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13)
- 2023(5658)
- 2022(4723)
- 2021(4288)
- 2020(3699)
- 2019(8436)
- 2018(8141)
- 2017(15021)
- 2016(8435)
- 2015(9400)
- 2014(9417)
- 2013(9058)
- 2012(8210)
- 2011(7643)
- 2010(7817)
- 2009(7305)
- 2008(7092)
- 2007(6167)
- 2006(5452)
- 2005(5023)
- 学科
- 济(37291)
- 经济(37234)
- 管理(26223)
- 业(19632)
- 方法(18438)
- 数学(16872)
- 数学方法(16509)
- 企(16188)
- 企业(16188)
- 环境(12617)
- 学(9989)
- 地方(9249)
- 农(9012)
- 中国(7970)
- 划(7601)
- 生态(7240)
- 财(6658)
- 业经(6512)
- 制(6480)
- 资源(6458)
- 和(6081)
- 农业(5799)
- 贸(5529)
- 贸易(5523)
- 融(5408)
- 金融(5407)
- 理论(5313)
- 易(5297)
- 发(5140)
- 规划(5126)
- 机构
- 学院(122557)
- 大学(122048)
- 济(47047)
- 经济(46067)
- 管理(45624)
- 研究(44114)
- 理学(39843)
- 理学院(39317)
- 管理学(38153)
- 管理学院(37944)
- 中国(31065)
- 科学(30475)
- 京(25588)
- 农(25068)
- 所(22996)
- 业大(22257)
- 研究所(21315)
- 财(20544)
- 中心(19980)
- 农业(19690)
- 江(17781)
- 财经(16442)
- 北京(16219)
- 院(16194)
- 范(15919)
- 师范(15721)
- 经(14806)
- 州(14797)
- 省(14695)
- 经济学(14345)
- 基金
- 项目(89928)
- 科学(69639)
- 基金(64837)
- 研究(59839)
- 家(59016)
- 国家(58637)
- 科学基金(49208)
- 社会(38263)
- 社会科(36273)
- 省(36266)
- 社会科学(36262)
- 基金项目(34197)
- 自然(33639)
- 自然科(32704)
- 自然科学(32693)
- 自然科学基金(32007)
- 划(30807)
- 资助(27113)
- 教育(26516)
- 编号(21972)
- 重点(21097)
- 发(19635)
- 部(18555)
- 计划(18527)
- 创(18348)
- 科研(17514)
- 创新(17286)
- 成果(16854)
- 科技(16726)
- 国家社会(16160)
共检索到1741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常乃杰 刘青丽 李志宏 李军营 马二登 张云贵
【目的】为了掌握典型清香型烟区烤烟品质与主要生态因子之间关联度,为烟叶生产提供理论支撑。【方法】通过采集典型清香型烟区烤烟样品和收集相关地点气象资料,应用灰色关联原理分析典型清香型烟区烤烟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评吸与气象及土壤因子之间关联度。【结果】(1)宁洱、会理、红塔均温在烤烟生育期均前期上升后期略有下降;平均相对湿度生育期先增加后稳定;降雨量均在成熟中期达到最大,3个地方降水均呈现前少后多状态;前期日照充足后期较低,3个地方均在成熟前期达到日照最低值;温差均呈现先下降后略有上升的状态。(2)阳离子交换量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廖晓萍 徐辰生 肖鹏
通过对CB-1、F1-35、9804等3个清香型烤烟品种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9804整体表现最为稳定,F1-35经济性状表现最优;F1-35和9804烘烤性均优于CB-1,9804和F1-35均较耐肥,高施肥水平下的综合表现优于中、低施肥水平.
关键词:
烤烟 清香型 良种区域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袁卫瑜 李军营 马二登 蔡庆生
为了掌握清香型烟叶不同生态区烤烟大田生长时间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了云南、福建、贵州和四川省21个地(市)共261个乡镇的烤烟生产信息,系统比较了省际和地市间烤烟大田生长时间及构成因素的差异,并分析了影响大田生长时间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省际烤烟大田生长时间平均值差异不显著,这可能是由于各省烤烟大田生长时间变异系数的差异较大,其中云南省烤烟大田生长时间的变异系数最大,为5.7%,四川省的最小,为1.4%。不同地(市)烤烟大田生长时间差异显著,其中,红河的烤烟大田生长时间最长,为158 d,曲靖烤烟大田生长时间最短,仅130 d,楚雄、大理、昭通、丽江、玉溪、龙岩和南平等9个地(市)烤烟大田生...
