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24)
- 2023(5430)
- 2022(4908)
- 2021(4473)
- 2020(4099)
- 2019(9688)
- 2018(9603)
- 2017(18738)
- 2016(10665)
- 2015(12213)
- 2014(12563)
- 2013(12634)
- 2012(12133)
- 2011(11079)
- 2010(11124)
- 2009(10460)
- 2008(10609)
- 2007(9728)
- 2006(8286)
- 2005(7294)
- 学科
- 济(46219)
- 经济(46181)
- 业(26706)
- 管理(26261)
- 方法(24228)
- 数学(21837)
- 数学方法(21675)
- 企(20083)
- 企业(20083)
- 农(13681)
- 学(12573)
- 财(11331)
- 中国(10428)
- 地方(9895)
- 农业(9061)
- 贸(8711)
- 贸易(8711)
- 易(8429)
- 业经(8069)
- 制(7530)
- 和(7144)
- 务(6819)
- 财务(6806)
- 财务管理(6783)
- 环境(6681)
- 企业财务(6379)
- 银(6095)
- 银行(6059)
- 融(5959)
- 金融(5957)
- 机构
- 大学(160925)
- 学院(160262)
- 济(63729)
- 经济(62341)
- 管理(58702)
- 研究(57165)
- 理学(50617)
- 理学院(49963)
- 管理学(48984)
- 管理学院(48694)
- 中国(41692)
- 科学(39220)
- 农(37437)
- 京(34007)
- 所(31405)
- 农业(30286)
- 业大(29977)
- 研究所(29063)
- 财(28115)
- 中心(26423)
- 江(24929)
- 财经(22675)
- 范(21227)
- 北京(21037)
- 师范(20942)
- 经(20488)
- 农业大学(20031)
- 经济学(19983)
- 院(19973)
- 省(19488)
- 基金
- 项目(108654)
- 科学(82878)
- 基金(77409)
- 研究(73697)
- 家(69994)
- 国家(69461)
- 科学基金(56930)
- 社会(44825)
- 省(43731)
- 社会科(42332)
- 社会科学(42312)
- 基金项目(41857)
- 自然(38785)
- 自然科(37794)
- 自然科学(37779)
- 自然科学基金(37081)
- 划(36953)
- 教育(34047)
- 资助(32200)
- 编号(29705)
- 重点(25562)
- 部(24078)
- 发(23833)
- 成果(23829)
- 计划(22508)
- 创(21932)
- 科研(21782)
- 课题(20728)
- 创新(20688)
- 科技(20670)
共检索到2279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丽霞 刘化金 刘宇霖 杨培宇 张国钢 陆军
【目的】研究兴凯湖不同栖息地水鸟特别是濒危鸟类如鹤鹳类群落组成差异,为兴凯湖水鸟保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 2017年12月采用直接计数法对湖岗、龙王庙、东北泡子以及青山水库4个区域6类栖息地水鸟群落进行系统调查,并对水鸟群落特征参数进行分析。【结果】兴凯湖湿地内共记录水鸟7目11科85种364 063只。湿地内水域面积最大,物种数最多,多样性指数最高,以雁形目和鸻形目鸟类最多;林地与灌丛面积最少,物种数最少;灌丛多样性指数最低,以鹭科鸟类为主。在4个区域,湖岗水鸟多样性最高,其次是龙王庙和东北泡子,青山水库多样性最低。由于不同区域的栖息地组成不同,水鸟数量存在着显著性差异。【结论】随着兴凯湖栖息地类型的改变与人类活动的加剧,特别是作为鹤鹳类主要的繁殖地龙王庙与东北泡子,农田耕地面积增多,而沼泽湿地与草甸面积减少,使得鸭类与鹤类数量大幅减少。建议需根据不同水鸟对栖息环境的适宜性需求,制定科学合理保护方案,进行有效保护。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晶 牛俊英 邹业爱 路珊 王天厚
河口和海岸带自然湿地的大量退化与丧失导致了迁徙路线上水鸟栖息地的大量减少,从而加剧了迁徙水鸟种群数量的下降,一般认为,栖息地修复能够缓解上述过程。于2010年、2012年对位于上海浦东东滩的鸟类栖息地生态修复区和自然退化区(对照样地)进行调查,比较两个区域的水鸟群落结构差异与年际变化,研究生态修复区的水鸟群落变化并评价其在水鸟保育方面的作用。结果表明:生态修复区的水鸟种类、数量和物种多样性均极显著高于自然退化区,而均匀度与自然退化区无显著差异;生态修复区2012年水鸟种类显著低于2010年,而水鸟数量、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均无显著差异;自然退化区2012年水鸟种类、数量和物种多样性均极显著低于2...
