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45)
- 2023(5082)
- 2022(4333)
- 2021(3998)
- 2020(3457)
- 2019(7714)
- 2018(7811)
- 2017(13948)
- 2016(8385)
- 2015(9616)
- 2014(9903)
- 2013(9486)
- 2012(9249)
- 2011(8366)
- 2010(8425)
- 2009(7781)
- 2008(7727)
- 2007(7119)
- 2006(6327)
- 2005(5811)
- 学科
- 济(28469)
- 经济(28417)
- 管理(20333)
- 业(17305)
- 企(13812)
- 企业(13812)
- 学(11587)
- 方法(11027)
- 数学(9008)
- 数学方法(8840)
- 农(8439)
- 中国(8392)
- 财(8185)
- 制(7919)
- 体(6915)
- 地方(6656)
- 理论(6343)
- 业经(5896)
- 融(5878)
- 金融(5871)
- 银(5565)
- 银行(5519)
- 行(5330)
- 农业(5319)
- 教育(5265)
- 和(5147)
- 贸(4599)
- 贸易(4598)
- 易(4431)
- 务(4301)
- 机构
- 大学(121208)
- 学院(119528)
- 研究(50878)
- 济(41095)
- 经济(39946)
- 管理(37490)
- 中国(36755)
- 科学(36186)
- 农(33498)
- 理学(31330)
- 理学院(30818)
- 管理学(29874)
- 管理学院(29685)
- 所(29354)
- 京(28121)
- 农业(27292)
- 研究所(27046)
- 业大(24681)
- 中心(22071)
- 江(20651)
- 财(20260)
- 省(19337)
- 院(18755)
- 北京(17764)
- 农业大学(17320)
- 技术(17221)
- 室(16802)
- 范(16435)
- 师范(15999)
- 州(15556)
- 基金
- 项目(81596)
- 科学(60503)
- 基金(55932)
- 研究(53344)
- 家(53214)
- 国家(52794)
- 科学基金(41399)
- 省(33643)
- 社会(29791)
- 自然(29378)
- 划(29024)
- 基金项目(28659)
- 自然科(28631)
- 自然科学(28615)
- 自然科学基金(28073)
- 社会科(27872)
- 社会科学(27861)
- 教育(24883)
- 资助(24572)
- 编号(20915)
- 重点(19760)
- 计划(18736)
- 成果(18490)
- 科技(17987)
- 发(17793)
- 部(17080)
- 课题(16878)
- 创(16357)
- 科研(16258)
- 创新(15439)
共检索到1920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琨 韩英 董建国 郝其睿 赵荣伟 陈晓婷
对3龄、4龄和5龄兴凯湖翘嘴鲌(Culter alburnus)野生和养殖群体肌肉脂肪含量、脂肪酸含量以及部分血液生化指标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在兴凯湖翘嘴鲌野生与养殖群体肌肉中均检测到18种脂肪酸,以油酸、亚油酸和棕榈酸为主。野生群体肌肉饱和脂肪酸(S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总量显著高于养殖群体(P<0.05)。随年龄增长,除SFA外,野生与养殖群体的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总量、PUFA和EPA+DHA总量均呈增高趋势。养殖群体肌肉脂肪含量显著高于野生群体(P<0.05),且与年龄呈正相关。野生群体血液血糖(GLU)、甘油三...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琨 程宝晶 刘斌 陈晓婷 郝其睿 赵荣伟 韩英
