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40)
2023(5571)
2022(5049)
2021(4716)
2020(3923)
2019(8363)
2018(8324)
2017(15723)
2016(8169)
2015(8611)
2014(7948)
2013(7323)
2012(6271)
2011(5711)
2010(5767)
2009(5666)
2008(5046)
2007(4256)
2006(3887)
2005(3215)
作者
(20594)
(17469)
(17081)
(16176)
(10849)
(8307)
(7546)
(6461)
(6340)
(5954)
(5859)
(5543)
(5440)
(5342)
(5160)
(5097)
(5062)
(5060)
(5043)
(4944)
(4108)
(3967)
(3922)
(3922)
(3905)
(3817)
(3689)
(3679)
(3505)
(3464)
学科
(28158)
经济(28123)
管理(27195)
(21145)
(19452)
企业(19452)
方法(13275)
环境(10419)
业经(8928)
(8674)
数学(8355)
数学方法(8254)
理论(8225)
(7333)
(6880)
(6652)
农业(6022)
中国(5802)
(5761)
(5238)
财务(5227)
(5223)
财务管理(5219)
贸易(5218)
地方(5179)
(5065)
经济理论(5062)
企业财务(4910)
规划(4750)
环境规划(4615)
机构
学院(109050)
大学(103905)
管理(44039)
理学(38762)
理学院(38333)
(38142)
管理学(37547)
管理学院(37365)
经济(37299)
研究(30659)
中国(23386)
(20626)
科学(19860)
(18419)
(16526)
师范(16375)
(15592)
财经(15148)
中心(14746)
(14121)
(14049)
业大(13961)
(13648)
师范大学(13048)
(13030)
研究所(12866)
北京(12468)
商学(12321)
商学院(12188)
(11428)
基金
项目(75890)
科学(61325)
研究(56178)
基金(56040)
(48331)
国家(47919)
科学基金(42612)
社会(37394)
社会科(35205)
社会科学(35198)
基金项目(30848)
(30544)
自然(27926)
自然科(27261)
自然科学(27257)
自然科学基金(26780)
教育(25946)
(25050)
编号(23364)
资助(22268)
成果(17100)
重点(16591)
(16487)
(15931)
(15857)
课题(15308)
国家社会(15051)
人文(14834)
科研(14771)
(14620)
期刊
(44441)
经济(44441)
研究(25714)
中国(17828)
管理(15140)
科学(15083)
(14138)
学报(13710)
(13068)
教育(10901)
大学(10589)
业经(10169)
学学(10168)
农业(9308)
(7823)
技术(7317)
经济研究(6921)
财经(6720)
(6667)
金融(6667)
(6404)
旅游(6404)
(6404)
资源(6162)
商业(6161)
(5743)
问题(5254)
学刊(5157)
旅游学(5145)
游学(5145)
共检索到1484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牛璟祺  刘静艳  
旅游业尽管被称为“无烟产业”,但不适当的游客行为可能会带来直接或间接的负面环境影响,游客是否愿意实施环境责任行为是影响旅游目的地环境的一项关键因素,而敬畏感和预期自觉情绪是影响个体环境行为的重要情绪因素,因此将两者纳入游客环境责任行为意向的研究框架十分必要。文章在情绪评价理论和敬畏的原型理论的指导下,从“外界自然-内在自我”的双重感知评价出发,以游客的敬畏感和预期自觉情绪为中介因素,构建了生态旅游具身感知情境下游客环境责任行为意向的驱动模型,并以云台山景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生态旅游情境中,游客的自然宏大感知评价和自我渺小感知评价会唤起其敬畏感,而敬畏感会通过提升预期自觉情绪正向作用于游客环境责任行为意向。本研究丰富了旅游情境中游客敬畏感和预期自觉情绪前置因素的研究成果,深化了关于游客环境责任行为意向驱动机制的探讨,并为生态旅游地促进游客采取环境责任行为提供了理论借鉴。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田野  卢东  Samart POWPAKA  
