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85)
- 2023(11727)
- 2022(9828)
- 2021(9108)
- 2020(7587)
- 2019(17054)
- 2018(17235)
- 2017(31800)
- 2016(17972)
- 2015(20206)
- 2014(20550)
- 2013(19814)
- 2012(18125)
- 2011(16465)
- 2010(16943)
- 2009(15880)
- 2008(15667)
- 2007(14551)
- 2006(12923)
- 2005(11805)
- 学科
- 济(71830)
- 经济(71720)
- 业(57080)
- 管理(50504)
- 农(49877)
- 企(36277)
- 企业(36277)
- 农业(33247)
- 方法(27033)
- 数学(23637)
- 数学方法(23201)
- 业经(22458)
- 财(19974)
- 制(19591)
- 中国(18909)
- 体(14832)
- 地方(14215)
- 学(14099)
- 农业经济(12548)
- 理论(12395)
- 发(12294)
- 银(12292)
- 银行(12271)
- 行(11739)
- 策(11540)
- 融(11085)
- 金融(11078)
- 贸(10862)
- 贸易(10855)
- 务(10831)
- 机构
- 学院(255152)
- 大学(247876)
- 济(100679)
- 经济(98329)
- 管理(94697)
- 研究(83992)
- 理学(80967)
- 理学院(80159)
- 管理学(78373)
- 管理学院(77937)
- 中国(66587)
- 农(61798)
- 京(52169)
- 科学(51292)
- 财(48585)
- 农业(47145)
- 业大(44247)
- 所(42899)
- 江(41938)
- 中心(40387)
- 研究所(38216)
- 财经(36857)
- 经(33164)
- 范(32940)
- 州(32830)
- 师范(32573)
- 北京(32186)
- 省(30791)
- 院(29535)
- 农业大学(29463)
- 基金
- 项目(165662)
- 科学(129613)
- 研究(125515)
- 基金(117387)
- 家(101873)
- 国家(100872)
- 科学基金(86042)
- 社会(78317)
- 社会科(73634)
- 社会科学(73618)
- 省(68537)
- 基金项目(61278)
- 教育(58121)
- 划(55326)
- 编号(54026)
- 自然(53825)
- 自然科(52546)
- 自然科学(52537)
- 自然科学基金(51560)
- 资助(47835)
- 成果(44260)
- 课题(37840)
- 重点(37299)
- 部(36462)
- 发(36191)
- 制(35521)
- 创(34411)
- 农(34026)
- 性(32513)
- 创新(32080)
- 期刊
- 济(123160)
- 经济(123160)
- 研究(73449)
- 农(66459)
- 中国(60557)
- 农业(44708)
- 学报(41437)
- 财(38890)
- 科学(37149)
- 管理(32955)
- 大学(32696)
- 教育(32334)
- 学学(30971)
- 业经(26525)
- 融(26406)
- 金融(26406)
- 技术(24162)
- 业(20798)
- 财经(17935)
- 问题(16957)
- 经济研究(16262)
- 版(15866)
- 经(15309)
- 农村(15273)
- 村(15273)
- 农业经济(15101)
- 世界(12622)
- 业大(12498)
- 统计(12477)
- 经济问题(12314)
共检索到3950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丙乾 朱炎洁 饶静 董强 叶敬忠
本文采用参与式对北方四个山区县农村集体林地的分配现状进行了调查 ,剖析了林地分配的过程 ,并就林业权属、分配合同及林地分配中的公平与效率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林业权属不清与权属缺陷以及不能很好地履行分配合同在林地分配中是较为普遍的问题 ,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集体林地的有效利用。对于目前地方政府提倡推行的荒山拍卖与大户造林 ,建议在具体执行时一定要慎重 ,要注意妥善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关键词:
农村 集体林地 分配机制 公平与效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凡
集体经营性建设使得土地财产权利得到凸显,农民可以更好的获得增值收益,创造更多的利益。总结农村集体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实践中的经验,分析当前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多的角度提出解决方法,进而增加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合理性。
关键词:
农村 集体土地 增值收益 分配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俊显
十八大以来,我国政府通过精准的对象识别、高效的组织动员、系统的帮扶政策和巨大的资源投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农村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的10.2%下降到2019年的0.6%。但是,虽然绝对贫困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但并不意味着贫困治理画上了休止符,2020年以后多维化的相对贫困在扶贫工作中的战略定位将更加凸显,本文基于相对贫困的典型表现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机制。
关键词:
相对贫困 提出 表现 治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雅婷
土地收益分配机制是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制度创新的核心和关键。在用地流转收益分配中,流转法律关系以外的主体如国家能否参与收益分配,以及农民集体如何在内部成员之间分配收益,是两个核心问题。以法经济学的分析方法,通过解决上述问题,建立起一套合理合法且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收益分配机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英 程元生
土地是农民生存的基础和依托,土地制度是国家的基本性制度。目前,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存在三级集体主体,所有权主体缺位,所有权权能受限等不足,从而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农民上访事件时有发生、所有权主体之间的纠纷不少以及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复杂。农民的根本利益得不到保护,这不利于农村稳定、农业发展以及农民增收。文章认为,如果将三级所有权主体转变为一级主体,可以明确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有效保护农民的利益,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优化农村土地资源的配置。
关键词:
集体土地所有制 农民 集体土地 所有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侯志久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金、资产、资源(简称"三资")管理涉及面广,管理事项复杂,用传统的方式管理,难免力不从心。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信息化是突破传统管理方式的瓶颈,提升"三资"管理水平,实现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农村 集体三资 管理 信息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振滨 郑逸芳 林丽梅 许佳贤
