对外界干扰的敏感性是它的两个最主要的特征。全球变化和经济开发活动是对脆弱生态区产生影响的最重要的两种外界干扰活动。全球环境变化会严重影响到脆弱生态系统的结构 ,并进而影响到其经济开发活动。目前我国生态环境急剧恶化 ,全国脆弱生态区的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1 5,且其中的北方地区为全球变暖的高敏感区 ,因此讨论全球变化对我国脆弱生态区经济开发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特点及全球变化对我国脆弱生态区的影响 ,利用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发展并改进的农业...
关键词:
全球变化 脆弱生态区 经济开发 影响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贾利军 陈一琳 葛继元 葛宇航
本文借鉴C-D-C生产函数形式,将气候因素加入生产函数中,构建西部地区10个省份的经济—气候模型,并选取1987—2016年的数据,对影响农民农业收入的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极端高温日数的增加会显著提升西部地区农民的收入水平,但极端低温日数对农民农业收入水平的影响不明显,极端强降水天数的增加会显著降低农民的收入水平。此外,虽然民族自治地区农民的农业收入水平显著高于西部其他地区,但极端气候对农民农业收入的影响在民族地区和西部其他地区并不存在显著差异。针对研究结果,本文提出西部地区应提高农户对气候变化的认知水平、推广新的农业生产制度以及制定差异化的农业发展政策等,以提高当地农民的农业收入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