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92)
2023(9068)
2022(8162)
2021(7764)
2020(6544)
2019(15210)
2018(15243)
2017(29183)
2016(16159)
2015(18148)
2014(18053)
2013(17865)
2012(16279)
2011(14539)
2010(14227)
2009(12903)
2008(12234)
2007(10439)
2006(8899)
2005(7436)
作者
(47998)
(39836)
(39478)
(37444)
(25101)
(19214)
(17789)
(15867)
(15192)
(14133)
(13712)
(13316)
(12534)
(12514)
(12196)
(12195)
(12117)
(11861)
(11342)
(11178)
(10101)
(9592)
(9541)
(8890)
(8889)
(8838)
(8756)
(8597)
(8041)
(7941)
学科
(58903)
经济(58839)
管理(43822)
(41399)
(34983)
企业(34983)
方法(29752)
数学(25758)
数学方法(25455)
(16157)
(15277)
中国(14215)
(13891)
业经(13247)
地方(12259)
理论(10594)
(10414)
农业(10277)
(10077)
贸易(10073)
环境(9850)
技术(9790)
(9764)
(9282)
财务(9225)
财务管理(9211)
(9020)
企业财务(8730)
教育(8708)
(8492)
机构
大学(225157)
学院(222977)
管理(91083)
(80508)
理学(79891)
理学院(79006)
经济(78599)
管理学(77517)
管理学院(77140)
研究(74614)
中国(52170)
科学(51223)
(48973)
(40217)
业大(39815)
(38382)
研究所(35776)
(34621)
中心(32782)
农业(31378)
北京(31099)
(30728)
(29294)
师范(29035)
财经(28749)
(28046)
(26208)
(25485)
技术(24636)
师范大学(23544)
基金
项目(164502)
科学(127015)
基金(117683)
研究(116206)
(104784)
国家(103965)
科学基金(87757)
社会(69365)
社会科(65577)
社会科学(65557)
(64905)
基金项目(63847)
自然(60328)
自然科(58834)
自然科学(58820)
自然科学基金(57729)
(55151)
教育(52580)
资助(48520)
编号(47356)
成果(37459)
重点(36874)
(34669)
(34432)
(33863)
课题(32577)
科研(32260)
计划(31642)
创新(31553)
大学(30014)
期刊
(83958)
经济(83958)
研究(61219)
学报(42568)
科学(37672)
中国(36474)
(35813)
管理(31416)
大学(31229)
学学(29617)
农业(25214)
教育(24256)
(24175)
技术(18391)
林业(15098)
业经(15026)
(14103)
金融(14103)
科技(13277)
图书(13189)
(12952)
财经(12790)
经济研究(12586)
业大(11737)
理论(11702)
问题(11258)
实践(11087)
(11087)
(10963)
(10654)
共检索到3065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崔国发  蔡体久  杨文化  
该文研究了落叶松 (Larixgmelini)人工林土壤酸度动态问题 .选择 7,1 3,2 5 ,37年生林分设置固定标准地 ,在生长季内定期取样 ,测定土壤的理化性质 .结果表明 :落叶松人工林的凋落物为微酸性或酸性 ,pH值 6 0左右 ;矿质层土壤酸度没有增大的趋势 ,活性酸度 pH值 6 0左右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为 2 0~ 40cmol/kg ,盐基饱和度80 %以上 ,钙离子交换量为 1 3~ 2 7cmol/kg ,以胡敏酸为主的腐殖质含量在 3%以上 ;暗棕壤具有较高的缓冲性能 ,不需施用石灰调节土壤的酸度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舒洋  周梅  赵鹏武  葛鹏  张波  王梓璇  赵威  
【目的】分析不同人工更新造林方式下兴安落叶松林土壤碳密度分布特征,为研究地区人工林生态系统碳汇管理及造林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5年7-8月,以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不同人工更新造林方式(荒山荒地、水湿地、火烧迹地)和林龄(幼龄林、中龄林)的兴安落叶松林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兴安落叶松幼龄林和中龄林040cm土层土壤有机碳、碳密度以及分布特征进行比较研究。【结果】不同人工更新造林方式下,幼龄林和中龄林落叶松各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别为26.84105.42,30.261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立新  杨承栋  
对落叶松人工纯林不同发育阶段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及二代幼龄林土壤腐殖物质组分变化及其对酸度的影响进行研究,以次生林和一代幼龄林为对照,比较不同发育阶段落叶松人工林与天然次生林、一代幼龄林与二代幼龄林土壤有机质含量、腐殖物质组分特征的差异。结果表明:落叶松人工林从幼龄林到近熟林根际与非根际土壤有机质含量、胡敏酸含碳量、胡敏素含碳量随林龄的增大而增大;近熟林到成熟林根际与非根际土壤有机质含量、富啡酸含碳量和胡敏素含碳量随着林龄的增大而降低;土壤腐殖化程度(土壤中胡敏酸占全C的百分比)和土壤腐殖质中胡敏酸含碳量与富啡酸含碳量比值(HA/FA)为次生林大于幼龄林和近熟林;二代幼龄林与一代幼龄...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于江波  及利  刘月  王玉娇  张岩  杨立学  张庆江  陈龙  赵鑫  
