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464)
2023(16566)
2022(14274)
2021(13216)
2020(11129)
2019(25566)
2018(24871)
2017(47373)
2016(26403)
2015(29217)
2014(28999)
2013(28575)
2012(26412)
2011(23683)
2010(23446)
2009(21439)
2008(20782)
2007(17884)
2006(15718)
2005(13227)
作者
(78443)
(65125)
(64948)
(61617)
(41776)
(31449)
(29236)
(25652)
(24979)
(23125)
(22479)
(22104)
(21049)
(20473)
(20195)
(19998)
(19882)
(19319)
(18903)
(18683)
(16565)
(15891)
(15866)
(14975)
(14686)
(14502)
(14432)
(14422)
(13165)
(13158)
学科
(104041)
经济(103932)
管理(71911)
(66574)
(54129)
企业(54129)
方法(50040)
数学(43429)
数学方法(42790)
(27605)
中国(27536)
(25002)
(23540)
地方(23372)
业经(22586)
农业(19070)
(17923)
贸易(17911)
理论(17859)
(17299)
环境(17051)
(15790)
(15690)
技术(15524)
(14978)
财务(14905)
财务管理(14883)
(14088)
企业财务(14052)
(13023)
机构
大学(372926)
学院(371395)
管理(145135)
(138297)
经济(135119)
理学(127243)
研究(125707)
理学院(125648)
管理学(122864)
管理学院(122212)
中国(89673)
科学(84890)
(80429)
(68700)
(64071)
业大(62554)
(60422)
研究所(59449)
中心(56634)
农业(54486)
(53432)
(51540)
师范(50919)
北京(50341)
财经(49855)
(46113)
(45364)
(43989)
师范大学(41451)
经济学(40816)
基金
项目(267403)
科学(208685)
基金(193324)
研究(185975)
(172261)
国家(170893)
科学基金(145439)
社会(116137)
社会科(110018)
社会科学(109988)
(105375)
基金项目(103861)
自然(98802)
自然科(96509)
自然科学(96479)
自然科学基金(94669)
(89989)
教育(85435)
资助(79757)
编号(74336)
重点(60280)
成果(58369)
(56971)
(56891)
(54989)
科研(51745)
课题(51679)
计划(51429)
创新(51337)
大学(48348)
期刊
(144693)
经济(144693)
研究(101139)
学报(68524)
中国(65569)
(60948)
科学(60719)
大学(50032)
管理(48895)
学学(47438)
(43089)
农业(42282)
教育(38789)
技术(30174)
(25246)
金融(25246)
业经(24736)
经济研究(22930)
财经(22564)
(21852)
问题(20497)
科技(19510)
(19326)
图书(19305)
(19199)
资源(18782)
业大(18729)
技术经济(17022)
统计(16987)
理论(16479)
共检索到5205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彭建  徐飞雄  吴见  邓凯  胡婷  
以典型旅游城市黄山市为研究对象,利用遥感影像分类解译、气象、统计年鉴、百度地图等多源数据,综合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模型、基于NPP与NDVI的生境质量指数评价、InVEST生境质量评价模型、地理探测器等模型与方法,对黄山市2017年生境质量进行了评价,定量识别了黄山市生境质量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其空间分异的主导因素。结果表明:(1)黄山市2017年综合生境质量总值为1.84×10~(10)元,平均生境质量值为18 627元/hm~2,在空间上表现出西部优于东部、北部优于南部的分布特征。(2)县域尺度上祁门县生境质量最优,屯溪区生境质量最差,乡镇(街道)尺度上环太平湖的龙门乡生境质量均值最高,昱中街道最低。(3)地形是影响生境质量空间分布的重要基础因素,海拔、地势起伏度、坡度、坡度极差对生境质量空间分异的解释力均在0.6以上,其中坡度比海拔影响力更大。(4)旅游活动是黄山市生境质量空间分异的重要外在动力,旅游区生境质量较其他区域与海拔等因素的相关性更高。高等级旅游资源聚集且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区域发展为规模大的旅游接待、集散中心,成为生境质量低值区;高品质旅游资源聚集,但受限于区位、地形与资源保护,成为生境质量中值区;旅游资源分散区,未形成集聚效应,且交通不便,原始生境保持较好,成为生境优质区。空间理论可以用来解释生境质量空间分异形成机理。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磊  陆林  穆成林  孙小龙  