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多个层面对农户林业经营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其中之一便是林地经营规模的变动。基于福建省林权改革"一村一策"的现实基础,选取典型样本村,文章探讨了改革后农户林地经营规模的变动情况。研究发现:农户间地块数量及林地规模的变动差异较大;林地分配的不公平程度变大;林地破碎化程度小幅降低。在此基础上,文中提出加大对林农的资金支持,促进林业规模经营,引导林农转变经营观念,鼓励多种形式经营等对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欧胜彬 陈利根
研究目的:本文以公共政策阶段启发模型为分析框架,对发源于安徽的"家庭承包制"和广西的"互换并地"两个典型农村集体土地流转案例进行比较分析。分析发现:上述两个案例在公共政策过程中,均属于自下而上,具有自发性、自愿性,公众参与度很高,对生产力发展起到显著作用。但是,前者具有广泛性,处于公共政策制定阶段;后者具有局部性,处于公共政策执行阶段。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制度创新具有公众参与性。
关键词:
土地流转 农村 农民 公共政策 制度绩效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胡亚军
中国是森林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之一,森林面积仅占世界的4%左右,人均森林面积仅相当世界人均水平的五分之一。相比之下,本溪地处辽宁省的东南部,境内山脉连绵,森林资源比较丰富。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镇化、工业化步伐的加快,林地资源依法征收征用现象比较普遍,因征地补偿费分配问题而引发的纠纷矛盾数量居高不下,并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笔者就本溪市发生的该类问题进行调查与思考。
关键词:
农村 集体林地 征地补偿 问题与思考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任大鹏 吕晓娟
财产制度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地位确立和完善的核心。从财产构成来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质上存在以土地所有权等资源性资产为基础和以财政直接补助形成的财产为基础的两类不同形态。资产“三分法”意味着集体经济组织对不同财产享有不同权利。兼顾集体经济组织公有制财产的所有者和财产经营管理者双重身份,需要区分不同的财产类型赋予经营性资产等以债务清偿能力,并防止滥用财产权利损害集体成员利益。集体财产收益分配关系确立的核心是集体成员资格的明确界定,复合型的成员资格界定规则符合法律逻辑和现实需求。股份化的收益分配关系不利于成员参与,应当完善按股分配和按劳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
关键词:
集体经济 财产归属 财产权利 收益分配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任大鹏 吕晓娟
财产制度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地位确立和完善的核心。从财产构成来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质上存在以土地所有权等资源性资产为基础和以财政直接补助形成的财产为基础的两类不同形态。资产“三分法”意味着集体经济组织对不同财产享有不同权利。兼顾集体经济组织公有制财产的所有者和财产经营管理者双重身份,需要区分不同的财产类型赋予经营性资产等以债务清偿能力,并防止滥用财产权利损害集体成员利益。集体财产收益分配关系确立的核心是集体成员资格的明确界定,复合型的成员资格界定规则符合法律逻辑和现实需求。股份化的收益分配关系不利于成员参与,应当完善按股分配和按劳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
关键词:
集体经济 财产归属 财产权利 收益分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晓峰 朴宗根
中国式检察机关支持起诉制度对于保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权益具有重要意义。仅具备框架性的法律依据,是导致农村集体经济领域支持起诉制度适用不足、效果不彰的根源。应从顶层设计完善民事诉讼法,明确支持起诉制度中检察机关的诉讼地位,细化诉讼规则。具体路径为:(1)明确支持起诉中检察机关定性限度;(2)完善支持起诉方式;(3)改变支持起诉启动模式;(4)支持起诉制度衔接相关法律,构建“诉前支持、诉中参与、诉后监督”的三阶递进民事支持体系。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程漱兰 李爽
本文运用唯物史观基本原理,依据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起步、起飞和繁荣成果全民共享这三大阶段客观发展要求,回答了农村集体土地制度为什么能横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大时期而存在和发展,以及其形成和演进的内在逻辑和制度绩效。计划经济时期以合作社—人民公社体制运行的农村集体土地制度,为中国现代化起步确保了资本原始积累的农业剩余来源;市场经济时期以家庭承包经营体制运行的农村集体土地制度,为中国现代化起飞提供了可靠的“三农”保障;现时农民土地权益矛盾冲突的新难题,要根据集体土地制度的内在规定性,探索破解的基本途径;农村集体土地制度发展的历史逻辑,预示着未来的可能变动和前景。总之,中国农村集体土地制度,不仅适应于、服务于中国现代化的起步和起飞,支撑中国人民“站起来”和“富起来”,而且正在以其内在规定性弥补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中的“三农”短板,助推中国人民“强起来”;让亿万农民均等按份共有总计占国土面积近60%的集体土地资源所有权,共享繁荣成果,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冯卓 詹琳
随着城镇化加速发展,包括土地在内的要素在城乡间流动加快,农村集体资产管理面临新的挑战,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日益突出,甚至开始影响农村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而集体经济发展方式和集体资产清算、确权进程的不同是影响集体资产管理水平的主要因素。对比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现状,笔者发现,造成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水平差异的制度原因是集体资产缺乏清算和确权,以及管理主体混乱且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小静
农村集体经济是我国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具有得公共产品供给、人力资本提升、产业发展和资源配置等效能,是新发展阶段促进我国共同富裕的重要保障。当前,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面临着理念要素、市场要素、体制要素三大掣肘。实现农村集体经济赋能共同富裕需要做到“三个统一”:理念先行与实践为基的统一;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统一;数量增长与质量提升的统一。
关键词:
集体经济 共同富裕 农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