【目的】分析目标树经营6年后土壤养分与土壤胞外酶活性的变化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探讨目标树经营在提高人工林土壤肥力中的作用,为加速形成优质高产的人工林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支撑。【方法】以大兴安岭地区松岭林业局绿水林场30年生的兴安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在目标树经营与未经营林分各设置3块30 m×30 m的样方,在每个样方按0~10、10~20、20~40 cm 3个土层分别取样,并测定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养分含量。【结果】1)在同一土层下,与对照相比,经营组中土壤有机碳的含量在0~10 cm土层中显著增加了18.5%,碳氮比在0~10 cm和10~20 cm两个土层中分别显著增加了40.5%和21.8%,有效磷含量在0~10 cm土层中显著增加了30.1%,微生物量碳含量在0~10 cm和10~20 cm两个土层中分别显著增加了64.2%和37.8%,微生物量氮含量在0~10 cm土层中显著增加了32.3%。而经营组中的全氮含量在0~10 cm土层中显著减少了19.8%。2)经营组中的多酚氧化酶活性在0~10 cm土层中显著提高了16.8%,β葡萄糖苷酶活性在0~10 cm和10~20 cm两个土层中分别显著降低了45.8%和45.1%,木糖苷酶活性在0~10、10~20和20~40 cm 3个土层中分别显著降低了146.8%、220.4%和246.1%。3)冗余分析表明,目标树经营引起的土壤有机碳和全磷含量的变化可能是引起土壤酶活性变化的主要原因。【结论】目标树经营对兴安落叶松人工林的土壤养分和胞外酶活性均有显著的影响,且目标树经营引起土壤养分的变化是影响胞外酶活性变化的主要原因。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牛小云  孙晓梅  陈东升  张守攻  
【目的】深入了解不同发育阶段日本落叶松人工林不同分解程度枯落物的土壤酶活性,为促进枯落物分解、加速养分循环、缓解地力衰退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不同发育阶段日本落叶松人工林不同分解程度的地表枯落物为研究对象,在2013年5月中旬、8月初及10月中旬分别取样,测定与枯落物分解相关的8种土壤酶的活性变化及其与pH值、含水量的相关性。【结果】除漆酶外,不同发育阶段林分枯落物层土壤酶活性基本呈现未分解层>半分解层>全分解层;不同层中起主要作用的土壤酶不同,在未分解层中主要为淀粉酶和酸性磷酸酶,半分解层中主要为漆酶和内切纤维素酶,而全分解层中主要为漆酶、内切纤维素酶和β-葡萄糖苷酶,表明淀粉酶、酸性磷酸...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立新  杨承栋  
采用对比分析方法 ,揭示了不同发育阶段落叶松人工林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磷形态和磷酸酶活性的演变规律 ,阐释了土壤磷形态、磷酸酶活性与林龄的关系 ,建立了土壤磷形态、有机质、速效钾、水解氮与林木生长量关系的逐步回归模型。结果表明 :落叶松人工林不同发育阶段根际土壤磷形态、磷酸酶活性变化存在着明显的规律 ,有效磷含量、O -P含量、全磷含量、有机磷含量、酸性磷酸酶活性随林龄的增加而下降 ,无机磷总量、Ca -P含量、Fe-P含量随林龄的增加而增加。非根际土壤Ca -P含量随林龄的增加而显著增加 ,酸性磷酸酶活性随林龄增加而明显下降。各年龄阶段间除非根际土壤酸性、中性磷酸酶活性和Al-P含量的差异没有达...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杨立宾  隋心  朱道光  崔福星  李金博  宋瑞清  倪红伟  
为了研究不同林型兴安落叶松林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特征,探讨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变化的影响因子,进一步弄清楚土壤真菌群落结构与不同兴安落叶松林之间的关系和作用。本研究分别以藓类兴安落叶松林、杜香兴安落叶松林、草类兴安落叶松林和杜鹃兴安落叶松林的土壤真菌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方法对土壤进行测序,分析了土壤真菌的Alpha多样性、物种组成和丰度,并研究土壤理化性质对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林共检测到4门11纲36目63科74属土壤真菌。优势菌门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晓莎  李倩茹  许中旗  贾彦龙  庞瑞  
为了了解冀北山地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对土壤肥力的影响,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当地华北落叶松人工林(9、18、33 a)和杨桦天然次生林(9、18、28 a)2种林型下的土壤养分状况。结果表明:(1)2种林型土壤有机质及氮的差异在不同的林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总体上幼龄和中龄阶段,华北落叶松人工林高于杨桦天然次生林,而近熟林则相反;在多数年龄阶段的多数土层中,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磷元素含量高于杨桦天然次生林;除近熟林040 cm土层土壤全钾略低于杨桦天然次生林外,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其他年龄及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其保  摆万奇  
本文应用动态规划法探讨了兴安落叶松人工幼中龄林的最优密度.文中以解析木资料为基础数据,以林分生长全过程中的采伐收入最高为目标,提出了各地位指数、各年龄阶段的林分最优密度和定量间伐的部分指标,并对应用同一资料按不同间隔阶段进行分析对比的方法做了探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顾伟  马玲  孙虎  王利东  张子龙  
【目的】研究不同土壤条件下落叶松人工林昆虫群落结构及动态的差异,为森林经营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方法】以小兴安岭凉水自然保护区内封山育林状态下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根据地形土壤条件,选择埋藏潜育暗棕壤-落叶松人工林(A)、厚层埋藏暗棕壤-落叶松人工林(B)、暗棕壤性土-落叶松人工林(C)、典型暗棕壤-落叶松人工林(D)4种生境类型,分别设置3个20 m×20 m的样地,采用扫网法、巴氏罐诱法、震落法、高枝剪标准枝法对样地内昆虫群落进行系统的调查。【结果】共捕获昆虫样本5 204头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雷瑞德  党坤良  张硕新  谭芳林  
秦岭南坡中山地带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对土壤的影响雷瑞德,党坤良,张硕新,谭芳林(西北林学院森林资源保护系杨陵712100)关键词华北落叶松,土壤养分状况,阳离子交换量,酶活华北落叶松(Larixprincipis-rupprechciiMaryr.)天然...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邵英男  刘延坤  李云红  陈瑶  田松岩  
