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01)
- 2023(8348)
- 2022(6839)
- 2021(6316)
- 2020(5216)
- 2019(11246)
- 2018(11081)
- 2017(20142)
- 2016(11207)
- 2015(12338)
- 2014(12249)
- 2013(11560)
- 2012(10428)
- 2011(9372)
- 2010(9146)
- 2009(8461)
- 2008(8061)
- 2007(7146)
- 2006(6146)
- 2005(5282)
- 学科
- 济(38418)
- 经济(38363)
- 管理(33564)
- 业(29600)
- 企(23144)
- 企业(23144)
- 方法(16781)
- 数学(14541)
- 数学方法(14388)
- 农(13136)
- 学(11374)
- 中国(11237)
- 财(11147)
- 制(9456)
- 业经(9257)
- 农业(8580)
- 贸(8334)
- 贸易(8331)
- 易(8101)
- 体(7713)
- 技术(7559)
- 银(7469)
- 银行(7426)
- 环境(7110)
- 地方(7096)
- 行(7067)
- 融(6969)
- 金融(6962)
- 理论(6704)
- 务(6551)
- 机构
- 学院(158651)
- 大学(158313)
- 济(59993)
- 管理(59245)
- 经济(58718)
- 研究(56892)
- 理学(51977)
- 理学院(51349)
- 管理学(50223)
- 管理学院(49977)
- 中国(42285)
- 农(40590)
- 科学(39496)
- 京(34135)
- 农业(32715)
- 业大(32515)
- 所(30341)
- 研究所(28276)
- 财(26267)
- 中心(26005)
- 江(23623)
- 农业大学(21678)
- 财经(21095)
- 北京(20790)
- 院(20616)
- 经(19335)
- 范(19241)
- 省(19202)
- 技术(19119)
- 师范(18804)
- 基金
- 项目(116655)
- 科学(90447)
- 基金(84806)
- 家(78557)
- 国家(77909)
- 研究(76726)
- 科学基金(64949)
- 社会(48698)
- 省(46520)
- 社会科(46099)
- 社会科学(46088)
- 基金项目(45608)
- 自然(45142)
- 自然科(44111)
- 自然科学(44091)
- 自然科学基金(43327)
- 划(39873)
- 教育(34956)
- 资助(33329)
- 编号(29239)
- 重点(26846)
- 计划(24830)
- 创(24792)
- 部(24467)
- 发(24420)
- 创新(23228)
- 科研(23073)
- 科技(22462)
- 成果(21915)
- 业(21735)
共检索到2265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苏奇
对一类食饵种群具有群体抵御力的二维捕食食饵系统进行了定性研究。证明了解的正有界性。在鞍结分岔条件下 ,得到了正平衡点附近的轨线结构和全局的轨线结构。结果表明捕食种群的生存或绝灭依赖于食饵种群的内部增长率 :若内部增长率较小 ,捕食者最终绝灭 ;若内部增长率增加 ,捕食种群的持续生存区也增大 ;但若内部增长率较大时 ,食饵的群体防御能力使得捕食者很难捕食 ,捕食种群的持续生存区减小
关键词:
捕食系统 鞍结分岔 轨线结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月宁 张辉 赵惠燕 刘光祖
建立了2个斑块上种群扩散的食饵-捕食系统,主要研究了当其中一个斑块受到输入量存在极限值的外来毒素污染时,扩散对2个斑块上3个种群生存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扩散存在且扩散率满足一定条件时,食饵种群和捕食者种群在未来时刻将全部灭绝;而当扩散率满足另一条件时,食饵种群和捕食者种群将持续生存,进而会影响斑块上的生物多样性。
[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作者]
程娴 闫萍 刘利平 张长勤
提出了一类具有不完全营养转换和脉冲效应的单食饵多捕食者系统.在该系统的Ivlev型功能反应项中,选取了不同的捕食者营养吸收率与消耗食饵的转化率.在周期性投放捕食者的脉冲效应下,分析了系统的灭绝和持续生存,并利用Floquet乘子理论和比较定理,给出了食饵根除周期解渐近稳定与系统持续生存的条件.最后,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了所得结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毛磊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对内容产品的版权保护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文章引入数学生态学中的食饵—捕食者模型,通过模型的构建,比较实施知识产权保护和实施自我保护这两种反盗版产品策略的市场效果,在此基础上得出实施自我保护机制优于实施知识产权保护公共政策的结论。
关键词:
食饵—捕食者模型 版权 盗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丽
文章主要研究一个齐次Nenumann边界条件下具有扩散和阶段结构的Hlling型捕食-食饵模型的正平衡态问题,获得了该模型的正平衡态解的稳定性条件。
关键词:
阶段结构 捕食-食饵系统 时滞 反映扩散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罗鸣钟 吴小平 张堂林 欧阳珊
测量了乌鳢口裂形态,以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作为饵料鱼,估算了不同规格乌鳢的摄食率,研究了饵料鱼大小对乌鳢捕食的影响。乌鳢口宽(MW,cm)、口高(MH,cm)和口面积(MA,cm2)与其全长(TL,cm)的回归方程分别为:MW=1.65e0.0242TL;MH=1.64e0.022TL;MA=2.12e0.0462TL。当水温保持在22~23℃时,4个规格组的乌鳢对泥鳅的摄食率无显著的差别(ANOVA,P>0.05),均值为1.68%。乌鳢对泥鳅的捕食具有明显的大小选择性,乌鳢最喜欢捕食猎物/捕食者大小比为0.25的泥鳅,很少捕食或不捕食猎物/捕食者大小...
