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79)
2023(11698)
2022(10317)
2021(9596)
2020(8009)
2019(18474)
2018(18457)
2017(35065)
2016(19488)
2015(21916)
2014(21938)
2013(21660)
2012(19895)
2011(17948)
2010(17640)
2009(15764)
2008(15076)
2007(12994)
2006(11229)
2005(9723)
作者
(58200)
(48450)
(48150)
(45692)
(30557)
(23363)
(21603)
(19119)
(18480)
(17143)
(16615)
(16322)
(15387)
(15289)
(14930)
(14792)
(14681)
(14387)
(13877)
(13758)
(12297)
(11875)
(11710)
(10990)
(10866)
(10712)
(10616)
(10504)
(9773)
(9558)
学科
(71227)
经济(71118)
管理(54856)
(48739)
(40992)
企业(40992)
方法(33514)
数学(28978)
数学方法(28600)
(21226)
(18818)
中国(18114)
(17577)
业经(15824)
环境(15722)
地方(14462)
(13607)
(13265)
农业(12334)
理论(12202)
(12033)
贸易(12027)
(11650)
(11616)
技术(11170)
(10949)
财务(10886)
财务管理(10868)
企业财务(10332)
(10291)
机构
大学(274428)
学院(271098)
管理(107026)
(99670)
经济(97337)
研究(93955)
理学(93343)
理学院(92247)
管理学(90407)
管理学院(89931)
中国(67265)
科学(63596)
(59545)
(49082)
(48647)
业大(46890)
(45187)
研究所(45116)
中心(41781)
(38440)
农业(38353)
北京(37792)
财经(36594)
(36530)
师范(36169)
(35336)
(33292)
(31304)
师范大学(29559)
技术(29156)
基金
项目(197382)
科学(153068)
基金(142226)
研究(138730)
(127102)
国家(126139)
科学基金(106242)
社会(84183)
社会科(79553)
社会科学(79532)
(77084)
基金项目(76691)
自然(72629)
自然科(70803)
自然科学(70787)
自然科学基金(69485)
(66213)
教育(62557)
资助(58164)
编号(55804)
重点(44954)
成果(44577)
(42116)
(41597)
(40375)
科研(38908)
课题(38740)
计划(38204)
创新(37760)
大学(35812)
期刊
(106188)
经济(106188)
研究(76100)
学报(51423)
中国(47988)
科学(46257)
(43528)
大学(37743)
管理(37260)
学学(35792)
(32037)
农业(30174)
教育(28765)
技术(21425)
(18905)
金融(18905)
业经(17918)
财经(16698)
林业(16681)
经济研究(15839)
(15716)
科技(15254)
图书(14497)
问题(14036)
(13998)
业大(13750)
资源(13744)
(13536)
理论(13285)
实践(12429)
共检索到3827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舒洋  周梅  赵鹏武  葛鹏  张波  王梓璇  赵威  
【目的】分析不同人工更新造林方式下兴安落叶松林土壤碳密度分布特征,为研究地区人工林生态系统碳汇管理及造林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5年7-8月,以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不同人工更新造林方式(荒山荒地、水湿地、火烧迹地)和林龄(幼龄林、中龄林)的兴安落叶松林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兴安落叶松幼龄林和中龄林040cm土层土壤有机碳、碳密度以及分布特征进行比较研究。【结果】不同人工更新造林方式下,幼龄林和中龄林落叶松各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别为26.84105.42,30.261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邵英男  刘延坤  李云红  陈瑶  田松岩  
以3种不同林分密度长白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林分密度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的土壤养分特征,结果表明:同一林分密度条件下,土壤养分含量(有机质、全氮、全磷、C/N)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降低的趋势,呈现明显的"表聚"现象;不同林分密度下,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规律不尽一致;对土壤养分含量与环境要素(凋落量、现存量、林分密度、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率)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凋落量、现存量和林分密度与土壤养分含量的关系密切;林分密度为750900株·hm(-2)时,土壤多种养分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林分密度养分含量,有利于该地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其保  摆万奇  
本文应用动态规划法探讨了兴安落叶松人工幼中龄林的最优密度.文中以解析木资料为基础数据,以林分生长全过程中的采伐收入最高为目标,提出了各地位指数、各年龄阶段的林分最优密度和定量间伐的部分指标,并对应用同一资料按不同间隔阶段进行分析对比的方法做了探讨.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姜海燕  闫伟  