关键词:
水鸟 群落特征 生态修复 浦东东滩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何小芳 吴法清 周巧红 刘碧云 张丽萍 吴振斌
富营养化是水中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积累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直接导致水体群落结构的改变,这一定程度上引起了以水生生物为食的水鸟的群落特征的变化。为找寻水鸟群落特征与富营养化两者的关系,2010年1月~2013年1月3年内按春夏秋冬4季对武汉沉湖湿地自然地保护区水鸟进行了调查,沉湖和张家大湖的水鸟多样性有明显的周年变化规律,多样性指数冬季最高,最高值分别为12.19和9.89;春夏季最低,最低值分别为7.53和2.45;对比分析了两个子湖,沉湖湖区与张家大湖湖区富营养化指数TLI分别为64和78,沉湖水鸟种类、数量和多样性指数皆高于张家大湖,湖泊富营养化会影响水鸟多样性。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建国 于洪贤 马成学 曲翠
分别于2007年7月、10月和2008年5月对黑龙江流域的兴凯湖(我国境内部分)12个采样点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进行调查,并利用多维尺度分析(MDS)对各季节、各采样点之间浮游植物的丰度、生物量和群落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兴凯湖12个采样点共采到浮游植物6门62种,绿藻门种数最多23种,占37.1%;硅藻门次之,为22种,占35.48%;蓝藻门12种,占19.35%;隐藻门和裸藻门均为2种;金藻门1种。浮游植物年平均丰度和生物量分别为2.2×107ind./L和93.82 mg/L。Shannon-Weaver指数全年变化范围在0.18~4.48之间,春、夏季节水质较好,秋季水体存在轻微富...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汪荣
利用2006年福建沿海水鸟调查数据,提取游禽、涉禽、珍稀物种种类与数量及达到国际重要湿地标准的物种数量共7个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福建滨海21个水鸟栖息地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兴化湾得分最高(5.171),21个湿地得分从高到低排序分别为兴化湾、闽江河口、泉州湾、福清湾、湄洲湾、厦门沿海、三都湾、福宁湾、东山湾、九龙江口、罗源湾、平海湾、沙埕港、浮头湾、诏安湾、围头湾、深沪湾、晴川湾、玉埕鱼塘、文武砂水库、牙城湾。评估结论对于确定福建滨海湿地保护优先顺序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兴化湾、闽江河口、福清湾等重要湿地应加强保护力度。表7参18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屈建航 曹书娟 袁红莉
以富营养化官厅水库(北京)和天然Rupa湖(尼泊尔)沉积物为对象,使用16Sr DNA克隆文库的分子生态学方法,鉴定并比较了其中的细菌群落结构。分析表明:二者pH及各形态磷含量参数差异显著。在细菌组成上,二者的主要种群均为变形杆菌门,且均以β-变形杆菌纲为主(比例高于50%),但Rupa湖沉积物中以α-变形杆菌次多,而官厅水库沉积物以γ-变形杆菌次多,2个样品中δ-变形杆菌的含量均相对较少。其他种群组成上,官厅水库沉积物中绿弯菌纲(9.21%)含量高于Rupa湖(1%),并特有芽单胞菌纲(12.2%)、放线菌纲(1.3%)和芽孢杆菌纲(0.8%)。而Rupa湖沉积物中特有的种群为螺旋菌纲(2%...