文章从敬畏情绪原型理论及情绪评价理论角度出发,探索游客在我国山岳型旅游目的地自然环境与宗教氛围中如何产生敬畏情绪体验,敬畏情绪又如何影响游客满意度与游客忠诚。文章通过对峨眉山风景区游客进行问卷调查,实证检验了以"环境评价-情绪体验-满意度-忠诚"为路径的概念模型。其中,由自然环境和宗教氛围组成的环境因素能够诱发游客的敬畏情绪,敬畏情绪作为中介变量在自然环境对游客满意度的影响路径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在宗教氛围对游客满意度的影响路径中起完全中介作用,敬畏情绪体验又通过游客满意度的中介,进一步正向影响游客忠诚。文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祁潇潇  赵亮  胡迎春  
已有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机制研究较为忽视对个体情绪的探讨,相较于认知因素,近几年学者陆续指出情感因素对行为的驱动作用更为关键,加强积极情绪与环境责任行为关系研究的力度大有裨益。文章采用结构方程建模方法,以敬畏原型理论、敬畏情绪的功能、积极情绪扩建理论和地方理论为基础,将地方依恋作为中介变量,深入分析个体积极情绪的一种,即敬畏情绪对宗教山岳型景区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的影响机制。以千山景区为例的实证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敬畏情绪对环境责任行为的直接影响效应显著,地方依恋二维度(依赖和认同)也在其中起部分链式中介作用,但敬畏对地方认同的直接影响效应不显著。研究结论为景区加强自然环境维护、宗教氛围营造,以激发旅游者的敬畏情绪体验,从而强化地方依恋、实现环境责任行为的培育提供借鉴。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马永强   张孙博文   武耀杰   梁晶璇   郜玲云   陈佑成  
生态旅游是国家公园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重要路径,是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重要手段。文章选取武夷山国家公园游客作为研究对象,从敬畏感角度出发,将地方依恋和生态价值观引入游客亲环境行为的研究中,基于武夷山国家公园386名游客的问卷数据,采用有序概率单位模型,对游客亲环境行为进行直接效应、中介效应及异质性分析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敬畏感、地方认同、生态价值观对游客亲环境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其路径系数分别为0.47、0.37、0.92,表明既要重视游客对大自然的敬畏,又要提高游客对国家公园的认同感和树立生态价值观;(2)敬畏感能够通过生态价值观和地方认同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游客亲环境行为,表明地方认同和生态价值观是游客亲环境行为产生的重要因素,在敬畏感向游客亲环境行为转化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3)游客年龄能够调节敬畏感对亲环境行为和地方认同对亲环境行为的影响,表明要重视游客年龄因素对亲环境行为带来的影响。文章探讨了敬畏感、生态价值观对国家公园游客亲环境行为的影响机理,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国家公园研究的理论体系,应用有序概率单位模型拓展了游客亲环境行为研究方法的应用。这既为深入探讨国家公园旅游的游客亲环境行为的内在驱动机制提供新思路,也为促进武夷山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行性建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佳  滕金凌  
在我国大力推进文明旅游示范区和示范单位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引导和培育红色旅游景区游客的文明旅游行为,对于推动新时期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和实现红色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规范激活理论、敬畏原型理论和社会认同理论,统筹考虑红色精神弘扬和红色文化传承功能,构建纳入敬畏感和自豪感情感因素的游客文明旅游行为意向的理论分析框架,选择我国红色旅游代表性景区台儿庄古城、岳麓山、陆军讲武堂旧址等作为案例调研地,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和层级回归模型,实证检验在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中促进游客实施文明旅游行为的关键因素、作用机制及其驱动路径。研究发现:(1)在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情景中,后果意识、责任归属、道德规范与游客文明旅游行为意向之间的假设关系得到了验证。