交通对旅游流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高铁作为近年来我国诞生的新兴地理要素,正在对区域旅游流空间结构产生重要影响。本研究聚焦高铁对典型旅游城市旅游流空间结构的影响,以黄山市为案例地,通过对高铁开通前(2015年4月)、高铁刚开通(2015年8月)、高铁运行两年(2017年7月)、高铁网络形成(2020年)四个时间节点的观测、调查和预测,结合3 600份调查问卷和955条旅行社在线旅游网站线路数据,借助Excel、SPSS、UCINET、ArcGIS、Photoshop等分析软件和研究方法,研究高铁网络化时代典型旅游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的演化过程。结果表明:①高铁刚开通,黄山市旅游流空间结构的变化并不明显。②高铁运行两年,黄山市旅游流网络规模不断扩大,网络密度逐渐降低,"核心—边缘"结构显著,核心区逐渐向高铁沿线城市转移,形成新的旅游发展轴线,网络整体合作水平上升,"旅游核心+高铁沿线城市"成为最主要的合作形式。黄山市的节点功能和区位优势不断提升,呈现极化发展趋势,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功能提升,高铁沿线城市的节点功能和区位优势普遍提升,成长为次级旅游中心和交通核心,非高铁沿线城市节点功能普遍下降。③预计到2020年,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络将建成,黄山市高铁网络持续优化,旅游流网络规模继续扩大,网络发育更加完善,沿高铁线路将形成多个环形核心区,边缘区将覆盖国内主要大中城市,黄山市与高铁沿线城市的合作关系持续增强,对周边旅游地的辐射功能亦不断提升。黄山市节点功能和区位优势再次提升,沿高铁网络将形成多个次级旅游中心、交通核心,高铁沿线城市的区位优势继续增强,整体网络的空间分布更加均衡。④高铁开通至运行两年,黄山市旅游空间结构逐渐由不均衡的"网状"结构演化为"网状+链状"结构,待2020年高铁网络基本成型,将再演化为"核心—边缘—飞地"圈层结构,核心区辐射半径扩大至900 km,旅游地系统进入结构合理、功能完备、稳定性好的成熟阶段。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唐健雄  朱媛媛  刘雨婧  何庆  
基于1995、2000、2005、2010、2015、2018年6个时间节点的遥感影像数据,运用分形理论、紧凑度指数、重心转移指数分析张家界不同时期的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特征,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从城市空间扩展的时间层面来看,1995—2018年张家界市主城区建设用地扩展阶段性明显,经历了"低强低速、高强中速、中强中速、高强高速"4个发展阶段。(2)从城市空间扩展的方向上来看,5个时期张家界市扩展方向差异性较大,城市重心以向北部转移为主,以北偏东、北偏西的方向发展,城市分散度不断变大,向外扩张趋势明显。(3)从城市空间扩展的具体形态来看,以星状和团状扩展为主,紧凑度指数以2005年为时间节点先增大后减小,城市空间形态以非紧凑化、外延式扩展为主。(4)旅游发展、经济发展、交通发展、城镇化建设是张家界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主要驱动因素。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朱道才  孙家敏  陆林  杨洋  
文章依据2006-2015年统计数据和调研资料,利用多样本单阶段最小二乘法、空间数据探索性分析以及交叉项面板回归模型,通过分析旅游城市化系数空间分布演化,探索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的旅游城市化水平空间分异规律,揭示其分异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期内,皖南示范区旅游城市化系数均为正,且存在一定的空间正相关性,但空间集聚现象尚不明显,并且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其中,黄山、安庆的旅游城市化系数水平要高于其周边城市,而芜湖的旅游城市化系数水平明显低于其周边城市,其他相邻地区旅游城市化的相关性均为不显著。纳入交叉项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朱道才  孙家敏  陆林  杨洋  
文章依据2006-2015年统计数据和调研资料,利用多样本单阶段最小二乘法、空间数据探索性分析以及交叉项面板回归模型,通过分析旅游城市化系数空间分布演化,探索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的旅游城市化水平空间分异规律,揭示其分异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期内,皖南示范区旅游城市化系数均为正,且存在一定的空间正相关性,但空间集聚现象尚不明显,并且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其中,黄山、安庆的旅游城市化系数水平要高于其周边城市,而芜湖的旅游城市化系数水平明显低于其周边城市,其他相邻地区旅游城市化的相关性均为不显著。纳入交叉项驱动因素后,政府扶持力和旅游推动力对旅游城市化发展起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而市场吸引力和产业支撑力促进作用较弱。应突出市场化发展,构建全域旅游格局和旅游全产业链,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和生态和谐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朱道才  孙家敏  陆林  杨洋  
