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48)
- 2023(12212)
- 2022(9831)
- 2021(8868)
- 2020(7644)
- 2019(17325)
- 2018(17116)
- 2017(33125)
- 2016(18405)
- 2015(21048)
- 2014(21489)
- 2013(20877)
- 2012(19288)
- 2011(17478)
- 2010(17909)
- 2009(16696)
- 2008(16715)
- 2007(15315)
- 2006(13316)
- 2005(12104)
- 学科
- 济(83040)
- 经济(82977)
- 管理(54674)
- 业(52907)
- 企(42589)
- 企业(42589)
- 方法(39009)
- 数学(34507)
- 数学方法(34049)
- 农(23851)
- 中国(21388)
- 学(17843)
- 财(17824)
- 地方(17749)
- 业经(17745)
- 技术(16178)
- 农业(15916)
- 环境(15110)
- 贸(14676)
- 贸易(14669)
- 易(14222)
- 制(14043)
- 和(12570)
- 理论(12456)
- 划(11678)
- 银(11315)
- 银行(11278)
- 融(11221)
- 金融(11219)
- 务(11017)
- 机构
- 学院(273428)
- 大学(272313)
- 济(111552)
- 经济(109187)
- 管理(103747)
- 研究(95991)
- 理学(89428)
- 理学院(88414)
- 管理学(86493)
- 管理学院(85994)
- 中国(70516)
- 科学(61082)
- 京(58523)
- 农(50798)
- 所(50027)
- 财(48156)
- 研究所(45747)
- 中心(44051)
- 业大(43746)
- 江(41696)
- 农业(39876)
- 财经(38719)
- 北京(36978)
- 范(36175)
- 师范(35790)
- 经(34992)
- 院(34618)
- 经济学(33979)
- 州(33386)
- 经济学院(30807)
- 基金
- 项目(184053)
- 科学(144227)
- 基金(132421)
- 研究(131498)
- 家(117174)
- 国家(116282)
- 科学基金(98358)
- 社会(83009)
- 社会科(78605)
- 社会科学(78578)
- 省(73094)
- 基金项目(69633)
- 自然(63940)
- 自然科(62345)
- 自然科学(62331)
- 划(61777)
- 自然科学基金(61159)
- 教育(60508)
- 资助(54324)
- 编号(53146)
- 成果(42737)
- 重点(42644)
- 发(40535)
- 部(40228)
- 创(38227)
- 课题(37271)
- 创新(35898)
- 科研(35224)
- 国家社会(34582)
- 计划(34475)
共检索到4010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甄霖 胡云锋 魏云洁 罗琦 韩月琪
近百年来,全球典型脆弱生态区生态退化日趋严峻,针对这一问题,国内外在生态治理和修复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积累了数量众多的生态技术,对遏制和缓解生态退化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然而,生态技术常常由于缺乏对具体治理需求的考量而影响了其效果的发挥。本文旨在刻画全球典型生态脆弱区生态退化趋势的基础上,基于利益相关者问卷调查和权威国际组织评估报告,梳理和分析针对主要退化问题和区域的生态技术需求。分析表明,脆弱生态区生态退化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荒漠化、石漠化与生态系统退化,2000—2014年间,全球和中国大部分退化区退化趋势出现持衡或逆转,但仍然有约22%(全球)和11%(中国)的退化区退化程度加重。在不同的退化区,生态技术需求的类型和数量各具特点,主要表现为对复合技术或技术模式需求的增加。生态技术的甄选和应用应当针对具体的退化问题、退化阶段和机理、以及当地的社会经济和政策体制,因此,技术需求评估是选择适宜的治理技术的重要方面,有助于找出技术的输出和引进的区域,促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
关键词:
生态退化 技术需求 脆弱生态区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袁吉有 欧阳志云 郑华 徐卫华
我国脆弱生态区分布范围广、类型多,这些地区大都地处偏远,社会环境封闭,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开展脆弱生态区的生态系统管理,是脆弱生态区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本文系统阐述了我国脆弱生态区的现状及特征、管理的目标与原则、管理的组织实施以及管理手段与措施。
关键词:
脆弱生态区 生态系统管理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冉圣宏 金建君 曾思育
本文应用聚类分析方法 ,根据全国各县市耕地面积等2 6项指标的有关数据 ,对我国生态区进行了类型划分 ,还分别以环境资源因子、经济发展水平因子、经济技术替代能力因子、域外支持能力因子以及社会发展水平因子等 5类因子为聚类变量 ,对我国脆弱生态区进行了类型划分 ,并对脆弱特征进行了分析。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冉圣宏 毛显强
本文利用分形理论对脆弱生态区的稳定性进行了定量分析 ,并据此指出了脆弱生态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最后以内蒙古翁牛特旗为例 ,提出了其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
脆弱生态区 分维 农业 可持续发展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冉圣宏 金建君 薛纪渝