(2)敬畏感通过道德规范显著正向影响游客实施文明旅游行为,游客体验到的敬畏感越多,则感受到实施文明旅游行为的道德责任越多,且实施文明旅游行为的可能性越大。自豪感对道德规范和文明旅游行为意向没有显著正向影响,游客在红色旅游景区体验到的自豪感未能在促进游客文明道德责任提升和实施文明旅游行为中发挥作用。(3)景区知名度负向调节道德规范与文明旅游行为意向的正向关系,景区知名度较高时,道德规范对文明旅游行为意向的正向影响较小。因此,应增强游客对不文明行为的消极后果认知,提升游客负责任意识和道德责任,营造红色旅游的庄严氛围,激发游客的敬畏感,高度重视知名红色旅游景区的文明示范和引领,以期为我国红色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田野  卢东  吴亭  
文章基于认知—情感作用机制从认知与情感的双重视角建立游客满意度和忠诚的整合模型,利用问卷调查收集具有西藏旅游经历的游客的相关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提出的概念模型做出验证。研究结果发现:旅游中的自然环境和宗教氛围两种因素不同程度地影响游客认知层面和情感层面的反应,游客在认知方面的感知价值和情感方面的敬畏情绪又进一步影响游客满意度,并通过满意度的中介影响游客忠诚。文章同时从认知和情感两个角度构建游客满意度与忠诚的理论框架,弥补了过去在研究游客满意度与忠诚时仅从认知或情感单一视角出发的不足,对游客满意度与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费显政  黄茜  王涯薇  
敬畏是生活中常见的情绪。关于敬畏对说服的影响,现有文献探讨较少,结论也莫衷一是。本文认为处于敬畏情绪的个体更容易被说服,且个体由敬畏情绪产生的顺从感在其中发挥着中介的作用。本文通过来自于国内外不同群体被试的六个实验,证实了以下结论:相对于控制组,处于敬畏情绪的个体有更高的顺从感(预实验),而且他们更容易被说服(研究1),即使这些信息并不具备充分的理性支持证据(研究2)。顺从感中介了敬畏情绪对个体的说服效果,渺小感则不具备中介效应(研究3和研究4)。同时,该效应不仅在积极敬畏中存在,也同样适用于消极敬畏(研究4)。此外,在营销领域,敬畏情绪也会增强广告信息的说服效果(研究3和研究4)。本文对敬畏情绪的结果变量进行了拓展,并为企业营销实践活动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曹菲  李东贤  
敬畏情绪是当消费者面临超越自身理解范围的事物或者场景时,所引发的混合了惊奇和服从等感受的情绪体验。敬畏情绪很常见,但关注敬畏如何影响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的实证研究却十分有限。基于现有研究,参考前人的分析框架,文章系统梳理了敬畏情绪对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具体来说,敬畏对消费者心理的影响包括八个方面,比如敬畏可以延长消费者对于时间的感知。另外,敬畏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包含七个方面,比如敬畏能够促进消费者的体验型创造行为。最后指出了一些未来可行的研究方向,比如未来有关敬畏情绪的实证研究可以探索敬畏是否能够提升消费者对特定产品类型的支付意愿。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曹菲  王霞  
敬畏情绪是当消费者面临极其浩大、新奇、复杂以及超越消费者当前理解范围的事物或者场景时,所引发的混合着惊奇、钦佩、困惑、服从等多种感受的情绪体验。尽管消费者经常在日常生活和消费环境中感受到敬畏情绪,却没有相关研究探讨敬畏情绪是否会影响消费者的多样化寻求这一普通而重要的行为。两个实验的结果表明,敬畏情绪能够减少消费者的多样化选择,而消费者的自我不安全感在其中发挥着中介作用;消费者的特质调节聚焦导向调节了消费者的自我不安全感在敬畏情绪与减少多样化选择之间的中介作用。对于促进导向的消费者而言,敬畏情绪通过消费者的自我不安全感影响消费者的多样化选择;但对于预防导向的消费者而言,敬畏情绪通过消费者的自我不安全感影响消费者多样化选择的关系不显著。这一方面丰富了有关敬畏情绪、消费者多样化寻求、消费者自我不安全感以及调节聚焦导向的相关研究;另一方面可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消费者在容易诱发敬畏情绪的产品以及容易诱发敬畏情绪的场合和环境中的选择,进而为企业的产品设计和零售终端铺货提供启示。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夏赞才  陈双兰  