文章依据2006-2015年统计数据和调研资料,利用多样本单阶段最小二乘法、空间数据探索性分析以及交叉项面板回归模型,通过分析旅游城市化系数空间分布演化,探索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的旅游城市化水平空间分异规律,揭示其分异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期内,皖南示范区旅游城市化系数均为正,且存在一定的空间正相关性,但空间集聚现象尚不明显,并且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其中,黄山、安庆的旅游城市化系数水平要高于其周边城市,而芜湖的旅游城市化系数水平明显低于其周边城市,其他相邻地区旅游城市化的相关性均为不显著。纳入交叉项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朱东国  谢炳庚  邓楚雄  熊鹏  
旅游城市用地是休闲旅游发展的载体,研究旅游城市土地利用变化与休闲旅游互动关系对优化土地利用格局、提升休闲旅游发展综合效益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以典型旅游城市湖南省张家界为例,运用RS和GIS技术,分析张家界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动态,探讨土地利用变化和休闲旅游的互动关系。结果表明,20年来张家界土地利用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但林地、草地和耕地依然是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从土地利用动态度变化来看,建设用地增幅最大;从土地利用类型相互转化看,以耕地和草地转化为旅游建设用地和林地为主。研究表明,张家界土地利用变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朱东国  谢炳庚  邓楚雄  熊鹏  
旅游城市用地是休闲旅游发展的载体,研究旅游城市土地利用变化与休闲旅游互动关系对优化土地利用格局、提升休闲旅游发展综合效益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以典型旅游城市湖南省张家界为例,运用RS和GIS技术,分析张家界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动态,探讨土地利用变化和休闲旅游的互动关系。结果表明,20年来张家界土地利用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但林地、草地和耕地依然是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从土地利用动态度变化来看,建设用地增幅最大;从土地利用类型相互转化看,以耕地和草地转化为旅游建设用地和林地为主。研究表明,张家界土地利用变化与休闲旅游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主要表现为农业用地和工业用地向旅游建设用地转化,同时休闲旅游发展又制约着耕地向旅游建设用地转化的总量;张家界土地利用变化对休闲旅游发展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而休闲旅游发展对土地利用变化又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张家界在未来休闲旅游发展中要重点保障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休闲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的用地需求,为实现旅游产业要素的合理布局和打造生态型休闲旅游城市提供有力支持。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邹永广  
本文基于生态系统健康理论,研究抽象出决定目的地旅游安全度的两个重要因素:旅游安全抵抗力和旅游风险入侵度,并据此构建目的地旅游安全度的评价指标体系。搜集2003—2013年全国31个城市目的地旅游安全度测评的指标数据,经过数据分析,验证和修正了目的地旅游安全度评价模型。最后,测算了2003—2013年全国31个城市目的地旅游安全度指数。主要结论:(1)2003—2013年全国31个城市目的地旅游安全活力、结构和恢复力呈现增长态势,旅游安全抵抗力逐步增强。东部地区旅游安全抵抗力较突出;中部地区稳步增强,具有增长空间;西部地区也在提升。(2)2003—2013年全国31个城市目的地旅游自然环境与社会...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艺芳  韩海荣  