由于脆弱生态区的脆弱性不仅表现为其内部结构的不稳定,而且还表现在它对外界干扰反应的敏感上,脆弱生态区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其稳定性都是其脆弱性固有属性的表现形式,因此,脆弱生态区的评价也就应该包括脆弱生态区的现状评价、趋势评价和稳定性评价等。论文在对脆弱生态区重新界定的基础上,以模糊评价理论对脆弱生态区的现状、以灰色预测和趋势函数法对脆弱生态区的发展趋势、以非线性理论对脆弱生态区的稳定性进行评价。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亚萍 刘秀霜 王萍 薛淑慧
以山东省东营市、德州市典型盐渍化区为案例区,采用问卷调查为主、走访与观察为辅的方法对农民的环境意识与行为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农民环境认知程度较高,了解盐碱地利用、秸秆和地膜处理的一些常识;环境理念综合得分不高,农民不熟悉环境污染的专业名词,不认可化肥、农药给农业环境带来污染。(2)农民环境行为综合得分偏高,处理生活垃圾、动物粪便以及秸秆的行为较为合理,能够综合利用有机肥和各种盐碱地的改良技术。(3)农民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之间存在不一致性,环境行为水平的高低还受到农村基础条件和国家政策等的综合影响。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万军 蔡运龙
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是世界上著名的脆弱生态区 ,土地退化严重 ,人地矛盾尖锐 ,区域发展可持续性差。对此区退化土地进行生态重建 ,是西部开发中十分紧迫的任务。本文以位于贵州喀斯特高原峡谷地带的关岭县为研究区 ,分析了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的主要特点 ,土地退化的主要过程及生态、经济和社会系统驱动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生态重建对策 ,指出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外部的物质、技术、资金等投入扶持 ,而最终实现则需要立足于本地的生态重建和生态产业的良性发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廖富强 刘影 叶慕亚 郑林
采用理论研究与实地调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建立了完整的鄱阳湖典型湿地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对鄱阳湖湿地生态环境脆弱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鄱阳湖典型湿地生态环境脆弱性为0.768,属于轻度脆弱状态;在亚类指标中,生态特征脆弱状态为0.732.处于轻度脆弱状态,整体功能脆弱状态为0.868,处于微脆弱状态,社会环境脆弱状态为0.668,处于轻度脆弱状态。通过压力分析,发现影响鄱阳湖典型湿地生态环境脆弱性的制约因素主要是外部社会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围垦、不当的消灭血吸虫病措施、经济贫困与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亟待加强的湿地管理体制。
关键词:
生态环境 脆弱性 压力 典型湿地 鄱阳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田亚平 邓运员
文章将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分为潜在脆弱性与现实脆弱性,认为两者的对比分析可以揭示人类干扰强度的大小以及生态环境退化的程度,有利于区分脆弱生态环境概念与退化生态环境概念和加深理解退化概念的相对性内涵。以衡阳盆地为例,采用以脆弱度评估间接地进行退化度与恢复度评估的新思路,定量评估了该地区生态环境的潜在脆弱性和1984年与2000年的现实脆弱性,并在其基础上分别计算出1984年和2000年相对于初始状态的绝对退化度以及1984—2000年期间的相对退化度,评估结果比较真实地反映了衡阳盆地生态环境的脆弱性特征,同时较好地诠释了有关脆弱生态环境概念的基本观点。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郭兵 孔维华 姜琳
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双重胁迫下,西北干旱荒漠生态区的脆弱生态系统发生了深刻变化。论文在充分考虑研究区生态环境背景特征(沙漠化、盐渍化、风力侵蚀、干旱等灾害严重)的基础上,引入极端气候灾害因子(指示气候变化)和大尺度景观格局指数(指示人类活动对生态景观的干扰),构建了西北干旱荒漠生态区的生态脆弱性评价体系,并对研究区2000—2013年的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格局及其驱动机制进行了定量分析和讨论。研究结果表明:西北干旱荒漠生态区的生态脆弱性总体上处于中-重度脆弱状态;其生态脆弱性空间分布格局总体上呈现自东向西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冉圣宏 唐国平 薛纪渝
脆弱生态区是指对环境因素的改变反映敏感、而维持自身稳定的可塑性较小的生态环境系统 ,内部结构的不稳定性和对外界干扰的敏感性是它的两个最主要的特征。全球变化和经济开发活动是对脆弱生态区产生影响的最重要的两种外界干扰活动。全球环境变化会严重影响到脆弱生态系统的结构 ,并进而影响到其经济开发活动。目前我国生态环境急剧恶化 ,全国脆弱生态区的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1 5,且其中的北方地区为全球变暖的高敏感区 ,因此讨论全球变化对我国脆弱生态区经济开发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特点及全球变化对我国脆弱生态区的影响 ,利用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发展并改进的农业...