感知价值是行为意向的关键前置因素,为促使游客表现出更多的环境负责行为,缓解日益凸显的生态景区环境问题,研究生态旅游景区游客的感知价值对其环境负责行为意向的影响意义重大。以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为案例地,构建了游客感知价值对其环境负责行为意向影响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发现:(1)生态旅游者的环境负责行为意向包括知识支持、一般负责、经济行动和主动保护四个维度。(2)生态旅游者感知价值中的服务价值、环境价值、情感价值和成本价值均直接显著影响其环境负责行为意向,而功能价值除外。(3)依据路径系数大小,对生态旅游者环境负责行为意向影响程度最高的是服务价值,其次是成本价值和情感价值。基于上述结论,我国生态旅游景...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卢东  张博坚  王冲  田野  Samart POWPAKA  
文章从道德判断的双加工理论出发,探讨了旅游环境启发的游客敬畏情绪体验对游客道德判断和道德意愿的影响,以及不同伦理意识下这种影响之间的差异。首先,通过现场实验提出在具有启发敬畏情绪特质的旅游景区中,游客具有更高的道德行为。其次,通过实验室实验操控敬畏和愉悦两种情绪发现,相对于愉悦情绪,敬畏更能促进游客在旅游情景中的道德判断和道德意愿。最后,研究还发现情绪类型(敬畏和愉悦)与伦理意识(低相对主义和高相对主义)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对于高相对主义的游客,与愉悦情绪相比,启发敬畏的游客道德判断更加严格,道德意愿更加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汪兴东  景奉杰  
产品伤害发生后,不同的责任归因方式下顾客会有不同的情绪反应及行为意向。本文通过模拟现场实验对此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在外部归因下,顾客容易出现愤怒情绪,在情景归因下,顾客倾向于产生沮丧情绪,在内部归因下,顾客容易表现出后悔情绪;愤怒的顾客会通过报复或WOM的方式惩罚企业,沮丧的顾客容易出现WOM或转换行为,而后悔的顾客会通过转换或沉默的应因策略缓解负面情绪。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向雨川  杨晓霞  
基于具身认知理论,选取对游客幸福感产生影响的身体要素指标,建立游客幸福感影响因素研究模型。以重庆市黑山谷景区、梦幻奥陶纪景区和安居古城景区为案例地,通过典型相关分析法对身体要素与游客幸福感的内在关系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1)身体要素对游客幸福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身体结构、身体经验、身体行动、身体环境4个维度。(2)身体要素对游客幸福感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其影响主要体现在身体行动、身体环境、身体经验3个维度,游客对旅游地的了解程度、看到新奇美景、听到美妙声音、身体感到舒适、身体感到刺激、环境干净整洁和人们和睦友善7个指标对游客幸福感的影响较大;身体结构(含性别、年龄和身体健康状况)和旅游活动中的身体参与(含旅游时间长短和旅游体验类型)对游客幸福感的影响十分微弱。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婕  樊耘  张旭  
本文以情绪研究为焦点,以员工个体为研究对象,在组织管理层发动计划变革的背景下探究为何相同组织变革情境下员工行为却存在差异。重点研究员工在组织变革中情绪的唤起,以及唤起的情绪对其认知、动机与行为的影响。文章探讨了组织变革唤起员工情绪的过程;被唤起的情绪的效价与强度对变革认知五维度的影响以及不同认知维度对不同动机乃至去动机的影响,进而深刻地揭示员工在组织变革中采取四种不同行为——积极支持、消极支持、积极反抗与消极反抗的心理机制。最后,本文还通过实践中的案例分析对模型观点进行讨论说明。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胡婷  张朝枝  
拥挤是遗产地旅游管理中比较常见的问题之一,但现有研究对拥挤是否导致游客负面情绪并影响游客满意和忠诚的问题存在分歧。本文以登顶泰山“看日出”的游客为研究样本,基于“刺激-机体-反应”理论,通过问卷数据的结构方程模型与Bootstrap中介效应检验,实证检验了拥挤与游客情绪、满意、忠诚的关系。结果表明:(1)游客拥挤感知包括物理空间、个人空间、社交空间拥挤感知三个维度,且三者之间存在依次递进的关系;(2)三种拥挤感知对游客负面情绪的影响具有相应递进性,当物理空间拥挤、个人空间拥挤上升到社交空间拥挤时,拥挤限制体验产生的负面情绪超越旅游情境带来的正面情绪,游客的负面情绪被唤醒;(3)拥挤通过游客情绪间接影响游客满意和忠诚,即只有当拥挤导致了游客负面情绪时,才会负向影响游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本文揭示了拥挤与游客负面情绪和满意、忠诚的关系,对游客情绪管理与容量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具有现实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