在旅游城市生态评价中,选择旅游子系统的关键性指标,与旅游城市生态结构子系统、功能子系统、协调子系统的指标结合,以提取公因子的方法,计算出旅游城市生态综合指数值以及辨识影响旅游城市生态发展状况的关键因子(指标),为旅游城市生态规划、生态发展政策的制订、调整和实施提供依据。该方法可以用于分析同一个旅游城市在不同时期生态水平发展状况,也可以用于分析不同旅游城市在同一时期的生态发展水平的比较。对桂林市1998~2005年的生态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桂林市生态综合指数总体上呈逐年上升趋势,城市生态状况逐年改善,生态发展水平逐年提高。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盛学峰  章尚正  
全面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是当前我国旅游业一项战略性工作。文章以安徽省黄山市为例,通过对我国旅游业转型升级的背景和黄山市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性进行分析,针对黄山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和制约因素,提出转型升级的要求及整合旅游资源、调整产品结构,优化旅游产业结构、提升企业竞争力,完善旅游设施、营造优良环境,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加快技术创新等推动黄山市旅游业转型升级的措施。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云云  王灵恩  成升魁  
旅游业快速发展带来的异地消费,尤其是食物消费相比消费者惯常环境下的食物消费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与特殊性。本文针对旅游者的食物消费行为,以高原旅游城市拉萨市游客为对象,通过问卷调研获取旅游者在旅游期间、在家和平时在外食物消费的一手数据,对同一消费主体进行不同场景下食物消费的对比研究,并初步分析了影响旅游者食物消费行为差异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旅游者在外对粮食的消费减少,而对肉类、水果和酒水饮料的消费增加;在外和旅游期间食物浪费约为家庭食物浪费的1.7倍,旅游食物浪费比平时在外消费(非旅游)更为严重;旅游者旅游期间的食物消费支出明显高于家庭食物消费支出;不同群体间旅游和家庭食物消费变化差异显著,有宗教信仰的消费者在肉类和酒水饮料上消费变化更大;年龄、婚姻状况、旅游天数、就餐地点、就餐形式是影响旅游者食物消费差异的主要因素。研究结论可为旅游消费行为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参考,并为合理引导旅游消费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邵大伟  张小林  马琳  尚正永  
本文以泰安市主城区为研究案例地,选取该区域内的旅行社和星级酒店为研究对象,利用分形的网格维数和空间句法方法,对传统旅游服务业的布局分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旅行社对城市整体及局部交通环境要求都较高,多集中分布于车站-景点及景点-景点的连线上;星级酒店分布则相对分散,在不同级别的整体交通集成度空间上分布差异不大(除交通极为不便的整体集成度最低区域外),而对局部交通环境要求较高,多分布于局部交通集成核心。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了这两种旅游服务业在泰安市主城区的布局分异的成因。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苏建军  
文章构建了旅游业发展影响工业化的理论模型,并利用2000—2016年中国58个旅游城市面板数据和动态面板模型,从总体、专业化、规模和区域等多维度,分析检验了旅游业发展对城市工业化的影响及差异性。结果表明:无论是宏观层面,还是三种分类检验,旅游业发展对城市工业化都具有负向效应。当前,中国旅游城市存在一定的"旅游诅咒"效应,阻滞了其工业化深化;分专业化研究可知,旅游业发展对工业化的负向作用,由大到小依次为旅游高专业化、低专业化和半专业化城市;分规模研究发现,中型旅游城市的最显著,小型旅游城市次之,而大型旅游城市最不显著;分区域研究表明,中西部旅游城市的较突出,而东部旅游城市统计上并不显著。这为各个旅游城市采取有效措施及时防范和规避"旅游诅咒"效应和正确处理"旅游业+工业化"关系提供了参考依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高洁  周传斌  王如松  徐琬莹  韩宝龙  
在旅游环境容量理论基础上,基于前人研究结果,构建旅游环境容量计算模型。旅游环境容量包括生态环境容量、资源空间容量、经济发展容量三大要素。其中生态环境容量包括生活污水环境容量、大气环境容量、固体废弃物环境容量,经济发展容量包括水资源容量以及住宿设施容量。文章以延庆为研究对象,结合延庆的实际情况,通过资料收集、数据处理,对延庆县旅游环境容量进行测算,得出以下结论:目前延庆县生态环境容量为5.3万人/日,资源空间容量为75.2万人/日,经济发展容量为3.3万人/日,旅游环境容量取"短板"限制因子为3.3万人/日,990万人/年。根据承载程度指数评价结果看出,2013年整年轻度超载,而高峰日严重超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