关键词:
全球变化 脆弱生态区 经济开发 影响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甄霖 刘雪林 李芬 魏云洁 Hannes Koenig
人类社会对生态系统服务的需求和消费日益增加,对生态系统状态和生态系统服务的可持续供给产生了深刻影响。人类采取了一系列响应措施来维持生态系统的健康,其中通过生态补偿的途径来保护生态系统成为当前学术界关注的热点。本文的目的是结合脆弱生态区的研究结果,对近年学术界在生态系统服务消费和生态补偿研究领域实质性进展进行论述,提出相关研究面临的挑战。分析表明,生态系统服务消费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正在向消费行为、消费方式、消费效用,以及对环境和社会经济综合影响的定量化研究发展;生态补偿研究在补偿标准厘定方面有了重要进展,利益相关者分析方法的应用使得补偿主客体界定更具科学性。但是,应当充分重视相关研究面临的挑战...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杰 欧阳志云 郑华 徐卫华
脆弱生态区是指稳定性差、对外界干扰比较敏感,在遇到不利干扰时容易向生态退化方向发展的生态环境区域。研究以淮河流域为案例,通过生态敏感性评价,分析了流域脆弱生态区生态系统的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山地、丘陵生态系统对土壤侵蚀、酸雨比较敏感,盐渍化和沙漠化敏感区则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综合生态敏感性以中度及以上敏感为主,几乎没有不敏感区。极敏感区主要分布在桐柏山、大别山和苏东沿海,高度敏感区分布在沂蒙山区、江淮丘陵和桐柏山,分别占流域面积的15.0%、9.0%。在生态敏感性评价的基础上,根据区划的原则和主要生态环境问题,采用自上而下的分区方法和GIS技术,提出了淮河流域脆弱生态区3级区划方案。方案将整个...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韩枫 朱立志
本文基于调研数据,以甘肃定西和临夏地区为例,对秸秆焚烧意愿与秸秆焚烧行为的关联与分歧,及秸秆利用行为,采用双变量probit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户的秸秆焚烧意愿对秸秆焚烧行为具有正相关关系;意愿与行为之间存在整体一致性,两者的分歧在于当地资源、经济环境的特殊性;年龄、性别、家中劳力受教育程度、家中常住人口、距离集贸市场的远近、外出务工收入、农户对周边环境感知、有无禁烧规定等都是影响农户秸秆焚烧意愿与焚烧行为的主要因素;农户的秸秆饲料化行为受到家庭距离集贸市场远近、耕地面积、牲畜养殖量、外出务工收入、有无禁烧规定及地区变量的影响;而农户的秸秆出售行为主要受到家庭距离集贸市场的远近和牲...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志英 孙奕
从脆弱生态区的概念、特征分析入手,对中国西南高山峡谷脆弱生态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进行了研究,提出保障生态安全、适度城市化和发展生态经济是高山峡谷生态脆弱区城镇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策略。
关键词:
高山峡谷 脆弱生态区 城镇 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