关键词:
清香型烟叶 烤烟 大田生长时间 构成因素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焦芳婵 肖炳光 于海芹 张谊寒 卢秀萍
对14个烤烟品种的株高、百叶重、叶龄、节距、腰叶长、腰叶宽等6个农艺性状与产量进行了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各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大小依次为:株高、百叶重、叶数、节距、腰叶长、腰叶宽.因此在烤烟高产育种和高产栽培中,应当侧重株高、百叶重和叶数等农艺性状,并兼顾其他有利生物学性状的选择.
关键词:
烤烟 农艺性状 灰色关联度分析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战磊 肖明礼 尹智华 古群辉 李利红 何岸
研究了复烤温度(80、85、90℃)对云南和四川烟区中、上部清香型烟叶的常规化学成分、致香成分和感官评吸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复烤温度升高,中部烟和B2F的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升高,中部烟的糖碱比升高,复烤温度对烟叶总植物碱、总氮和氮碱比的影响较小;复烤温度在80~85℃时,烟叶致香成分中的质体色素降解产物、美拉德反应产物和西柏烷类物质的含量较高,烟叶香气质、香气量、刺激性、杂气、余味及香韵等方面有较好的表现,中上部烟叶的复烤温度控制在80~85℃为宜。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谢小丹 陈顺辉 巫升鑫 潘建菁 彭怀俊
采用模糊综合评判和灰色关联度分析分别对新引的 8个美国烤烟品种进行了综合评判 .结果表明 ,CU2 63产量、农艺性状、抗病性、品质等综合性状表现最好 ,其次为 Spt G1 68、K3 2 6、K1 49,而 NC5 5综合性状最差 ,Spt G1 72、RG8、GL93 9、RG1 3、Spt G1 1 7表现中等 .2种评估方法的综合评判结果基本相同 ,且与品种的实际表现相吻合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郭怡卿 赵锦绣 卢红 王毅 林云红 熊茜 李军
通过代表性不同地点大田试验研究了有机肥、钾肥对烤烟生长农艺性状及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增施有机肥、土壤改良剂以及钾肥明显促进烟株生长、提高烤烟的产量及中上等烟比例,具有提高烤烟品质与效益的作用,同时增强植株抗病性,有机肥及土壤改良剂明显降低黑胫病的发病率及病情指数作用,但不同地区存在一定差异性。在肥力条件较差的东华试验点,各处理的株高、留叶数、茎围均高于对照,以增施有机肥+土壤改良剂及钾肥的最好;增施有机肥+土壤改良剂处理2250 kg/hm~2、3000kg/hm~2+1.5 kg/hm~2以及钾肥75、105 kg/hm~2的产量、产值、效益最高,各处理烟叶总糖、还原糖及钾的含量接近或...
关键词:
烤烟 有机肥 钾肥 农艺性状 品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潘玲 云月利 陈振国 孙敬国 孙光伟 何结望
为了探索湖北烤烟香型与常规化学成分、中性致香物质及物理特性之间的关系,以湖北四大烟区18个县的33份上中部烤烟为样本,分析不同产烟县烤烟理化指标与香型的相关关系,得到与香型显著相关的理化指标,采用判别分析方法建立香型与理化指标的判别函数。结果表明:与烤烟香型显著相关的常规化学成分有3种,中性香气物质有7种,物理特性有3种,利用这13个理化指标,建立浓香、中间香和中偏清香香型判别函数,回判概率大于88%。可见,判别效果较好,可以实现对湖北烤烟香型的快速鉴别分析。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徐茜 陈辉 刘雪刚 陈志厚 蒋宗孝 黄廷炎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对南平市烤烟生产的相关气象因子与当年烤烟单产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南平市全市烤烟单产的气象因子中关联度最大的为大田期≥8.0℃有效积温;影响邵武市烤烟单产的气象因子中关联度最大的为6月份平均气温;影响建阳市烤烟单产的气象因子中关联度最大的为成熟期日平均温度≥20.0℃日数;影响浦城县烤烟单产的气象因子中关联度最大的为活动积温达2600.0℃.d日数.上述4个气象要素是影响当地烤烟单产的最重要因素;5月份平均气温的关联度居第2位,成为影响烤烟单产的第2大影响因子;7月份平均降水量的关联度最小,对烤烟单产的影响最小.
