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28)
- 2023(13172)
- 2022(11612)
- 2021(11024)
- 2020(9365)
- 2019(21397)
- 2018(21303)
- 2017(41172)
- 2016(22289)
- 2015(25092)
- 2014(24396)
- 2013(23799)
- 2012(21881)
- 2011(19578)
- 2010(19719)
- 2009(17898)
- 2008(17254)
- 2007(15010)
- 2006(12965)
- 2005(11139)
- 学科
- 济(88179)
- 经济(88080)
- 管理(66053)
- 业(64636)
- 企(55606)
- 企业(55606)
- 方法(41970)
- 数学(36279)
- 数学方法(35701)
- 中国(22610)
- 农(22052)
- 财(20011)
- 技术(19983)
- 业经(19485)
- 学(18795)
- 地方(17112)
- 理论(16037)
- 农业(14888)
- 贸(14888)
- 贸易(14876)
- 制(14791)
- 易(14407)
- 和(14162)
- 技术管理(13373)
- 环境(12854)
- 银(12800)
- 银行(12758)
- 融(12643)
- 金融(12642)
- 划(12633)
- 机构
- 大学(306980)
- 学院(305053)
- 管理(126230)
- 济(119710)
- 经济(117122)
- 理学(110323)
- 理学院(109118)
- 管理学(107015)
- 管理学院(106461)
- 研究(99789)
- 中国(72067)
- 京(65032)
- 科学(62481)
- 财(52531)
- 所(49055)
- 农(46719)
- 业大(45887)
- 研究所(45006)
- 中心(44988)
- 江(43186)
- 财经(42605)
- 北京(41079)
- 范(40476)
- 师范(40113)
- 经(38795)
- 院(36546)
- 农业(36299)
- 州(35539)
- 经济学(34769)
- 技术(32713)
- 基金
- 项目(215147)
- 科学(170102)
- 研究(158228)
- 基金(155854)
- 家(136019)
- 国家(134605)
- 科学基金(116247)
- 社会(98915)
- 社会科(93679)
- 社会科学(93653)
- 省(85191)
- 基金项目(82787)
- 自然(76188)
- 自然科(74487)
- 自然科学(74472)
- 教育(73190)
- 自然科学基金(73111)
- 划(71191)
- 编号(64468)
- 资助(64339)
- 成果(51996)
- 创(48616)
- 重点(47716)
- 部(46951)
- 发(45357)
- 创新(44631)
- 课题(44388)
- 科研(40845)
- 教育部(40484)
- 大学(40372)
- 期刊
- 济(126886)
- 经济(126886)
- 研究(87562)
- 中国(57548)
- 管理(47253)
- 学报(47180)
- 科学(44054)
- 农(42167)
- 教育(38359)
- 财(37960)
- 大学(35942)
- 学学(33580)
- 农业(29792)
- 技术(28223)
- 融(23115)
- 金融(23115)
- 业经(20980)
- 经济研究(19952)
- 财经(19583)
- 科技(17484)
- 图书(17361)
- 经(16643)
- 业(16038)
- 问题(16010)
- 技术经济(15861)
- 理论(14707)
- 统计(13782)
- 实践(13646)
- 践(13646)
- 版(13541)
共检索到4376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田杨 Rakesh Niraj
通过选取美国、日本、德国及韩国作为典型国家,研究其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模式及特征,通过比较分析得出上述国家产学研合作创新的相似性及特殊性,为我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
关键词:
产学研合作 科研成果转化 合作创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耿庆申
利用美国、日本等5个典型创新型国家1965年以来R&D强度及基础研究强度数据,专门研究了基础研究强度随时间及R&D强度的变化状况,并推断我国基础研究强度宜在12%-15%之间,且在2020年达到该水平是可行的。
关键词:
典型创新型国家 R&D强度 基础研究强度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胡海鹏 袁永 廖晓东
创新指数是当前国内外评价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选取全球创新指数等7个国内外典型创新指数,探讨创新能力评价框架的构建特点与创新指标选取的规律。研究结果显示:(1)基于投入-产出为基础的创新过程是构建国内外创新能力评价框架的理论基础模型;(2)创新环境逐步成为国内外创新能力评价的重要内容;(3)特定区域创新能力指标框架的构建依据具有明显的地区发展导向;(4)科技人力资源类指标、专利产出类指标是评价必选指标;(5)设立结构性指标是构建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准则;(6)定性指标在制度创新类指标、创新服务类指标与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亮 周靖 李莲英
当前大多数“一带一路”国家的科技创新基础较薄弱,科技创新合作意愿和基础普遍不足,各国之间深层次的国际科技合作亟待加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科技创新合作的内容与机制也亟待进一步丰富与完善。本研究通过重点梳理分析美国、欧盟、德国、日本和新加坡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与发展中国家开展国际科技合作的经验,总结得出其具有四方面共同特征:搭建多层次科技交流平台,深化科技人文交流;科学布局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拓宽科技合作网络;建立健全海外孵化器,打造“一带一路”特色创新合作体系;推进联合技术攻关,提升科技援助水平。中国可从中汲取有益的做法,根据自身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发展阶段和现实需求,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创新模式。建议重点从科技人文交流、科技合作网络、特色创新合作体系、科技援助水平等维度探索构建人才、技术、空间等多种要素协同创新和联动发展的合作生态,通过增强国际科技话语权、有效互补协作和开展科技援助等方式推进“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创新与合作行稳致远。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钒 吴蓉
分析数字经济通过生产、消费、交换、分配等环节影响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的机制,采集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所在27个地级市2012到2019年的面板数据,使用全局熵值法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指数,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典型工业化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的水平,以及对其产业转型速度、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影响。利用被解释变量滞后一期作为工具变量解决内生性问题,结果依旧显著。实证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显著推动典型工业化城市的产业转型升级,能够推动产业转型速度提高和产业结构高级化,但在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方面并不显著;数字经济对老工业城市的推动作用要高于资源型城市。基于实证结论提出数字经济助推典型工业化城市转型升级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妍
