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00)
- 2023(4539)
- 2022(3565)
- 2021(3288)
- 2020(2602)
- 2019(5817)
- 2018(5920)
- 2017(10632)
- 2016(6149)
- 2015(6954)
- 2014(7090)
- 2013(6850)
- 2012(6589)
- 2011(5968)
- 2010(6251)
- 2009(5892)
- 2008(6107)
- 2007(6064)
- 2006(5521)
- 2005(4724)
- 学科
- 济(22384)
- 经济(22357)
- 管理(16656)
- 业(13465)
- 农(11937)
- 企(8542)
- 企业(8542)
- 学(8499)
- 农业(8079)
- 环境(8060)
- 中国(7554)
- 地方(6866)
- 方法(6290)
- 生态(6169)
- 业经(5985)
- 和(4863)
- 财(4798)
- 数学(4687)
- 发(4589)
- 理论(4542)
- 数学方法(4519)
- 制(4492)
- 教育(4451)
- 划(4434)
- 资源(4302)
- 体(3995)
- 银(3410)
- 银行(3399)
- 融(3392)
- 金融(3391)
- 机构
- 学院(85764)
- 大学(84951)
- 研究(33142)
- 管理(28275)
- 济(28219)
- 经济(27337)
- 中国(25363)
- 科学(23139)
- 理学(22854)
- 理学院(22532)
- 管理学(21845)
- 管理学院(21709)
- 京(20431)
- 农(19935)
- 所(17528)
- 业大(16301)
- 研究所(15856)
- 中心(15690)
- 江(15682)
- 农业(14625)
- 财(13669)
- 北京(13574)
- 范(13410)
- 省(13264)
- 师范(13263)
- 院(13065)
- 州(12221)
- 技术(11348)
- 师范大学(10353)
- 科学院(9949)
- 基金
- 项目(55532)
- 科学(41571)
- 研究(40969)
- 基金(36704)
- 家(33604)
- 国家(33282)
- 科学基金(26611)
- 社会(23460)
- 省(23144)
- 社会科(21807)
- 社会科学(21799)
- 基金项目(19324)
- 划(19173)
- 教育(18238)
- 编号(17331)
- 自然(17052)
- 自然科(16459)
- 自然科学(16456)
- 自然科学基金(16116)
- 资助(14898)
- 成果(14703)
- 重点(13204)
- 课题(13090)
- 发(12672)
- 部(10829)
- 年(10795)
- 科研(10641)
- 创(10504)
- 计划(10450)
- 科技(10181)
共检索到1452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杨小广
成都市以获批为第二批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深化集体林权改革试点为契机,高度重视集体林权改革工作。文章介绍了成都市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背景和主要做法。在实践与探索中,深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通过进一步明晰产权、放活经营、规范流转、政策扶持、强化服务,实现产权明晰、生态保护、林业发展、林农致富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
深化改革 实干与探索 生态林业 民生林业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施生旭 陈爱丽
文章在阐述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从经济、政治、文化3个层面描述我国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归纳总结出我国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存在责任意识不够强烈、参与面不广、参与程度不强、参与动力不足、参与方式有限、生态环境信息公开度不高、公众参与的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并提出加强生态文明环境宣传教育、培养生态公民,创新参与方式、拓宽公众参与渠道,健全生态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提高信息的透明度,完善公众环境公益诉讼权、提高公众参与的合法性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公众参与 生态公民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贾治邦
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进入加快推进的重要时期,加快林业产业建设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升人民生活品质都具有重要意义。在总结了近年来林业产业建设的成就基础上,面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出要在六个领域取得突破:要充分挖掘林地生产潜力,加快发展用材林资源培育;依靠现代科技和装备提升木材加工产业;要开发林业景观资源发展生态旅游;壮大生物质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推进经济林产业上新台阶;以加工业带动林下经济发展。要加强指导、扶持和监督,为林业产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俊歌 林树高
以西南边境地区广西段为例,在分析推演兴边富民进程与生态文明建设交互机制的基础上,测度二者的耦合协调关系。结果表明:(1)2000—2019年,西南边境地区广西段兴边富民进程与生态文明建设综合评价指数快速增长,分别呈现“南北夹逼”与“整体分散,局部集聚”的格局特征,二者在空间上形成鲜明的“错位”关系;(2)兴边富民进程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耦合协调度呈现由北向南递减—递增的变化特征,二者关系历经了轻度失调—濒临失调—勉强协调的演变过程,区域之间多级分化现象明显;(3)在边境地区快速发展阶段,生态文明要素、生态文明压力和生态文明治理对兴边富民进程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耦合协调度主要起反向阻滞作用,交互促进作用尚显松弛。在顾及生态环境保护中加快推进兴边富民进程和因地制宜制定实施差异化的生态文明建设措施,是未来边境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俊歌 林树高
以西南边境地区广西段为例,在分析推演兴边富民进程与生态文明建设交互机制的基础上,测度二者的耦合协调关系。结果表明:(1)2000—2019年,西南边境地区广西段兴边富民进程与生态文明建设综合评价指数快速增长,分别呈现“南北夹逼”与“整体分散,局部集聚”的格局特征,二者在空间上形成鲜明的“错位”关系;(2)兴边富民进程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耦合协调度呈现由北向南递减—递增的变化特征,二者关系历经了轻度失调—濒临失调—勉强协调的演变过程,区域之间多级分化现象明显;(3)在边境地区快速发展阶段,生态文明要素、生态文明压力和生态文明治理对兴边富民进程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耦合协调度主要起反向阻滞作用,交互促进作用尚显松弛。在顾及生态环境保护中加快推进兴边富民进程和因地制宜制定实施差异化的生态文明建设措施,是未来边境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俊歌 林树高
以西南边境地区广西段为例,在分析推演兴边富民进程与生态文明建设交互机制的基础上,测度二者的耦合协调关系。结果表明:(1)2000—2019年,西南边境地区广西段兴边富民进程与生态文明建设综合评价指数快速增长,分别呈现“南北夹逼”与“整体分散,局部集聚”的格局特征,二者在空间上形成鲜明的“错位”关系;(2)兴边富民进程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耦合协调度呈现由北向南递减—递增的变化特征,二者关系历经了轻度失调—濒临失调—勉强协调的演变过程,区域之间多级分化现象明显;(3)在边境地区快速发展阶段,生态文明要素、生态文明压力和生态文明治理对兴边富民进程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耦合协调度主要起反向阻滞作用,交互促进作用尚显松弛。在顾及生态环境保护中加快推进兴边富民进程和因地制宜制定实施差异化的生态文明建设措施,是未来边境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俊歌 林树高