采用稀释平板法,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站研究了5种不同林型的土壤微生物数量组成及垂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林中分布的微生物以细菌占优势,占微生物总数量的80.19%~96.83%;微生物的总数量是杜香Ledum palustre-兴安落叶松林(28.85×106个·g-1)>草类-兴安落叶松林(20.67×106个·g-1)>柴桦Betula fruticosa-兴安落叶松林(10.08×106个·g-1)>火烧迹地(2.95×106个·g-1)>皆伐兴安落叶松林(2.07×106个·g-1);细菌是杜香-兴安落叶松林(27.18×106个·g-1...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慧敏  韩海荣  程小琴  蔡锰柯  刘旭军  刘莉  张文雯  刘铭波  
【目的】探究不同密度调控强度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质量的变化规律,为合理利用林地资源及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山西太岳山好地方林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基于土壤密度、含水率、养分含量、酶活性等18项土壤指标,并结合主成分分析和相关系数法建立土壤质量评价最小数据集,采用加权求和指数法对不同密度调控强度的(对照,2 096株/hm2,CK;低强度处理,1 850株/hm2,LT;中强度处理,1 402株/hm2,MT;高强度处理,1 106株/hm2,HT)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与对照相比,LT、MT和HT样地土壤含水率呈增加趋势;从密度调控对土壤养分影响而言,MT处理下C、N和P等养分含量均较高。此外,土壤生物学性状也对不同调控强度存在显著响应,其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在MT显著高于CK;脲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在MT最高,过氧化物酶活性在LT最高,蔗糖酶活性在CK最高,而纤维素酶活性随密度调控强度增加整体呈下降趋势。结合主成分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可知,有机质、含水率、微生物生物量氮、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构成了土壤质量评价的最小数据集。不同密度调控强度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质量指数大小为MT(0.598)> HT(0.510)> LT(0.432)> CK(0.339)。【结论】密度调控可有效改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质量状况,中等林分密度下土壤质量指数最高。建议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进行适度密度调控处理,以提高人工林地土壤质量。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卫军  赵婵璞  任仙  姜鹏  张绍轩  任佳佳  谷建才  
为了评价冀北山地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水源涵养功能高低,以木兰林管局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四分法对不同林龄不同密度的华北落叶松土壤持水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30、40、50 a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对应的林分最佳密度分别为2 500株/hm2、1 800株/hm2、1 000株/hm2、800株/hm2时,土壤最大持水量和有效持水量均达到最大。随着林分密度增加,土壤层最大持水量和有效持水量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并根据土壤持水能力随林分密度的变化规律和林木生长规律的相关关系,编制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持水能力的密度控制图,为冀北山地华北落叶松水源涵养林的密度管理提供数据参考和理论依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邵英男  田松岩  刘延坤  李云红  陈瑶  孙志虎  
为探明密度调控对北温带森林土壤呼吸的影响机制,以长白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选择4种林分密度P1(300350株/hm2)、P2(500550株/hm2)、P3(600650株/hm2)和P4(850900株/hm2),使用LI-6400便携式土壤呼吸测定仪对其生长季(5—10月)土壤呼吸速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密度林分生长季土壤呼吸速率均呈现明显的季节动态,最高值均出现在8月末,最低值出现在10月中旬;不同密度林分生长季土壤呼吸速率及土壤累积CO2排放量均随林分密度增大而显著降低(P<0.05)。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龙  姚云峰  秦富仓  张美丽  高玉寒  
【目的】分析内蒙古黄花甸子流域不同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布特征,为该地区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碳汇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黄花甸子流域内山杏×油松混交林、山杏林、小叶杨林、柠条林4种典型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选取典型样区,探讨了0~100cm土层不同林分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变化。【结果】4种林分土壤平均有机碳密度为0.85~1.07kg/m2;土壤有机碳密度呈现出混交林明显高于纯林,乔木林明显高于灌木林的特征,土壤平均有机碳密度由大到小表现为山杏×油松混交林>山杏林>小叶杨林>柠条林。土壤有机碳富集在0~20cm土层中,并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有机碳密度明显降低。【结论】在研究区的造林...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崔国发  蔡体久  杨文化  