为评定营养价值、建立种质标准以及研制人工配合饲料,对2龄、4龄和6龄兴凯湖翘嘴鲌(Culter alburnus)野生和养殖群体的肌肉营养成分和营养品质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显示,2龄兴凯湖翘嘴鲌野生和养殖群体肌肉营养成分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4龄、6龄野生群体的水分和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养殖群体(P<0.05),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养殖群体(P<0.05)。与常见养殖鱼类相比,野生兴凯湖翘嘴鲌Ca和P含量较高。野生和养殖群体的氨基酸组成一致,甘氨酸含量最高,谷氨酸和赖氨酸次之。4龄、6龄野生群体氨基酸总量(TAA)、必需氨基酸总量(EAA)和鲜味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养殖群体(P<0.05)...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振宇 王秋荣 叶坤 王志勇
为了探讨禁食对大黄鱼体成分、肌肉脂肪酸组成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从海上网箱选择规格相近、健康的养殖大黄鱼105尾[平均体质量(249.07±7.28)g]进行禁食实验,分别在实验开始时及禁食后第3、7、14、21、28、35、42和49天采集实验鱼肌肉和血液样品,进行肌肉营养成分和血清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发现,随着禁食时间的延长,大黄鱼肌肉中水分和粗灰分含量呈现升高的趋势,粗脂肪含量呈现下降的趋势,粗蛋白含量在禁食后第21天下降后基本保持稳定;肌肉中饱和脂肪酸(SFA)和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含量均无显著变化,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和n-3系列高度不饱和脂肪酸(n-3HUFA)总量呈现...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际英 苗淑彦 张利民 王世信 柳旭东 黄炳山 孙永智
为研究脂肪酸对牙鲆繁育性能的影响,采用生物化学方法,对野生和养殖牙鲆亲鱼肌肉、肝脏及卵中脂肪酸组成分别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牙鲆肌肉、肝脏和卵中脂肪含量大小关系为肝脏>卵>肌肉。野生亲鱼肌肉和卵中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养殖亲鱼(P<0.05),肝脏脂肪含量与养殖亲鱼无显著差异;(2)牙鲆亲鱼3种组织中均检测出21种脂肪酸。野生亲鱼肌肉中饱和脂肪酸(SFA)与养殖亲鱼无显著差异,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显著低于养殖亲鱼(P<0.05)。肝脏和卵中SFA显著高于养殖亲鱼(P<0.05),MUFA与养殖亲鱼无显著差异;(3)野生亲鱼肌肉、肝脏和卵中高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含量,尤其是肝脏和卵中C...
关键词:
牙鲆 亲鱼 野生 人工养殖 脂肪酸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梁萌青 王士稳 韩庆炜 王家林 常青
对饲喂同一种配合饲料分别在海水及低盐水体中饲养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肌肉及肝胰脏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显示,(1)海水养殖凡纳滨对虾肌肉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和总含量低于低盐养殖凡纳滨对虾(P<0.05),而单不饱和脂肪酸(MUPA)总含量高于低盐养殖凡纳滨对虾(P0.05)。海水养殖凡纳滨对虾肌肉中ω3系列脂肪酸总量显著低于低盐养殖对虾(P<0.05),而ω6系列脂肪酸总量显著高于低盐养殖凡纳滨对虾(P<0.05)...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低盐 海水 脂肪酸组成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渠可心 韩露 谢建国 潘文婧 张泽鑫 辛大伟 刘春燕 陈庆山 齐照明
