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21)
- 2023(17180)
- 2022(14711)
- 2021(13648)
- 2020(11160)
- 2019(25780)
- 2018(25468)
- 2017(48196)
- 2016(26047)
- 2015(28908)
- 2014(28817)
- 2013(28672)
- 2012(26606)
- 2011(24203)
- 2010(24224)
- 2009(22084)
- 2008(21478)
- 2007(18988)
- 2006(16743)
- 2005(14990)
- 学科
- 济(106398)
- 经济(106287)
- 管理(77880)
- 业(76099)
- 企(64114)
- 企业(64114)
- 方法(42757)
- 数学(35283)
- 数学方法(34894)
- 中国(31864)
- 农(29077)
- 业经(26808)
- 地方(26724)
- 财(24301)
- 学(23514)
- 技术(22279)
- 农业(19882)
- 制(19470)
- 贸(19299)
- 贸易(19278)
- 理论(18935)
- 易(18638)
- 和(17963)
- 银(17734)
- 银行(17674)
- 融(17258)
- 金融(17257)
- 环境(17159)
- 行(17044)
- 划(15322)
- 机构
- 大学(367654)
- 学院(366558)
- 管理(146151)
- 济(145673)
- 经济(142501)
- 研究(127675)
- 理学(125897)
- 理学院(124417)
- 管理学(122445)
- 管理学院(121765)
- 中国(95701)
- 京(79878)
- 科学(79157)
- 财(65744)
- 所(64359)
- 农(58895)
- 研究所(58540)
- 中心(57192)
- 江(54650)
- 业大(53613)
- 财经(52048)
- 范(50994)
- 北京(50977)
- 师范(50504)
- 经(47397)
- 院(46991)
- 农业(45786)
- 州(44555)
- 经济学(42523)
- 师范大学(40919)
- 基金
- 项目(250200)
- 科学(197540)
- 研究(185008)
- 基金(179856)
- 家(156942)
- 国家(155538)
- 科学基金(133807)
- 社会(115747)
- 社会科(109607)
- 社会科学(109586)
- 省(98808)
- 基金项目(95655)
- 自然(86730)
- 自然科(84738)
- 自然科学(84722)
- 教育(84524)
- 自然科学基金(83198)
- 划(83012)
- 编号(75668)
- 资助(72725)
- 成果(61306)
- 发(56949)
- 重点(56255)
- 创(55303)
- 部(54403)
- 课题(52758)
- 创新(50944)
- 科研(47016)
- 国家社会(46986)
- 项目编号(46572)
- 期刊
- 济(166250)
- 经济(166250)
- 研究(111413)
- 中国(77479)
- 管理(57599)
- 学报(56632)
- 科学(53909)
- 农(53837)
- 财(48263)
- 教育(47645)
- 大学(42925)
- 学学(39904)
- 农业(37588)
- 融(33086)
- 金融(33086)
- 技术(32953)
- 业经(28945)
- 经济研究(26010)
- 财经(24669)
- 经(21235)
- 问题(21023)
- 图书(20785)
- 业(20413)
- 科技(19781)
- 技术经济(18350)
- 现代(17132)
- 商业(17131)
- 理论(17125)
- 资源(16831)
- 坛(15959)
共检索到5524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孙笑明 陈毅刚 王雅兰 赵琼 刘畅
关键研发者为数不多但承担企业大量的核心技术创新工作,是企业最重要的战略人力资源。以往学者基于关键研发者内涵,从各维度提出不同的关键研发者识别方法,探讨影响关键研发者创造力的各种因素,但尚未形成统一认识和系统理论框架。回顾关键研发者内涵,阐述关键研发者识别方法及其异同,提出环境不确定性下影响关键研发者创造力的4个方面:①组织内工作环境变动;②组织间工作环境变动;③组织内合作网络;④组织间合作网络。最后,提出4个未来重要研究方向,为企业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下实现关键研发者管理及促进技术创新提供理论与应用依据。
关键词:
关键研发者 技术创新 创造力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夏亦男 童璐琼
随着经济发展,消费者创造力影响因素成为营销领域的热点。通过对消费者创造力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分类和述评,最后指出该领域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对中国环境下消费者创造力的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关键词:
消费者 创造力 研究综述 研究展望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夏亦男 童璐琼
随着经济发展,消费者创造力影响因素成为营销领域的热点。通过对消费者创造力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分类和述评,最后指出该领域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对中国环境下消费者创造力的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关键词:
消费者 创造力 研究综述 研究展望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侯广辉 陈伦鑫 廖桂铭
针对组织内非正式网络嵌入策略对个体创造力影响研究出现的大量不一致现象,将个体创造力进行分阶段划分,并且结合创新的不同类型分别匹配相应的关系嵌入策略。通过理论分析得出:“强关系”更适用于创意实现阶段,而“弱关系”更适用于创意产生阶段;同时投资于两种关系的策略可能会降低个体创造力,而对于技术推动或者激进式创新类型更好的嵌入网络是“强关系”。因此,基于个体创造力提升的组织内非正式关系嵌入策略决策,需要权衡“强关系”和“弱关系”两种关系策略的收益与成本,需要综合考虑策略选择所适用的权变因素。
关键词:
个体创造力 强关系 弱关系 网络嵌入策略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宋文豪
