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681)
- 2023(19976)
- 2022(16932)
- 2021(15607)
- 2020(12957)
- 2019(30007)
- 2018(29534)
- 2017(56709)
- 2016(30429)
- 2015(34198)
- 2014(34126)
- 2013(33586)
- 2012(31114)
- 2011(27984)
- 2010(28449)
- 2009(26219)
- 2008(24795)
- 2007(21772)
- 2006(19235)
- 2005(16937)
- 学科
- 济(129101)
- 经济(128970)
- 管理(86121)
- 业(85638)
- 企(69624)
- 企业(69624)
- 方法(58150)
- 数学(51108)
- 数学方法(50325)
- 中国(39617)
- 农(37055)
- 财(34444)
- 地方(31049)
- 业经(29874)
- 融(29627)
- 金融(29625)
- 银(28390)
- 银行(28349)
- 行(27289)
- 农业(25432)
- 制(25114)
- 学(24800)
- 贸(22199)
- 贸易(22178)
- 理论(21730)
- 易(21454)
- 务(20715)
- 财务(20620)
- 财务管理(20573)
- 技术(19614)
- 机构
- 学院(428909)
- 大学(427743)
- 济(174040)
- 经济(170302)
- 管理(168739)
- 理学(145996)
- 理学院(144405)
- 研究(142991)
- 管理学(141556)
- 管理学院(140792)
- 中国(111787)
- 京(91141)
- 科学(86702)
- 财(81051)
- 所(70780)
- 农(68658)
- 中心(66539)
- 财经(64492)
- 研究所(64216)
- 江(62982)
- 业大(62580)
- 经(58697)
- 北京(57886)
- 范(56879)
- 师范(56332)
- 经济学(53204)
- 农业(53121)
- 院(52127)
- 州(51679)
- 财经大学(48077)
- 基金
- 项目(291739)
- 科学(230178)
- 研究(214431)
- 基金(211327)
- 家(183457)
- 国家(181888)
- 科学基金(157208)
- 社会(135295)
- 社会科(128322)
- 社会科学(128288)
- 省(114328)
- 基金项目(110752)
- 自然(101701)
- 教育(99893)
- 自然科(99398)
- 自然科学(99377)
- 自然科学基金(97568)
- 划(95932)
- 资助(88546)
- 编号(87767)
- 成果(70819)
- 重点(65344)
- 发(64458)
- 部(64213)
- 课题(61115)
- 创(60630)
- 创新(56474)
- 国家社会(55699)
- 教育部(55606)
- 科研(55582)
- 期刊
- 济(189092)
- 经济(189092)
- 研究(127438)
- 中国(85428)
- 学报(65045)
- 农(63235)
- 管理(62439)
- 财(61274)
- 科学(60607)
- 教育(50568)
- 大学(50482)
- 融(49004)
- 金融(49004)
- 学学(47562)
- 农业(43178)
- 技术(39767)
- 业经(32031)
- 财经(31387)
- 经济研究(30806)
- 经(26788)
- 问题(24296)
- 业(21809)
- 统计(21381)
- 图书(21133)
- 技术经济(20916)
- 理论(20300)
- 科技(19586)
- 版(19450)
- 策(19432)
- 商业(19407)
共检索到6375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建伟 李树生 胡斌
利用2004~2013年的相关数据,测算了中国的普惠金融发展指数,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VEC模型及脉冲响应函数,得到以下结论:普惠金融发展程度与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金融普惠特别是农村金融普惠程度的提高对降低城乡收入比,改善城乡收入分配状况发挥显著的正向作用,金融服务范围维度在现阶段中国普惠金融的发展中更能起到主导效应。要改善目前城乡收入分配失衡的状况,必须促进具有普惠金融内涵的金融发展,尤其要创建农村普惠性金融体系。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建伟
本文在变异系数法确定指标权重的基础上构建普惠金融发展指数,测算了2009—2014年我国30个省份的普惠金融发展程度,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相关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省域普惠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地理维度的渗透性"子维度在现阶段我国普惠金融的发展中起到主导效应,省域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差异悬殊;大部分省域普惠金融的发展对缩小本省域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显著的作用,但普惠金融发展和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在省域层面上表现出非完全一致的关系;周边省域普惠金融的发展对本省域城乡收入差距的改善存在空间溢出效应,不过这种溢出效应或区域辐射效应还不明显。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建伟
本文在变异系数法确定指标权重的基础上构建普惠金融发展指数,测算了2009—2014年我国30个省份的普惠金融发展程度,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相关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省域普惠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地理维度的渗透性"子维度在现阶段我国普惠金融的发展中起到主导效应,省域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差异悬殊;大部分省域普惠金融的发展对缩小本省域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显著的作用,但普惠金融发展和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在省域层面上表现出非完全一致的关系;周边省域普惠金融的发展对本省域城乡收入差距的改善存在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德起 王世哲