关键词:
水资源 细菌群落 沉积物 富营养化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冯志萍 余为 陈新军 刘必林 张忠
茎柔鱼是世界上重要的短生命周期鱼种,其群体对栖息地环境的变化十分敏感。根据2006—2014年春季(8—10月)、夏季(11—翌年1月)、秋季(2—4月)和冬季(5—7月)秘鲁外海茎柔鱼渔获数据,结合3个关键海洋环境因子: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海表面高度(sea surface height, SSH)和净初级生产量(net primary production, NPP),利用不同权重方案的栖息地适应性指数模型来分析秘鲁外海茎柔鱼渔场分布。利用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atch per unit of effort, CPUE)与SST、SSH和NPP建立适应性指数(suitability index, SI)模型,采用算术加权法建立综合适应性指数(habitat suitability index, HSI)模型,依据渔获量和捕捞努力量的比重来比较不同权重的HSI模型,选择不同季度下的最优模型,并用2015年的数据进行验证。结果显示,(1)茎柔鱼CPUE 和渔场纬度重心(latitudinal gravity centers of fishing ground, LATG)呈现显著的年际和季节变化。在年际变化上,CPUE基本在2~7 t/d之间浮动,纬度重心基本维持在10°S~18°S之间变化;在季度变化上,冬春季的CPUE高,渔场纬度重心偏向北部海域,夏季,CPUE随着纬度重心的南移而增加,与春季相比,栖息地南移1.5°,CPUE增加6.7%,秋季渔场纬度重心最靠南,CPUE最低。(2)不同季节的最优栖息地模型中的权重方案不同,冬春季最优模型权重方案为案例9,权重最高的环境因子是SST;夏季最优模型权重方案为案例7,SST、SSH和NPP权重相等;秋季最优模型权重方案为案例3,权重最高的是SSH;以上结果表明环境因子在每个季度中对秘鲁外海茎柔鱼的栖息地影响程度不同。(3)春、夏、秋、冬各季度最优模型预测的精度分别为84.68%、78.56%、72.74%和68.70%。本文研究有利于了解不同季度时间尺度下环境因子对秘鲁外海茎柔鱼的影响情况,为指导鱿钓渔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尹洪滨 尹家胜 徐伟 孙中武
采用国标生化分析方法对兴凯湖野生翘嘴红(Erythroculterilishaeformis)和养殖翘嘴红肌肉的营养成分(粗蛋白、粗脂肪、水分、灰分、氨基酸、脂肪酸及微量元素)进行分析。野生样品体重246.5~342.6g,采于2001年6月;养殖样品体重297.5~389.7g,采于2000年9月。结果表明,野生翘嘴红与养殖翘嘴红肌肉中的营养成分在组成上是一致的,在含量上存在着差异,野生翘嘴红肌肉中必需氨基酸含量以及微量元素K、Na、Mg、Se均高于养殖品种,但脂肪含量低于后者。
关键词:
翘嘴红 营养成分 肌肉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琨 程宝晶 刘斌 陈晓婷 郝其睿 赵荣伟 韩英
为评定营养价值、建立种质标准以及研制人工配合饲料,对2龄、4龄和6龄兴凯湖翘嘴鲌(Culter alburnus)野生和养殖群体的肌肉营养成分和营养品质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显示,2龄兴凯湖翘嘴鲌野生和养殖群体肌肉营养成分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4龄、6龄野生群体的水分和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养殖群体(P<0.05),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养殖群体(P<0.05)。与常见养殖鱼类相比,野生兴凯湖翘嘴鲌Ca和P含量较高。野生和养殖群体的氨基酸组成一致,甘氨酸含量最高,谷氨酸和赖氨酸次之。4龄、6龄野生群体氨基酸总量(TAA)、必需氨基酸总量(EAA)和鲜味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养殖群体(P<0.05)...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韦雪蕾 张国钢 贾茹 姬云瑞 徐红英 杨泽玉 刘化金 刘宇霖 杨培宇