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以建设创新型国家,是许多国家共同的选择和做法。在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较高、科技投入不足、科技体系结构和分布不合理、创新制度和创新文化缺失的情况下,我国应从国家战略层面加快创新体系建设,实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科技专项;制定非均衡区域发展战略,构建区域层面创新驱动;发展高端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产业技术制高点;建立以企业为生产主体、市场为需求导向、"官产学研用"协同发展的创新体系,以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进程。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康相武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郎婧婧 江芹 王珊 于丽华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起源于美国,并在澳大利亚、德国和法国等国家广泛的应用推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通过对典型国家DRG分组的发展历程,分组的基本逻辑,主要考虑的分组因素,主要诊断类别、诊疗方式、基本组及细分组划分的特点,分组编码的特点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比较,总结各国分组遵循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特征,为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DRG分组提供借鉴参考。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匡小平 肖建华
本文选取了美国、法国、日本、澳大利亚、韩国、新加坡和印度等当代具有代表性的创新型国家,对其自主创新激励政策从财政、税收两个视角分别做了总结和比较,通过分析发现,政府的主导作用、企业的主体作用、人的能动性和对创新过程的尊重是其设计财税激励政策的共同特点。因此,我国自主创新财税激励政策也可参考国外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做上述四个方面的改进。
关键词:
典型创新型国家 自主创新 财税政策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静 黄志刚 周兆芳
产业技术进步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源泉,而自主创新又是提升国家产业技术水平和解决国家产业技术发展瓶颈性约束、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本文在阐述自主创新对国家产业技术进步内在功效的基础上,剖析了当前我国产业技术进步的环境约束,提出了从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等层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技术进步的具体举措。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牛盼强 谢富纪 刘奕均
创新体系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领域,也是政府关注的重要问题,但国内外很少学者从创新体系这样一个大的范畴对创新体系进行全面系统的比较研究。文章主要把创新体系分为两大类,一类基于地理纬度,一类基于物理维度。并对其中的典型创新体系——国家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三重螺旋模型和部门创新体系的主要观点、不足及其相互关系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对比分析。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善庆
美国、英国、德国、韩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产学研合作取得了诸多成功经验。根据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我国应在政府推动、法律保障、市场导向、完善机制、广泛参与、拓展功能、完善中介等方面促进产学研合作的有效开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彭华涛 林琳 全吉
本文以世界主要国家产业创新中心为例,提出其形态包括世界级创新中心、区域创新中心、非核心创新中心,由政府主导建立并运营,同时受到区域产业结构、经济实力以及科教资源等因素的影响。世界主要国家产业创新中心的成功运行离不开高强度的创新投入,具体明确的产业发展定位及发展目标,相适宜的组织结构与管理机制,高端人才培养与引进等建立运营经验。结合中国国情,本文提出建立产业创新中心需要构筑"区域+区块+平台"的产业创新中心组织体系、打造"主中心+次中心"的产业创新中心梯度运行机制、建立"科技+产业"的产业创新中心支撑体系、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亚男 王帅 孔东民
近年来,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国家创新能力显著提高。但如何有效发挥金融对实体经济创新的支持作用,仍然是政府部门和学界关注的重大现实课题。立足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视角,文章以国家产业与金融合作试点城市(简称产融合作试点城市)建设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了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建设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的企业专利申请数量显著增加,但主要体现在非发明专利的申请上。机制检验发现,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建设并非通过地方政府财政补贴等强干预措施发挥作用,而是通过降低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和企业贷款交易成本等市场化机制提高了企业信贷可得性,进而促进了企业创新。异质性分析发现,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建设的创新促进作用在地方政府干预程度较低的地区,以及融资约束严重、创新需求大和处在成长期的企业中更为凸显,并主要体现在“集约边际”而非“广延边际”,即政策实施之前已有专利申请的企业更能抓住契机提升创新产出;此外,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建设也显著提升了企业创新效率。文章不仅为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建设发挥的创新促进作用提供了多维度的经验证据,而且为进一步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种照辉 曾永 郑慕强
区域性创新中心的建设对于一个城市地区的高质量发展尤为重要,本文选取了上海、深圳、珠海、伦敦、旧金山、新加坡这六个区域创新中心,分析它们的建设历程与发展特点,国内的上海建立的是国际化、现代化创新发展模式;深圳建立了多元化、市场化的创新发展模式;珠海则着力于打造"创新环境型"区域创新中心;而国外的伦敦、旧金山、新加坡则分别依托金融市场、硅谷、航运与贸易推动创新发展。依据这六个区域创新中心的建设特点,对我国建设区域创新中心提出了四项建议。
关键词:
区域创新中心 经验 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