【目的】大豆(Glycine max)原产于中国,高品质的大豆在食品、饲料、纺织品等多种加工业中广泛应用,因此,选育高品质大豆已成为育种者和生产者的聚焦问题。通过对大豆脂肪酸各组分进行QTL定位及候选基因的筛选,为大豆品质改良奠定分子基础。【方法】以美国大豆品种Charleston和东农594为亲本构建重组自交系(RILs)、以栽培大豆绥农14与野生大豆ZYD00006为亲本构建染色体片段代换系(CSSLs)为试验材料。利用气相色谱法测定2个群体的脂肪酸含量,根据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大豆遗传改良实验室已构建的遗传图谱,通过Windows QTL Cartographer 2.5和ICIMapping软件对2017—2018年RIL群体与CSSL群体中的大豆脂肪酸组分进行QTL定位研究,并对所获得的QTL置信区间进行候选基因的挖掘。【结果】2017—2018年,RIL群体和CSSL群体分别定位到34和20个与脂肪酸组分相关的QTL,分布在除B2、C1、G、H、J、M和O以外的13个连锁群上。比较2个群体的QTL定位结果,发现在2个群体中重复检测到10对QTL,其中,分布在A1、C2、D1a、F、K和N连锁群上的QTL与多种脂肪酸含量相关,在A1连锁群上检测到亚油酸和油分含量重叠的QTL;在C2连锁群上检测到硬脂酸和油分含量重叠的QTL;在D1a连锁群上检测到硬脂酸和油分含量重叠的QTL;在F连锁群上检测到棕榈酸、硬脂酸和油分含量重叠的QTL;在K连锁群上检测到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重叠的QTL;在N连锁群上检测到棕榈酸和油分含量重叠的QTL、油酸和亚油酸含量重叠的QTL。对QTL定位获得的所有置信区间进行候选基因的挖掘,从基因注释数据集中共筛选出485个候选基因,其中,271个候选基因具有GO注释,进一步进行GO富集数据分析,共有15个候选基因与脂肪酸相关。主要通过编码植物酰基-酰基载体蛋白(ACP)硫酯酶、脂肪酸去饱和酶、磷脂酶D1、脂肪酸-羟化酶、丙酮酸激酶和参与酰基辅酶A生物合成、调节脂肪酸链的延伸,从而影响脂肪酸的合成。【结论】共检测到54个与大豆脂肪酸各组分相关的QTL,在2个群体中重复检测到10对QTL,对QTL定位获得的置信区间进行候选基因的筛选,共有15个候选基因与脂肪酸相关。这些稳定的脂肪酸相关的QTL和脂肪酸相关的候选基因可用于大豆脂肪酸改良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施兆鸿 黄旭雄 李伟微 彭士明 胡盼 赵峰
分析了室内水泥池人工养殖银鲳(Pampus argenteus)幼鱼在不同生长阶段(2006年6-9月)的体脂含量和脂肪酸组成的变化。结果显示,人工养殖银鲳在进入幼鱼阶段初期,其体脂含量相对较低,随幼鱼的生长体脂含量逐渐升高,自7月底至9月银鲳幼鱼体脂含量一直处于一个较为稳定的水平,且显著高于6月至7月中旬期间的体脂含量(P<0.05)。在进入幼鱼阶段的初期(6月),鱼体饱和脂肪酸(SFA)含量相对较低,显著低于7至9月间的SFA含量(P<0.05)。幼鱼初期时的多不饱和脂肪(PUFA)含量及高度不饱和脂肪酸(HUFA)的含量处于较高的水平,但随着幼鱼的生长,鱼体PUFA与HUFA含量呈现降低...
关键词:
银鲳 幼鱼 人工养殖 脂肪 脂肪酸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彤晴 周刚 朱清顺 柏如发
对不同增养殖模式下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可食部分脂肪酸的分析结果显示:中华绒螯蟹有脂肪酸18种,分别为5种饱和脂肪酸,3种单烯酸,10种多烯酸。各脂肪酸中以油酸含量最高,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极显著高于饱和脂肪酸(P<0.01);就营养品质指标(单烯酸、多烯酸、必需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而言,以湖泊网围模式脂肪酸营养品质为优。以棕桐油酸(C16∶l)和硬脂酸(C18∶0)为风味评价指标(脂肪酸角度),结果得出以湖泊放流中华绒螯蟹最为味美。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於叶兵 江世贵 林黑着 王煜恒 王爱民
在基础料中分别添加4%的鱼油、豆油、猪油、花生油和混合油(鱼油、豆油、猪油质量比为3∶4∶3),制成5种等氮试验饲料,饲喂初始体质量为(6.04±0.05)g的异育银鲫60 d,以考察5种脂肪源对异育银鲫形体指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猪油组的肝体指数与脏体指数均最高,猪油组肝体指数显著高于鱼油组,猪油组脏体指数显著高于混合油组(P0.05);各试验组总蛋白(TP)含量和白蛋白(ALB)含量的变化趋势相似,均为鱼油组显著高于猪油组(P0.05);各试验组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和谷丙转氨酶(ALT...