以3种不同林分密度长白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林分密度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的土壤养分特征,结果表明:同一林分密度条件下,土壤养分含量(有机质、全氮、全磷、C/N)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降低的趋势,呈现明显的"表聚"现象;不同林分密度下,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规律不尽一致;对土壤养分含量与环境要素(凋落量、现存量、林分密度、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率)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凋落量、现存量和林分密度与土壤养分含量的关系密切;林分密度为750900株·hm(-2)时,土壤多种养分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林分密度养分含量,有利于该地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慧敏  韩海荣  程小琴  蔡锰柯  刘旭军  刘莉  张文雯  刘铭波  
【目的】探究不同密度调控强度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质量的变化规律,为合理利用林地资源及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山西太岳山好地方林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基于土壤密度、含水率、养分含量、酶活性等18项土壤指标,并结合主成分分析和相关系数法建立土壤质量评价最小数据集,采用加权求和指数法对不同密度调控强度的(对照,2 096株/hm2,CK;低强度处理,1 850株/hm2,LT;中强度处理,1 402株/hm2,MT;高强度处理,1 106株/hm2,HT)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与对照相比,LT、MT和HT样地土壤含水率呈增加趋势;从密度调控对土壤养分影响而言,MT处理下C、N和P等养分含量均较高。此外,土壤生物学性状也对不同调控强度存在显著响应,其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在MT显著高于CK;脲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在MT最高,过氧化物酶活性在LT最高,蔗糖酶活性在CK最高,而纤维素酶活性随密度调控强度增加整体呈下降趋势。结合主成分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可知,有机质、含水率、微生物生物量氮、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构成了土壤质量评价的最小数据集。不同密度调控强度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质量指数大小为MT(0.598)> HT(0.510)> LT(0.432)> CK(0.339)。【结论】密度调控可有效改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质量状况,中等林分密度下土壤质量指数最高。建议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进行适度密度调控处理,以提高人工林地土壤质量。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健飞  王淳  徐雯雯  黄选瑞  张志东  
【目的】探究不同代际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养分及细菌变化有助于了解地力维持机制。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可持续经营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以塞罕坝地区华北落叶松不同代际人工林(一代林(17和37年生)、二代林(14年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代际林及不同土层土壤养分、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变异规律及土壤养分与细菌群落的耦合关系。【结果】(1)在0~10 cm和10~20 cm土层,一代林(17年生)和二代林(14年生)的速效钾和有效磷显著高于一代林(37年生)(P 0.05)。随着土壤深度增加,各代际林土壤养分均呈现降低趋势。(2)在门水平上,3个林分的优势菌群均为变形菌门、放线菌门、疣微菌门和酸杆菌门。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3个林分的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呈迅速下降趋势。(3)一代林(37年生)的ACE和Chao1细菌丰富度指数在3个代际林中最低,且在0~10 cm和20~30 cm土层代际林间差异显著(P <0.05)。【结论】华北落叶松二代林在早期发育阶段不存在地力衰退问题,随着林龄的增加,应加强速效钾、有效磷和碱解氮的调控,并重视特定细菌群落的变化以维持土壤肥力。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卫军  赵婵璞  任仙  姜鹏  张绍轩  任佳佳  谷建才  
为了评价冀北山地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水源涵养功能高低,以木兰林管局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四分法对不同林龄不同密度的华北落叶松土壤持水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30、40、50 a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对应的林分最佳密度分别为2 500株/hm2、1 800株/hm2、1 000株/hm2、800株/hm2时,土壤最大持水量和有效持水量均达到最大。随着林分密度增加,土壤层最大持水量和有效持水量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并根据土壤持水能力随林分密度的变化规律和林木生长规律的相关关系,编制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持水能力的密度控制图,为冀北山地华北落叶松水源涵养林的密度管理提供数据参考和理论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