关键词:
乌鳢 摄食率 饵料鱼大小 捕食选择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建军 袁月定
研究一类具有常数存放率的kolmogorov捕食系统20 1 22dd(())dd()xt x a a x a x y fyt y bx d????=+???+???=?得到了极限环存在惟一性的充要条件及系统全局渐近稳定的充要条件,从而推广了前人相关的结果.其中:?(0)=0,?'(y)>ε>0,(y>0).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超英 尤民生 王联德 陈少波 沈春虾
基于Lotka-Volterra动力模型,提出以u(t)=(N2(t)-N2*)/(N1(t)-N1*)作为测度捕食者—被捕食者系统稳定性的指标,其中N1(t)、N2(t)分别为被捕食者和捕食者在t时刻的数量,N*1、N*2分别是它们平衡态的数量.对模型的定性分析结果表明,u>0时系统稳定性较好,u值愈大愈好.u<0时,当被捕食者数量低于平衡态的数量,系统稳定性好,u绝对值愈小愈好;反之,系统稳定性差,u绝对值愈大愈差.并将该指标应用于测度武夷山市九龙山茶园捕食者—被捕食者系统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其合理且可行.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赖尾英
讨论了一类具有连续时滞的Holling Ⅲ功能性反应的两种群捕食-食饵系统,利用微分方程比较定理得到保证此系统持久性的充分性条件;通过构造适当的Lyapunov函数的方法,得到了保证此系统全局稳定的充分条件.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赖尾英 温永仙
讨论了一类具有连续时滞和阶段结构的捕食-食饵系统,利用微分方程比较定理得到保证此系统持久性的充分性条件;利用迭代方法探讨了此模型的平衡点问题,得到保证此系统全局稳定的充分条件,并通过具体实例证明该条件是可行的.
关键词:
阶段结构 时滞 一致持久性 全局稳定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覃贵勇 李庆
本文研究了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加州新小绥螨Neoseiulus californicus(McGregor)对柑橘全爪螨Panonychus citri AaGregor的功能反应,以及研究了加州新小绥螨等5种捕食螨的高温耐饥饿能力。结果表明:在20~30℃温度下,随着温度的升高,加州新小绥螨对柑橘全爪螨各螨态的控制能力增强,在30℃时,控制能力最强,而超过30℃时,加州新小绥螨的控制能力下降;加州新小绥螨的高温耐饥饿能力显著高于江原钝绥螨Amblyseius eharai Amitai et Swirski和尼氏真绥螨Euseius nicholsi(Ehara et Lee),而与拟长毛钝绥螨...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铁军 夏德奇 周玉元
对一类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系统平衡点的全局稳定性进行研究,获得了被捕食者受非线性密度制约、捕食者无密度制约且具有Holling Ⅲ型功能性反应的一类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系统平衡点的全局稳定性的充分条件.
关键词:
平衡点 全局稳定性 非线性密度制约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吕志创 张桂芬 万方浩 邓国荣
以烟粉虱和捕食性天敌为研究对象,采用特征序列扩增区域(SCAR)标记法,通过对目的片段的克隆与测序设计烟粉虱特征片段扩增引物,检验该引物的种、虫态及性别特异性,并利用该引物检测捕食性天敌对棉田烟粉虱的捕食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利用SCAR标记法获得了长度为347bp的烟粉虱特异性片段(GenBank登录号为AY841800),根据此片段的碱基序列设计烟粉虱特异引物1对TB-F/TB-R94585,其扩增片段约为240bp;种特异性检验结果表明,该引物只对烟粉虱具有扩增能力,对温室粉虱及其它相关种类不具有扩增效果;同时该引物对不同虫态、不同性别的烟粉虱具有同样的扩增效应。田间检测结果表明,同种天敌...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曾玲 张志红 陆永跃 张维球
观察了捕食性天敌毛蠼螋对蔗扁蛾幼虫的捕食行为及捕食功能反应。结果表明,毛蠼螋对蔗扁蛾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模型,对1~3龄、4~5龄、6~7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模拟模型分别是:Na1~3=1.0849N0/(1+0.0220N0)、Na4~5=1.1052 N0/(1+0.0328N0)、Na6~7=1.0291N0/(1+0.0384N0)。毛蠼螋在1 d内最大的捕食量理论值Na(max)分别是49.26头、33.67头和26.81头。
关键词:
蔗扁蛾 毛蠼螋 捕食 功能反应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甦 谭晓玲 徐红星 张帆
【目的】明确多种捕食性天敌田间混合释放后的种群动态,探索瓢虫种间干扰的行为学基础和在生态位上的竞争关系。【方法】在田间农业生态系统中混合释放异色瓢虫、龟纹瓢虫及多异瓢虫,对种群发展动态连续监测;在室内对3种瓢虫的1龄幼虫对卵及4龄幼虫之间互残现象进行观察;对自然生境中3种瓢虫的猎物资源进行确认和资源等级划分,并计算各瓢虫的生态位宽度及生态位重叠系数。【结果】3种捕食性瓢虫在混合种群释放后个体数量均线性上升,异色瓢虫的上升速率显著大于其余2种瓢虫。各瓢虫均倾向于取食异种瓢虫的卵和幼虫,其中异色瓢虫攻击取食卵的能力显著大于其余2种瓢虫。异色瓢虫4龄幼虫在互残后的存活数量显著大于其余2种瓢虫,且伤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