数字普惠金融可以依托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降低金融门槛,惠及农村低收入人群,从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本文基于2011—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方向、机制与区域异质性进行了实证研究。主要结论:数字普惠金融和城乡收入差距均以“高-高”集聚或“低-低”集聚两种方式呈现出显著的空间聚集特征;数字普惠金融可以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在更换计量模型或核心解释变量后结论依旧稳健,并且数字普惠金融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数字普惠金融可以增加农村居民收入,进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区域差异明显,扩大了经济欠发达地区差距,显著缩小了经济发展水平中等地区收入差距。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建波 郭丽萍
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差距的关系一直为国内外学术界密切关注,而普惠金融作为新兴概念,其发展如何影响收入分配差距还有待检验。本文充分借鉴已有研究成果,运用我国2005-2014年省际面板数据构建指数指标体系IFI对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现状进行度量,指出普惠金融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四种途径,并通过实证表明在我国普惠金融发展能够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且在长期更为明显,最后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普惠金融完善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建波 郭丽萍
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差距的关系一直为国内外学术界密切关注,而普惠金融作为新兴概念,其发展如何影响收入分配差距还有待检验。本文充分借鉴已有研究成果,运用我国2005-2014年省际面板数据构建指数指标体系IFI对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现状进行度量,指出普惠金融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四种途径,并通过实证表明在我国普惠金融发展能够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且在长期更为明显,最后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普惠金融完善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谭飞燕 李孟刚
日益突出的城乡收入差距已经制约了我国我国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文章分析了我国城乡金融发展失衡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并运用省际面板数据分别检验了城乡金融发展规模失衡、效率失衡与城乡收入的绝对差距、相关差距的关系,根据面板协整检验和PMG估计的结果,可以看到结果表明城乡金融不平衡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金融发展的规模不平衡和效率不平衡都在一定程度上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子豪 谭燕芝
数字普惠金融成为普惠金融发展的新方向。基于空间面板数据,运用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各省区市的城乡收入差距总体上呈现显著的空间依赖性,在局部上表现为"高高空间集聚"和"低低空间集聚"。(2)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可以提升低收入群体福利水平,帮助欠发达地区加速发展。(3)数字普惠金融的各项分解指标均能显著降低城乡收入差距,其中覆盖广度对城乡收入差距减小的作用更大。为此,政府应加速金融服务通过数字化实现普惠,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城乡收入差距 空间计量模型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崔建军 赵丹玉
本文基于2011—2020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指数评价体系,使用熵权法进行测度,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融合是否存在促进作用,运用门槛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及其覆盖广度、使用深度、数字化程度和传统金融发展水平,对于城乡融合发展的非线性作用。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融合发展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作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及其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对城乡融合发展具有显著门槛效应,且正向影响随门槛值的提高逐渐增加;传统金融发展水平在数字普惠金融与城乡融合发展间存在显著门槛效应,随着传统金融不断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融合发展的推动作用呈现出“倒U型”关系。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游鲁昊
发展普惠金融是我国当前重要的经济政策。本文基于2013—2017年省际面板数据,从地理渗透性、人口可得性、使用情况和可持续性四个维度构建普惠金融指数,发现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呈现明显地区差异,从东部沿海到西部内陆呈梯度下降。同时本文使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发现我国普惠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总体呈"倒U型"关系,大部分省份处于倒U型左侧,且普惠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存在边际递减。本文认为我国应大力推进普惠金融发展,尽快达到倒U型的右侧,并加大中西部和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力度。
关键词:
普惠金融 收入分配 城乡二元
[期刊] 征信
[作者]
李琳