关键词:
异育银鲫 脂肪源 形体 血液生化指标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汤辰婧 付娜 王锡昌 陶宁萍 刘源
为探明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品质与其脂肪酸组成的关系,通过比较围网养殖与池塘养殖中华绒螯蟹体肉与性腺的肥满度和粗脂肪得知,围网蟹的肥满度与粗脂肪均高于池塘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围网养殖与池塘养殖中华绒螯蟹体肉与性腺中脂肪酸分析结果显示:中华绒螯蟹体肉与性腺中均有23种脂肪酸,包括10种饱和脂肪酸(SFA)、6种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7种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各脂肪酸中均以油酸(C18∶l)比例最高,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高于饱和脂肪酸。就营养品质指标(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而言,围网蟹与池塘蟹难以区分;从脂肪酸角度以棕桐酸(C1...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谭青 韩秀杰 王际英 李宝山 李学丽 郝甜甜 张利民
为探讨饲料中不同n-3/n-6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LC-PUFA)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幼鱼生长性能及饲料利用、体组成和消化酶的影响,配制了6种不同n-3/n-6 LC-PUFA比值(29.54,D1组;23.04,D2组;18.97,D3组;9.06,D4组;6.86,D5组;3.87,D6组)的实验饲料。以大菱鲆幼鱼[(12.18?0.01)g]为研究对象,在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开展了为期56 d的养殖实验。结果显示,n-3/n-6 LC-PUFA对大菱鲆幼鱼的成活率(SR)无显著影响(P>0.05);增重率(WGR)随着n-3/n-6 LC-PUFA的降低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D6组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的酶活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D3组为最大值,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吴旭干 滕炜鸣 唐伯平 成永旭 于智勇 周波 杨筱珍
测定和比较了成体瘤背石磺的肌肉、肝胰腺、两性腺和卵黄腺指数、水分含量、总脂(TL)含量、脂类和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1)瘤背石磺的肌肉指数为57.31%,显著高于其他3种组织(P<0.05);肝胰腺中的FF...
关键词:
瘤背石磺 成体 脂类 脂肪酸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小伟 王加启 孙鹏 卜登攀 杨永新 崔海 孙妍 徐晓燕 周凌云 李发弟
研究日粮添加不同脂肪酸混合物对泌乳奶牛血液脂肪酸组成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选用36头健康的荷斯坦奶牛平均分为3个处理组,分别为对照组、长链脂肪酸组(LCFA)和中短链脂肪酸组(SMCFA),试验期8周,结果表明,泌乳奶牛日粮添加中短链脂肪酸可以显著降低血浆中碳链长度大于16的脂肪酸和总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85.1%和87.94%;P<0.05),显著提高血浆中碳链长度小于等于16的脂肪酸和总饱和脂肪酸的含量(14.86%和12.13%;P<0.05)。同时,日粮添加中短链脂肪酸显著提高血浆中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的比值(0.41%和0.36%;P<0.05),显著降低了血浆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
关键词:
奶牛 脂肪酸混合物 脂肪酸 抗氧化性能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俞菊华 戈贤平 唐永凯 刘波
使用实时定量RT-PCR测定了摄食无糖(脂肪9.13%,蛋白63.38%)、高糖(糖23.93%,脂肪9.94%,蛋白40.53%)、低脂(中糖)(脂肪9.92%,糖14.45%,蛋白50.14%)、高脂(脂肪19.93%,糖14.98%,蛋白40.88%)饲料的翘嘴红鲌在摄食后0、3、6、12、24hPEPCK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饲料中糖含量一致的情况下,高脂组和低脂组翘嘴红鲌PEPCK的表达差异不显著;脂肪水平一致时,高糖(23.93%)和中糖(14.45%)饲料组翘嘴红鲌PEPCK的表达,除了在0、3h时高糖组显著高外,6、12、24h没显著差异,但12、24h高糖组PEPCK相对较低...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杨鸢劼 邴旭文 徐增洪
在不含脂肪酸的黄鳝基础饲料中,按正交法[L9(34)]分别添加亚油酸(C18:2n-6)、亚麻酸(C18:3n-3)和EPA+DHA(C20:5n-3+C22:6n-3),人工投喂饲养野生黄鳝(Monopterus albus),31d后测定实验黄鳝血清溶菌酶(Lysozyme,LSZ)、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及丙二醛(Malondiadehyde,MDA)含量和血细胞吞噬活性。评价实验组及对照组的非特异性免疫水平、自由基(Free radical,FR)代谢以及脂质过氧化状态。采用SPSS11.5软件,Du...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