关键词:
烤烟 气象因子 灰色因素 南平市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何伟 郭大仰 李永智 寸锦芬 钏相俊 张银军 刘敬业 李自相 李杰荣
通过对土壤、烟株、烟叶生理生化指标分析及田间生态环境调查和盆栽试验,系统研究了形成灰色烤烟的原因及影响品质的机理.结果表明,烤烟灰色烟叶发生与植烟土壤pH偏低、根层土壤含水量过高、土壤通透性差有密切关系,而影响灰色烟叶发生和严重程度的直接原因是土壤和烟叶内Fe,Mn等离子含量过高所致.在土壤pH值偏低,土壤含水量过高,根层土壤通透性差的条件下,Fe,Mn由不易被吸收的高价态转化成容易被植物吸收的低价态,造成烟株体内吸收积累Fe,Mn过多,营养平衡失调,引起烟草出现生理性中毒.
关键词:
烤烟 灰色烟叶 发生原因 机理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何伟 郭大仰 张银军 李永智 钏相俊 寸锦芬 李自相 李杰荣
为了消除灰色烤烟发生,探讨了利用高墒高培土排水、调节土壤pH值、揭膜培土、配方施肥等农田管理措施对灰色烤烟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无论是通过高墒高培土排水改善土壤通透性、施用石灰提高土壤pH值、不盖地膜或移栽后及早揭膜高培土,还是通过配方施肥提高P素比例而降低K素比例,均能降低烟草对Fe和Mn的吸收而减少灰色烟叶的发生.在防治灰色烤烟的发生时应综合考虑以上措施.
关键词:
灰色烤烟 防治技术 铁 锰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蔡鑫 曹仕明 赵飚 谢德颖 杨俊 谢国生
以烤烟品种云烟87为材料,连续2年在湖北省咸丰县烟草基地进行了移栽期、施氮量、种植密度和单株留叶数的4因素、5水平均匀设计(54)试验。测定了5种不同栽培模式下烤烟产量和化学成分,对烤烟主要化学成分进行了香型判别分析,对感官质量特征及其影响因子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总糖、还原糖和氮碱比是判别烤烟香型的主要因素。5种栽培模式下烤烟的香型判别表明,N1、N4和N5属于浓透清香型,N2和N3属于浓偏中香型。利用烤烟成分的逐步回归方程求出了4栽培因子的最优值分别为:移栽期为4月30日,施氮量3 g/株,单株留叶数为23片,这为咸丰特色优质烤烟高产栽培提供了最佳模式。
关键词:
烤烟 香型 质量风格 栽培模式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娄元菲 朱红兵 李昂 董艳辉 杨彦明 贺帆 宫长荣
运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了河南省不同产地K326相同等级(C3F)的37个烤烟样品的致香物质含量与评吸质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着烤烟致香物质类西柏烷类含量的增加或棕色化反应产物类含量的减少,烤后烟叶刺激性呈增加趋势;随着西柏三烯二醇含量的增加,烤后烟叶浓度和香气量呈增加趋势;随着2–乙基吡啶的增加,烤后烟叶浓度和劲头呈降低趋势;随着吡啶含量的增加,烤后烟叶劲头和刺激性呈增加趋势。
关键词:
烤烟 致香物质 评吸质量 典型相关分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江厚龙 王瑞
本文以3个不同基因型烤烟品种K326、云烟87、中烟103为材料,在湖北省恩施地区同一山脉的3个不同海拔点(500、900、1300 m)进行试验,研究了海拔高度对烤烟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烤烟品种的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含量均以海拔900 m最高;棕色化反应产物含量在海拔1300 m处最低;茄酮含量在海拔900 m处最高;新植二烯含量在海拔900 m处最高。3个品种的中性致香物质总量均以海拔900 m最高,海拔1300 m次之,海拔500 m最低。评吸结果显示,研究区的低海拔(500 m)处烤烟香型风格有偏向浓香型的趋势,高海拔处(1300 m)有偏向清香型的趋势;K326和云烟87...
关键词:
海拔 烤烟 香型风格 中性致香物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鹏泽 赵铭钦 任伟 王雪丽 刘鹏飞 位辉琴
以8个浓香型产区2011-2012年的264份烟叶样品为材料,对浓香型烟叶品质特征13个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结果表明,浓香型烤烟烟叶品质特征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相关系数矩阵前6个特征根的累计贡献率已达88.168%。由烟叶品质特征的因子载荷矩阵得到6个主因子,归纳总结为以下4类,第1个是烟气特性因子,第2个是香气特性因子,第3个是杂气因子,第4个是口感特性因子。
关键词:
浓香型 烤烟 品质特征 因子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