通过采用固定效应向量分解(FEVD)方法,并利用我国1990-2010年省级面板数据,对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和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库兹涅茨效应,即倒U型关系。中国金融发展规模的扩大会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拉大,但金融发展效率的提高有助于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据此,从金融发展的角度提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相应政策建议,包括建立健全农村金融体系、提高金融发展效率等。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董晓林 张晓艳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资源配置的核心,金融发展能否减少收入不平等一直是政策制定者和研究者关注的问题。通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采用2010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截面数据,分析金融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1)我国不同省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西部地区的大部分省域表现出高—高集聚特征,中部和东部地区的大部分省域表现出低—低集聚特征;(2)金融发展规模的扩大和效率的提高拉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且金融发展规模和效率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即金融发展的规模和效率达到一定水平后能够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3)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张林 张雯卿 温涛
本文基于拓展的AIDS模型和2011-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似不相关回归(SUR)和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等方法,对数字普惠金融如何影响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可以抑制居民生存型消费,并同时促进发展型消费与享受型消费,在控制内生性、更换核心变量和更换模型参数的估计方法后等检验后该结论依然稳健。从传导机制来看,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主要通过提升支付便利性和减缓流动性约束来促进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而降低预防性储蓄机制不成立。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中等消费水平居民的影响作用最大,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作用大于城镇居民;数字普惠金融对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作用机制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也存在较大差异。本文的政策启示在于:利用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居民消费升级不仅需要多措并举加快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更需要制定差异化的消费金融政策措施以不断激发和释放居民消费潜力。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卜亚 余星辉
到目前为止,我国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的成效,数字金融对提高农村贫困群体收入、实现乡村振兴起到了重要作用。结合2011—2019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空间杜宾模型考察了数字金融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数字金融发展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显著作用,短期内数字金融发展会使相邻省份产生恶性竞争局面,但长期看会实现协调发展,数字金融的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都对减小城乡收入差距起积极作用,其中覆盖广度作用效果最为明显。鉴于此,要积极拓展数字金融的覆盖广度与使用深度,大力促进数字金融跨区域协调发展,加快构建安全有效的数字金融监管体系。
关键词:
数字金融 城乡收入差距 空间杜宾模型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钱鹏岁 孙姝
本文基于我国31个省份2011-2015年的面板数据,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与贫困减缓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一个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不仅对本地区减贫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同时也能够显著降低其关联地区的贫困率,即本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对关联地区产生了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为解决内生性问题,本文利用偏误修正的动态空间杜宾模型,从长期和短期两个角度,深入考察数字普惠金融与贫困减缓之间的关系,发现短期内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减贫具有显著正向的直接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从长期看,数字普惠金融对减贫的直接影响仍然显著,但空间溢出效应不显著。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贫困减缓 空间溢出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基于VEC模型的流通业与城乡收入差距实证分析
我国金融发展中的保险效应研究——基于VEC模型的实证检验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研究——基于协整检验和VEC模型的实证分析
普惠金融发展、经济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研究——基于云南省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数字普惠金融、城乡保险与城乡协调发展——基于长江经济带的实证
VEC模型下农村金融发展与居民收入增长互动关系实证分析
金融非均衡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实证研究
1994-2014年我国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关系研究——基于ARDL-ECM模型的实证分析
湖北省经济增长与城乡居民收入关系研究——基于VEC模型的实证
城镇化、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PVAR模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