以西南边境地区广西段为例,在分析推演兴边富民进程与生态文明建设交互机制的基础上,测度二者的耦合协调关系。结果表明:(1)2000—2019年,西南边境地区广西段兴边富民进程与生态文明建设综合评价指数快速增长,分别呈现“南北夹逼”与“整体分散,局部集聚”的格局特征,二者在空间上形成鲜明的“错位”关系;(2)兴边富民进程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耦合协调度呈现由北向南递减—递增的变化特征,二者关系历经了轻度失调—濒临失调—勉强协调的演变过程,区域之间多级分化现象明显;(3)在边境地区快速发展阶段,生态文明要素、生态文明压力和生态文明治理对兴边富民进程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耦合协调度主要起反向阻滞作用,交互促进作用尚显松弛。在顾及生态环境保护中加快推进兴边富民进程和因地制宜制定实施差异化的生态文明建设措施,是未来边境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彭文英 戴劲
生态文明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新型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建设已融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生态文明建设包含生态伦理树立、生态文化营造、生态行为调控、生态环境建设四大基本内容,以及生态政治建设、生态科技进步两大基础保障。生态关系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基础科学问题,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科学议题,是生态补偿、区域协调的重要科学依据。文章以城乡关系为例,从生态产品供给、生态调节净化、生态文化服务及生态危害影响四个方面,探讨了城乡生态关系基本内容,提出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应加强生态关系研究,建立生态资产台账;以调控生态关系为核心,科学制定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与规划;以生态关系为依据,合理构建配套...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罗明 翟紫含 陈妍
近年来,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对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和影响力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从生产、生活和生态"三生空间"的角度,探讨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国传统生态文化和NbS之间的关系,并就如何利用NbS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生态文化、助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宋建成
"生态文明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和目标。本文对当前农村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深层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通过发展循环农业、鼓励生态农业、倡导特色农业、实施综合治理等措施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生态环境 现状 对策
[期刊] 求索
[作者]
李周
生态扶贫具有拓展就业范围和增加收入来源、提升资源利用结构和改善社区发展环境、保障生态安全和增加国民福祉等多重效应。我国生态扶贫在增加贫困农牧民的收入、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提升农牧民生态保护意识、激发贫困户脱贫的内生动力、提高贫困地区乡村治理水平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随着消除绝对贫困历史使命的完成,我国生态扶贫跃迁到生态富民。这就要求:思想认知要由推崇独享意识拓展到普及共享意识;经济行为要由自营方式优化拓展到共营方式创新;政策设计要由自生能力维护拓展到共生能力培育;制度安排要由独赢权利保护拓展到共赢机会创造。在生态富民的政策设计上,要加强生态保育,改善乡村环境;发展生态产业;促进产业兴旺;健全生态保护补偿体系,创新生态价值实现机制;培育生态文化,实现自洽、互洽和共洽耦合;强化人力资本投资,促进生态创新;强化生态管理,保障生态安全。
关键词:
生态贫困 生态扶贫 生态富民 共同富裕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白英
干果作为晋中市主要的经济林树种,发展势头强劲,尤其是近几年,面积达到12.33万hm2。由于观念落后、管理技术跟不上,造成了面积大,产量低。分析了全市干果经济林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今后干果经济林成为富民产业的实现渠道。
关键词:
干果经济林 富民产业 实现渠道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樊宏法 邹成效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面对着环境社会技术主体的绿色规制和市场上绿色产品和非绿色产品并存的状况,消费者进行"绿色表达"的方式主要有绿色购买、绿色创新、绿色处置和绿色传播。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消费者 “绿色表达”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肇军
生态文明建设对贵州有着特殊的意义,绿色城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贵州城镇化发展的步伐在加快,但城镇数量和规模总体仍然落后,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中如何创新城镇化发展模式,选择适宜的绿色城镇化路径成为当前城镇化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绿色城镇化是对传统城镇化的扬弃与创新,它一方面能够改善生态环境,同时也能促进污染治理的空间集中、减少治理成本。贵州应充分发挥资源环境优势,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探索一条适合贵州省情和发展需要的绿色城镇化道路。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绿色城镇化 路径选择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文传浩 程莉 铁燕
党中央在"十七大"报告正式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以来已有三年,然而,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在理论上依然存在一些误区,在各地实践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应从广义"生态"内涵对生态文明理论内涵进行再认识,进一步科学界定生态文明的建设内容,尽快建立科学性、操作性、适应性强的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此外,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紧密结合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纲要,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评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