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下,组织创造力和创新对于组织取得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组织制度是影响组织创造力和创新的重要因素,已经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领域。组织制度能够对组织创造力和创新产生重要的影响。文章首先界定组织制度的概念,然后分析组织内部所包含具体的制度因素,并归纳组织制度对于组织创造力和创新影响,最后在综述基础之上展望组织制度对于组织创造力及创新的未来研究方向。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冯涛 孔智 王成军 孙笑明
现有的并购情境研究忽略了关键研发者个体知识基础对目标企业关键研发者创造力的影响,且较少涉及动态视角下关键研发者知识基础与创造力变化关系。鉴于此,基于技术并购的50家医药制造业企业2000—2020年专利数据,深入分析并购发生在目标企业关键研发者处于研发生涯不同阶段时,关键研发者知识宽度和深度对其创造力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并购发生在目标企业关键研发者处于研发生涯上升阶段时,关键研发者知识宽度对其创造力变化存在负向影响,关键研发者知识深度对其创造力变化存在正向影响;当并购发生在目标企业关键研发者处于研发生涯衰退阶段时,关键研发者知识宽度对其创造力变化存在正向影响。该研究结论扩展了知识基础理论研究边界,验证了知识宽度与深度在关键研发者处于研发生涯不同阶段时存在的异质性作用,为企业提高并购前的风控能力以及并购后的创新能力提供了针对性建议。
[期刊] 预测
[作者]
王巍 崔文田 孙笑明 汤小莉
基于我国40家电子信息和机动车企业的专利数据,本文利用负二项回归模型研究了关键研发者自我中心网中知识范围、间接连接及其交互作用对自身创造力的影响。研究发现:(1)知识范围对关键研发者的创造力具有正向作用;(2)间接连接对其创造力产生负向影响;(3)知识范围对间接连接的负向作用具有调节效应,知识范围较窄和较宽时,间接连接分别对关键研发者的创造力起正向(不显著)和负向作用。本文结论对企业合理配置网络资源和激励关键研发者具有积极作用。
[期刊] 预测
[作者]
王巍 崔文田 孙笑明 汤小莉
基于我国40家电子信息和机动车企业的专利数据,本文利用负二项回归模型研究了关键研发者自我中心网中知识范围、间接连接及其交互作用对自身创造力的影响。研究发现:(1)知识范围对关键研发者的创造力具有正向作用;(2)间接连接对其创造力产生负向影响;(3)知识范围对间接连接的负向作用具有调节效应,知识范围较窄和较宽时,间接连接分别对关键研发者的创造力起正向(不显著)和负向作用。本文结论对企业合理配置网络资源和激励关键研发者具有积极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海利 张剑 郑晏如
对员工创造力的概念、测评方法进行了系统综述,分析与探讨了现今员工创造力研究领域中员工创造力概念、测评方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指出对专业性(不同的专业知识、岗位差异)缺乏考虑是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由此提出了具有专业性维度的员工创造力概念。
关键词:
创造力 岗位差异 专业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顾建平 王磊
文章以上海、南京、杭州、苏州、无锡、宁波6个主要长三角城市20家高技术企业的知识员工为问卷调查对象,运用SPSS16.0分析组织嵌入、创新自我效能感和员工创造力之间的关系。通过实证数据分析表明:组织匹配和组织牺牲对知识员工创造力具有正向影响,并且创新自我效能感在其中起着正向调节作用。根据研究结果,高技术企业在管理知识员工的过程中,要重视员工与企业的紧密度,激发知识员工发挥自身创造力从而提高企业创新绩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麒
基于社会网络和社会资本的理论视角,运用统计软件UCINET6.0、Amos.16和SPSS16.0,文章探索了关系网嵌入的强度、密度、规模、多样性(网络距)以及位势对雇员创造力激起的影响并结合四川高科企业雇员的经验数据对此进行了检验。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盛明明
员工创造力是组织创造力的重要来源,个体情境交互理论强调员工创造力的发挥与产品转化无法脱离组织情境而存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促使宏观文化环境对跨国企业的影响日益显著,企业调配人力资源与谋求创新无法脱离文化环境的影响。本研究关注了文化环境对企业组织的作用,个体、组织、文化是创造力研究由微观到中观进而到宏观的三大研究层次,三者的交互作用影响着组织创造力的涌现与创新成果的转化。这一整合视角有助于研究者探讨组织创造力的影响因素,更好地关注创造力成果的转化。个体-情境-文化交互作用框架下的组织创造力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是对原有理论的整合与发展。企业组织在特定宏观文化环境下将个体创造力转化为组织创造力...
关键词:
创造力 组织创新 文化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赵旭 刘新梅
从组织制度安排的视角系统地研究了正式知识治理和非正式知识治理对组织创造力的影响。通过对239份有效样本的实证分析表明:正式知识治理和非正式知识治理对组织创造力都有正向作用;而正式知识治理和非正式知识治理的交互作用对组织创造力的正向作用不显著。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白杨 刘新梅
应用创造力的皮格马利翁效应理论,对创造动机在组织内不同层次之间的传导过程进行分析;借鉴知识创造的转化模型,构建了个体想法产生向组织想法产生的跃迁机制;依据组织创造力的交互作用模型,提出了影响组织创造力形成的主要组织及环境因素,最终系统性地构建了组织创造力的余弦式周期形成框架。
关键词:
创造力 组织创造力 形成机理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沙开庆 杨忠
团队创造力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也是创造力研究的热点话题。在研读团队创造力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本文就团队创造力的概念内涵,相关理论和影响因素(团队组成,团队过程,团队领导)做了相应回顾和评述,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团队创造力 创造力 评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