该文研究了落叶松 (Larixgmelini)人工林土壤酸度动态问题 .选择 7,1 3,2 5 ,37年生林分设置固定标准地 ,在生长季内定期取样 ,测定土壤的理化性质 .结果表明 :落叶松人工林的凋落物为微酸性或酸性 ,pH值 6 0左右 ;矿质层土壤酸度没有增大的趋势 ,活性酸度 pH值 6 0左右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为 2 0~ 40cmol/kg ,盐基饱和度80 %以上 ,钙离子交换量为 1 3~ 2 7cmol/kg ,以胡敏酸为主的腐殖质含量在 3%以上 ;暗棕壤具有较高的缓冲性能 ,不需施用石灰调节土壤的酸度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马丰丰  张灿明  李有志  
对亚热带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的有机碳密度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1)乔木层平均含碳率为56.15%~64.51%,表现出树干>树枝>树皮>树根>树叶,灌木层、草本层以及凋落物层平均含碳率分别为53.79%、41.61%、54.98%,0~80 cm土壤层的平均含碳率为2.42%,且随着土层厚度的增加而减少;(2)日本落叶松人工林总碳密度为268.92 t/hm2,其中,植被层、凋落物层、土壤层分别占总碳密度的35.23%(94.74t/hm2)、0.72%(1.93 t/hm2)、64.05%(172.25 t/hm2)。土壤碳密度约为植被碳密度的1.81倍;(3)混交林生态系统碳密度略高...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利  刘金梁  谷加存  王政权  
以水曲柳和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于2007年和2008年5月(春)、7月(夏)和10月(秋)分别对2个林分土壤线虫进行调查研究,采用淘洗-过筛-蔗糖离心法提取土壤线虫,探讨土壤总线虫和各营养类群线虫密度的土层变化与季节动态,以及它们与土壤温度、湿度和pH值的关系。结果表明:1)水曲柳林总线虫密度显著高于落叶松林,水曲柳林每100g干土中1079条,落叶松林每100g干土394条(2年平均值),其中植食线虫占比例最高,食细菌线虫次之,杂食-捕食线虫和食真菌线虫密度最少;2)土壤总线虫和各营养类群线虫密度均随土壤深度的加深而逐渐下降,且各土壤深度间差异显著;3)在2林分中,土壤总线虫和各营养类群...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林英华  汪来发  卢萍  谭飞  徐演鹏  孙楠  
应用稀释平板法和16S RNA序列分析法对不同密度杂种落叶松长白落叶松又日本落叶松人工林2种孔径凋落袋,即上层网孔2 mm、下层网孔1 mm的异孔分解袋和网孔均为1/300 mm的同孔分解袋中凋落物分解过程中土壤细菌群落及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土壤细菌数量因凋落物分解而发生明显变化(F=10.97,P<0.01),其中以芽孢杆菌、假单胞菌、葡萄球菌为代表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分解菌数量最多。2种孔径凋落袋下菌落的变化不一致:同孔分解袋中菌落随造林密度加大而增多,优势现象明显;异孔分解袋中菌落数随造林密度增加而减少,优势现象不显著。土壤细菌的组成与多样性主要受采样时段影响。不同密度杂种落叶松林土...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乌雅瀚  铁牛  刘洋  
【目的】确定气候、土壤、地形、植被多样性和林分因子对兴安落叶松林碳密度变化的影响。【方法】基于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林野外调查数据,利用AMOS软件构建兴安落叶松林碳密度与影响因子间的结构方程模型,确定影响兴安落叶松林碳密度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基于主成分和相关分析,建立主要影响因子与林分碳密度变化的关系。【结果】林分因子和植被多样性对乔木、灌木层的碳密度变化为正影响,气候、土壤和地形对乔木、灌木层的碳密度变化为负影响;除植被多样性对草本层的碳密度为正影响外,其余的影响因子均对草本层的碳密度为负影响。气候对兴安落叶松林碳密度变化的影响最大,其对乔木、灌木和草本层的碳密度的总影响系数分别是-0.814、-0.386、-0.486,直接影响系数分别是-0.77、-0.48、-0.43,间接影响系数分别是-0.044、0.091、-0.056。根据气候与兴安落叶松林碳密度的量化关系,得出林分碳密度随气候变量的增加而减少。【结论】兴安落叶松林碳密度变化主要受到气候变量的制约,而林分因子对林分碳密度变化影响最小。今后在研究林分碳密度变化时,要考虑气候因素的影响。在应对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深入理解森林植被碳密度的动态变化及其与气候变化之间的耦合作用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岗岗  王得祥  柴宗政  朱红燕  张丛珊  
【目的】探讨采用二元分布描述林分空间结构特征的优越性并应用于实践。【方法】对秦岭中段20和40年生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典型样地进行调查,利用林分空间结构分析软件Winkelmass 1.0和Excel 2007计算林分空间结构指标的二元分布,即混交度-大小比数、大小比数-角尺度、角尺度-混交度。【结果】20年生华北落叶松林分中,处于不同优劣程度和混交等级组合的林木株数基本相等;相同优劣程度或相同混交等级的多数林木处于随机分布,而处于相同分布格局且不同优劣程度或不同混交等级的林木株数比例基本相等。40年生华北落叶松林分中,处于不同优劣程度的绝大多数林木周围无其他伴生树种;相同混交状况或相同优劣程度的...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杨立宾  隋心  朱道光  崔福星  李金博  宋瑞清  倪红伟  
为了研究不同林型兴安落叶松林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特征,探讨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变化的影响因子,进一步弄清楚土壤真菌群落结构与不同兴安落叶松林之间的关系和作用。本研究分别以藓类兴安落叶松林、杜香兴安落叶松林、草类兴安落叶松林和杜鹃兴安落叶松林的土壤真菌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方法对土壤进行测序,分析了土壤真菌的Alpha多样性、物种组成和丰度,并研究土壤理化性质对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林共检测到4门11纲36目63科74属土壤真菌。优势菌门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