【目的】分析我国东部水鸟重要迁徙通道——黑龙江兴凯湖保护区不同年度水鸟群落结构特征和多样性变化趋势,为保护区水鸟保护和管理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对2014—2015年和2021年兴凯湖43个监测点的水鸟调查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合兴凯湖气温和水位等信息,利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TBI指数,比较2次调查期间不同区域和不同栖息地水鸟的丰度变化和群落结构差异,并探讨该差异与气候的相关性。【结果】兴凯湖共记录水鸟7目12科71种665 504只,与2014—2015年相比,种类无明显差异,水鸟个体数量增加近1倍,主要是雁鸭类和鸥类水鸟数量增加,鹤类、鸻类和秧鸡类水鸟数量呈下降趋势。3—4月和9—11月迁徙期水鸟种类、数量较高,5—8月繁殖期则较低。兴凯湖4个区域水鸟群落结构相近但有一定差异:龙王庙水鸟种类和数量最多,物种呈增加趋势;湖岗和东北泡子水鸟均匀度较低,物种呈增加趋势;青山水库水鸟数量最少,但多样性和均匀度均最高,物种呈减少趋势。在7种栖息地类型中,沼泽水鸟种类最多,混合生境水鸟数量最大且多样性也最高,农田水鸟均匀度最低,以上3种栖息地水鸟种类和数量均增多;灌丛、草甸和水域栖息地水鸟种类和数量均下降,其中水域水鸟数量下降最多。【结论】兴凯湖水鸟数量增多与近年来保护区加强管理以及气温、水位升高等因素有关。兴凯湖目前仍面临农田增多、沼泽减少的压力,建议采用标准化方法进行长期水鸟监测,针对不同时期水鸟分布状况对重点区域加强管护。
关键词:
水鸟 多样性 气候变化 迁徙 兴凯湖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邵君学 胡昕欣 李欣 周婷婷 冯育青 刘宁 周敏军 谢冬
[目的 ]研究栖息地植物群落特征的季度变化规律,探讨其对鸻鹬类水鸟群落的影响机制,为鸟类栖息地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9/07—2020/07期间,在天福国家湿地公园鸟类栖息地,利用样方法和样线法分别获取植物群落特征数据和鸻鹬类水鸟群落数据,通过转换变量,构建回归模型。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鸻鹬类水鸟进行鸟类集团划分。[结果 ]统计分析发现:(1)天福国家湿地公园共记录到草本植物30科72属77种,鸻鹬类水鸟18种230只;(2)植物群落高度和植被覆盖度的比值与鸻鹬类水鸟个体总数和鸟类个体总数的比值呈显著正相关;(3)不同性状的鸻鹬类对植物群落特征的季度变化响应程度有差异,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将鸻鹬类水鸟划分成4个鸟类集团,其中集团4即中翼长、中嘴裂长、中跗跖长的鸻鹬类水鸟受植物群落特征的季度变化影响大于其他鸻鹬类鸟类集团。(4)目前天福国家湿地公园保护管理中心未进行区分不同植物群落而采取有差别的管理措施,属于无区别化干扰。[结论 ]天福国家湿地公园鸟类栖息地植物群落特征对鸻鹬类水鸟群落特征有显著影响,且对不同鸻鹬类鸟类集团的影响机制具有差异性;研究区无区别化的栖息地管理措施须结合植被群落演替规律及不同性状鸻鹬类水鸟的生境需求而精准改进,建议针对不同鸻鹬类鸟类集团的差异性生境需求,精准管理不同的植物群落特征,同时增加不同类别的栖息地管理措施。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齐述华 刘影 于秀波 廖富强
"堑秋湖"是鄱阳湖区长期渔业生产活动中形成并广泛存在的一种捕鱼作业方式,由于人类活动对鄱阳湖生态平衡的干扰日益加强,人与自然的矛盾突出,"堑秋湖"被看成是危害鄱阳湖生态安全,影响越冬候鸟栖息地功能发挥的人类生产活动方式。从辩证的历史观和"以人为本"的态度审视"堑秋湖"产生的自然基础和对鄱阳湖越冬候鸟栖息地功能的影响,认为"堑秋湖"是湖区渔民实现其应有的渔业权的手段之一,"堑秋湖"的存在对于扩大越冬候鸟的觅食和栖息场所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不宜一味地打压,并提出针对"堑秋湖"的管理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堑秋湖 鄱阳湖 越冬候鸟 栖息地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彬 于秀波 刘宇
选取中国鄱阳湖南矶山湿地为研究范围,通过分析候鸟在越冬期的栖息特征,构建适宜于提取候鸟栖息地的湿地分类系统。以Landsat8卫星OLI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采用面向对象分类方法,通过多尺度分割、特征提取和决策树建立等关键步骤,实现湿地信息的快速提取;通过与传统像元法的分类结果对比,系统分析了面向对象方法在基于中低分辨率遥感影像的湿地信息提取中的有效性。研究表明:在面向对象湿地信息提取中,构建不同等级的分割尺度,在多个尺度上提取同一地物,可以更好识别复杂的湿地景观类型;相比仅依据像元光谱特征进行分类的传统像元方法,面向对象方法综合利用光谱、空间、形状和纹理等多种特征,因此可以获得更高的精度(总体分...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巩文 任继文 赵长青 李晓鸿
根据2000—2001年甘肃省第3次大熊猫调查资料,利用SPSS和SAS软件,对甘肃省大熊猫栖息地生境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省大熊猫主要栖息在以缺苞箭竹为优势的下木种群森林群落中,其垂直活动范围主要集中在海拔1600~2800m处,水平分布在文县和迭部一带;竹类种群的特性、地理环境和森林群落的完整性是大熊猫栖息生存的3个主要综合要素;甘肃省大熊猫的生境特征基本稳定,但该区竹类种群的正态性分布和人为干扰强度是构成其生境不稳定的重要潜在因素。
关键词:
大熊猫 生境 稳定性 调查分析 甘肃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